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8/2F/wKhkGGZd5XiARU9lAAG5_HRVDpI067.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8/2F/wKhkGGZd5XiARU9lAAG5_HRVDpI0672.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8/2F/wKhkGGZd5XiARU9lAAG5_HRVDpI0673.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8/2F/wKhkGGZd5XiARU9lAAG5_HRVDpI0674.jpg)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38/2F/wKhkGGZd5XiARU9lAAG5_HRVDpI0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妄
想霸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激起了全世界华人华侨的愤慨.为保卫我钓鱼岛,中国政府
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公务船在巡航过程中,如果以公务船为参照物,则钓
鱼岛是
A.运动B.静止
C.可能运动也可能静止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
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公务船在巡航过程中,以公务船
为参照物,钓鱼岛与公务船的位置发生改变,钓鱼岛是运动的.
故选A.
2.以下估计接近实际值的是()
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4m/s
B.课桌高度75mm
C.健康人正常状态下心跳75次需要Imin
D.人体正常体温是39℃
【答案】C
【解析】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l.lm/s,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桌高度约为75cm,故B不符合题意;
C.健康人正常状态下心跳75次需要Imin,符合实际,故C符合题意;
D.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图甲中只要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人眼就一定能看见烛焰
B.图乙中牙医用反光镜可以看到牙齿背面放大的像
C.图丙中“看上去水并不深”,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偏折的缘故
D.图丁中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电影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D
【解析】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将三个小孔、人眼和烛焰调到一条直线上,人眼就一定
能看见烛焰,故A错误;
B.牙医用反光镜是平面镜,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可以看到牙齿背面等大的像,故B
错误;
C.“看上去水并不深”,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偏折的缘故,故C错
误;
D.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电影画面,是因为光射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向各个
方向反射光,故D正确。
故选D。
4.体育课上小明把体积较大的实心球和体积较小的乒乓球同时放入水中,发现乒乓球在水
中上浮,而实心球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实心球受到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受到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谁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A
【解析】实心球的体积较大,实心球在水中下沉,乒乓球在水中上浮,所以实心球排开水
的体积较大,由尸浮=;>液gV排可知实心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选Ao
5.下列设备工具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A.船闸B.离心式水泵
C.活塞式抽水机D.饮料吸管
【答案】A
【解析】A.船闸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
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
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
BC.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都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
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
腔内,故D利用了大气压。本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6.高空“蹦极”是勇敢者的游戏。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质量忽略不计)的一端系在双脚
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跳台上,运动员无初速地从跳台上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则
()
A.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不变,弹性绳的弹力先不变,后逐渐变大
B.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弹性绳开始伸直时,其速度最大
C,下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受到的弹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A.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不变;下落过程中,在弹性绳伸直之
前,没有受到弹力的作用,当弹性绳伸直且伸长时,由于弹性绳的形变程度变大,则弹力
逐渐变大,即整个过程中,弹力先不变,后变大,故A符合题意;
B.整个下落过程中,开始时只是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变大,
当弹性绳开始伸直时,开始受到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弹力会小于重力,所以运动员仍然做
加速运动;随着运动员向下运动,弹力会逐渐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下落到最低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受到的弹力最大,弹力大于重力,运
动员受到的弹力和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故c不
符合题意;
D.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弹性绳发生了弹性形变,运动员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绳的弹
性势能,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
B.运动的物体由于没有对别的物体做功,所以不具有能
C.只有物体被举高了才具有能
D.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答案】D
【解析】A.静止的物体可能具有重力势能,故A说法不正确;B.运动物体具有动能,故
B说法不正确;C.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量势能,没举高的物体也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
故C说法不正确;D.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能做功说明物体一定具有能,故说法正
确.
故选D.
8.如图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
有镜头和声呐装置(可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的高度),上下盖板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
料,机身质量只有240g。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无人相机”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大大减少了整体质量
B.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高度的声呐装置可发出和接收红外线
C.“无人相机”照相时,镜头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D.从快速升空到悬停,空气对“无人相机”施加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1)在体积一定时,要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才能减轻质量;
(2)无人相机,它通过装在底部的声呐装置发出超声波,调整相机高度进行跟拍;
(3)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
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并且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
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在体积一定时,由公式加=QV知,需要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才能减轻质量;因此
“无人相机”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大大减少了整体质量,故A正确;
B.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高度的声呐装置可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故B错误;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正
确;
D.从快速升空到悬停,速度改变,则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9.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
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使病人感觉不太凉,更舒服些
【答案】B
【解析】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
放入病人的口腔中,那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液化会
小镜子镜面上有液珠影响观察,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如图是体重自动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体重示数表
A.体重越大,体重示数计的示数越小
B.体重示数计是用电压表改装成的
C.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
D.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电能越多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测试仪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
的,故B不正确;
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总电阻变小,由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故A不正确;
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故C不正确;
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由可知,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电
能越多,故D正确.
11.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
的凸起相当于一个透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放大虚像
【解析】圆滑的凸起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期数字在
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017年初开始,卢龙县城
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城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
“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产生
的。
【答案】能量传播过程中振动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
量。
城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吸收反射声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
境更安静。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1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o现有焦距分别为50厘米、30厘米、25厘米和15厘米的凸透镜各一块,为了得
到完整的规律,应选用焦距为_______厘米的凸透镜,此时在图中的蜡烛和透镜位置保持
【解析】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具座的长度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光具座的长度是100cm,
所以只有15cm焦距的凸透镜可以使用。
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如图,物距
w=45cm-22cm=23cm
此时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30cm
所以光屏要在75cm刻度线的右侧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MN是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请根据图中
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V
【解析】图中MN为界面,虚线为法线,由图可知入射角为90。-60。=3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
得反射角也为30。,据此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5.请你画出图中小球所受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的示意图o
G
【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即它的圆心,方向竖直向下;拉力作用点在细线与
方向沿细线方向。如图所示:
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发现弹簧伸长,请你将实
物图补充完整,并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答案】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所以螺线管和条形磁铁
相互排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发现弹簧伸长,说明排斥力变小,通电螺
线管的磁性变弱,电流中电流变小,电阻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应该接8,
如下图:
17.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他先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与纸面______放置;
(2)如图乙所示,从位置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在玻璃板后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另
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
(3)图甲中,为了让蜡烛A左侧较远处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需要将玻璃板向
左平移。玻璃板平移时,蜡烛A的像的位置将(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
变’)。
“适当”的含义是:;
(5)在实验过程中小冬每隔Imin记录一次实验数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表
中数据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6)实验结束后,小冬想直接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小冬的
想法(选填“能”或“不能”)顺利完成。
【答案】(1)垂直(2)a像与物体等大(3)不变(4)试管中的冰
面低于烧杯中的水面且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底(5)晶体(6)能
【解析】(一)(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与纸面垂直放置,若玻璃板与
纸面不垂直,像就会偏上或偏下,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像与物不会重合。
(2)像与物分别在玻璃板的两侧,并且成虚像,如图乙所示,因此从a位置可以看到蜡烛
A的像;在玻璃板后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
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像与物体等大。
(3)在甲图中,将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不变,由于像与蜡烛对称,
则像与玻璃板的距离同样不变,所以蜡烛A的像的位置将不变。
(二)(1)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中的冰面低于烧杯中的水面
且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底。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加热2~4min的过程中,试管中的冰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
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3)由于烧杯中的水能够继续吸热直至沸腾,并且用温度计可以测出不同时刻的温度值,
因此能够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所以小冬的想法能顺利完成。
18.学习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后,大富同学提出了三个疑问:
(一)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吗?
(二)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步
骤如下:
①将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②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乙所示;
③又将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
④剪断其中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丁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以解释大富同学的疑问: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2)可以用图___________来解释疑问(三)。
【答案】(1)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2)丙
【解析】甲图:小球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小球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处于
平衡状态。乙图: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丙图:小球受到
两个拉力和重力作用,小球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处于平衡状态。丁图:剪
断一根线,去掉一个力,小球受到的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球会摆动,说明两个力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1)由以上对图甲和图乙分析可知,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丙图中,小球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
只受两个力作用。故可用图丙来解释疑问(三)。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
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甲乙丙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
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祛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祛码与木块一
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花,把木板平放在棉花上(不加磋码),用弹簧测力
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
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与否?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
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祛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
动时,则祛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A大于0.5NB大于零且小于0.5NC等于0.5ND等于零
【答案】(1)因为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B(3)把长方体木块侧(或竖)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
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比较“步骤4”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4)D
【解析】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
法,用弹簧测立计水平拉动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是为了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步骤2,
是在长方形木块上加上祛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的压力,所以是研究的B.要研究
C,只需要使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只需要将木块侧放水平匀速拉动即可.不管什么情
况,祛码和木块间都是相对静止的,所以没摩擦力,即摩擦力等于零.
20.教材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电视台记者在报道某工厂“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
旧动能转换”仅上半年就节电15000kW-h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说:“这只电吹
风是1500W的,也就是L5kW,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
(1)这位记者的报道中弄混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这两个概念是电能和;
A.电流B.电阻C.电功率D.电功
(2)这位记者应该这样说:这个厂节省的电能可使o
【答案】(1)C(2)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工作1小时
【解析】(1)某工厂上半年共节电15000kW-h,即节省的电能是15000kW-h;这只电吹风
是1500W,也就是1.5kW,1.5kW是指电吹风的电功率,所以这个记者把电能和电功率混
淆了。
(2)这个厂节省的电能可以使这只0.5kW的电吹风工作
5000kW-h
=10000h
0.5kW
或者说这个厂节省的电能可以使10000个这样的吹风机工作
5000kW-h,,
------------------=lh
10000xO.5kW
21.小明晚上看书时发现最近家里的电灯老是忽明忽暗,根据所学电学知识,小明对这种
现象的原因作了一个初步的分析,并从实验室选择了如图所示器材,想通过实验模拟出电
灯忽明忽暗现象来探究其中原因。
(1)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2的电路连接;
(2)闭合开关后,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灯泡
亮度逐渐变;再向左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灯泡亮又逐渐变
(3)反复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即可观察到小灯泡的忽明忽暗现象,由此小明得出
了这样的结论:“电灯忽明忽暗可能是由于不稳定造成的”。
(2)大亮小
【解析】(1)根据电路图,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
压表连接遵循电流“正进负出”的原则,实物图的连接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减小,电路中
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灯泡变亮,由。=笈可知,灯泡两端电
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变大;反之再向左移动滑片时,同理可知,电压表示数逐渐
变小,小灯泡亮度又逐渐变暗。
(3)反复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发生变化,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发
生变化,造成小灯泡的忽明忽暗现象,由此小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灯忽明忽暗可能是
由于电压不稳定造成的。
22.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
“2.5V”字样(电阻约为10C),电源电压为4.5V;请回答下列问题:
CPD
23U/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甲图连接完整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3)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
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U
-/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U-/图象提供的信息、,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
小灯泡的电阻是。;他把多次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绘制成u-/图像,发现u-/图
线是一条曲线,原因是;
(5)另一位同学将图中的灯泡换成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换用了另一电源去探究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选
填“成”或“不成”)反比,其原因是。
实验序号R/QI/A
130.5
260.33
390.25
【答案】(1)(2)断开(3)灯泡开路
(4)10灯丝电阻是变化的(5)不成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解析】(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
表测量灯泡电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约为
U额-5V
1==0.25A
4-10。
因此电流表应选择0~0.6A的量程,电压表选择0~3V与灯泡串联,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3)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处于开路,由于电压表有示数,则开
路的位置在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开路,即灯泡开路。
(4)由图像可知,当
U=2.5V
时
/=O.25A
则
U_2.5V
R==10
7-0.25A。
因灯丝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个定值,由
U=IR
可知,其/-U图线是一条曲线。
(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乘积不是定值,即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
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该实验数据与欧姆定律不符;
这是由于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造成的。
23.一名中学生质量为50kg,双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m2。求:
(1)该同学受到的重力;
(2)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答案】(1)500N;(2)1.0x104Pa
【解析】解:(1)该同学受到的重力
G=mg=50kgxlON/kg=500N
(2)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G=500N
受力面积
S=0.05m2
对地面的压强
F500N
p==1.0xl04Pa
S0.05m2
答:(1)该同学受到的重力为500N;
(2)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x104Pa。
24.我省不少农村楼房项上装有如图甲所示的水箱,注满时,水箱内的水面离地面平均高
度为10m。图乙是这种水箱的结构及工作示意图,其中A、B是由密度为2.5x103千克/米
3的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均为500cm3,位于水箱顶部的传感开关是一种特殊的
“拉线开关”,其电阻随拉力变化及电路的工作状态如表。(g取10牛/千克)
A
220V
-
电动水泵
-
H
T
0
出水口
乙
传感开关受到的拉力/牛2515
传感开关的电阻/欧55000
电动水泵的工作状态通电转动断电停转
(1)为了增加安全性,压力传感开关通常是通过一只电磁继电器控制电动水泵,请用笔画
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乙中电动水泵电路连接完整;
(2)当电动水泵断电停转时,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压力传感开关下的细绳和
A、B间的细绳质量与体积均忽略不计)
(3)当电动水泵处于通电转动状态时,电磁铁所在电路的电流大约是0.8A,求电磁铁线
圈的电阻;
(4)电动水泵的规格为“220伏500瓦”,水箱一次注水需要10分钟,每次注水量为1.5
吨,某户人家1个月用水量为15吨,这户人家每月用水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答案】(1)见解析;(2)1000cm3;(3)2.5Q;(4)3xlO6J
【解析】解:(1)由题意及表格中数据可知,当传感开关的电阻较小时,通过电磁铁的电
流较大,电磁铁磁性较强,吸引衔铁落下,动触点与下方的静触点接触,电动水泵通电转
动,所以电路连接如下图所示:
口
口
出水
质量
的总
、B
得,A
3可
7=
(2)由
3
-6
3
3
.5kg
=2
l0m
00x
2x5
/mx
Okg
2.5xl
pV总=
m总=
重力
的总
A、B
N
=25
/kg
lON
kgx
2.5
总g=
G=m
为
的浮力
体受到
时圆柱
可知此
由表格
最高,
的水位
水箱中
注水时
水箱中
停止向
动水泵
当电
N
=10
-15N
25N
—/=
耳孚=G
得
g%F
孚=0K
由4
____
____
10N
____
____
3
33
00cm
=10
x10m
=1.0
3
3
g
l0N/k
/mx
l0kg
1.0x
阻为
路总电
知该电
定律可
由欧姆
时,
状态
转动
通电
泵处于
电动水
(3)当
6V
。控制
R=
。,
=7.5
0.8A
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测试题人教版
- 医院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范本
- 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堂窗口员工培训及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书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鱼塘承包与渔业法律法规咨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薪资及培训费用补充协议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1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加盟店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与业主之间安全隐患赔偿合同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