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7月普通高中学2024年高考化学倒计时模拟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H]♦
C.钱根离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ii」
2、乙烷、乙焕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分别是1,3,则C20H32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可能为()
A.20B.24C.25D.77
3、不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液滨B.精盐C.钠D.烧碱
4、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T盐酸中滴加|0.1000mol・L-i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如图,已知lg3=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r
o酚做丁"t
6"&反应终点突变范围
6-甲基红雨।
4-甲基橙变
2-_______/
010~~20-30~4^
r(NaOH)/mL
A.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B.用移液管量取20.00mL0.1000mol-L-1盐酸时,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
C.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标
定时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D.V(NaOH)=10.00mL时,pH约为1.5
5、已知:25℃时,Ka(HA)>Ka(HB)„该温度下,用0.100mol/L盐酸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A溶液和
NaB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前NaA溶液与NaB溶液的体积相同
B.25℃时,Ka(HA)的数量级为IOS
C.当pH均为6时,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P点对应的两溶液中c(A-)+c(HA)<c(BO+c(HB)
6、瑞香素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稀H2s。4混合加热不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
C.Imol瑞香素最多能与3molB。发生反应
D.Imol瑞香素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NaOH3moi
7、除去FeCL溶液中的FeCb所需试剂是()
A.ChB.CuC.FeD.NaOH
8、吗啡是严格查禁的毒品.吗啡分子含C71.58%,H6.67%,N4.91%,其余为O.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
则吗啡的分子式是
A.C17H19NO3B.C17H20N2OC.CISHI9NO3D.Ci8H20N2O2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的NaHSOs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L
B.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1.8NA
C.常温常压下,22.4L的37clz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1NA
D.硝酸与铜反应生成1.ImolNO.时,转移电子数为1.2NA
10、下列物质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3:苏打B.CaSO4»2H2O:生石膏
C.।•.3,3-二乙基己烷D.Ci7H35COOH:硬脂酸
11、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
A.它们都是惰性元素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它们都以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D.它们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为稳定结构
12、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下列解释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ME以下电极b.从川)中送连取出
T1入4杯(川中电枳b.贸人(向史
实验
K7L治液CuSOiSAAgNO尚淹
现象(i)中a、b两极均有气泡产生(ii)中b极上析出红色固体(iii)中b极上析出灰白色固体
A.(i)中,a电极上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B.电解一段时间后,(i)中溶液浓度不一定会升高
C.(ii)中发生的反应为H2+CU2+=2H++CU]
D.(iii)中发生的反应只可能是2Ag+Cu=2Ag++Cu2+
13、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I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i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4、人类已经成功合成了117号元素Uus,关于鬻Uus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内电子数多于中子数B.与常Uus电子式相同
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294D.处于不完全周期内
15、40℃时,在氨一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粒子的浓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06
11.010610.0959.08.3SO7.57.0
PH
910
A.40℃时,^(NH3H2O)=10
++2
B.不同pH的溶液中均存在关系:C(NH4)+C(H)=2C(CO3)+C(HCO3)+C(NH2COO)+C(OH)
C-随着CO?的通入'/h不断减小
D.随溶液pH不断降低,生成的中间产物NH2coONH4又不断转化为NH4HCO3
16、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O.Ohnol/L的KC1、K2c2。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
考虑C2O42-的水解)。已知Ksp(AgCl)数量级为I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Y线代表的Ag2c2。4
B.n点表示AgCl的过饱和溶液
C.向c(C「)=c(C2O4*)的混合液中滴入AgNCh溶液时,先生成AgCl沉淀
D.Ag2c2O4+2Cr=2AgCl+C2O42-的平衡常数为l.OxlO071
17、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冶炼金属铝时,通过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的方法降低电解能耗
B.铝制品表面可以形成耐腐蚀的致密氧化膜保护层,因此可以用铝罐盛放咸菜,用铝罐车运输浓硫酸
C.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构件
D.在饱和明矶溶液中放入几粒形状规则的明机晶体,静置几天后可观察到明研小晶体长成明机大晶体
1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CH,和匕5,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代物数目均有6种
B.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可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区分
D.C「CH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UCO2(g)+H2(g)o当H2O>CO、CO2,H2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B.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2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X在短周期
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Y与W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2W、X2Y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B.原子半径:r(Z)>r(Y)>r(X)>r(W)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Y
D.W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21、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NHRSCh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mol-L1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与所加
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NHrHzO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a所示溶液中:c(NH:)>c(SO4)>c(H+)>c(OH)
B.点b所示溶液中:c(NH:)=c(Na+)>c(H+)=c(OH')
C.点c所示溶液中:c(NH;)+c(H+)+c(Na+)=c(OH)+2c(SO:)
D.点d所示溶液中:c(NH:)+C(NH3・H20)=0.1000mol-L1
22、[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出土的青铜礼器司母戊鼎是铜和铁的合金
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光电池
C.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火箭推进剂使用煤油-液氧比偏二甲肺-四氧化二氮的环境污染小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煤化工可制得甲醇.以下是合成聚合物M的路线图.
甲酸
F-------1G
己知:①E、F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RX还寸+HX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甲醇说法错误的是(选填序号).
a.甲醇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b.甲醇可以产生CH30cH3(乙醛)
c.甲醇有毒性,可使人双目失明d.甲醇与乙醇属于同系物
(2)甲醇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取L08gA物质(式量108)与足量饱和滨水完全反应能生成2.66g白色沉淀,写出A的结构简式.
24、(12分)利用丙焕和苯甲醛研究碘代化合物与苯甲醛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和合成重要的高分子化合
物Y的路线如下:
〜c2R[CH=CCHO
已知:(DR1CHO+R2CH2CHOOH>।+H2
R2
②(+II与0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o
(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3)X的分子式为o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其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峰面积比为3:2:2:2:1,
则L的结构简式可能为o
CHO山
(7)多环化合物是有机研究的重要方向,请设计由‘、CH3CHO,合成多环化合物的路线(无机
试剂任选)
25、(12分)FeSCh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镀晶体[俗称“摩
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研或绿矶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
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钱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铁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储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储水的目的是。向FeSO4
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C装置的作用是O
浓H2SO4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0.8mol/L的FeSO4溶液(pH=4.5)和0.8mol/L的(NHRFelSOR溶液(pH=4.0),各取2ml上述溶液
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2滴O.Olmol/L的KSCN溶液,15分钟后观察可见:
(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1)
沉淀
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2.7
完全沉淀pH9.6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
②讨论影响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3种假设:
假设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Fe?+稳定性较好。
假设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pH范围内,溶液pH越小Fe2+稳定性越好。
假设3:o
(4)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G为灵敏电流计),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分别控制溶液A(0.2moVLNaCl)和溶液B
(O.lmol/LFeSO4)为不同的pH,
观察记录电流计读数,对假设2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1-1电流计读数
A0.2mol-LNaClB:0.1mol-LFeSO4
实验1pH=lpH=58.4
实验2pH=lpH=l6.5
实验3pH=6pH=57.8
实验4pH=6pH=l5.5
(资料2)原电池装置中,其它条件相同时,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该原电池的电流
越大。
(资料3)常温下,0.1mol/LpH=l的FeSO4溶液比pH=5的FeSO4溶液稳定性更好。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资料信
息,经小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U型管中左池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1和2(或3和4),在一定pH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为o
③对比实验____________和,还可得出在一定pH范围内溶液酸碱性变化对O2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④对(资料3)实验事实的解释为o
26、(10分)锡有SnCh、SnCLt两种氯化物.SnCk是无色液体,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114℃,金属锡的熔点
为231℃.实验室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SnCk(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制取无
水SnCL,的装置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_;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含HC1和水蒸气,须净化后再通入液态锡中反应,除去HC1的原因可能是_;除去水的原
因是一
(3)当锡熔化后,通入氯气开始反应,即可停止加热,其原因是若反应中用去锡粉11.9g,反应后在锥形瓶中收
集至!J23.8gSnCh,贝!ISnCl4的产率为
(4)SnCL遇水强烈水解的产物之一是白色的固态二氧化锡.若将SnCL少许暴露于潮湿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
是一
(5)已知还原性Sn2+>「,SnCL也易水解生成难溶的Sn(OH)Cl.如何检验制得的SnCL样品中是否混有少量的
SnCl2?
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
(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将A装置中导管末端密封后,在分液漏斗甲内装一定量的蒸储水,
然后,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利用E装置能吸收的气体有(任写两种即可)。
(3)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H2时应选用装置__作为发生装置(填所选装置的字母序号),实验时先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
硫酸铜晶体可使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
(4)某同学将A、C、E装置连接后设计实验比较C「和S2-的还原性强弱。
①A中玻璃仪器甲的名称为一,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C中说明C「和S2-的还原性强弱的实验现象。
28、(14分)硫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硫酸钠来制得硫化钠.制备硫化钠的反应原理为:Na2sCh(s)
+4H2(g)MNa2s(s)+4H2O(g)-Q,已知该可逆反应在1000℃时达到平衡,并保持反应器内恒温恒容.试回答下
列问题:
(1)此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若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当平衡移动时,K值_____变化(填“一
定,,或“不一定,,);当K值变大时,逆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氢气和水蒸汽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加入少量Fe3C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移除部分Na2s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该温度下,在2L盛有2.84gNa2s04的密闭容器中通入H2气体,10分钟后测得固体质量为2.264g.则10分钟内
理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4)往Ba(CIO)2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5)向亚硫酸钠中滴加酚猷,溶液变为红色,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溶液,现象是,请结合离子方
程式,运用平衡原理进行解释:.
29、(10分)废旧锌镒电池含有锌、镒元素,主要含有ZnO、ZnMn2O4.MnO,Mn2O3,Mn3O4>MnO2o利用废旧
锌铳电池回收锌和制备二氧化铳、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粉碎”的主要目的是o
(2)步骤③“酸浸”发生了一系列反应:
ZnO+H2s。4=ZnSO4+H2O;MnO+H2SO4=MnSO4+H2O;
ZnMiuOd+ZH2sO4=ZnSC)4+M11SO4+2H2O+M11O2;
MnO2+H2SO4+H2C2O4=MnSO4+2CO22H2O。
推测Mn2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3汝口图分别表示“酸浸”时选用不同浓度硫酸和草酸对Zn、Mn浸出率的影响。
①为保证Zn、Mn的浸出率均大于90%,步骤③需控制的c(H2so4)=___mol/L„H2C2O4浓度对Mn的浸出率影
响程度大于Zn,其原因是o
②假设“酸浸”所得溶液中Zi?+、Mi?+浓度相等。当C(H2C2O4)>0.25moVL时,Zn、Mn的浸出率反而下降、且Zn的
浸出率下降先于Mn,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
22
b.Zn\Mi?+与C2O4生成沉淀
c.溶解度:ZnC2O4<MnC2O4
(4)步骤⑤用惰性电极电解ZnSO4、MnSO4的混合溶液,除生成Zn、M11O2、H2sO4外,还可能生成H2,O2或其
混合物。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为»
2+2+)
②若n(H2):n(02)=2:1,则参加反应的n(Zn):n(Mn=。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A项,N的质子数为7,质量数=8+7=15,可表示为[N,A错误;B项,硫离子含有16个质子数,硫离子的
C\\H1*
H:N:H
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项,钱根离子的电子式为'',C正确;D项,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
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注意常见的化
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
需要熟记。
2、B
【解析】
烷燃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碳原子数减去1;若每减少2个H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对,利用减
少的H原子数目,再除以2可知增加的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烷爆C20H42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
则C20H32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19+10x-=24,答案选B。
2
【点睛】
明确每减少2个H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对。
3、B
【解析】
海水中溶有氯化钠、澳化钠等多种无机盐,从其利用过程发生的反应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A.从澳化钠(NaBr)制液溟(B。)必有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
B.海水经蒸发结晶得粗盐,再提纯得精盐,无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
C.从海水中的钠离子(Na+)制得钠单质,必有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
D.海水制得氯化钠后,电解饱和食盐水得烧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
本题选B。
4、C
【解析】
A.根据突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要求指示剂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有重叠,所以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
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
B.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这样不改变盐酸的浓度,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是3.1〜4.4,甲基红的指示范围是4.4〜6.2,二者差不多,而甲基红的指示范围与突变范围重叠
更大,更能降低误差,因此应该使用甲基红,C错误;
D.V(NaOH)=10.00mL时,HC1过量,反应后相当于余下10mL的HCL溶液为酸性,溶液中
c(H+)=^^-------------------------mol/L,所以溶液pH=4gc(H+)=-lgl+lg30=1.5,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5、C
【解析】
A.由题中信息Ka(HA)>Ka(HB)可知,相同浓度下人一的水解程度小于上的水解程度,滴定至P点,滴加等体积的盐酸
时两溶液的pH相等,则滴定前NaA溶液的体积大于NaB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
一ec(H+)-c(A-)1011mol/Lx0.100mol/L
B.25℃时,由题图可知,O.lOOmolL*NaA溶液的pH=lL则Ka(HA)=—~~-~~-=--------------z--------------------=11m09,
c(HA)10mol/L
故B错误;
C.当pH均为6时,溶液中的OH均由水电离产生且浓度相等,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C正确;
D.滴定前NaA溶液的体积大于NaB溶液的体积,根据物料守恒得:c(A»c(HA)>c(BO+c(HB),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滴定图像的分析:
(1)抓反应的“起始”点: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⑵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哪种溶质的等量混合;
⑶抓“恰好”反应点:判断生成的溶质成分及溶液的酸碱性;
(4)抓溶液的“中性”点: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5)抓反应的“过量”点: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6、C
【解析】
A.含-COOC-,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含碳碳双键、酚羟基,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C.酚羟基的邻位、碳碳双键均与滨水反应,则I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iBn反应,C正确;
D.酚羟基、-COOC及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均与NaOH反应,贝!IImol瑞香素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
NaOH4mol,D错误;
答案选C。
7、C
【解析】
Fe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用于除杂,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因为铁离子能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化学方程式为2FeCb+Fe-3FeCL,故可用铁除去FeCL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
故C确;如果加入金属铜,氯化铁与铜反应会生成氯化铜,会向溶液中引入杂质铜离子;加入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
生成氯化铁,加入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后三种方法都无法实现除杂的目的,故A、B、
D均错误;
故答案选Co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A
【解析】
可通过假设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然后得出碳、氢、氮、氧等元素的质量,然后求出原子个数,然后乘以3,得出的数
值即为分子式中原子个数的最大值,进而求出分子式。
【详解】
假设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碳元素的质量就为71.58,碳的原子个数为:——=5.965,则相对分子质量如果
12
为300的话,就为5.965x3=17.895;
667491
同理,氢的原子个数为:x3=20.01,氮的原子个数为:--x3=1.502,氧的原子个数
114
100-7158-667-491
为:-------——------—x3=3.15,因为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故吗啡的化学式中碳的原子个数不超
16
过17.895,氢的原子个数不超过20.01,氮的原子个数不超过1.502;
符合要求的为A,
答案选A。
9、B
【解析】
A.HS0J属于弱酸酸式阴离子,在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1L1mol的NaHSOs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数不是3L,故A错误;B.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为CH”2.6g的混合物中含CH2物质的量为1.4moL所以含C—H
键数目为L8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3.4L的"CL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1NA,常温常压下中子数不为41NA,故
C错误;D.NOx可能是N0或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1.111101^^(>!转移电子数介于1.1~1.311101之间,故D
错误;答案:Bo
10>C
【解析】
A.Na2cCh的俗称为纯碱、苏打,故A正确;
B.生石膏即天然二水石膏,化学式为CaSO4・2H2O,故B正确;
C上H结构中主碳链有5个碳,其名称为,3-二乙基戊烷,故C错误;
D.硬脂酸,即十八烷酸,分子式为Cl8H36。2,亦可表示为Cl7H35coO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H、D
【解析】
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最外层都已达到稳定结构,不容易和其它原子化合,故选D。
12、D
【解析】
A.阴极b极反应:2H++2e-=H2f产生氢气发生了化学过程,氢气又被吸附在多孔石墨电极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正
确;
B.⑴为电解池,a、b两极均产生气泡即相当于电解水,如果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则电解一段时间后c(NaNO3)不变,如
果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电解一段时间后c(NaN(h)增大,故B正确;
C.取出b放到(ii)中即硫酸铜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说明b产生的氢气吸附在多孔石墨电极中将铜置换出来,反应为:
2++
CU+H2=CU+2H,故C正确;
D.(ii)中取出b,则b表面已经有析出的铜,所以放到(iii)中析出白色固体即Ag,可能是铜置换的、也可能是b产生
的氢气吸附在多孔石墨电极中置换,则可能发生反应为:2Ag++Cu=Cu2++2Ag和2Ag++H2=2Ag+2H+,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B
【解析】
A项,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蝮基、醇羟基、酸键和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
B项,该物质中含有竣基和羟基,既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B项
正确;
C项,分枝酸中只有竣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个分子中含两个竣基,故Imol分枝酸最多能与2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故C项错误;
D项,该物质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是漠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氧
化反应,原理不同,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
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B
【解析】
A.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294—117=177,A错误;
B.由于质子数均为117,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与涔Uus电子式相同,B正确;
C.294只是该核素的质量数,没有告诉该核素在自然界的百分含量,不能计算近似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HA族,不在不完全周期内,D错误。
答案选B。
15、A
【解析】
A.在溶液pH=9.10时c(NH4+)=c(NHyH2O),Kb(NHyH2O)=~一~1=c(OH),由于Kw=c(H+)・c(OIT)是常
C(NH3*H2O)
io-14
数,只与温度有关,若温度为室温,则KW=10/3pH=9.10时,c(H+)=10-910,c(OH)=——-=10-4-9,^(NHHO)=
10-9.10b32
4949
c(OH)=10,升高温度,促进电解质的电离,所以温度为40℃时,^(NH3H2O)>10,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
++2
C(NH4)+C(H)=2C(CO3)+C(HCO3)+C(NH2COO)+C(OH),B正确;
c(NH:)*c(0H)c(0H)
C.已知国=','-―温度一定时,题为常数,随着CO2的通入,c(NH4+)逐渐增大,则=]——J不
C(NH3*H2O)C(NH3*H2O)
断减小,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开始溶液pH较大时没有NH2coeT,后来随着溶液pH的降低,反应产生NH2co(T,并且逐渐增多,
当pH减小到一定程度NH2COCT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同时NH4HCO3又逐渐增多,即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
有含NH2co。的中间产物生成,后NH2co。转化为NH4HC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o
16、D
【解析】
当阴离子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沉淀所需的c(Ag+)小,先析出氯化银沉淀,X为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曲线;根据图
象可知,%(AgCl尸c(C「)c(Ag+)=10575x10。=10-975,
2+
Ksp(Ag2c2O4尸C(C2(V-)c(Ag)=10-246x(l(y4)2=1010.46。
【详解】
A.当阴离子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沉淀所需的c(Ag+)小,先析出氯化银沉淀,X为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曲线,Y线
代表的Ag2c2。4,故A正确;
B.n点c(Cl-)xc(Ag+)>Ksp(AgCl),所以n表示AgCl的过饱和溶液,故B正确;
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向c(Cl-)=c(C2O4*)的混合液中滴入AgNCh溶液时,cr生成AgCl沉淀需要银离子浓度小,所
以先生成AgCl沉淀,故C正确;
D.Ag2c2O4+2Cr=2AgCl+C2O42-的平衡常数为
222+
c(C2O4)c(C2O4)c(Ag)gsp(Ag2C2O4)10-10.46
904
222+2l.OxlO,故D错误;
C(cr)-c(cr)c(Ag)-[/csp(AgCi)](10刃2
故选D。
17、B
【解析】
A.电解熔融氧化铝加冰晶石是为了降低电解液工作温度,降低电解能耗,故A正确;
B.长时间用铝罐盛放咸菜,铝表面的氧化膜会被破坏失去保护铝的作用;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容器口部的浓硫酸吸
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后稀释为稀硫酸,稀硫酸能溶解铝罐口部的氧化膜保护层,故B错误;
C.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工业等领域,例如用于制造飞机构件,故C正确;
D.培养明机晶体时,在饱和明矶溶液中放入几粒形状规则的明矶晶体,静置几天后可观察到明研小晶体长成明研大晶
体,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8、C
【解析】
A.d}cH,中有6种等效氢,则一氯代物有6种,「「CH,中有4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4种,两种一氯代物数目不
同,故A错误;
B.2-CH,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Cyc&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
生加成反应,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B错误;
C.C「CH,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则可用酸
性高镐酸钾溶液区分,故C正确;
D.「「CH,中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其中含1个叔碳原子(与甲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则所有
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答案选C。
19>A
【解析】
A项、当H2O、CO、CO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
B项、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H2O和CO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O2和H2,故B错误;
C项、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零,故C错误;
D项、平衡状态时H2O、CO,CO2、H2的浓度不变,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o
20、A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O元素;X在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则X为Na元素;W与Y属于同一主族,则Y为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Z
为C1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O,X为Na,Y为S,Z为C1元素。
A.NazO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产生NaOH,NaOH是一元强碱,水溶液显碱性;Na2s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
S*发生水解作用,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促进了水的电离,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A正
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Na)>r(S)>「(Cl)>,(O),
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O>C1>S,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C1>H2S,c错误;
c.O、H可形成化合物H2O2,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相互关系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
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21、B
【解析】
A.a点为(NH4)2SO4溶液,NH4+水解溶液呈酸性,但水解是微弱的,所以c(NH;)>c(SO:),故A正确;
B.b点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c(Na+)=2c(SO:),所以c(NH:)不等于c(Na+),故
B错误;
C.c点溶液中n(NH3H2O):n[(NH4)2SO4:n(Na2SO4)=2:1:1,由电荷守恒得
+++
c(NH4)+c(H)+c(Na)=c(OH-)+2c(SO;),故C正确;
D.d点为加入20mLNaOH溶液,此时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故含氮微粒的总浓度为原来的1/2,即0.1000mol/L„
+1
根据物料守恒则有C(NH4)+C(NH3H20)=0.1000mol-L,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B选项为本题的难点,在解答离子浓度关系的图象题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守恒,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
在中性溶液中,要特别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
22、A
【解析】
A.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错误;
B.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光电池,故B正确;
C.环氧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偏二甲月井-四氧化二氮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所用火箭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产
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燃料毒性小、污染少,有利于环保,故D正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Cu
23、a2CH3OH+O2>2HCHO+2H2O消去反应HCOOCH3
【解析】
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甲醇氧化生成E为甲醛,甲醛氧化得F为甲酸,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得
G为甲酸甲酯,甲醇和氢澳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漠甲烷,在催化剂条件下,一澳甲烷和和A反应生成B,B反应生
成C,C反应生成D,根据A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醇羟基和亚甲基或甲基和酚羟基,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A中含
有甲基和酚羟基,酚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位置为酚羟基的邻对位,根据D知,A是间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一溟甲
烷反应生成B(2,5-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
生消去反应生成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M,M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甲醇氧化生成E为甲醛,甲醛氧化得F为甲酸,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得
G为甲酸甲酯,甲醇和氢澳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澳甲烷,在催化剂条件下,一澳甲烷和和A反应生成B,B反应生
成C,C反应生成D,根据A的分子式知,A中含有醇羟基和亚甲基或甲基和酚羟基,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A中含
有甲基和酚羟基,酚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位置为酚羟基的邻对位,根据D知,A是间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一滨甲
烷反应生成B(2,5-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
生消去反应生成,CHZ)CH3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M,M的结构简式为:
(l)a.甲醇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故a错误;
b.甲醇分子间脱水生成CH3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外聘保安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
- 2025年科技园区建设尾款支付及设施移交合同3篇
- 2025年度贴砖劳务分包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
- 2025年个人教育设备租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门禁系统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设施租赁与仓储信息化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大型空飘球活动租赁及现场布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挖机设备租赁合同售后服务追加协议
- 2025版空运出口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分析
- 信息化运维服务信息化运维方案
- 汽车修理厂员工守则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式样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 1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 场馆恶劣天气处置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