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_第1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_第2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_第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_第4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矿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物的表面颜色都是黑色的B.有的矿物硬度比指甲小C.岩石一般是由几种矿物组成的2.人类的(

)活动,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A.种植树木B.乱扔废弃物C.施用有机肥3.按渗水性从强到弱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A.沙质土—黏质土—壤土B.沙质土—壤土—黏质土C.黏质土—壤土—沙质土4.在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对比实验中,流出来的水最少的是()。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5.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A.土壤板结干燥,有少量腐殖质B.土壤干燥板结,有大量腐殖质C.土壤疏松湿润,有大量腐殖质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土壤组成部分的是(

)。A.岩石B.空气C.水7.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8.程程同学拿着自己的矿物从它的边缘看字,发现书上的字模糊不清,说明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9.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矿物组成的。A.一种B.几种C.一种或几种10.小明准备把爸爸送给自己的三块岩石做成标本:他找来了一只纸盒,然后给岩石编了号,再对照岩石标本图鉴进行了识别,下一步他应该做的是()。A.放进纸盒里保存B.给岩石添加标签C.拿到学校里与同学进行交流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分为(

)、(

)、(

)。2.在识别一块岩石的时候,我们用眼观察发现它是纯白色的,有美丽的条纹;用手摸比较粗糙;用指甲刻不出痕迹,但铜钥匙可以刻出痕迹;用盐酸滴有气泡产生。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属于(

),这块岩石应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3.坚硬的(

)包裹着地球的表面,它是由(

)组成的,它在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下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

)和(

)等颗粒。4.岩石和矿物被开采后,它们(

)(可以再生;不可再生)。5.用手摸一摸新鲜土壤,感觉湿湿的,说明土壤里含有(

)。6.如果得到(

)的矿物和岩石,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

)等相关信息,并给它们(

)。7.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8.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土壤是由(

)、下层土、(

)和基岩构成的。9.捻一捻土壤会感觉湿润,是因为土壤中有(

),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土壤中有(

)。10.(

)适合种植耐涝植物;(

)适合种植耐旱植物;(

)几乎适合种植所有植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喜马拉雅山发现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那里曾经是河流。(

)2.岩石和矿物可以用于建筑、工业、艺术,但绝不能用于食物中。(

)3.大部分金属矿物有金属光泽。(

)4.少年儿童应该响应祖国的号召,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5.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6.透过某不知名矿物碎片的边缘看书本上的字模糊不清,它属于不透明的矿物。(

)7.岩石都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

)8.岩石和矿物不能再生,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

)9.按不同标准分类,岩石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10.岩石的颗粒特征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列常见矿物与条痕颜色连起来:

赤铁矿

白色方铅矿

樱红色黄铁矿

黑色石英

绿黑色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人们是怎样保护土壤的?2.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3.大理岩和石灰岩滴稀盐酸后有何变化?4.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土壤?5.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辨别矿物?六.综合题(共3题,共39分)1.张家界是峰林地貌,那里峰柱3000余座,科学家证明,这些壮观的石林是由于地质运动的结果。大多数石峰是由砂岩组成,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其中天子山还出产着一种龟纹石,属湖南两大名石之一,它实际上是生长在大海中的珊瑚化石,真实地记录了张家界沧海变高山的历史。(1)张家界的峰林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峰林的形成是古代人民建造的B.砂岩是一种沉积岩C.我们要是想知道这里岩石的年龄,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进行测定(2)龟纹石的信息告诉我们(

)。A.天子山曾经是海洋B.珊瑚原来是生长在山顶的C.人们把海洋生物带到山顶(3)张家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某同学在那里旅游找到了一块组成砂岩的矿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特征:块状、半透明、乳白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质地坚硬。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他研究矿物使用的工具,借助工具C和D可以研究矿物的______;研究矿物的光泽可以借助工具______(填字母),发现此矿物和玻璃的反光程度相似。

A.手电筒

B.放大镜

C.小刀

D.铜钥匙(4)观察岩石的透明度时,我们可以利用岩石的碎片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判断,透过该矿物的边缘(

)。A.看不到下面的字B.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字C.模糊地看到下面的字(5)查阅资料得知,石英的外表白色,质地坚硬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白色或肉红色,质地坚硬,条痕灰色,根据信息及矿物的特征,判断这块矿物更有可能是______。2.小欣外出游玩,收集了一块岩石和一些土壤,她准备将这块岩石制作成标本,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1.制作岩石标本的顺序不小心被打乱了,请你帮欣欣排排序。(

)a.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b.准备需要的材料。c.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盒子内,标签对应放好。d.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e.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f.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A.bedfca

B.becdfa

C.abfedc2.小欣将岩石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观察岩石的(

)。A.硬度

B.光泽

C.条痕3.小欣借助手电筒从岩石的一面照射,观察岩石的边缘,这是研究岩石的(

)。A.颜色

B.透明度

C.光泽4.小欣收集的这块岩石发现用小刀刻画能画出痕迹,铜钥匙划不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A.硬

B.较硬

C.较软5.小欣发现这块岩石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将观察到矿物特点进行了整理,你能根据矿物的特点推断出名称吗?A.石英

B.长石

C.云母3.爷爷准备在花盆里种一些花,小科看见了从花盆里取出了一些土壤准备研究它们的成分。(1)他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清水的透明杯子中,看到有(

)从土壤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2)小科拿了一根筷子搅拌这杯放入土壤的水,搅拌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碰到杯子的(

)和(

)。静静地放了一段时间后土壤分层了,上层的颗粒(

),下层的颗粒(

)。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杂质。上层的物质是(

),下层的物质是(

),漂在水面的是(

)。(3)用纸巾包住一团土壤,用手使劲捏一捏,纸巾变(

)了,说明土壤中含有(

)。(4)取一小勺土壤放在火上烧,烧过的土壤(

)气味(填“有”或“无”),说明里面含有(

)。寒假很快就结束了,小科即将和爸爸妈妈回到城里上学,他觉得寒假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C5.C6.A7.D8.B9.C10.B二.填空题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2.较软;大理岩3.岩石;矿物;沙;黏土4.不可再生5.水分6.不知名;采集地、采集时间;编号7.岩石8.表层土;基岩碎屑9.水分;空气10.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赤铁矿樱红色;方铅矿黑色;黄铁矿绿黑色;石英白色五.简答题1.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农药化肥。2.答:首先采集这种不知名的岩石或者矿物标本;运用工具对该矿物或岩石进行观察并记录特征;查阅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