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中药学课件)_第1页
清热药(中药学课件)_第2页
清热药(中药学课件)_第3页
清热药(中药学课件)_第4页
清热药(中药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清热药辨识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青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药清热内难伤神始得济世之法,丸散膏丹解救天下苍生第二节、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善入气分,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既可清解里热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热以治标。有一部分药物除寒凉之性外,多兼有甘味,甘寒相合,清热养阴生津,对热性病津伤口渴之症,有表本兼治之效。(一)、石膏与知母第二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本经》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处方用名】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

【性味归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

收敛生肌

石膏《本经》

1、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

清热泻火《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如白虎汤。【应用】

石膏《本经》

2、肺热咳嗽气喘,咯痰黄稠。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清泻肺热常配伍杏仁等。石膏善治实热消渴。甘寒清热生津止渴,

若津伤内热消渴,石膏亦可应用,配知母、生地、如玉女煎【应用】

石膏《本经》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煅石膏外用。有清热敛疮,祛腐生肌,止血之功。【应用】

石膏《本经》

【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及阴虚内热者忌用。本品大寒,易损伤阳气。

石膏《本经》

石膏以内清气分实热,肺胃之火,外解肌肤之热为见长,凡实热炽盛之证,用之无不奏效。

石膏《本经》

【性能特点】

石膏解肌清气分,肺胃之热功效甚,烦躁谵语急先用,生津止渴治斑疹。

石膏《本经》

知母《本经》【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盐水炙用。

【处方用名】知母、知母肉、光知母、毛知母、盐知母。知母《本经》【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烦渴多饮常与石膏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如白虎汤。

清热泻火知母《本经》2、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发热气逆

清泻肺热常配石膏、黄芩、浙贝

若阴虚燥咳,干咳无痰,咯血。二母宁嗽汤常配川贝母、麦冬、天冬,二冬二母汤

知母《本经》此外,亦可应用阴虚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麦冬、玄参。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多选用盐知母,配伍盐黄柏,如知柏地黄丸。滋肾阴,泻相火,退骨蒸知母《本经》

总之,知母味苦甘气寒凉,质地柔润,上能清肺润肺以止咳,中能清胃养胃以止渴,下能滋肾阴退虚热。为上中下三焦既有热邪,又有阴虚证的必用之品。【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知母《本经》知母《本经》

歌曰: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肾生津潮热退,热病烦渴与咳嗽,治疗消渴功效倍。石膏、知母功用异同点:

相须为用气分实热

肺胃热证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石膏知母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清解的特性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寒凉性较弱,甘寒滋润清润的特性可泻相火,退虚热药清热内难伤神始得济世之法,丸散膏丹解救天下苍生(二)、栀子与夏枯草第二节、清热泻火药栀子《本经》【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

栀子、炒栀子、姜栀子、栀子炭、栀子仁栀子《本经》【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1、热病心烦:

躁扰不宁,失眠——配淡豆豉高热,神昏谵语——配黄连

泻火除烦栀子《本经》本品有很好的除烦功能,善治疗各种热证心烦。【临床应用】2、湿热黄疸

常配茵陈、黄柏,如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

清利肝胆湿热栀子《本经》【临床应用】栀子《本经》3、血淋涩痛:

常配伍利尿通淋的车前子、木通、滑石等药物。如《和剂局方》八正散。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止血【临床应用】4、血热吐衄

常配栀子炭,对血热妄行出血证,有标本兼治之效。5、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本品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栀子《本经》【临床应用】【性能特点】

栀子以清利为特点,以清泻三焦火热之邪为见长。清热作用广泛,既可清气分,又可凉血分,无论气分有热,血分热证均可应用。栀子《本经》【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栀子《本经》

栀子苦寒专清热,泻火除烦且凉血,

热病心烦与躁扰,湿热黄疸吐衄解。

歌曰:

栀子《本经》夏枯草《本经》【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带花的干燥果穗。一般生用。【处方用名】夏枯草,枯草穗。夏枯草《本经》【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夏枯草《本经》1、目赤肿痛,头痛目眩—肝经实火目珠疼痛——肝阴不足2、瘿瘤,瘰疬,疮痈。常配贝母。清泻肝火而明目清热散结消肿【临床应用】夏枯草《本经》【用法用量】

煎服,9-15g。或熬膏服。【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用。

夏枯草《本经》

总之,本品辛苦气寒凉,入肝胆,既泻肝胆实火,又散肝胆郁结,清肝明目。故为肝胆实火的要药。总以清肝散结为功。【性能特点】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可入肺气郁结所致瘰疬,用疏肝解郁的药物,配合夏枯草清热散结,效果极佳。据现代医学研究,夏枯草有降低血压和抗多种细菌的作用,常用来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乳腺炎、高血压等病。【药理作用】夏枯草《本经》歌曰:清肝散结夏枯草,瘿瘤瘰疬皆可消,目珠疼痛有特效,乳痈目赤煎服疗。栀子与夏枯草的功用比较

相同点:紫苏、生姜发汗解表之中兼能止咳,常用治外感风寒客肺之咳嗽痰多;且均能解鱼蟹毒,用治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不同点:紫苏发汗力较强,宣肺以止咳,又善理气醒脾以宽生姜发汗解表力较弱,温肺以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轻证或作辛温解表剂中的辅助药,但善温中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美称,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呕吐证,以胃寒呕吐尤宜。尚可解半夏、天南星之毒。药清热内难伤神始得济世之法,丸散膏丹解救天下苍生【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除寒凉性外,性偏苦燥,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善还多具泻火解毒之功。治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病症。如: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和肌肤湿热证等。第三节清热燥湿药(一)、黄芩、黄连、黄柏第二节、清热泻火药黄芩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生用,或酒炙或炒炭用。处方用名:

黄芩、炒黄芩、黄芩炭、酒黄芩黄芩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小肠。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临床应用:1、湿热内蕴所致的多种病症。⑴湿温、暑湿证——配茯苓皮、白豆蔻、滑石。如黄芩滑石汤。⑵湿热中阻——配黄连、半夏、干姜。如半夏泻心汤。⑶湿热泻痢——配芍药、黄连、木香。如芍药汤。⑷湿热黄疸——配茵陈、大黄、栀子等。⑸湿热淋证——配木通、生地。如《本事方》火府丹。⑹痈肿诸疮---配黄连、黄柏、栀子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湿热内蕴所致的多种病症,黄芩均可应用。取其清热燥湿作用。清热泻火药理研究:本品有解热作用。黄芩2、热病壮热烦渴——黄连、栀子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半夏3、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咽喉肿痛,如《丹溪心法》清金丸。4、血热妄行吐血、衄血,配伍大黄、栀子等。5、血热胎动不安,常配伍白术同用。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柴胡——和解少阳,主寒热往来。大黄——清泻肺火,主肺热咯血。桑白皮——泻肺平喘,主肺热咳喘。荆芥——解肌表热,主外感发热。白术——安胎对药,主胎动不安。配伍黄芩用法用量:煎服,3~10g。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热,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鉴别用药:黄芩

总之,黄芩为常用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味苦气寒直折火势,尤善清肺热及上焦实热,兼清它经之热及肝胆胃肠湿热,故为湿热、实火必用之品。黄芩黄芩黄芩清肺解少阳,安胎通淋实大肠,上焦诸热为主剂,黄疸泻痢吐衄良。歌曰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炒用。处方用名:黄连、川连、姜黄连、酒黄连、吴萸连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应用1、湿热泻痢——常配伍木香,如香连丸。或配伍黄芩、葛根,如葛根芩连汤。黄连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湿热中阻脘腹痞满——黄芩、半夏胃热炽盛——石膏,如石连散肝火犯胃——吴茱萸,如左金丸脾胃虚寒——白术、干姜,如连理汤呕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湿热中阻、实火犯胃的呕吐较为适宜。(本品可抑制胃液分泌)2、热病高热神昏——石膏、玄参热病伤阴—白芍、阿胶心肾不交——肉桂如交泰丸血热吐衄——大黄、黄芩心烦失眠清心除烦3、善清泻心经实火

临床应用湿疮——黄柏、枯矾疔毒——栀子、连翘牙痛——石膏、升麻等目赤肿痛——夏枯草湿热火毒证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有抗急性炎症的作用

4、临床应用5、消谷善饥——可配伍生地、天花粉等。

善清泻胃火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阴,阴虚津伤者慎用。黄连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姜黄连善清胃热,和胃止呕;吴萸连善舒肝和胃止呕。鉴别用药:黄连

总之,黄连味苦气寒凉,善清泻心胃实火,胃肠湿热。

黄连燥湿又泻火,清泻心胃功效卓,疮肿泻痢心下痞,心烦消谷用之妥。歌曰:黄柏黄柏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干燥树皮。生用或盐水炙、炒用。处方用名:黄柏、盐黄柏、酒黄柏。关黄柏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性味功效同黄柏,药力稍逊。黄柏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临床应用1、下焦湿热证。⑴带下——配车前子、芡实。如易黄汤。⑵热淋涩痛——配车前子、萆解。如萆解分清饮。⑶泻痢——配白头翁。如白头翁汤。⑷黄疸——配栀子。如栀子柏皮汤。⑸脚气——配苍术、牛膝。如三妙散。清热燥湿临床应用2、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可配知母、生地黄。如知柏地黄丸。

3、疮痈肿毒,湿疹瘙痒疮痈肿毒配伍黄连、栀子;湿疹瘙痒可配苦参、白鲜皮等。泻相火,除骨蒸。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用法用量:煎服,3~12g。外用适量。

总之,黄柏苦寒沉降,善于清泻下焦湿热,肾经虚火为其所长。黄柏歌曰:黄柏入肾主下焦,阴虚发热皆可疗,湿热下注诸证宜,痈肿疮毒服之消。

黄芩、黄连、黄柏功用异同点:黄芩1、清泻肺热,主肺热咳嗽2、清泻少阳胆经热邪,主寒热往来3、清热安胎,止血,主胎动不安出血黄连1、善清心除烦,主高热烦躁,心烦不眠2、善清胃肠湿热、实火,泻痢呕吐消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