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课件2-专题七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2-专题七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2-专题七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2-专题七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2-专题七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写作专题七作文第一篇真题——高考作文考什么感知高考1.(2017北京,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

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

以小见大。①[写作指导]纽带:比喻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从“纽带”的

含义入手,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联系,人

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当下与历史的联系等。逻辑性与思想性并存:写议论文,不能局限于罗列材料,以“事”论

“事”,要从文化、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发掘论题背后的价值,让读者受

到启发,体现文学的美学价值、文化涵养与终极关怀。[例文]说纽带“一二一二一二……加油加油加油……”挥动着臂膀和红旗,跟着拔河的方向微微倾着身子,震耳的加油声……我们班的同学都拼尽全力,为

了班级的荣誉大声呐喊着,那条绷得直直的拔河绳就像纽带一样,凝聚

了我们班所有人的力量!最后,作为文科班的文弱的我们“硬生生”地

杀进了年级四强,这得益于我们全班人的团结与努力,但作为汇聚我们

全班力量的纽带更是必不可少。在短暂的体育活动后,我们又要回到“战场”,因拔河这一纽带而凝聚

起来的同学们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热情还未减退,我们又把这份热

情转移到了课业学习上,教室里三四人一伙,五六个人一聚,都在讨论着

那些攻克不了却从未放弃的难题,那些难题又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同学们的思绪与想法,汇聚成同学之间的友爱、帮助与携手共进

的力量。你看,小小的纽带却发挥着巨大的威力,统一目标,凝聚人心,同心同德,撸起袖子一起干,少了谁都不行。所以,我们要发现纽带,创造纽带。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构想下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纽带,它不仅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与合作,更拉近了两地人心的距离,林郑月娥当选香港行政长官

后,致力于发展两地关系,更在网上发布视频,一句“香港欢迎你”作为

纽带,让每一个内地人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上,不论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一带一路”的蓝图,都是作为世界的纽带出现在历史与人民的眼前的。从二十

世纪七十年代的坦赞铁路到二十一世纪的亚吉铁路与蒙内铁路,中国对

于非洲兄弟的援助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都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在“一带一路”这条纽带的牵动下,相信不久后,沿线

国家都会与中国有着完美的经济文化合作,定会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与

发展。正是有了这条“一带一路”的纽带,中国才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全

球化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才能让全世界受益于这一伟大的倡议之下。纽带,我们发现它,并创造它。让我们中国乃至世界都在纽带的联结下,

汇聚一心,让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内心的归宿。“一二一二一二……加油加油加油……”挥动着臂膀和红旗,跟着拔河

的方向,微微倾着身子,震耳的加油声……[点评]本文从班级拔河的场景入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拔河这一活

动的纽带下,全班同学凝聚一心,奋力拔河的场景,进而提出观点:我们要

发现纽带,创造纽带。事例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纽带以

及“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纽带,取材广泛,有世界视野和情怀。②[写作指导]文章的视角:选择怎样的画面?体现共和国哪方面的成

就?应当从怎样的画面切入最能体现这一成就?如果选择多幅画面,它们

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是怎样的?文章的视角可以大到社会、国家的整体

面貌,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场景,小到一个物件、一个

人、一段往事。文章的结构:叙事不能过于简单化,需要有一定的文学设计,如情节的安排,对时间和空间的独到见解,以及情感线的明暗安排。文章的价值: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学生们应该是50岁左右,已经是社

会的中坚力量,能够表现出深深的家国情怀,并具有自觉性和担当精神,

无论是写国家形势,还是身边的小事,都要将对国家、自我的责任与期

许写进文章。文章的合理性:既要有感性的丰富的想象,又要有对共和国未来的理性

推断,以及对民族未来的合理性思考与期许,想象要既有理又有据。[例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夜凉如水,宝蓝色的夜空中繁星点点。我不断调试着耳麦,额头似已渗出细汗……我深吸一口气,动情地说:“北京,北京,这里是‘神州航空站’。现在是2049年10月1日零点整,我

们迎来了伟大祖国的百年华诞!我在太空为祖国拍照,恭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繁荣昌盛!我现在能看到整个东半球灯火通明,如同漫山遍野的星

星之火。这是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使整个世界的电网连成了

一体,让许多国家告别了用电紧张的时代,也几乎让整个东半球大陆成

为‘光明大陆’!我们大中国成功谱写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实现了中华巨龙再度腾飞九天的梦!最后,我

将拍下这流光溢彩的画面,让每个中国同胞都能亲眼见证这东方传

奇!”说完这番话,我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摘下耳麦。不过,我的

心情还是久久难以平静,激动、喜悦,难以言表。随后,我乘坐中国自主研发的宇宙飞船,马不停蹄地向天安门赶去。“要快些了,不然闺女又该不高兴了!”想着父母的惦念,嘴角不住地上

扬……是日,碧空如洗,阳光明媚,观众席上人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不断挥舞着迷你国旗。我穿过重重的“铜墙铁壁”终于与父

亲会合了。他正焦急地四处张望,终于,在看到我的那一刻舒了一口气,

不过立刻又假装生气,数落了我一顿。我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般,心

中涌现出一股暖意。除了那一头白发,父亲还是一如往昔呢!阅兵开始,父亲颤巍巍地端起了相机。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镜头太重,

今天父亲的手格外抖。待父亲选好角度,我轻轻地将手覆上父亲粗糙的

手,帮他稳住相机。我们父子相视一笑,一起轻轻按下了快门,瞬间又像

个小孩子一般叫嚷起来:“你看,你看!这张照片……”我眯起眼睛,透过相机,我看见:在蔚蓝的苍穹中,女儿所在的战斗机编队

与从世界各地飞抵的无人机上演着空中舞蹈,五彩斑斓的尾线在天空中

交织成汉字“百年华诞”。地面上,观礼的人民身着华丽的服装,在天

安门前鼓掌欢呼,每个人都笑靥如花。远方,从3D投影技术绘成的巨大

牡丹中走出了毛主席、周总理……他们神采奕奕,微笑着向群众挥手致

意。照片的角落里有一个老人,他在向那朵牡丹极力挥手。苍老的脸颊

上,泪痕依稀可见。我将这两张打印出来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入“祖传”的相框中,让它们和那些发黄褪色的老照片一起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尤其是那张由我们三

代人完成的照片,凝结着三代人对共和国的记忆和情愫。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愿你繁荣富强,“芳颜”永驻![点评]想象奇妙,取景于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的国庆大典,三代人共

同完成的照片,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实现和谐共处、科技发展、生活幸福

的愿望。写法上善于抓住细节,描写生动,笔法娴熟。2.(2016北京,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

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

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

据充分,论证合理。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

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①[写作指导]写作本文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确定写作重心。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这个题目,提示了议论的重点应当放在“何

以”二字上,对“‘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的解读与分析是写作的重

点。中心的阐释。“‘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提示议论的层次不应局限于将老腔作为艺术形式,更应思考它在地域、

历史、民族和生命等层面的象征意义。选材的拓展。“要求”中的“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提示了文章的切入点和展开方向。由此来看,本题可写

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本题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中的其他事物(如唢呐、京

剧、秦腔等)都可作为参照;一定要以“老腔”为切入点展开,否则会有

偏题之嫌。[例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一声呐喊,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似一声惊雷,炸响在辽阔的关中大地,无数颗心灵为之震撼,在纷扰的繁华世界中惊醒,倾听那一声声源于黄土高

原的原始之音!兼具土地的坚实与天空的辽阔的“老腔”,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仅仅是

声波和耳膜上的冲击,更让人感动于大地之魂复苏时的酣畅。中国人崇

拜泥土,敬畏大地,因为它们是生命的源头。女娲造人的传说自不必说,

历经千年的农耕文明更是将炎黄子孙对土地的眷恋融入血肉,安土重迁

的灵魂在大地上代代繁衍,最终在关中平原上迸发出一声声穿云裂石的

老腔,令无数灵魂与之共鸣。老腔的震撼更与它的创作和表演群体有关。有艺术家说过:人民大众才是艺术文化的主体。那些田间地头的农民,劳作之余,三五成群,凑在一

起,就地取材,锣鼓铁锨,板凳木砖,高声唱喊,一吐为快,驱走劳作的辛苦,

诉说生活的希望,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心声,无意间成就

了一种质朴而崇高的艺术形式。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像一颗颗石子,铺就了一条绵延千年的民族文化之路。那被孔子“一言以蔽之”为

“思无邪”的《诗经》,那韵调悠长的京韵大鼓,那吴侬软语的苏州评

弹,那“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无一不是劳动人民

心声的吐露。它们穿越漫漫历史,历经岁月风沙洗礼,总能在某一个瞬

间击中你心底柔软的地方,让你久久不能释怀。震撼之后,却又有浓浓的忧虑蓦然涌起。那些老人们展现给我们的不只是沧桑背后的执着,更有传统文化式微的悲凉。我们在震撼中抬头,却

无奈地看到,那些跨越时光的传统文化正在弦繁管急的社会中与我们渐

行渐远。蒙古族呼麦由“绝技”走向“绝迹”,高密“猫腔”已将绝响

留在民国,箜篌演奏面临失传危机,昔日“莞粹”木鱼歌几成绝唱,藏族

史诗《格萨尔王》传唱者至今已寥寥无几……它们在历史烟尘中暗淡了光彩,默默地淌泪,等待着觉醒者和继承者的到来。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都非一潭死水,流淌了千年的清泉,自有一番沉淀

过后的甘甜深蕴其中,但时至今日,饮着碳酸汽水的人们,谁还记得茶道

礼仪?身着华丽洋服,谁还记得汉服的宽袍大袖?请醒一醒,请听一听,听

那来自历史风云中游丝般微弱的呼唤,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

缺的生命之源!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河山,关中平原上喊出的一声老腔!觅寻文化的矿脉,千万里的赤县神州上又有多少式微的传统正积蓄着力量等待呐喊的那一天![点评]本文高瞻远瞩,立意高远。作者立足民间传统文化,以“老腔”

为切入点,有感于整个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魅力、衰微和振兴,小切口,大视角。文章内容充实,善于相关联想,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分析范围

广泛,精辟透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论述层次鲜明,从以“老

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内涵,到生存现状,再到对其继承发展的

呼唤,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结尾一句更是意味无穷,引人深思。②[写作指导]写作本文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明确文体(是记叙

文)。文章一定要以“故事”为主体,“故事”中的人物要鲜明,情节要

曲折,还要有描写;“有细节,有描写”则提示了评价故事的标准。明确中心。突出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不能跑题或偏题。明确构思。引导语提示了想象的方向:“它能与你交流”——书签会跟

你聊什么呢?是关于与主人公的邂逅场景?还是关于书签曾经的经历?

还是你的困惑、思考与茫然?……“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呢?是与古人的偶遇?还是现代与传统的交流?……这些

都能帮助考生设计情节,构思成文。[例文]神奇的书签我又迷茫了。没错,对于一个到高三才对读书有了一点兴趣的人来说,我家的书架未

免大了些。谁让我有一个爱书如命的父亲呢!他总是时不时地买些书

回来,加之没有分门别类的习惯,以致我每次想读书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目之所及,花花绿绿,不知孰优孰劣,也不知哪一本更适合我。“《诗经》,《诗经》在哪里呢?”我自言自语,分明记得父亲把它带回来放到了书架上的,怎么找不到了呢?“第二层右数第三本。”一个奇怪的声音突然响起。“谁?”“我是你昨天从旧书摊上带回来的书签,现在躺在垃圾筒里。”哦,想起来了,昨天我从旧书摊买了一本《古文观止》,卖书的爷爷执意

送我一个书签,我把它带回来,顺手扔进了垃圾筒里。我赶紧把它从垃圾筒里“请”了出来。放在手上仔细端详,那是一个竹片做成的竹签,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牡丹图案,薄薄的,拿在手里,没有什么

重量,和普通的书签没有什么区别。“几百年前,我是竹林中的一棵竹子,被人做成书签,往来于不同的书籍

和主人之间,阅尽人世,通些灵性。”“杨绛散文在哪儿?”“第四层左数第十六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什么意思?”“没有不开始的,却很少有善终的。”“贾宝玉在大观园题的匾额,哪个最好?”“‘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读来清新淡雅,

寒意与竹绿呼应,有清俊通脱的雅致。”“我应该先读周国平的散文还是先读林清玄的散文?”“周国平的散文深刻隽永,富于文采和哲思,平易之中多见理趣;林清玄

文笔优美,恬淡自然,蕴含佛理,清新脱俗。照你的近况,应多些对人生的

体悟,我建议你先读周国平,闲暇时读林清玄以怡情。”我连连发问,它对答如流,我对这个小小的书签不禁另眼相看。“关于读书方面,有什么疑问,尽管说来。”小书签似乎很是得意。“好的,那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读书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毋庸置疑。”“那为什么我的老师和家长会对我读书大加限制?在学校看课外书,常

被老师没收;在家看会儿漫画,还要偷偷摸摸的。”“读书是好事,但关键还要看读什么样的书,因为书有好坏之分。还要

看读书的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不同的书,读书时间安排不好,自然会

受到阻止。”“好书坏书该如何区分?”“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

书,是坏书。一本好书读后,使人明辨是非,分得出好歹;一本坏书读后,使人混乱了价值观,且自以为是而不知止。”“你的话太精辟了!”我已彻底折服。“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作家柯青华说的。去读有益的书吧,你所有的

疑惑都可迎刃而解。”“我还想再问你一个问题,……”“都几点了,怎么还不起床?今天可要期中考试啊!”房门“咣”的一声

被撞开。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到妈妈气势汹汹地站在了我的床边。“原来是一场梦啊!”床头,放着昨天晚上伴我入眠的数学和化学书。小书签说得对,也许,现在这个阶段,我最应该看的就是这些书啊![点评]本文想象奇特,发人深思。文章紧紧扣住“神奇”二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博古通今的“书签”形象,在“我”与“书签”的对话中,

逐层展示了读书让人增长知识,要读适合自己的书,读于人有益的书等

内容,符合作文的主题要求。想象奇特,如结尾梦境的揭示使前面荒诞

的情节变得合情合理。最后的心理描写也巧妙揭示了应试教育下的学

生的无奈,妙趣横生,发人深省。3.(2015北京,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

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

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

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

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

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

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

文体不限。①[写作指导]a.“假如”,预示着文章的虚拟性,即“穿越”——打破时空限制编故事。这需要较强的想象力:“我”到英雄那里去,

“此中有真意”,可;英雄到“我”这里来,“当惊世界殊”,亦可。b.“我”,要求确定好本文的叙述视角。“我”是谁?如何进入“英

雄”的生活并与“英雄”相沟通?将“我”自然、巧妙地安排在“英

雄”的生活中,这需要一种近似戏剧的设计。“我”,可以是岳飞的

“马前张保”,也可以是邓稼先的实验助手;“我”,可以是鲁迅先生案

头的一盏灯火,也可以是江姐牢狱中的一个看守……c.“心中的英雄”,暗示着人物形象的逻辑性。除去题目中给出的那些

英雄,还有其他英雄吗?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英雄?其英雄风貌如何体

现?我们对英雄持何等态度?这需要一定程度的认识与感悟能力。“鲁

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中,以笔为投枪利剑。于众人沉默时独自呐喊,是为英雄。”这个认识符合逻辑。“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尤其对青年

怀着无比的关爱,可见其乃英雄。”这个认识不符合常理。换言之,什

么是“英雄”要弄清楚。为了公众或民族利益克服困难,肯于攀登、敢

于牺牲的人,方能称为“英雄”。“心中的英雄”不等于“心中的好

人”。明乎此,文章才能够合理。d.“生活一天”,要求了作文叙事上的顺序性。从何处讲起?至何处收

束?内部关节如何承转?这需要全文情节上的安排与调度。[例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

上,不见星也不见月,满天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穿越千年历史,这一天我和心中的英雄司马迁生活在一起,我是一个卑

微的小吏。我再次走到司马迁近旁悄声心痛地说:“太史公大人,我可

以帮您逃离天牢,从此隐姓埋名,日出之前,您要做好选择,否则就没机会

了。”昏暗的灯光下,司马迁猛然站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君王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

的清白;活,忍辱偷生,完成未竟事业,使文采表于后世。岂可隐姓埋名,湮

没于世?”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由几块砖堆成的床边。金属的碰撞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的火焰跳动着,拖下长

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我一定要想办法营救我心中的英雄司马迁。“太史公大人,还有一条

路,以您的才华,给皇帝写一封认错信,一定能让他改变主意,怎么样?时

间不多了,您赶快写,小人拼了命,一定在天亮前,把信送到皇帝手中。”太史公一动不动,然而借着昏暗的灯光,我能感受到,无法遏制的愤怒在

他心中升腾。昨日朝堂上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歇斯底里地咆哮

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

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司马迁与李陵并不十分要好,然而他不能

容忍,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遭人诬蔑。为此他奋起抗争,替李陵辩护,

为此他不惜触怒龙颜。我凝神屏气,等待我的太史公做出决断,时间一

分一秒地流逝,四周寒气在凝结。终于太史公打破沉寂,坚定地说:“谢

谢你,但是,著成信史是我的使命!”也许,他想到过屈原的投江;想到过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想到过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即便是死,他也应该是

个大丈夫,怎能接受世间的奇耻大辱!司马迁再次掏出父亲交给他的笔。父亲临终时那双幽怨的眼睛,仿佛浮现在他眼前。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

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内涵,是的,是责任,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

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东方发白了,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

想好了没有?”“愿受极刑而无愠色。”面对司马迁的坦然,我不禁落泪。千年之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

某件事卑贱地活着。”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我知道

那是史家之绝唱,从远古传来。[点评]小作者将“我”定性为与心中的英雄司马迁同朝为官的小吏,

按时间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与其生活的一天,想象合理、丰富,层

次清晰,中心突出。②[写作指导]a.确定原点——思维方向是怎样的。本题是从现代文

阅读《说起梅花》中延伸出来的,要求考生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

物。梅花除外)。考生可写“实”——一草一木,一猫一狗;也可写

“虚”——诗文中之草木,故事戏文中之猫狗。养过的、见过的、读过

的、梦过的,皆可。包容性最强的当数“器物”二字,所谓器物,乃“各种用具的统称”,“用具”乃使用的工具。何为“工具”,乃“进行生

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

段”。选择“器物”,考生可由“物”到“事”——以“酒杯”为原点

去找寻那一次次胜利后的豪饮,找寻那一次次刻骨铭心的胜利,“深入

灵魂”便有了着落;考生也可由“事”到“物”——以朋友或亲人间化

解矛盾为原点,找寻沟通情感的桥梁,比如“手机”,“深入灵魂”便有

了对象。b.确定因果——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写物,当突出其特征以及“我”对

它的特别感情。特征无从体现,“深入灵魂”亦无从表现。如聚焦于一

口锅,唯有突出其调和五味、承受火灼,方能表现其忍受酸苦、奉献甜

香之大境界,有此等感悟能力才能抒写“深入灵魂”之热爱。c.确定褒贬——立场态度是怎样的。“深入灵魂”形容爱到极致,这一

定好吗?对那些玩物丧志之人来说,“深入灵魂”与“鬼迷心窍”义

近。既然“可议论”,当然也就可以说说这种“热爱”可能存在的弊

端,比如对时间的荒废,对人的漠视,对事业的不思进取……这种“深入

灵魂的热爱”为什么会让你警惕?它的副作用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如

果你对“深入灵魂的热爱”有着“深入灵魂”的反感,写文章骂骂这种

情调也未尝不可。[例文]深入灵魂的热爱人们都说,时间是医治伤痛最有效的良药。可是,十一年过去了,每当望

着那双不曾穿过而且永远也不会穿的手工鞋,我内心对她的恨,依然会闪现。十一年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父母做着卖菜的小生意,

母亲进货,父亲看摊。一家人的日子宁静而祥和。然而意外却不期而至——母亲的运货车出了车祸。躺在太平间里的母亲看上去是那样平静。当时,屋外正飘着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望着满

天飘落的雪花,我心中对母亲产生了一种恨,她一个人去了天堂,唯独留

给儿子一个寒冷的冬天。记得出事的前几天,母亲还说等到我8岁生日的时候,要给我买一个生日蛋糕,买一双别人家孩子脚上穿的运动鞋。此前,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

好,我从没有正式过过一个生日,也没有穿过一双买的鞋子。于是我对

那个生日充满期待和幻想。如今,在我内心深处,依然恨母亲没有兑现她的承诺。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朋友面前提起过自己的生日。母亲下葬时,父亲把她的物品全抱到坟前,准备烧掉。父亲说,另一个世

界里的人也要过日子。清理物品时,我看到一双母亲刚给我做好的新布

鞋,我死死地抓住不放,不让父亲烧掉。那双鞋,是母亲用多少个夜晚一

针一线缝好的,每一个针脚都刻有母亲的声音,告诉我要脚踏实地,一步

一个脚印儿。最后,父子俩相拥痛哭一场,父亲同意我留着那双鞋。常听老人说,梦里可以和逝去的亲人相见。只是生活对我未免太残酷了些,十一年来,母亲从没有进入过我的梦境。我恨她,恨她这些年来一直

都不理我。年少的孤独和青春的茫然,都由我一个人默默承受。三年前,我要去城里读中学,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到村头送送我,拖着装有

那双手工鞋及其他物品的行李箱,我一步一回头,生怕母亲在某一个时刻出现,怕她因找不到我而担心,怕她满村子喊我的小名而惹得调皮的

孩子笑话。我觉得母亲这些年来是在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我恨她不懂

游戏规则,游戏结束了,还一直躲着不出来。如今,坐在考场上,望着作文题,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那双已经伴随了我十

一年而且会一直伴随我的手工鞋,想念起我出生的小村庄,想念起独自

走过的小路,想念起一直躲着我的母亲。我对母亲的恨越来越深,深过

这十一年来的思念。[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记叙文。作者通过母亲做的一双手工鞋,

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

表面上用了很多“恨”字:恨躺在太平间的母亲不理睬自己,恨母亲不

进入自己的梦境,恨母亲不懂游戏规则,恨母亲一直躲着自己……但在如此多的“恨”中,传达出来的却是作者对母亲深入灵魂的浓浓思念之

情。作者含泪诉说,让人动容,甚至不忍卒读。年份作文题目题型主题命题分析2017①说纽带②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命题作文①传承、交流、和谐、发展②爱国1.能力立意与文化立意的导向。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题,以“老腔”“梅花”等为切入口,引导考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联系实际,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种命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将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进行“互动”思考的能力,在能力考查的过程中,促成学生的文化认知,体现出高考语文命题能力立意与文化立意的导向。2.作文与阅读的结合更为紧密。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开始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但只是由“梅花”引出一个“物”,生发出作文话题。2016年的作文题目①则要求考生认真理解文本所记述的老腔演出“撼人胸腑”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由此得出观点,再引申“说开去”,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中所接触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见解。这就使阅读与写作有了更加紧密、更加深度的结合,进一步强化

了对考生认识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考查。3.考查指向更为明确清晰。2015年的两道作文题目,题目①明确要求写记叙文,而题目②文体不限;2016年、2017年的两道作文题目,则分别考查了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写作。这使每个题目的考查指向更为明确清晰,同时也为不同考生发挥特长优势留有空间。2016①“老腔”何以令人震撼②神奇的书签命题作文①传统、保护、发展②阅读、成长2015①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

活一天②深入灵魂的热爱命题作文①爱国②传统、精神、热爱教师用书独具1.(2016课标全国Ⅰ,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

0字的文章。(60分)(据夏明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本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漫画作

文注意三点:看懂漫画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前两步不难

做到,第三步审题立意是关键。要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是写作的重要

一环。第一步,看懂漫画内容。漫画的第1部分是成绩优者受到奖励(亲吻),成

绩差者受到惩罚(巴掌);第2部分是成绩优者因退步而受到惩罚(巴掌),

成绩差者因进步而受到奖励(亲吻)。再交叉观察这两部分:100与61受

到奖励(亲吻),98与55受到惩罚(巴掌);但100与98、61与55差距并不大,

前两者与后两者差距却很大。第二步,联系社会生活。这幅漫画,运用纵横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

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以分数论英雄,功利心太重。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

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会受

到家长的奖赏。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距很

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的态度。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

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甚而培养

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

步、退步的态度。第三步,审题立意写作。综合漫画内容,可有如下立意:①成绩好坏与奖罚之间的关系。成绩不是奖罚的唯一依据,漫画意在批判唯以成绩论英雄者。写作时可以拓展延伸,如社会上依据成绩给学

生、学校排名,根据GDP给官员排名,等等。②如何看待赏识教育与棍

棒教育的问题。成绩差者因一点儿小进步而受到奖励(亲吻),让人质疑

赏识教育;成绩优者因一点儿小退步就受到了惩罚(巴掌),又有推广棍棒

教育之嫌。考生可联系社会上出现的“虎妈”“狼妈”“鹰爸”来

写。③根据交叉画面,论述奖罚的依据该如何确立的问题。面对我们的

教育对象,既要鼓励后进,又不至于挫伤偶有退步的先进。总之,这道作文题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有着很好

的导向作用。同时,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不仅仅是今天的几百万考

生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要思

考的问题。[优秀例文1]双重标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拷问的时代里,麻木地欢笑着,痛苦着。那些

所谓的大众用苛刻的眼光对优秀的人求全责备,对落后的人的一丁点进

步却大肆赞美,即使他的进步离优秀仍然很遥远很遥远。真是可笑的双重标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常常感到疑惑:那些很优秀很成功的人的愿望,为何

仅仅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我想,他们是累了吧,他们被这大众的双重标准

压得喘不上气了吧。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中,人们总会在那小小的陶片上写上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的名字,因为这些本该完美的人们犯了小小的错误,人们无法接受本该完美的人的不完美。于是,伟大优秀的人们被放逐了。人们把城邦中最优秀的人一个个地逼走,雅典焉有久存之理!假若人们

可包容那些细小的不完美,雅典的进一步繁荣难道不是指日可待?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没有黑,哪有白?没有绿叶,哪有红花?把包容送

给优秀的人,去原谅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去原谅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上

的失手,记起他们曾经的辉煌,并相信,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可能

会有比过去更加优秀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包容那些不优秀的人,因为那样会让

他们停滞不前。大家一定记得身为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地包容与赞美,

才出现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才导致了人们不尽的感伤。天才尚且承受不住鲜花与掌声的赞美与恭维,又何况那些本就不优秀的人呢!铭记“仲永之诫”,不要让我们的包容毁掉一个本可以走向成功

的人!不要在经年之后,让我们为一个又一个本该优秀的人而扼腕叹

息。尼采说,那些所谓的大众,就是把他们无法理解和与期待相反的事物视

为异类而加以迫害。优秀并不等同于绝对的完美,作为大众的我们何必

苛求本不存在的绝对完美?作为大众的我们,又何必闲到去大肆地赞扬

那些本不值得在意的进步?放下我们的双重标准吧!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让我们去接受不完美,严而促进,推进提升![点评]首先,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漫画中对孩子不同的奖惩现象,抓住了“双重标准”这一深层问题,可谓高屋建瓴,独具启发性。其

次,全文紧紧围绕“双重标准”这一话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号召人们

放下“双重标准”,“去接受不完美,严而促进,推进提升”,结构清晰完

整。最后,考生在选材上有正例,有反例,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值得点赞。[优秀例文2]正确认识进与退罗曼·罗兰曾说:“人生有如一股激流,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旅不只会有风平浪静、海阔天空,亦会有狂风巨浪

中偶然的触礁。没有人只进不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进与退。满分跌落为九十八分,固然是退,但面对这处于合理范围内的退,孩子脸上的唇印竟然变为巴掌印;及格线下到及格线上,固然是进,但在给孩子

脸上印上唇印的同时,亦要看到不足,发现差距。退,并不意味着失败,也许它只是偶然触礁。想那曾连年夺冠的中国女

排与冠军无缘之时,想那曾摘得奥运冠军的刘翔最终抱病退赛之时,有

多少不理性的声音在网络上喧嚣激荡。成功后的失败,似乎成了那些站

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在旁边去指责别人的利剑。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下,

我们看到中国女排仍然可以重回冠军的领奖台,我们发现对刘翔评头论

足的言论早已灰飞烟灭。是的,退并不可怕,无论是当事者还是旁观者,

都应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要一直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满分”,因为

我们一直在人生之路上风雨兼程。进,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胜利,也许那只是黑夜中月光的偶然一现,而并非正午的艳阳高照。曾经的感动中国少年,在地震时是那样勇敢坚毅,

后来却为何沦为诈骗犯,受人白眼?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

什么出发。是的,一个少年短暂的进、无数人们蜂拥的赞、众多媒体连

续轰炸性的报道,种种不理智地对待“进”的行为汹涌而来,冲昏了少

年的头脑,使一颗原本单纯的心变得功利,变得堕落。正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进与退总是相伴而行,如若不理

性对待,退者将失去进的动力,一退再退;进者将失去进的清醒,停步不

前。由此观之,合理对待进与退就愈显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后退时,不应失去信心,特别是旁观者,不应过分加以指责,而要给予爱与鼓励;前进时,不要盲目自大,旁观者也要及时为其过热的

头脑降降温。如此,九十八分才会重回满分,五十五分才可能变为九十八分,甚至满分。请正确认识进与退,打造我们的精彩人生。[点评]第一,本文抓住漫画中两个学生成绩的进步与退步以及因而得

到不同的奖惩的现象下笔行文,立意准确,中心突出。第二,文章由罗曼·

罗兰的言论而起,引出话题与观点,之后逐一论证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指

出解决的方向与办法,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三,对比论证、成熟的语

言、严密的逻辑,彰显了议论文独具的思维之美。只此三点,足以决定

本文的成功。[优秀例文3]巴掌·吻教育方式中的巴掌和吻总会对我们有所影响。

——题记夜色笼罩了下来,眼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少,空气又骤然冷了几分,路灯

在夜色的衬托下越发明亮,刺疼了我一直盯着它看的双眼,眼泪终于忍

不住滑落了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打湿了我的衣襟,打湿了我手中鲜红

的98分的试卷……你是否想问我为什么不回家?是呀!我站了起来,抬起了脚,脑海中响起了今天上午妈妈压迫性的质问:这次考试的分数下来了吗?我退缩了,害怕了妈妈的棍棒教育,畏惧了那

次久违的痛楚,我坐了下来,另一个声音猛然响起:上次你考了100分,她

不是给你一个吻吗?是呀!妈妈一定会原谅我这次2分的失误。可是,我

又想起了那次我考了99分的后果,妈妈不仅没让我吃晚饭,而且还罚我站了2小时呢!我的心像夜一样暗淡了下来,正如晚上的天气,渐冷……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同学,他这次只比及格线多1分,可却满脸笑容,一溜烟

地跑回家去了,我成绩明明比他好许多,可妈妈为什么这么对我,真是不

公平。每个人的基础或许不同,可他们都会拥有用汗水换来的果实,为

什么非得要用满载而归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呢?脑海中放电影般过了一遍从小到大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后的情景,固然是有赏有罚,可是总感觉有些罚好像鸡蛋里面挑骨头,巴掌的疼痛和吻的

轻触,内心总会对前者刻骨铭心,巴掌固然能让我们扬鞭奋起,可吻是父

母对我们心灵的奖励,巴掌和吻在学习路上总会出现,可是也总会有所

影响。眼皮一点一点沉重了下来,心里的委屈像藤蔓般疯狂滋长,当泪水滑落眼角时,我闭上了眼睛,梦中我仿佛听见有人叫我,多么熟悉的声音,没错,

是妈妈,我猛然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妈妈红红的眼睛和疲惫的面

容,我的心回温了……这天晚上妈妈出奇地没有惩罚我,相反却紧紧抱住了我,和我说了一席

话,她说:“孩子,你的一生总会有两种教育方式陪伴你,‘妙极了’‘糟

透了’,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一帆风顺,它们就像两个相反的字——

‘凹’和‘凸’,总是很分明,就如赏与罚一样。我不可能一味地给你

巴掌,可更不能只给你吻,就像看似满满的一杯沙子,总有人认为满了装

不下了,为什么不倒点水进去呢?”是呀!人生就像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中,教育方式是行走轨迹,巴掌是在逆流中催你奋进的法宝,而吻便是你划行一段距离后的奖励吧!对了,那晚妈妈在我的额头深深地印了一个吻……[点评]

立意深刻,思辨性强。文章以题记的形式揭示文章主题,有较强

的思辨性,说明了“巴掌”和“吻”对我们有所影响。同时作者在行文

中没有简单地鞭挞或褒扬两种教育方式,而是客观地抒写了这两种教育

方式对自己心情的影响。结尾部分通过“巴掌是在逆流中催你奋进的

法宝,而吻便是你划行一段距离后的奖励吧!”这一思辨性的议论,深化

了文章的主题。2.(2016课标全国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

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语文素养

提升的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

实践”,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

的看法和理由”,不要忽略重点词语“比较”,“比较”意味着权衡、

思考、思辨。三条途径各有分别,有好有次,具体哪条途径更有益于语

文素养的提升,每个考生根据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和体会,会有自己的见解。本题的关键就是让考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并说出自己这样认识的

理由。可供参考的立意角度:(1)可以以“课外大量阅读”为主、“课堂有效教学”“社会生活实

践”为辅提升语文素养。论述时可阐述课外大量阅读可以拓展知识面,

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时俱进,使学生

“课内得法,课外收益”,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要适当阐述“课

堂有效教学”“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2)可以把“课堂有效教学”作为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以“课外

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为辅进行论述。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先进

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用优美的语言陶冶学生情操,用满腔的热情点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精心设计给学生以启

迪,让学生在听讲、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适当论述

“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3)可以把“社会生活实践”作为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以“课堂

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为辅进行论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会过的,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酵。在实践中,不仅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了

拓展,还增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各科间的联系。另外,在选出较好、较有效的一种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的同时,还要注

意论证的思辨性,就是既要讲明为什么要以这种方法为主,还要不忘记

论述其他两种方法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优秀例文1]文学歧长道,实步趋长空泱泱大国五千载积淀,成就了文明一番韵味悠长。厚、瀚、远、炼、弘——朝夕间文学走入私塾门户,造就万千才识过人之士,教育由早先仕

官独权至隋唐天子喜鹊伸榄枝至如今才子辈出,语文素养千百年来为越

来越多的人所有,越普遍、越高。何以修己素养?可谓三面:积、阅、感。何谓素养?素,即为向来。故素养,为平日厚积所得。积,即累。一时欣然提笔,不得一词,盖素浑噩度日不学所得,古来有士大夫不学无术,羞下私

塾,难上青天。故学为根本。星陨繁而霄河瀚,细水汇而海壮澜,点滴笔

墨绘万卷。厚土所积便是从这细微而始。学亦有方,如今应试如口腹填鸭,只得身饱不得心足。便必将思融汇其中,才食髓知味。故有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亦警醒世人活于思想,却不可无视

这点点忽微所积。阅,即读。欲高己素养,则看文人挥笔吐尽沧澜阔海,才得以累积一胸感

怀,以作极致行文。看陶潜东篱蹁跹共度流潋,野鹤云闲蒹葭经年,踏遍

山河笑歌自若,湖光流色引凤落。看杜甫奈何莽莽然弹指间白头搔更

短,空叹年岁残忍浑欲不胜簪。苍颜易老,归墟皆妄。每览昔人所作,方

悟道,如此!愈多,愈能多寻与其共鸣。开阔所观,横纵文墨远海。必阅大

量篇章,述其所想,悟其所道,将其精髓、文眼收于囊中,开篇则与市井凡

夫所异。否则谈吐、走笔苍白无力,限鼻眼观于狭隘笔墨字句,井底之

蛙,池中游鱼。再便是感。所谓真知,自实践来,哲学中固有其意。“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人所诟病、暗讽。社会、时局,往往然奠定其文作

基调,使行文其意更深。每感时迁,欣然有得。世殊时异,往往有一番慨

叹忧扼,鼓角声声声震破五更寒夜,一柄刀刀刀划破猎猎萧风。西关斩

将河边骨,孟姜一曲泣如诉。杜甫历难凄凄乱世,方有其戎马醉卧关山

北,凭轩独倚江栏看滚滚涛波,慨然涕泗流。若他于盛唐,雕栏玉砌间醉

酒笙歌,这泣涕涟涟亦是矫揉造作。《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且听造化,颓然由命。两晋政治可怖,互倾轧残杀,方

才有了暮春初时会稽山修其禊事,才有文人叹出“死生皆浮云”之凝练

了郁郁之情的千古名句。又或鲁迅先生文风犀利、字句珠玑如战矛一

杆赫赫横扫苍茫浊世,亦是那肃杀时局环境下的洗练中压抑了满腔的愤愤浩然之情所出。故,若欲深其文意,修其心性,必凝社会实景于其中。此三者缺一不可,以致心境高远,莽莽然必与常人相异。相与漫漫文学

路,道阻且长,愈通三者,其道为一架飞桥南北,天堑变通途。朝夕间步步

登临渺渺长空,踏入万里长歌,挥毫如剑舞茂林,一览众山,挥斥字句,如滚

石雷碣,劈山重斧,泻出篇章如壮澜洪波。[点评]读罢此文,为作者广博的学识与强大的语言表述能力所折服。

文章在解读何谓素养的基础上,从“积、阅、感”三个方面来谈“如何

提升语文素养”,见解独到且深刻,眼界颇高,逻辑性强,读来让人有种恍

然大悟之感。当然,本文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作者的语言表达上,文章语

言表述精准、深刻且大气,可谓字字珠玑,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优秀例文2]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何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呢?题中材料给出了“课堂有效教学、课外

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条途径。探究这三条途径,它们相关相

通、并行不悖,如条条大路,均可抵达罗马;似根根琴弦,都能弹响佳音。

多渠道学习,多方面猎取,更能加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首先,向阳花木易为春,课堂学习有利培养语文能力。学校是学习的最好场所,优雅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典范的教材,专业的教师……为学习创设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参与课

堂学习,就能在学习名篇佳作中,领悟规律、丰富知识、明悉事理、培

养情怀。而且,因为有教师进行“听说读写”的辅导点拨及同学间的研

讨交流,学习还会不断地由“山重水复”转入“柳暗花明”,从而让我们这株渴望生长的小树,在最适宜的阳光雨露中,快速枝繁叶茂、茁壮

成材。其次,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阅读可以提升语文能力。课外要大量而广泛地阅读,获取各方面的知识。阅读是量的积累,水满

才能自然外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

作品都要读,以积累丰富知识、积淀人文底蕴,提高明辨是非、识别善

美恶丑的能力。形象一点说,要像饥饿的牛吃草,莫管是茅草、荆草,软

草、硬草,埋头勤啃、一概吞入,多多益善;然后通过反刍咀嚼,慢慢消化,

在选择中汲取营养和精华,进而健壮牛身,耕耘播种。第三,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实践能够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是语文,也时时需要语文。把语文学习

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试想,如果没有几十

年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语言艺术,侯宝林怎能成为相声界的大师?如

果没有几十年用心体味、用心品读中外图书,季羡林怎能成为学术界泰

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话,堪为社会实践有

助提升语文素养的最好注解。“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虚舟。”尽管上述三个方面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渠道,但“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想成就事

业,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只有勤奋地探索、勇敢地搏

击,才是成功的最好途径。辛勤耕耘,必有收获;愿大家都能经营好自己

的语文之田,花繁果硕,金秋丰盈。[点评]

文章开篇设疑,通过探究文题给出的三条途径的关系,于巧妙回

答问题的同时亮出核心观点“多渠道学习,多方面猎取,更能加速语文

素养的形成和提升”。然后从三个方面逐一阐发,最后归结全文,申述

要旨,一贯而成。此外作者用语考究,遣词准确、造句鲜活,时而短句概

括,时而长句述理,长短交错,骈散结合,令人目不暇接。综合运用排比、

比喻、引用等修辞,使文章的语言隽永、内蕴厚重、文采飞扬。3.(2016课标全国Ⅲ,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60分)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

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

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

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

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

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是由张珠容的《苦守

不如放手》一文改编而成。话题比较集中,只是客观陈述小羽的创业故

事,命题者未带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考生审题立意比较自由。作文

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看材料内容。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小羽带领大家一起先把

市场做规范:她公布工艺流程,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并由当地政府有关

部门发布推行;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

断创新,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②将材料进行压缩。小羽自主研发,获得专利,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

规范市场,不断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可见,小羽的成功,既有创新

开放,又有规则合作,更有共享的时代正能量。③注重审题。题目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应重视“综合”二

字,这“综合”体现了考生的思考、权衡与判断能力。小羽在“推新”

但“被模仿”后,便“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创

新”,这完全切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考生应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材料中的个别字词来立意。立意角度:①赞成小羽的做法,强调分享和规范、规范与创新。可写“转变观念,

成就美好人生”“分享,成就美好人生”“规范的市场,创新的沃土”

“苦守不如放手”等。②反对小羽的做法,花茶新工艺为什么会被模仿?假冒伪劣行为为什么

猖獗?小羽公布流程,就能获得“牵头拟定地方标准”的权利吗?由此可

写“行业标准与市场机制”“规则意识不能丢”“保护专利与提高创

新能力”等。③小羽“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创新”的行为,表现出

博大的胸怀、超人的智慧,以及舍眼前小利、长远的眼光。“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的结果,告诉我们经过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可写“美德与成功”“胸怀越大,舞台越大”“用胸襟和眼界开拓市

场”等。[优秀例文1]与其死守,不如放手人似乎有一种天性,乐于获得而不愿分享,如材料中小羽一开始那般,申

请专利,死守技艺,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白居易说:“乐人之乐,人亦乐

其乐。”其实,与其苦守技艺,导致“盗版”层出不穷,不如放手去分享

花茶技艺,大家共享其乐,乐也融融。有一首歌这样唱:有一种爱叫作放手。其实有一种智慧也叫放手。小羽

苦心研发新式花茶,为了守住自己的技术,防止被别人盗用,她申请了专利。然而,申请专利批量生产后,市场上“盗版”的花茶仍然层出不穷,

甚至有颠覆自己新式花茶之势。不忍看到花茶被做坏的小羽,决定放弃

死守自己的技术,放手将花茶的制作方法公之于众,带领大家一起把花

茶做大、做好,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好,花茶受到大众青睐,口碑也越来越

好。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小羽曾死守技艺不愿放

手,结果却陷入了步履维艰的困境,而共享技艺后大家一起致富,其乐融

融。死守不如放手,何乐而不为哉?禅宗有言:“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可是清政府却为守一朝风月,

失却万古长空。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地广物博,拥

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可是,中国拥有越多,则越怕失去,于是闭关锁国。

清政府死守国门,不肯与外界交流,不愿与外国分享我们的文化,更不敢放手与外国有贸易往来,故步自封。“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

位,莫悉其离合”,因此,无论是思想还是经济,都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最

终被八国联军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大清王朝就此败落,这死守国门不愿

放手与外界分享文化的恶果,让中华子孙扼腕叹息!与清朝相反,两千年前那个多民族多文化的龟兹也同样拥有丰富的资

源,却扮演着相反的角色。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

扼守丝绸之路北道中段之咽喉,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

明。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乌孙,但它

没有死守自己的优势,而是实行开放政策,加大贸易往来,毫不吝啬地分

享自己的资源文化。因此,龟兹的宗教、文化、经济极为发达,冶铁业

闻名遐迩,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给于龟兹,而龟兹也成为传载东西方文明的繁华之地。有书中描述:中有佛殿塔庙千所,王宫壮丽,焕若神

居。龟兹能够如此繁华,完全得益于它不死守不闭关,放手共享资源的

政策。一个是闭关自守,世代伟业毁于一旦,最终沦为殖民地;一个是开放共享,造就繁华盛世。如此对比,是死守还是放手,一目了然。死守行规,只会故步自封,难以创新。小羽心里明白:死守不如放手,只有共享成果,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市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故步自封难以

跟上世界的潮流,开放才是治国正道,放手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点评]考生从材料的核心话题中提炼观点,以“与其死守,不如放手”

为中心论点,并以此作为标题,观点鲜明。主体部分通过清朝与龟兹的

对比论证观点,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在语言上,文中多处引用名言、歌词、俗语等,使文章语言更具魅力。[优秀例文2]分享成就别样人生柴静曾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与其在死亡的道路上徘

徊,倒不如将我们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别人,或许等待我们的不是穷途末

路,而是柳暗花明。面对市场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现状,小羽并未选择保守,而是选

择分享工艺流程,正因如此小羽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每个人生来便是酒缸中的一粒米,唯有奉献自己,与其他人分享自己,才

能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共同酿一缸浓醇厚重的美酒,散发出一缕幽

香。曾经有一位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有两筐桃子,一筐熟透了,一筐刚好

熟,该怎样吃才能使容易腐烂的桃子不被浪费掉呢?”大儿子说:“当然

是先吃熟透了的。”“可等你吃完这些后,另外的那一筐也要开始腐烂

了。”父亲立即反驳他。二儿子说:“应该吃刚好熟了的那一筐。”父

亲摇头说:“熟透的那筐桃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你不觉得可惜吗?”父

亲把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的小儿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小家伙微

微思索了一下道:“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

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并且可以获得分享的快乐,何乐

而不为呢?”父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了。这个小家伙就是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潘基文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起桃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分享,才能收获快乐,被分享的东西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生活在如此光怪陆离的社会,灯红酒绿,车马喧嚣,其中不乏追名逐利之

徒,因此市场上充斥着欺瞒。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便失去了人性的本

真。但总有些人懂得分享的乐趣,传递着真善美。邵逸夫有“取之于大众,用之于大众”的无私奉献精神,他毫不吝啬地

将自己的家产捐献给慈善机构;林巧稚满腔热血地献身于医疗事业,开

讲座,将自己毕生的医学经验分享给众人,把一个又一个生命,从死神手

上夺回来……他们懂得分享,并在分享之中收获着快乐。人生好似一艘船,既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又有遇到急流险滩的时候。人

在旅途,山重水复时,如果我们一味自私保守,则永远不会有柳暗花明的

美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任他前路会有一番寒彻骨,我只知分享会使梅花扑鼻香。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分享体

现着一种思想的高度。因此,分享成就别样人生。[点评]考生以“小羽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为切入点立意,挖掘出材

料体现的分享精神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立意准确,且这个立意有很好

的导向作用。内容上,恰当引用柴静的话及潘基文的经典事例,具有很

强的说服力。此外本文语言优美,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还恰当

地运用整散句式,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4.(2016山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

我们走向远方……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

特征鲜明。[写作指导]该题选取了一段富有哲思的材料,集中探讨“人生的漫漫

旅程上,我们的行囊中到底需要准备些什么”。这段材料最鲜明的特征

是极富思辨性,即“准备好的却没有用到”“没有准备的却可能有

用”,对“有用”与“无用”的解构分析,恰好可以体现学生的价值取

向和情感体验。虽然以“人生行囊”为主题的作文材料比去年的作文材料更直观,但凭高中生的阅历,想要写好这篇作文,难度依然很大。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考生在解析“行囊中的储备”时,既可以谈及比较实

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常人安身立命的

根本我们曾用心准备,却可能在旅途中的某些时刻被弱化或弃用);也可

以谈及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理想信仰、乐观心态、诗意情怀等(这些东

西看似无用,却可以濡养人的精神气质,伴随我们整个旅程),无用之用,

终为大用……对概念的解说是不可或缺的,对背后原因的挖掘能体现思

维深度;行囊中的东西,也可以在某些情境下建立联系或相互转化,从而

成就文章的深度与高度。行文过程中,考生需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分析

概念、探讨关系;要突出重点,谈及个人体悟,写出真情实感。考生也可

以贴近时代现状,写一篇闪烁思想火花、凝聚理性智慧的文章。立意方向: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时候,一

踏上征程,就会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则会使你从容面对困难,有备

无患。②要适当地减负。沉重的行囊是一种负担,还有可能是终生的负担。有

时候,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或拓宽思路,谁能事事都提前考虑周到呢?有时

候,再大的困难也会被克服,要记住“柳暗花明又一村”。③保持好的心态,缺东西不灰心,东西用得上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

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

候“船到桥头自然直”。[优秀例文1]行囊已定,征途精彩——致四年后的自己亲爱的大姐姐:你好!很冒昧地打扰你,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你应该面临着大学毕业这一

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习生涯将要远去,锦绣前程将在你眼前徐徐展

开。迷茫、困惑,这是你们现在的通病,但不妨听听我这个小妹妹的建

议:行囊既已定,征途便精彩。相信在过去的四年中,你应该已经为你将来的人生做了周密的规划,学

习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如果是这样,那我就要恭喜

你了,你的这些经历、所学到的知识都会成为你“行囊”中的一部分,伴你踏上人生之路。

但从你去意已决的那刻起,你便不能胆怯,只可凭着一己之力和你准备的“行囊”,披荆斩棘,闯出一片天地!在这期间,有的东西或许很快就用

上了,比如毕业文凭、获奖证书等。它们是你走向这个社会的敲门砖,

帮你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出发。对于这部分“行李”,你就该好好

地利用,以把握更好的机遇。无一例外,每个人的“行囊”中也都有一些暂时用不上的“行李”,它

们或是你那纯真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或是你某项潜在的能力,

又或是你的好人缘。一时用不上也不必懊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正如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直至创业时才收到自己为舍友打了四年水的

回报。还有影帝周润发,演戏时才晓得自己在年轻时的苦难经历竟是如

此宝贵。还有一些呢,你想用却未曾准备,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人生的不确定

性更为这次旅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也不必太过忧心,不妨试着利用

自己已有的“行李”去创造、去转化。孔明有船无箭,却可草船借箭;

周星驰开始对演戏一窍不通,却凭借自己的毅力与好学,捧着那本《演

员的修炼》登上“喜剧”巅峰。他们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剩下的一些“行李”,或许不会一鸣惊人,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健康的身体、宽广的胸怀、坚毅的性格,它们会一直伴随你走向远方,

成为你最坚实的依靠。前路,浩瀚如海;前路,缥缈如烟。鹰带上它的翅膀与勇气,向苍穹低吼出自己的宣言;小溪带上它的柔软与毅力,向波浪滔天的大海冲去;蝶带上

它的美丽与骄傲破茧而出,拥抱多彩的新天地!行囊已在肩,你既已尽你所能,不论其有用与否,都无须畏惧,无须悔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姐姐,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永远爱你的妹妹[点评]这篇文章采用书信体的方式,使用第二人称,在众多的作文中可

谓独树一帜。文贵情真,考生以妹妹的口吻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信,在谈

话交流中就把个人观点准确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浓浓

的情意,读来亲切感人。无论是物质行囊——大学期间的毕业文凭、获

奖证书,还是精神行囊——如责任、勤奋、潜在的能力等,都切中材料

主旨;俞敏洪、周润发、孔明、周星驰等论据,典型有力。文中还运用比喻、反问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优秀例文2]行囊虽重,女神青睐“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铦则割不深”,王充于《论衡·超奇篇》中如是

说。人生路上,准备必不可少,不怕无时可用,只怕用时却无。备好行囊,

人生这条路才能走得平稳。行囊虽重,我们也必须背好它,只为自己能在不远的将来处事不惊,静看

百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试想,若无商鞅的变法图强和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

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