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解读】
酬赠应和诗,就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表达委婉曲折。
酬赠诗的针对性很强,其酬答唱和从不同侧面反映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理想和内心情
感,因而在漫长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且长盛不衰。
从形式上看,酬和诗可分为和韵与和意两大类。
(一)和韵诗。和韵诗又有三种类型:依韵,用韵,步韵
1.依韵:按照对方诗歌的韵部作诗。韵脚只要求与对方诗歌同韵而不必同字。
2.用韵:指和诗的韵字与对方诗歌的韵字相同,但先后次序可以不一样。
3.步韵:也叫做次韵,指和诗与对方诗歌的韵字相同,次序也一样。《奉和袭美抱疾杜
门见寄次韵》
后来,这类步韵和诗最受诗人们的喜爱,成为最为常见酬和诗形式。如元白之间的次韵
诗。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渝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阮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白以后的诗人唱和越来越喜欢步韵,例如,苏轼与苏辙兄弟的酬和诗。
嘉佑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濯池,止于奉闲僧舍。嘉佑六年苏轼赴凤翔
签判任,再过濯池,苏辙作《怀淹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濯池寄子瞻兄
[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崎xido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雅zhui马但鸣嘶。
和子由海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mn驴嘶。
【赏析】“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
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
的见解。用雪泥、鸿爪作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
得多。“雪泥鸿爪”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二)和意诗,即只酬和原唱诗的诗意,两者之间只求内容相关,而押韵的韵脚可以不
一样。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和张籍赠酬诗。
近试上张籍水部
[唐侏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这首诗虽然明写闺情,实是以新妇喻自己,将夫婿比张籍,用舅姑即公婆来暗指
主考,“画眉深浅”则指自己的诗文。该诗含蓄而有余味,得到了张籍的赞赏。(干谒诗:
请求谒见上级或长辈。)
酬朱庆馀[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wdn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这首酬和诗同样是明写妆容既美、歌喉又好的女子,实际是对朱庆馀才华的赞赏和
前景的看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
【考点研究】
年份试卷题目作者及朝代
2023年新高考1《答友人论学》宋•林希逸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
2022年新高考1宋•魏了翁
之》
全国乙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宋•陈师道
2021年
新高考1《寄江州白司马》唐•杨巨源
全国1《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唐•陆龟蒙
2020年新高考2《赠赵伯鱼》(节选)宋•韩驹
北京卷《寄东鲁二稚子》唐•李白
、干谒言志诗
干谒言志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自荐信。一些文人为求得
进身机会(科举登第、入仕、入幕等),十分含蓄地写一些诗歌,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
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常见
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赠”“投赠”“献”“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
标题
常见诗风不同,意象不定。如朱庆馀的温婉含蓄,多生活类意象;孟浩然的恳切朴素,多阔
意象大类意象……
常见①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③对推荐者的赞美;④潇洒旷达,
情感傲视权贵的态度;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
苦闷。
①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
②对比。孤鸿与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
常用
③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层意蕴,其表层意蕴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
技法
象;而里层意蕊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
④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
语言
含蓄隐喻
特点
二、和诗
“和”读啮,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
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三、应和诗
应和诗是收到别人的赠诗后回的答诗。题目中能体现的词应该是酬,也就是报酬,答谢。
而见赠是说别人送我的意思。
【考题对接】
一、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奉酬李都督表丈①早春作
杜甫
力疾②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注释】①表丈:即表伯叔。②力疾:扶病强起。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是在叙事,说自己清晓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
因拜读亲友李都督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悲伤之感。
B.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仍是叙事,说自己转瞬间又接待客人,愁绪也因
此更增,觉得自己就像来客一样老去。
C.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
“归”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意蕴,体现了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D.整首诗歌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可概括为“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
的初春之景,也触动着诗人的悲情。
2.全诗的情感围绕“悲”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悲”的具体内容。(6分)
一、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答案】
1.B【解析】愁伴客:犹言愁苦永摆脱不开。客,是杜甫自谓。老随人:衰老亦挥之
不去。此联主要表达作者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情和日益衰老的迟暮伤感之情。
2.(1)首联写诗人体弱多病,生机盎然的早春反衬了个人衰老,抒发了自伤病苦之悲。
(2)“愁伴客”,流落他乡,客居在外,愁苦永摆脱不开,表达了羁旅愁苦之情。
(3)“更觉老随人”,觉得日益衰老,表达了迟暮伤感之情。(或:颈联红色的桃花
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以乐景
写哀情,表达了自己的迟暮伤感之情。)
(4)“望乡应未已”,从未中断的遥念故乡的思乡之情。
(5)“四海尚风尘”,四海之内仍战乱不已,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原诗
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译诗
正当扶病强起之际,忽接来诗为春天的旱来而悲哀。
因读来诗转添了自己的哀愁,又缘愁而更伤自己的日益衰老。
在大好的春天里,红色的桃花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
面对良辰美景我遥念故乡从未中断,想到四海之内仍战乱不已,风尘满布啊!
注释
奉酬:即遵奉酬答。
李都督:诗人亲友,具体不详。都督:官名,唐置都督府,分上中下三等,其边防重地
之都督,则加节度使,以后节度使增多,都督之名遂废。
表丈:即表伯叔。
力疾:扶病强起。
风尘:指战乱。
赏析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下截申明上截,通首一气,抒写中有无限曲折。首联“力
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叙事,说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表丈寄来的《早春》
诗而引发了伤春之感。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转添春愁,又因愁伤老。见得伴客
萧条,随人俯仰则更可悲,已透下望乡未己意。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
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炼字极活,为句中之眼,字字皆响,
与他人随意点缀者不同,是化腐为新之法。“入”“归”二字极生动、传神地写出早春的意
蕴,写出生命的复苏与萌动。两句实写春景,用笔舒缓,为下文铺垫。尾联“望乡应未已,
四海尚风尘”回应上截,翻出己愁。说世乱未靖,归期无日,尤不免于伤春伤老。诗人由眼
前春景更触动思乡之情。
全首只一“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俱作“悲”字用,不作“早
春”佳字用。“转添”、“更觉”,切上“早春”,透下“红入”、“青归”字。当此桃花
柳叶之时,而四海风尘,望乡复切,则客之愁而人之老可知,所以见起处“悲早春”“悲”
字之妙也。曰“犹未已”、“尚风尘”,说明“转添”、“更觉”之故。诗中抒发了诗人伤
春、伤老和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情。
二、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①
杜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②。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③。
【注释】①严公:指严武,曾写《寄题杜二锦江野亭》,邀请杜甫出仕做官,其尾联为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杜甫时居使君滩附近。②钓锦江鱼:化用东汉严光
隐居富春江垂钓的典故。③语出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作者先说自己任拾遗之职时曾上书朝廷,接着自称本性疏懒只适合水竹之居。
B.诗人回忆在朝廷担任职务,驾乘皇家之马,现在则追慕古人江边垂钓,有幽居之意。
C.颈联下句以阮籍自比,表明自己不懂礼法,照应前两联,解释为官不长久的原因。
D.此诗通过对比、用典,体现心气平和的情绪,与“官应老病休”的愤激并不相同。
2.作为一首酬答诗,本诗尾联针对严诗尾联,运用双关巧妙回复。请简要分折。
二、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答案】
1.C【解析】“表明自己不懂礼法”,“解释为官不长久的原因”错误。
2.①本诗尾联表面说除草开路,欢迎严武到访;②实则运用典故,表达锄草力耕的
选择,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出仕做官的邀请。(6分,每点3分)
【赏析】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此当是宝应元年作。
本诗是杜甫谪居四川成都时期所作,当时他的好朋友严武写了一首诗,名叫《寄题杜拾遗锦
江野亭》,诗中表示规劝杜甫出仕为官、担任自己的幕僚,杜甫因此写了本诗以及《严中丞
枉驾见过》等诗作来表示谢绝。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谢安不倦登临
费,阮籍焉知礼法疏。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上四,答严诗前四句。下四,答严诗后四句。严曰“何须不着?冠”,盖劝之仕也。公
答曰“拾遗奏书,奉引骑马”,见斥官之后,无复此兴矣。严曰“漫把钓竿,懒眠沙草”,
谓不当隐也。公答曰“懒性从来,幽栖真钓”,见托迹此堂,习而安之矣。严曰“兴发”,
公答曰"登临不倦。"严曰“驰马”,公答曰“枉沐旌麾”,皆喜之也。礼法疏,先致谦词。
径欲锄,急待其至矣。在严诗固款曲而殷勤,在公诗亦和平而委婉。解者指严为语多刺讥,
指公为始终傲岸,两失作者之意。孔毅父《续世说》:武过草堂,公有时不冠,故严诗云:
“何须不着?冠。”而公答曰:“阮籍焉知礼法疏。”以解嘲也。《杜臆》:此因后人误读
杜句,遂有不冠之诬,而欲杀之诬,亦从此起矣。
诗当作唐朝宝应元年(762)春,杜甫当时5岁,严武在长安时是杜甫的同事,当年曾
一起被贬出长安。前一年十二月,严武开始任成都尹。在成都期间,严武与杜甫经常来往,
也给与很大的照顾。后来杜甫还曾到严武幕府任职。杜甫所担任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
世才称他为杜工部),也是严武向朝廷保举的。
严武一生曾多次驻守四川,本诗创作于第一次镇蜀期间,严武对杜甫的劝仕之意大约曾
表达过多次,一直到他奉召入朝、杜甫送他到绵州时,还在动员杜甫:“试回沧海棹,莫妒
敬亭诗。”(《酬别杜二》)可以说,在严武第一次镇蜀期间,杜甫确实是绝意于仕进的,
下了老死江湖的决心。但是送走严武之后,历经了徐知道之乱,在梓州、闽州避乱流寓的一
年半时间里,杜甫的心情和想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登基的代宗翻了一些肃宗时所
立的旧案,一些遭贬斥的旧臣又得以起用,杜甫的许多故人也相继应召入京,反映出当时形
势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因此他的心情不再平和,变得激烈,对自己卜居成都近两年的想法进
行了否定。所以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杜甫旋即回到成都,不待严武招邀,己经于归家兴奋之
际说出了“飘飘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是见疣赘,骨髓幸未枯”(《草堂》)的心里话,
大有主动请缨之意。这一回杜甫的入幕,实在不见有推辞之迹。
严武在《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中邀请杜甫到成都城游玩,深意是劝他为官,但杜甫
在本诗说,如果您能枉驾出城到草堂来,我可以在杂草丛生的门前用锄头开出一条路来。这
是客气话,也是对严武的邀请。同时也谢绝了严武劝仕的好意。
三、杜甫《寄杜位》
寄杜位①
杜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②,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③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④游。
【注释】①杜位,杜甫族弟,曾被贬新州。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名,位
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叙事,在杜位调离之时写下此诗。次句抒情,归期难料,难以相见。
B.颔联以“己是十年流”强调杜位被贬时间长,族弟的遭际令人悲伤。
C.尾联中“心绪乱”与首联中“尚百忧”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繁多。
D.尾句想象两人过去同游曲江的快乐,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
2.颈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杜甫《寄杜位》【答案】
1.D【解析】D.“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错误,尾联说“玉垒题书心绪乱,
何时更得曲江游”,点明作者身在成都,感到心绪烦乱,因为不知何时才能够和族弟一起共
游曲江,并非“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而是对回到长安得到重用,过上安宁、兄弟重游
的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又因国家动乱,这次离别后未必能再次相见,更遑论一起重游,而
感到愿望难以实现的烦乱、惆怅。
2.以“干戈”代战争,以“雪”喻白发,运用虚写,想象杜位贬归途中的情形,寄
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杜位的同情。
杜甫《寄杜位》
原诗
译诗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己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近闻你被从宽处理离开新州,可以想到你满怀思归的万般忧伤。
被贬之人虽然都是远去万里,但更悲悯你已是十年的贬谪他乡。
何况战火烟尘一直在你眼前,想必你应是白发如雪,两鬓苍苍。
玉垒山前写信给你心绪烦乱,何时我们俩还能在京城游览曲江?
鉴赏
此为杜位移州而作也。离新州,叙事。尚百忧,推心。逐客二句,承新州,言流窜之久。
干戈二句,承百忧,言离乱堪伤。未述寄诗之意,犹恐后会难必也。【顾注】同是贬窜,于
郑虔曰严谴,于杜位曰宽法,以见轻重失宜,此老杜《春秋》之笔。泽州陈冢宰曰:郑初贬
官,故用严谴。位离贬所,故用宽法。非欲以此翻两人罪案也。位从新州移江陵,尚未还家,
故云归怀。时有史朝义、段子璋之乱,故曰尘随眼。
四、杜甫《赠田九判官》
赠田九判官
杜甫
嵯帽使节①上青霄,河陇降王款②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③。
陈留阮瑕④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
【注释】①岭帽使节,指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讨安禄山时,任命田九为御史中丞、
行军司马。②款,叩。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叩塞门来服从,明皇诏翰应接。③嫖姚,
原指霍去病,此借指哥舒翰。④阮璃,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曾烧山
请他效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势高远,“青霄”二字语义双关,既指幅帽山之高峻,也指哥舒翰之战功非
凡。
B.颔联表面以宛马食苜蓿而肥喻霍去病,暗指哥舒翰可与霍去病不相上下,为后文张
本。
C.颈联与题目照应,“陈留阮璃”这一典故,说明判官田九是一个能识才、能荐才的
人。
D.尾联承接颈联,在指出判官田九举荐之功之外,也非常明显地希望田九能及时退隐。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四、杜甫《赠田九判官》【答案】
1.D【解析】不是希望田九退隐,而是希望田九推荐自己。
2.①通过称赞哥舒翰,表达对英雄人物的仰慕;
②通过描述哥舒翰的部下人才济济,表达对友人善于发现、推荐人才的赞许;
③通过写赠诗,表达自己得到推荐任用的期盼和建功的渴望。
杜甫《赠田九判官》
原诗
译诗
嵯响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琨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
哥舒翰登上晚恫高地,河西陇右的番王便来降叩朝廷(河西陇右的番王便来示好圣朝)。
大宛马总以苜蓿草为肥美,哥将军只赞赏汉代霍嫖姚。
高适优秀如陈留阮琨无人可与比,你似京兆田郎善识人他早被你招。
【注释】
青霄:青天、高空。
河:指黄河;
款:叩。
圣朝:即当时的朝代(唐朝)。为了歌功颂德的需要(否则恐难以生存),古人往往把
本朝称为圣朝。
宛马:大宛马。
肥:以(苜蓿)为肥美。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花紫色,结荚果,主要做牧草和绿肥。
将军:这里指哥舒翰。
数(sh€i):比较起来最突出。
汉嫖姚:霍去病。
陈留:地名。
谁争长:谁的水平能与高适争高低?
京兆田郎:这个典故出自东汉赵岐所著的《三辅决录•田凤》:长陵田凤,字季宗,为
尚书郎。仪貌端正,人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根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因为同
姓,这里用来指代田梁丘。
见:被。
麾:本义为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麾下:这里指哥舒翰的部下。
才并美:人才济济。并,在这里是都、全、皆的意思。这一句是说哥舒翰部下靠您(指
田梁丘)而人才济济,可证上句的“早见招”。
向:于。
渔樵:杜甫自比。
序号
诗句
解读
第一联
嵯胴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将军麾下赖你很得力人才多涌入,我怎可以全不问世事仍旧在渔樵?
第二联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前四句暂不提田本人,而是称赞哥舒翰,先美其主。其手法同于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
十韵》诗中称美哥舒翰之前,先赞唐玄宗:“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第三联
陈留阮璃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第四联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
这两句明确地称赞田梁丘善于发现、推荐人才,杜甫希望田梁丘也推荐自己。
赏析
送上诗篇求荐举。首联赞颂田的上司蟀响使节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一到任,便有异邦
番王归顺大唐。蟀恫:甘肃的著名高山;款:叩门表善意。次联还说哥舒翰堪比霍去病。秦
苜蓿:唐代秦地已产苜蓿;汉嫖姚:霍去病曾任汉嫖姚校尉。三联称赞作为节度使助手的田
判官曾把高适举荐给哥将军。尾联表示自己当下像渔人樵夫般清闲,希望田判官也能给予推
荐。
上四,叙哥舒受降之事。下四,美田九荐贤之功。使节西往,而降王入款,见翰能威名
远眼也。马肥苜宿,承降王。将数嫖姚,承使节。阮璃,指高适,适本封丘尉,与陈留相近,
他章云“好在阮元瑜”可证。高之入幕,必由田君所荐,故云“早见招”,而幕下赖之。留
意渔樵,公仍望其汲引也。
五、韩愈《答张十一》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贯雪竞长纤纤笋,哪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
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
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赏雪:竹名,生长在水边。跳躅:杜鹃花科,可供欣赏。
1.颔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
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4分)
3.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3分)
4.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3分)
5.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6.诗歌首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4分)
五、韩愈《答张十一》【答案】
1.①“竞”“闲”用的比较传神。(1分)②“竞"字把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
(1分)③“闲”字则把羊跳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1分)④以乐景衬哀情,
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交相辉映,一切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更加反衬出作者无所事
事、不被重用的愁苦之情。(1分)
2.①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
生而已。②既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1分)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1分)③既有
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1分)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1分)
3.(1)这两句诗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
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1分)
(2)蕴含的感情:①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②
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2分)
4.①衬托:以声衬静,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②拟人:“竞长”“闲开”写出了
春天的生机。③寓情于景: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愁,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
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5.①诗人写愁不说愁,只说鬓发白了一半;②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不正
面写自己的愁怨。(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6.①首联景物的特点是荒僻冷寂;②首联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地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
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之感。
【注释】
①功曹:官名。
②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③赏雪(yundang):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④哪躅:杜鹃花的别名。
⑤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⑥死所:死的地方。
⑦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⑧霜毛:白发。
【译文】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粗大的
赏雪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跳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皇帝深恩尚未报答,
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
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
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赏雪竞长纤纤笋,跳躅闲开艳艳花。”赏雪是一种粗大的
竹子。跣躅,植物名,即羊跳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
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
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
“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跳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
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
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
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
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
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
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
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
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
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
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
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
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
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
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
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
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
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
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
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
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
六、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苧。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释】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
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六、张籍《寄和州刘使君》【答案】
1.(1)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2)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这是考查对诗
歌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区域在诗歌的一二两联,“闲向春风倒酒瓶”是当春把酒,突出“闲”
字;“送客特过沙口堰”,送客特意绕道沙口堰,目的是下一句中的上水心亭“看花”。原
因结合诗歌注解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而刘禹锡当时是被贬和州,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得
寄情山水。作答时本题要对刘禹锡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了解。
2.①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②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③对自己能感
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作答时
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
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
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
解。
【注释】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
州。②晓来:天亮时,拂晓时分。③郭:城市。
【译文】
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清闲的日子里您定当临春风连连举杯,直
到倾尽瓶中之酒。每当送客之时,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
则大多漫步登上水心亭。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
加美丽宜人。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
高吟一首之时有谁像我一样能够侧耳倾听?
【赏析】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擅长乐府诗著称。但七律也有可称道者,这首作
于宝历二年春天的《寄和州刘使君》就是其中的佳作。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首联开头一句,既叙述与刘禹锡的离别之
情,也惊叹于他的谪贬宦途。张籍时任主客郎中,而此时刘禹锡还在和州任刺史。一个“犹”
字,既是惊叹,也有几分无奈。毕竟,自永贞革新失败以后,“二王八司马”被贬,刘禹锡
就开始了谪贬生涯。元和九年虽奉诏回京,两年后,因《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
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执政,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据《唐刺史考》记载,长庆元年(821
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年)任和州刺史。所以,第二句写出了正因为
仕途蹭蹬,刘禹锡只能寄情于和州的山水,在这大好春光中,赋诗饮酒。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颔联承上句展开,当然这是作者想象的情
景。张籍会想到,刘禹锡会在沙口堰送别客人,在水心亭看花赏景。沙口堰与水心亭都在和
州,和州又是张籍的故乡,所以,如此情景诗人便不难想象。看这前两联,我们不禁会问:
刘禹锡身为刺史,为什么如此闲适?这只不过是他借以来排遣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寂寞与
无奈。所以,清代唐诗评论家黄生说:“赋诗饮酒,送客看花,皆极写使君之闲。夫使君作
郡,不宜闲者也,不宜闲而闲,则作郡非其所乐,意在言外矣。”(见《唐诗摘抄》)诗中
用曲笔写出了刘禹锡谪贬后怀才不遇的无奈。饮酒赋诗,送客看花,虽然看似闲适,但这实
是逃避残酷的现实,转而寄情于当地的山山水水。不过,这里的闲适是写刘禹锡,是作者赠
答的对象,而非作者本人,这与以往的高考诗词有些许细微的差别。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尤为精警。这一联,
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与王维诗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联中的白和青二字,一个写出江城水
气的氤氯,一个写出雨后山川的苍翠鲜艳。字里行间是以写景来安慰这位远在家乡的朋友,
也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也难怪明代钟惺说:“张文昌妙情秀质,而别
有温夷之气。”(《唐诗归》)中唐诗坛,有如此的好句,也是颇足称道的。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尾联结句,诗情更远,醉中高咏,一方
面是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另一方面,“有谁听”三个字以问句收束全篇,给读者
留下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醉中高咏究竟谁来听?深处和州偏远地区,纵有满腔抱负也难
以施展,对刘禹锡的境况,作者不免有几番怀才不遇的同情和慨叹。另一方面,醉中高吟只
有作者知道,所以,只有作者能够知晓对方的心声,可以说,作者与刘禹锡也是远在千里之
外的知音吧。所以,后来刘禹锡酬答张籍时说:“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可
见,他们心灵相通,惺惺相惜,互为知音。
纵观全篇,作者没有通过大篇幅的论述来安慰失落中的朋友,而是以想象中的活泼
的写景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和安慰,表达对仕途坎坷的朋友的同情。构思新奇巧妙。字句清
雅,意境悠远,尤其在写景方面别具一格,颇受后人称赏。
【考点】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
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
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
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核心内容思维导图】
r内涵: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乡怀人,寄情山水,感时伤逝
(熟悉诗歌题材)
表达:情感单一型,情感丰富型,情感变化型,矛盾统一型
类型一
(共同文化背景一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一儒释道、穷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临时签订合同报告
- 国企劳动派遣合同
- 合同法案例精解
- 钟点工聘用合同范本
- 大班课件《谁是采蜜冠军》
- 2024正规的自然人借款合同样本
- 2024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合同】
- 2024个人租房协议书合同租房协议书(详细版)
- 2024标准销售业务员合同范本
- 2024个体借款合同协议模板
- 2024年居间服务委托协议
- 2024年动迁房购买合同范本
- JJG 165-2024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新版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货物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 英语 含答案
- 4S店展厅改造装修合同
- 公务员2022年国考申论试题(行政执法卷)及参考答案
- (培训体系)2020年普通话测试培训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