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 显微镜法-编制说明_第1页
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 显微镜法-编制说明_第2页
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 显微镜法-编制说明_第3页
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 显微镜法-编制说明_第4页
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 显微镜法-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2022年3月11日,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报送了《关于申报<棉花长绒棉>等3项国家标准项目建议的函》,该函建

议项目包括《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显微镜法》修订项目。

2022年9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下达2022年棉花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

划的通知》(国标委[2022]32号),下达了《GB/T13777-2006棉纤维

成熟度试验方法显微镜法》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20220879-T-469)。

该标准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513),上海市质量监

督检验技术研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检验检测中心、石河子纤维检验所、

昌吉州纤维检验所和博州纤维检验所等单位负责修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

验技术研究主要负责修订。

(二)修订背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近年来,我

国棉花消费量每年稳定在750万吨至850万吨,占全球棉花总消费量三分

之一。成熟度作为棉纤维内在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决定棉纤维使用

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棉纤维品级的根本条件。棉纤维成熟度与强力、

细度、弹性、吸湿、染色等理化性能直接有关。一般情况下,成熟度好的

棉纤维具有色泽亮、强力高、吸湿小、染色好、保暖良等优点,同时在纺

纱过程中不宜形成棉结和索丝,成纱条干均匀,疵点少,其成纱强力也高。

准确测得棉纤维的成熟度对纺纱及后续的织造、染整等工艺有着重要的影

响。我国现行成熟度测试方法很多,但最为经典、应用历史最长的是显微

镜法。该方法的实施对棉花收购、加工、进出口等环节质控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同时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4912:1981接轨,有效促进棉花国际

贸易的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GB/T13777-2006》

标准实施至今已有十多年,标龄较长,2006版标准开始出现一定的方法缺

陷性及仪器设备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2006版标准的前处理方式对检

测人员的操作手法要求较高,排列的纤维易勾结形成部分纤维相互重叠的

情况,从而影响对纤维正确归类的判断,同时原制备方法制样时间较长,

检测效率较低下。为了尽可能降低纤维交叉重叠的影响,同时增加制备方

式的便捷性,增加一种新的制备方法:中部切断法。2、2006版标准没有

对仪器精度进行规范,同时随着数字化显微镜的大规模使用,需要与时俱

进重新规范仪器。3、增加了对精密度的示例,由于2006版标准仅讨论了

是否需要增加测试试样量,而对于具体规范要求没有明确示例,故进行增

补。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GB/T13777-2006》进行修订。

(三)起草过程

2022年3月,标准草案经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通

过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后,为加快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起草单位

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提前开始标准的起草工作。

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对起草小组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

标准起草小组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定了起草工作过程的安

排。

主要起草过程如下:

2022年9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查阅资料,向相关机构征求修订意

见,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框架及修订内容。

2022年10-2023年3月,收集标准需要样品,组织相关试验测试。

2023年3-5月,对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并召开起草小组讨论会,

结合意见反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标准说明。

2023年5-6月,标准征求意见阶段,面向行业和系统广泛征求意见。

2023年6~7月,征求意见汇总,并根据意见形成国家标准送审稿、编

制说明、意见处理汇总表。

当前进度: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合理地吸纳国际相关标准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

2、使标准内容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3、本文件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

4、本标准的修订是本着“技术先进,符合国情”为原则,在选择产品

标准各项技术内容时,遵循目的性原则、性能特性原则和可检验性原

则。

(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标准内容框架

本标准规定了显微镜法测定棉纤维成熟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工具试剂、试验用大气、样品

制备、试验步骤、计算结果、精密度、试验报告等11章内容,较2006版增

加了中部切断法及精密度示例。有关章节具体内容根据需要进行了修订、

改变。

2、范围

本标准对适用范围稍作修改。2006版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未

经化学处理的原棉、棉卷、棉条及纱线中取出的棉纤维”修改为“本标准

适用于原棉、棉卷、棉条及未经化学处理的纱线中取出的棉纤维”。修改

的原因是原棉、棉卷及棉条纤维一般未经过化学处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要求,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4、术语与定义

沿用了2006版内容。

5、原理

沿用了2006版内容。

6、设备和仪器

1)将“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放大倍数为400倍”修改为“投影显微

镜或数字化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0倍”。与现有设备参数要求相符。

2)增加“电子天平(精密度0.0001g)”,与实际需要一致。

3)增加“哈氏切片器”,与实际需要一致。

7、试验用大气

沿用了2006版内容。

8、试样的制备

1)原标准的试样制备方法要求“用手扯或用限制器绒板将一份试验样

品整理成平行且一端整齐平直、厚薄均匀、层次清晰的棉束”且在制备样

品时需“使纤维间的排列平行、伸直、分布均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过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存在相邻纤维交叉排布的现象。棉纤维经过氢氧化

钠试剂溶胀后,交叉重叠的部位不利于观测并会造成对纤维种类的误判。

现通过增加仅对样品中部的制样方式,对棉纤维中部进行切短切断处理,

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长纤维交叉重叠的困扰同时也可以提高制片效率。

具体增加内容为:“7.2试验试样的制备——方法B:中部切断法”

“7.2.1取样数量:从实验室样品的不同部位取出至少32丛纤维至少

0.3g,组成一份试验样品,共抽取两份:或按GB/T6097的规定抽取两份

试验样品,每份至少0.3g。”由于中部切断法涉及到需要采用哈氏切片器

进行样品采集,因此对样品的制备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制样时,不同品

级及长度的棉纤维在通过稀梳及密梳的整理过程中将逐步减少测试样样品

量,从而无法满足哈氏切片器需要的采集厚度,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重

复取样,将初始取样量规定为至少0.3g试样即可满足切片的厚度要求。

“7.2.2用手扯或用限制器绒板将一份试验样品整理成平行且一端整

齐平直、厚薄均匀、层次清晰的棉束。”为了更便捷定位棉纤维的中部纤

维片段,宜需将试验样品一端整理平齐,以此规避切入的纤维片段为贴近

顶端或末端部分纤维片段的情况发生。

“7.2.3按照先稀梳后密梳的顺序,从棉束整齐一端梳去细绒棉16mm

及以下,长绒棉20mm及以下的短纤维。”与2006版标准中对剔除细绒棉

及长绒棉中的短纤维要求规定保持一致。

“7.3.4用哈氏切片器在纤维中部切取0.4mm~0.6mm左右长的纤维片

段”。原因是当切取的中部纤维过短时虽能更有效避免纤维交叉重叠的情

况,但不利于检测人员对纤维形态的观察。特别是棉纤维有介于成熟及不

成熟纤维的共同特征时将无法给出准确判断。而当纤维切断长度大于

0.6mm时,将大大增加纤维交叉的情况产生。因此本方法将切断长度规定

定为0.4mm~0.6mm。

“分成大致相等的五份试验样品。”原因时为了更加便捷及提高制样

效率。将一份已经过处理后的试验样品置于哈氏切片器中,由于切片器内

的试验样品数足以满足5次(每次至少100根纤维)的测试数量,因此无

需重复7.2.2-7.2.4的操作步骤,可有效降低制备时间。

“7.3.5将至少100根纤维片段全部置于表面皿上,滴入适量氢氧化钠,

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然后取适量试样放在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固定样品,注意不能让纤维流出盖玻片外面,以免流失纤维,否

则需重新制备载玻片。”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时间作用下,会有结晶

产生。流出的纤维伴随氢氧化钠溢出后一方面会污染制备样品及显微镜操

作,另一方面受到结晶区干扰的样品亦影响纤维形态判断,终而影响结果

的准确性。

“7.3.6另一份试验样品按以上程序制备试验试样。”与2006版标准

保持一致。

2)为了比较两种制片方式对成熟纤维百分比的结果影响,特地选取了

美国、巴西、新疆、南通、湖南、湖北、甘肃等国家及地区棉花样品,共

计35批次,测试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制片方式下成熟纤维百分率结果比较

手扯排列法中部切断法

序列号样品来源差值(%)

(%)(%)

1新疆86.188.0-1.9

2新疆81.179.21.9

3新疆80.178.81.3

4新疆74.776.2-1.5

5新疆79.980.6-0.7

6新疆81.279.71.5

7新疆83.883.10.7

8新疆66.467.9-1.5

9新疆85.787.3-1.6

10新疆81.179.21.9

11新疆70.168.81.3

12新疆82.881.90.9

13新疆80.982.2-1.3

14新疆76.577.9-1.4

15新疆85.284.90.3

16新疆82.981.01.9

17新疆71.072.2-1.2

18新疆75.273.91.3

19新疆77.577.9-0.4

20新疆66.265.40.8

21新疆80.081.2-1.2

22新疆83.682.31.3

23新疆73.874.6-0.8

24新疆87.288.8-1.6

25新疆65.467.0-1.6

26新疆80.279.80.4

27湖南77.378.6-1.3

28湖南76.277.8-1.6

29甘肃80.580.10.4

30南通85.884.51.3

31南通76.177.9-1.8

32湖北82.982.10.8

33湖北80.981.6-0.7

34美国85.786.7-1.0

35巴西84.284.3-0.1

从检测数据上来看,两种测试方法结果差异较小。为了进一步验证中

部切断法的测试结果的有效性,选取第一组测试样品使用F检验进行均匀

性方差分析。

表2中部切断法均匀性测试数据

样品测试值(成熟纤维百分率%)平均值

方差

序号

123(%)

191.092.093.092.01.00

286.187.085.286.10.90

389.291.290.290.21.00

480.481.479.480.41.00

592.591.794.292.81.28

689.288.288.288.50.58

786.587.585.686.50.95

887.488.386.487.40.95

988.789.687.788.70.95

1086.387.388.287.30.95

P=232249.6Se=343.2fe=27

Q=232252.5SA=2.849fA=2

W=232595.6ST=346.0fT=29

MA=1.424Me=12.708F=0.112Fcrit=3.35

表3中部切断法方差分析结果列表

方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统计量F

重复测试2.84921.424

误差343.22712.7080.112

总计346.029/

经查表得F0.05(2,27)=3.35。因为统计量F=0.112<3.35。因此可认为

中部切断法的测试结果离散程度差异小,不呈现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

验证中部切断法与手扯排列法的测试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别,介于数据样本

量较小,故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表4两种制备方式的成熟纤维百分率比较

样品手扯排列法中部切断法

序号(%)(%)

188.192.0

290.186.1

384.290.2

488.080.4

590.092.8

685.088.5

784.386.5

882.287.4

987.188.7

1082.287.3

平均值86.1287.99

表5T检验结果分析 

平均值±标准差)

名称差值(1-2)tp

12

手扯排列法与中部切断

86.12±2.9587.99±3.48-1.87-1.3580.207

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根据表5的结果可以得出P值=0.207

>0.05的结论,该结论表明两种制片方式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9、试验步骤

沿用了2006版内容。

10、计算结果

沿用了2006版内容。

11、精密度

增加了附录C对精密度试验的补充示例说明。原标准通过变异系数及

测试试样数结合计算公式来判断试样数是否满足在95%的概率水平下,允

许误差率是否小于5%的条件。但对于允许误差率的具体要求并没有做出

相关规定。因此,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关附表说明。

举例:当变异系数为8.0%,在95%置信水平下的允许误差率及最少纤

维式样数近似值见下表:

允许误差率(置信水平95%)测试试样数

1%246

2%62

3%28

4%16

12、报告

增加了湿度条件、检测地点要求,调整了原始记录单模板格式。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效益分析

(一)协同验证试验

对一包棉纤维样品进行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成熟纤维百分率的结果验证,

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检验检测中心、

博州纤维检验所等三家实验室对本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验证试验。验证结

果见表4,棉纤维样品两种前处理方法结果分别为74.9%和73.8%,相对标

准偏差分别为0.9%和2.3%,表明本标准两种前处理方法结果相近且均准

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实验室间重现性。

表6:协同验证结果

实验室编号手扯排列法中部切断法

174.575.2

275.774.3

374.671.9

平均值(%)74.973.8

RSD(%)0.92.3

(二)效益分析

通过修订,规范适用范围、增加了仪器及精度要求、增加制备方法以

提高标准的应用效率、加强精密度要求,从而使本标准更好地满足、适应

棉纤维成熟度试验的需要,提高成熟度检测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与ISO4912:1981相比,本标准在取样方法、制样方式、精密度要求

及报告出具方式有所差异。本标准增加了快速且便捷的制样方式,弥补了

标准在操作上的缺陷及难度,操作性相对更强。加强对精密度要求的规定,

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是否合规引用或采用国际国外标准

2006版标准修改采用ISO4912:1981。至今国际上未对ISO4912:1981

标准进行更新。本标准建立在2006版标准基础上,通过修改了标准的适用

范围、仪器及精度、报告出具方式并新增制取样方法等内容,对标准进行

了重新修订。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文件为修订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并无冲突。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修订过程中出现的专家意见分歧,经专家研讨后统一了意见。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不涉及专利等相关问题。

九、实施国家标准的要求,过渡期和实施日期建议等

建议做好标准的宣贯及解答工作。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代替GB/T13777-2006《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显

微镜法》。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2022年3月11日,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报送了《关于申报<棉花长绒棉>等3项国家标准项目建议的函》,该函建

议项目包括《棉纤维成熟度试验方法显微镜法》修订项目。

2022年9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下达2022年棉花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

划的通知》(国标委[2022]32号),下达了《GB/T13777-2006棉纤维

成熟度试验方法显微镜法》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20220879-T-469)。

该标准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513),上海市质量监

督检验技术研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检验检测中心、石河子纤维检验所、

昌吉州纤维检验所和博州纤维检验所等单位负责修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

验技术研究主要负责修订。

(二)修订背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近年来,我

国棉花消费量每年稳定在750万吨至850万吨,占全球棉花总消费量三分

之一。成熟度作为棉纤维内在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决定棉纤维使用

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棉纤维品级的根本条件。棉纤维成熟度与强力、

细度、弹性、吸湿、染色等理化性能直接有关。一般情况下,成熟度好的

棉纤维具有色泽亮、强力高、吸湿小、染色好、保暖良等优点,同时在纺

纱过程中不宜形成棉结和索丝,成纱条干均匀,疵点少,其成纱强力也高。

准确测得棉纤维的成熟度对纺纱及后续的织造、染整等工艺有着重要的影

响。我国现行成熟度测试方法很多,但最为经典、应用历史最长的是显微

镜法。该方法的实施对棉花收购、加工、进出口等环节质控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同时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4912:1981接轨,有效促进棉花国际

贸易的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GB/T13777-2006》

标准实施至今已有十多年,标龄较长,2006版标准开始出现一定的方法缺

陷性及仪器设备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2006版标准的前处理方式对检

测人员的操作手法要求较高,排列的纤维易勾结形成部分纤维相互重叠的

情况,从而影响对纤维正确归类的判断,同时原制备方法制样时间较长,

检测效率较低下。为了尽可能降低纤维交叉重叠的影响,同时增加制备方

式的便捷性,增加一种新的制备方法:中部切断法。2、2006版标准没有

对仪器精度进行规范,同时随着数字化显微镜的大规模使用,需要与时俱

进重新规范仪器。3、增加了对精密度的示例,由于2006版标准仅讨论了

是否需要增加测试试样量,而对于具体规范要求没有明确示例,故进行增

补。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GB/T13777-2006》进行修订。

(三)起草过程

2022年3月,标准草案经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通

过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后,为加快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起草单位

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提前开始标准的起草工作。

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对起草小组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

标准起草小组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定了起草工作过程的安

排。

主要起草过程如下:

2022年9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查阅资料,向相关机构征求修订意

见,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框架及修订内容。

2022年10-2023年3月,收集标准需要样品,组织相关试验测试。

2023年3-5月,对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并召开起草小组讨论会,

结合意见反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标准说明。

2023年5-6月,标准征求意见阶段,面向行业和系统广泛征求意见。

2023年6~7月,征求意见汇总,并根据意见形成国家标准送审稿、编

制说明、意见处理汇总表。

当前进度: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合理地吸纳国际相关标准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

2、使标准内容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3、本文件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

4、本标准的修订是本着“技术先进,符合国情”为原则,在选择产品

标准各项技术内容时,遵循目的性原则、性能特性原则和可检验性原

则。

(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标准内容框架

本标准规定了显微镜法测定棉纤维成熟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工具试剂、试验用大气、样品

制备、试验步骤、计算结果、精密度、试验报告等11章内容,较2006版增

加了中部切断法及精密度示例。有关章节具体内容根据需要进行了修订、

改变。

2、范围

本标准对适用范围稍作修改。2006版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未

经化学处理的原棉、棉卷、棉条及纱线中取出的棉纤维”修改为“本标准

适用于原棉、棉卷、棉条及未经化学处理的纱线中取出的棉纤维”。修改

的原因是原棉、棉卷及棉条纤维一般未经过化学处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要求,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4、术语与定义

沿用了2006版内容。

5、原理

沿用了2006版内容。

6、设备和仪器

1)将“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放大倍数为400倍”修改为“投影显微

镜或数字化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0倍”。与现有设备参数要求相符。

2)增加“电子天平(精密度0.0001g)”,与实际需要一致。

3)增加“哈氏切片器”,与实际需要一致。

7、试验用大气

沿用了2006版内容。

8、试样的制备

1)原标准的试样制备方法要求“用手扯或用限制器绒板将一份试验样

品整理成平行且一端整齐平直、厚薄均匀、层次清晰的棉束”且在制备样

品时需“使纤维间的排列平行、伸直、分布均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过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存在相邻纤维交叉排布的现象。棉纤维经过氢氧化

钠试剂溶胀后,交叉重叠的部位不利于观测并会造成对纤维种类的误判。

现通过增加仅对样品中部的制样方式,对棉纤维中部进行切短切断处理,

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长纤维交叉重叠的困扰同时也可以提高制片效率。

具体增加内容为:“7.2试验试样的制备——方法B:中部切断法”

“7.2.1取样数量:从实验室样品的不同部位取出至少32丛纤维至少

0.3g,组成一份试验样品,共抽取两份:或按GB/T6097的规定抽取两份

试验样品,每份至少0.3g。”由于中部切断法涉及到需要采用哈氏切片器

进行样品采集,因此对样品的制备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制样时,不同品

级及长度的棉纤维在通过稀梳及密梳的整理过程中将逐步减少测试样样品

量,从而无法满足哈氏切片器需要的采集厚度,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重

复取样,将初始取样量规定为至少0.3g试样即可满足切片的厚度要求。

“7.2.2用手扯或用限制器绒板将一份试验样品整理成平行且一端整

齐平直、厚薄均匀、层次清晰的棉束。”为了更便捷定位棉纤维的中部纤

维片段,宜需将试验样品一端整理平齐,以此规避切入的纤维片段为贴近

顶端或末端部分纤维片段的情况发生。

“7.2.3按照先稀梳后密梳的顺序,从棉束整齐一端梳去细绒棉16mm

及以下,长绒棉20mm及以下的短纤维。”与2006版标准中对剔除细绒棉

及长绒棉中的短纤维要求规定保持一致。

“7.3.4用哈氏切片器在纤维中部切取0.4mm~0.6mm左右长的纤维片

段”。原因是当切取的中部纤维过短时虽能更有效避免纤维交叉重叠的情

况,但不利于检测人员对纤维形态的观察。特别是棉纤维有介于成熟及不

成熟纤维的共同特征时将无法给出准确判断。而当纤维切断长度大于

0.6mm时,将大大增加纤维交叉的情况产生。因此本方法将切断长度规定

定为0.4mm~0.6mm。

“分成大致相等的五份试验样品。”原因时为了更加便捷及提高制样

效率。将一份已经过处理后的试验样品置于哈氏切片器中,由于切片器内

的试验样品数足以满足5次(每次至少100根纤维)的测试数量,因此无

需重复7.2.2-7.2.4的操作步骤,可有效降低制备时间。

“7.3.5将至少100根纤维片段全部置于表面皿上,滴入适量氢氧化钠,

用镊子搅拌,使之均匀分布在介质内。然后取适量试样放在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固定样品,注意不能让纤维流出盖玻片外面,以免流失纤维,否

则需重新制备载玻片。”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时间作用下,会有结晶

产生。流出的纤维伴随氢氧化钠溢出后一方面会污染制备样品及显微镜操

作,另一方面受到结晶区干扰的样品亦影响纤维形态判断,终而影响结果

的准确性。

“7.3.6另一份试验样品按以上程序制备试验试样。”与2006版标准

保持一致。

2)为了比较两种制片方式对成熟纤维百分比的结果影响,特地选取了

美国、巴西、新疆、南通、湖南、湖北、甘肃等国家及地区棉花样品,共

计35批次,测试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制片方式下成熟纤维百分率结果比较

手扯排列法中部切断法

序列号样品来源差值(%)

(%)(%)

1新疆86.188.0-1.9

2新疆81.179.21.9

3新疆80.178.81.3

4新疆74.776.2-1.5

5新疆79.980.6-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