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导入战争是古代诗人常写的主题,回忆古代描写战争的诗句有哪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有关战争的诗---《诗经·秦风》中的《无衣》。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加强诵读,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深入理解这首诗,培养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体会诗经对我国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内容:风、雅、颂形式:赋、比、兴手法:四言为主,重章叠唱风风·雅·颂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出自宋代诗人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出自宋代诗人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风·雅·颂“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风·雅·颂风雅颂“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雅颂赋比兴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以彼物比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六义《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具有音乐美、意境美,含蓄美。在内容和主题上: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诗经》句式章法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作用

①语言上,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音韵协调,容易记忆和传唱。

②结构上,结构清晰一致,具有一种整齐美,回环美。

③主题上,一唱三叹,渲染气氛,强化感情,深化主题。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为秦地民歌。秦,古秦国在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南部,包括西汉水流域大部),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六二二年)的一百五、六十年间。

《国风·秦风》共有十首诗: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秦风诗歌解说《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创作背景《秦风·无衣》是秦地的军中战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产生《秦风》的秦地,即现在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有点儿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木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战袍、戈矛的,只要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后世影响据说这首诗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话说春秋时期,伍子胥为报家仇,竟然借助吴国的兵力把自己的祖国,楚国给灭亡了。他的好友申包胥苦劝他,多次晓以大义,可效果不佳。于是,申包胥就到秦国去请救兵来复国,可当时的秦哀公有些顾虑,因为和伍子胥一起率领吴兵的还有兵家始祖,孙武,还有就是秦哀公对于局势的考虑。于是,申包胥就靠着庭墙哭号,日夜不绝,水米不进,如此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答应出兵。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秦哀公为之赋《无衣》。这里的《无衣》就是前面提到的这首诗,表示秦哀公所代表的秦国将士百姓愿意和申包胥所代表的楚国将士百姓同仇敌忾,共赴疆场。凭着这种气概,连孙武都避其锋芒,最后楚国得救了。后世影响《秦风·无衣》主旋律激昂奋发,诗中的战士们参战有明显的目的,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对战争前途充满坚定乐观的信念。这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屈原的《楚辞·九歌·国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和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整体感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战。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偕作:共同行动。裳:下衣,这里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基调:慷慨雄壮)“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朗读课文词句注释⑴秦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⑵袍:长袍,战袍,即今之斗篷。⑶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⑷修:整治。⑸同仇:同伴。仇,匹偶。同样仇恨敌人,

一说共同对敌。⑹泽:通“襗”,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⑺偕作:一起行动。⑻裳:下衣,此指战裙。⑼甲兵:铠甲与兵器。⑽行:往。偕行:一起去(上战场)诗歌大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长袍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跟你共同对付敌人。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贴身穿的衣服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跟你共同行动。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下衣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奔赴战场。新知讲解课文简介《秦风·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气势雄壮、激昂豪迈的出征歌。秦国与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西戎接壤,他们经常发生战争。本诗中的“兴师”,可能是指秦王与西戎打仗。从秦国方面来看,这次战争具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质,所以,表现出了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出征的爱国热情和精神。新知讲解从课文字面来看,本诗歌有什么特点?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新知讲解变化的部分是哪些?每章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新知讲解这些变化部分表现了什么情感?“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新知讲解本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本诗是一首赋体诗,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作用:①便于记忆和咏唱。②增加诗的节奏性和音乐感。③回旋反复,可充分的抒发。三节诗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与子同泽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与子同裳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长袍贴身内衣下衣(统一征战)(统一行动)铠甲兵器(统一思想)长柄武器长柄武器战服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思想行动表现战士们爱国的情感与大无畏的精神兵器表现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层层递进《无衣》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体裁介绍合作探究1、诗歌开头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提示:设问。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2、“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逻辑事理关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提示:交代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逻辑上有前后关系,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2)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3、全诗在文面上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无共同点?战士无衣却为何同仇、偕作、偕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小组合作探究,联系形式及内容作总结)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向前。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1.诗歌塑造了一群怎样的人?诗歌又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

(1)这是一群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群像。他们有着郁勃的豪情、奔涌的热忱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劲头!他们患难与共、救国图存,有着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深入探究(2)运用的塑造手法

①以修辞手法描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歌第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深入探究②以细节描写摹人

穿着:“同袍”、“同择”、“同裳”是相同的,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行为:修理“戈矛”、“矛戟”、“甲兵”是一致的,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深入探究2.试分析本诗重章叠唱的特点。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但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即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全诗三章,一唱三叹,节奏鲜明,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诗重章叠句的作用: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诗歌主旨《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作品鉴赏这首诗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充满了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拓展延伸

对这首诗中的“与子同仇”的“仇”,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理解为“仇敌”、“敌人”,音chóu。而且传统的注本也基本这么注解,你们是否有新的理解?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查阅工具书,提出自己的见解。提示:从“仇”字的本义来看:一是古代“仇”、“逑”通用,“逑”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匹偶”、“配偶”等,而且不少工具书在“仇”的义项中也列出了这个意义;二是“雠”作“雠怨”讲也是其引申义;三是引申义产生后“乃专谓怨为雠”,而并不以“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