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预测三题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预测三题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预测三题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预测三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勇毅前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学校将组织以“勇毅的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预测理由】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自觉落实教考有效衔接之理念。《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记念刘和珍君》《苏武传》等教材篇目都赞咏了勇毅精神和民族担当。2023年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化用了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课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本题以“勇毅的中国”为话题,积极回应了教考衔接的要求。2.本题材料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自觉提振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富有现实意义。无论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面对疫情防控时期乃至后疫情时代各种因素交织而显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勇毅前行,笃行不怠。

文化自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兴华中学高三(1)班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交流已搜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李华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张明说:“一位小学校长这样讲道,书法有着汉字的画面美感和韵律美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孩子们学书法,不仅是让他们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持之以恒的珍贵品质,净化心灵。”赵齐说:“京剧虽然只有近二百年历史,然而它却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比如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人生际遇等,通过京剧的舞台、演员的表演以及音乐传递出来。京剧之美包括表演美、音乐美、唱腔美、化妆美、服饰美五个方面。”听了他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悟?下周,学校要组织一次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从上面三人的发言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演讲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审题指导】首先审材料。材料一说的是“汉字美”,材料二说的是“书法美”,材料三说的是“京剧美”。其次审任务,主题是“文化自信”,文体是演讲稿,另外要注意要从以上三人的发言中任选一个角度,可不能面面俱到。综合材料段与任务段,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审题:从汉字、书法、京剧中任选一个角度,来谈他们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如果多角度或泛泛地写传统文化,则为偏题。【参考立意】(1)秉汉字之魅力,谱文化之自信。(2)一笔一划总关情,文化自信要坚定。(3)点竖撇捺蕴风骨,笔墨纸砚皆乾坤。(4)演方寸红尘,谱自信华章。(5)京腔咏华韵,神州应自信。(6)乘京剧艺术之韵,拥文化自信长空。类似话题:渗透原指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微量元素渗进钢铁炼就百炼钢,春水渗进大地促发万物滋长,时光渗进成长成就一段生命,文化渗进制度形成一种社会形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诸如此类。请以“渗透”为话题,结合时代与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材料首先就“渗透”概念进行了解析:渗透在物理概念上,指水分子由高水分子区域(即低浓度溶液)渗入低水分子区域(即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现象。“微量元素渗进钢铁炼就百炼钢”一句与此对应。在社会层面,指“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能很好地引发思考与联想。“春水渗进大地促发万物滋长”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渗透”现象。“时光渗进成长成就一段生命”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成长”等话题,思考有什么东西渗透到自己身上,引领、启发、指导自己成长。比如某种思想渗进心灵成就灵透心性,比如某种道理想通透后,引领自己成熟、了悟,从量变到质变,甚至顿悟。三

科学家精神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艘迎面驶来的轮船船舷上,有两段金色文字:“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这段话摘自“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1949年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这艘轮船就是“克利夫兰总统号”,钱学森等24位留美学者就搭乘它回到祖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的这句话说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共同心声。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家用满腔热血“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1993年,曾有科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这样想。做一项大的科学工程,大部分是没有先例的,需要一个核心人物,南仁东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是技术的核心推动者,是团队中掌握新技术最快的人,从宏观把握到技术细节,都免不了他来操心。这一试,从壮年到暮年,22年光阴如梭,口径达500米,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8个“鸟巢”体育场的中国“天眼”终于建成。从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年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面对科研,他们身上都凝聚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创新、严谨、求实。3、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重约两公斤、厚达523页的《钱学森手稿》中,英文清秀流畅,数学公式工整严密。他关于“薄壁圆柱壳失稳问题的研究”,论文只有10页,但现在收集到有关这一问题的手稿就有800多页。在完成这项研究时,钱学森在存放手稿的信袋上用红笔写下“Final”,即“最后的定稿”,但他又写下了“Nothingisfinal”,即“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家,钱学森意识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郑哲敏曾说,“(这些手稿)是钱学森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反映了钱学森创造性探索的动态过程。”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这是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由始至终,他们都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正是他们这种敢于突破、敢闯新路的追求和志向,才开拓了新领域、攀登新高峰。4、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调哪儿去?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多年前,结婚才5年的邓稼先就曾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子,开始隐姓埋名、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直到1964年,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替他回答了家人的问题。1986年7月17日下午,邓稼先接过了全国劳模证书和奖章。12天后,他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样不在乎个人得失的,还有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陈学俊。当党和国家吹响“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角时,他卖掉上海的房产,带头举家迁往西安,成为交通大学西迁时最年轻的教授。5、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2020年12月10日,“嫦娥五号”完成取壤任务,为中国带回了宝贵的1731克月壤。壮举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坚守。“嫦娥五号”任务历时10年,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的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有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也有初出茅庐的95后……港珠澳大桥通车,举国欢庆,在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8所高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眼里,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6、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