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1年8月,国标委下发了综合〔2021〕23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批准开展国家标准《旅游景

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计划编号20213626-T-416)的制定工作。经过全国气象防灾

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安排,确定由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组成编制组

在负责该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项目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2.协作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

3.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基础

主编单位接到制定任务通知后,立即召集和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编制小组,对原气象行业

标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QX/T264-2015)的技术条款进行了讨论,并对

国内外关于旅游景区、雷电防护、雷电灾害防御的技术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资料收集

和整理工作,同时向国内雷电防护专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初步确定了以雷电监测和

预警、户外人员人身安全防护、电气电子系统及特殊对象防护要求为标准的框架,并在此基

础上完成了标准草案稿的编写工作。

(2)标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和征求意见稿的形成

2021年12月,标准主编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以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工

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前期的工作准备和草案稿的编写情况,各参编单位对标准的框架和

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标准草案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商榷和讨论确定了下一步

的工作计划。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草案稿进行了修改。

2022年1月5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2年3月,在各参编单

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基于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特征,吸收

国际和国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尽可能采取语言简练易懂的方

式,仅探讨与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雷电监测和预警、户外人员安全防

护、景区电气电子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等。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与同一领域的标准之间协调,尤其考虑本领域基础标准的情况,注意

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做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3.规范性

在标准格式方面,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力求语言表述规范,用语

准确、简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

两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编写组在

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和意

见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语言通俗,易于实施。

4.注意与国际接轨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及时关注最新制修订或出版的IEC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等作为参

考,如IEC/TR62713、IEC62305等。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GB/T26355-2010、GB/T1.1-2020的要求,结合国内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

御措施的发展情况、工作经验和习惯用语,规定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的基本要求、雷电

监测和预警、雷电防护措施、防雷安全标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与维护。本标准适用于旅游

景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本标准内容的确定按照IEC62305、GB50057等国内外防雷标准体系,结合国内的旅游

景区的特点和雷电活动特征,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等法律法规中对雷电

灾害防御的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旅游景区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强对流天气多发。近

年来,安徽、江西、云南、福建和贵州等多地的旅游景区均发生过严重的雷电灾害致人伤亡

事故,造成严重的灾害、负面的社会效应和舆论影响。

本标准作为针对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标准,可为开展旅游景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雷电

防护工作和工程防护措施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完善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减少雷

击景区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标准申请单位起草的气象行业标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QX/T264-2015)

颁布后指导了我国多个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清源山南台岩·天湖景区、

白云山景区等)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景区内多个类别的雷电防护工程,为本

标准的框架和技术条款提供实践保障。其他相关参编参与建设多个旅游景区(如黄山风景区、

南岳景区和九华山风景区等)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并进行业务化应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

景区雷电灾害防御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文件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编制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现行强制性国家防雷相关标准的技术条款

相协调,无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建议标准发布后6个月实施。由所在地方政府机构、文化和旅游部门、旅游景区管委会

和气象部门联合进行宣贯。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1年8月,国标委下发了综合〔2021〕23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批准开展国家标准《旅游景

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计划编号20213626-T-416)的制定工作。经过全国气象防灾

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安排,确定由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组成编制组

在负责该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项目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2.协作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

3.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基础

主编单位接到制定任务通知后,立即召集和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编制小组,对原气象行业

标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QX/T264-2015)的技术条款进行了讨论,并对

国内外关于旅游景区、雷电防护、雷电灾害防御的技术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资料收集

和整理工作,同时向国内雷电防护专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初步确定了以雷电监测和

预警、户外人员人身安全防护、电气电子系统及特殊对象防护要求为标准的框架,并在此基

础上完成了标准草案稿的编写工作。

(2)标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和征求意见稿的形成

2021年12月,标准主编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以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工

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前期的工作准备和草案稿的编写情况,各参编单位对标准的框架和

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标准草案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商榷和讨论确定了下一步

的工作计划。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草案稿进行了修改。

2022年1月5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2年3月,在各参编单

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基于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特征,吸收

国际和国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尽可能采取语言简练易懂的方

式,仅探讨与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雷电监测和预警、户外人员安全防

护、景区电气电子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等。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与同一领域的标准之间协调,尤其考虑本领域基础标准的情况,注意

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做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3.规范性

在标准格式方面,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力求语言表述规范,用语

准确、简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

两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编写组在

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和意

见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语言通俗,易于实施。

4.注意与国际接轨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及时关注最新制修订或出版的IEC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等作为参

考,如IEC/TR62713、IEC62305等。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GB/T26355-2010、GB/T1.1-2020的要求,结合国内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

御措施的发展情况、工作经验和习惯用语,规定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的基本要求、雷电

监测和预警、雷电防护措施、防雷安全标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与维护。本标准适用于旅游

景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本标准内容的确定按照IEC62305、GB50057等国内外防雷标准体系,结合国内的旅游

景区的特点和雷电活动特征,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等法律法规中对雷电

灾害防御的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旅游景区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强对流天气多发。近

年来,安徽、江西、云南、福建和贵州等多地的旅游景区均发生过严重的雷电灾害致人伤亡

事故,造成严重的灾害、负面的社会效应和舆论影响。

本标准作为针对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标准,可为开展旅游景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雷电

防护工作和工程防护措施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完善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减少雷

击景区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标准申请单位起草的气象行业标准《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QX/T264-2015)

颁布后指导了我国多个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清源山南台岩·天湖景区、

白云山景区等)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景区内多个类别的雷电防护工程,为本

标准的框架和技术条款提供实践保障。其他相关参编参与建设多个旅游景区(如黄山风景区、

南岳景区和九华山风景区等)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并进行业务化应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

景区雷电灾害防御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