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对宋初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影响辩证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主义观点;通过王安石变法的学习,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曲折性。2.时空观念结合历史地图及相关文献,明确两宋民族政权对峙的空间分布及历史变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王安石变法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理解时空思维一、基础知识(一)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特点,评价/影响背景:外重内轻;君弱臣强;武将专权。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①政治: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②经济: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分散机构权力①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加强君主专制)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防范武将,避免武将专权,黄袍加身,但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②地方: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层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分化事权,相互制约)(3)崇文抑武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崇文抑武,文人治国,军队战斗力低下)特点: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分化事权,相互制约。③崇文抑武,文人治国。影响/评价: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限: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二)北宋统治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三)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评价背景:①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②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③“岁币”“岁赐”和冗费等,造成了财政危机。④“庆历新政”失败。目的:富国强兵措施: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影响/评价:成效: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不足: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巩固训练1.下表为不同时期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评价内容史料来源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乃至)病民伤国。司马光《传家集》(北宋)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罗大经《鹤林玉露》(南宋)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梁启超《王安石传》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由表格内容可知()A.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B.只有一种观点符合历史事实C.当代学者研究结论更为全面 D.宋代史料记载更加真实可信2.两宋路级四监司职权分工表,据下表可知,四监司的设置()四监司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职权分工掌兵民之政经度财赋,掌“婚田税赋”掌“狱讼经总”视丰歉而为之敛散,掌“常平茶盐”——据高进等《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整理A.确保了吏治清正廉洁 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C.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A.推动社会转型 B.加强中央集权 C.整顿官僚机构 D.实现富国强兵4.熙宁八年(1076),诏:“外国刺事人,令都亭驿、开封府密遣人缉捕。告获一人,赏钱千缗;即居停知情人能告首,原罪外亦与酬赏。时北人泛使将至,虑有奸人窃觇(窥视)中国也。”据此可知当时政府意在()A.注重维护地方稳定 B.预防国家机密外泄C.保障经济正常发展 D.加强监察提高效率5宋代引入大量文人参与国家军事管理,军队内升迁“必出人主亲擢”,宋孝宗甚至对于“三衙”以下诸军统制官的选拔都“锱铢必较”。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B.分散中央机构权力C.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宋太宗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为此,宋代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A.文武并重 B.分割相权 C.强干弱枝 D.组编禁军7.宋太宗时,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三年一替”。这反映北宋()A.政治制度愈加僵化 B.行政效率有所提高C.官员职能较为混乱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8.熙宁七年(1073),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