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和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课文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一: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杨成武生平: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就: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代表作品:《杨成武军事文选》《忆长征》《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回忆录》。历史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两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活动二:了解回忆录的基本特征1、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它能真实地记录回忆者的经历和观感,具有文献价值。特点:回忆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语气常常是闲逸而亲切的,回忆的重点通常是回忆录主人公所知的人物、事件。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时间、事件、情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地叙述。活动三:理清情节线索分层次阅读,概括主要情节。第一部分(1-8段)我们终于抵达陕北吴起镇。第二部分(9-22段)毛泽东指挥长征最后一仗——回击二马骑兵的吴起镇战斗。第三部分(23-44段)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主席宣布长征胜利。(二)分层次阅读,感受作者情感1、三个部分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情感?从原文找出依据。第一部分(1-8段)(第3段)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激动、兴奋第二部分(9-22段)(第22段)“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呼呼的。”——自豪、欢乐第三部分(23-44段)(第36段)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第41段)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第44段)听完毛主席的讲话,大家异常兴奋,——激动、兴奋(三)理清线索——本文记述事件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好处?1、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①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作者交代了时间为“10月18日这一天”;②写毛主席等人到吴起镇用了“没隔多久”来表示时间的延续,在记述吴起镇战斗时分别以“10月的一天早晨”“8时整”来提示时间的变化;③记述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又以“吴起镇战斗之后,有一天”交代了时间。2、好处:①以时间为线索,使得文章脉络清晰,符合回忆录文体的一般要求;②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便于读者阅读。(四)重点品读:《长征胜利万岁》作者重点回忆了抗击“二马骑兵”的这场战役,读来惊心动魄,试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场景描写达到令人身临其境的效果的。(1)运用细节描写:“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一“握”一“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战士们的斗志昂扬。(2)运用对比手法:我军“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军“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对比鲜明,场面壮观。(3)用词精当形象:“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七零八落”等词语的运用,贴切生动。活动四:聚焦品读,加深认识品读毛主席讲话1、第37段中毛主席是如何总结长征的?毛主席讲话时,罗列了许多数字,有何作用?强调长征时间长,路程艰难;罗列省市地域,体现长征的艰辛;“几十万大军”与“两只脚”对比,表达骄傲之情。2.请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说说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1)长征是宣告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2)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3)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二)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活动五:品味抒情和议论交流研讨:回忆录表达形式灵活,除了叙述关键事件,还会穿插议论和抒情,请从文章中,挑选一到两处,分析其表达效果。直接抒情:举例:“你们——党的领导人,不知疲倦地操劳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第36段)品味: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表达自己兴奋激动的情感以及对领导人艰苦卓绝、运筹帷幄的赞赏之情。(二)运用议论:举例: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第40段)品味:运用排比和比喻,通过四个“长征是”连贯直下,气势磅礴,渲染了昂扬向上的气氛。从四个方面描述长征的意义,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的无限赞叹之情。总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