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
Testingmethodforadhesioncoefficientofvehicleinspectionequipmentandsite
(编制说明)
《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
标准起草小组
2023年06月23日
1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的2021年第四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国标委发[2021]41号),项目
名称为“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本项目计划编号:20214925-T-469,本标准由全
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4)提出并归口,项目起草负责单位为
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按照《国标委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要求2023年9月30日前提交送审稿。
1.2主要起草单位
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成都驰达电子工
程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安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理工大学、广州特安控
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浙江
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甘肃省计量研究院等作为联合起草单位。
1.3制定背景
附着系数是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附着系数主要决定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与
轮胎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汽车运动的速度等因素。依据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
目和方法》等标准规定,机动车检验机构为满足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的要求,对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测场地等均提出了附着系数的要求,目前国内尚无上述表面附着系数测试方法的
标准,故制定本标准,以保障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车辆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本标准依据RB/T218-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和《机动车
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的检测
方法,适用于采用附着系数测试仪对制动检验设备、设施、场地、路面等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其他机
动车检验机构(如排放检验机构、汽车试验场等)的检验设备表面及场地附着系数的检测可参照本标准
规定的方法执行。
制动检验设备包括滚筒反力式(含加载)制动检验台、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滑板式驻车制动测试装
置、自由滚筒组、举升式驻车试验坡台、移动式驻车坡台,设施包括驻车试验坡道等,场地包括滚筒式
制动检验台前后地面、牵引法驻车制动检验区域等,路面包括行车制动路试车道等。
1.4起草过程:
2021年7月,成立起草小组;
2021年8月6日,国标委立项答辩;
3
2021年12月31日,批准立项;
2022年1月7日,成立起草小组工作分配如下:
工作内容完成单位完成时间
收集相关标准、资料、信息中测院、广州特安控、成都驰达2022年5月
理论分析并请教高校专业教授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计量院2022年5月-9月
研制牵引式附着系数检测装置厦门计量院、深圳安车2022年9月
研究试验方法中测院、内蒙古院、石家庄华燕、甘肃计量院2022年8月-12月
厦门计量院、河北省计量院、石家庄华燕、深
完成所有试验数据(滚筒、平面)2022年9月-12月
圳安车、浙江江兴
整理试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内蒙计量院、黑龙江院2023年1月
编制标准文本厦门计量院、深圳安车2023年2月
编制说明厦门计量院、石家庄华燕2023年2月
征求意见并修改厦门计量院、内蒙计量院、黑龙江院2023年4月-8月
标准文本英文翻译成都驰达、长春理工大学2023年8月-10月
2022年7月,完成初稿;
2022年8月-2023年1月,完成现场试验;
2023年2月3日,邀请各方专家在石家庄华燕会议室线上线下召开研讨会;
2023年4月-6月,发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6月-8月,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标准文本,形成报审稿;
2023年8月-10月,审定,并根据审定意见形成中英文报批稿。
二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充分体现附着
系数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和表述。
2.2主要内容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含前言、引言、范围、术语和定义、检测设备、检测条件、检测方法、附录及参
考文献等章节。
检测设备采用轮式和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仪两种,对于滚筒表面附着系数采用轮式附着系数测试
4
仪,对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及其他场地、举升式坡道、移动式坡台等平面的附着系数测试,采用牵引式
附着系数测试仪。
2.3确定依据
为与现有标准保持协调一致,滚筒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主要参考当前有效的国家标准
GB/T13564—2022《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和计量检定规程JJG906—2015《滚筒反力式制动检
验台》;平面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主要参考国家标准GB/T28529—2012《平板式制动检验
台》和计量检定规程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试验设备借鉴JJF1551—2015《附着系数测试仪校准规范》和JJG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计量性能指标基本保持一致。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本标准中机动车检验设备滚筒表面附着系数采用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检验,检验方法是从动态到静
态的检测过程,取最大附着系数。目前国内现有的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均可完成附着系数的自动计算,
满足JJF1551—2015《附着系数测试仪校准规范》的技术要求,因此检测结果直接采用测试仪的附着系
数最大值。本标准中所有平面表面附着系数均采用牵引法附着系数检测仪,检测方法是从静态到动态的
检测过程,这个过程中对载荷装置实施水平牵引力,从静态到滑动过程中将动未动时取牵引力峰值,用
于最大静附着系数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3.215%和20%驻车坡道附着系数的检测方法研究和受力分析。
5
3.2.1以角度计算附着系数:
F−mgsin
=
mgcos
H
坡度i=100%
L
斜边x=H2+L2
以坡度15%计算:
HHH211
sin===22=2=2=0.148(i=15%)
xH2+L2H+LL1
1+1+
Hi
LLL211
cos===22=2=2=0.989(i=15%)
xH2+L2H+LH1+i
1+
L
F−mgsinF−mg0.148
==
mgcosmg0.989
以坡度20%计算:
HHH211
sin===22=2=2=0.408(i=20%)
xH2+L2H+LL1
1+1+
Hi
LLL211
cos===22=2=2=0.981(i=20%)
xH2+L2H+LH1+i
1+
L
F−mgsinF−mg0.408
==
mgcosmg0.981
3.2.2也可以以坡度计算附着系数:
F−mgsin(arctan(i))
=
mgcos(arctan(i))
6
式中:
——附着系数,无量纲量;
F——6次附着力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m——载荷单元、摩擦层和拉力传感器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取9.80m/s2(见表1);
i——坡度,以百分比表示,取15%或20%(或根据实际坡度计算)。
其中:
H
i=100%
L
表1部分地区重力加速度表
序号123456789
地区北京上海厦门拉萨香港台北海口赤道北极
重力加
速度9.80159.79649.7899.77999.80999.79049.78639.7809.832
(m/s2)
3.3检测设备
3.3.1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
标引序号说明:
1——测试轮;
2——制动器;
3——被测滚筒。
图1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原理结构示意图
3.3.2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
采用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检测附着系数时应注意牵引力与被测表面保持水平,还应注意载荷单
元的质量应包含载荷单元本身及摩擦层和拉力传感器的质量总和。采用定滑轮确保牵引力与被测平面保
持水平,不受施力方向的约束,可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7
标引序号说明:
1——被测表面;4——拉力传感器;
2——摩擦层;5——牵引绳;
3——载荷单元;6——定滑轮。
图2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原理结构示意图
3.4试验方法及检测数据
3.4.1滚筒反力式(含加载)制动台主(副)滚筒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3.4.1.1将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的轮胎放置于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被测主滚筒上母线正上方,使测试
仪轮胎轴心与滚筒轴心在同一垂线上加以固定,确保测试时不会产生移动。
3.4.1.2起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驱动电机使被测滚筒旋转,通过测试仪的制动装置对轮胎由小到大
逐步对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的轮胎施加制动力,测量滚筒的附着系数。
3.4.1.3取各滚筒的中心和两端(距滚筒边缘约100mm处)共三个部位,见图3,分别重复测量6次,
取6次测量的平均值做为该位置的附着系数。
图3滚筒表面测位置
注1:主副滚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对附着系数检测均有影响,因此,主、副滚筒附着系数都要检测。
注2:目前国内所有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均可直接显示附着系数μ,无需计算F/mg。
3.4.1.4滚筒反力式(含加载)制动检验台
8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主滚筒附着系数2022.9.27石家庄粘砂滚筒32℃,40%RH
内侧外侧
(车轮左边缘距滚筒中间(车轮右边缘距滚筒
序
内侧端10cm)外侧端10cm)
号
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
10.8170.8310.730
20.8100.8050.725
30.8380.8710.724
0.850.73
40.8310.820.8570.718
50.8150.8990.734
60.8250.8640.766
3.4.1.5底盘测功机(轻型、重型)
轻型底盘测功机主滚筒2022.9.27石家庄滚花滚筒32℃,40%RH
9
内侧外侧
(车轮左边缘距滚筒中间(车轮右边缘距滚筒
序号内侧端10cm)外侧端10cm)
附着系数6次附着系数6次附着系数6次
(自显示)平均值(自显示)平均值(自显示)平均值
10.5710.6610.594
20.6180.6750.594
30.5810.6860.587
0.590.670.59
40.5760.6620.594
50.6010.6760.590
60.5780.6870.592
重型底盘测功机双轴四滚筒台架主滚筒2022.9.27石家庄滚花滚筒32℃,40%RH
内侧
外侧
(车轮左边缘距滚筒内侧端中间
(车轮右边缘距滚筒外侧端10cm)
序号10cm)
6次6次6次
附着系数附着系数附着系数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10.7730.7180.812
20.7690.7310.838
30.8020.6920.831
0.780.700.83
40.7860.7130.836
50.7660.6800.845
60.7700.6920.819
3.4.2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自由滚筒组滚筒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3.4.2.1将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按照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方法进行安置,测试仪轮胎作
用在被测试滚筒上的垂直正压力不小于40daN。
3.4.2.2利用外力(如摩托车驱动轮)驱动滚筒转动,使滚筒表面线速度达到5km/h左右,待滚筒表面
线速度稳定后参照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方法检测滚筒表面附着系数。
3.4.2.3按照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附着系数的检测方法测试自由滚筒组所有滚筒。
10
车速台主滚筒2022.9.30滚花滚筒30℃,42%RH
内侧外侧
(车轮左边缘距滚筒中间(车轮右边缘距滚筒
序号内侧端15cm)外侧端15cm)
6次6次6次
附着系数附着系数附着系数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10.5980.5500.610
20.5770.5290.581
30.5890.5330.550.594
0.590.60
40.5820.5570.590
50.5940.5700.587
60.5890.5450.630
自由滚筒主滚筒2022.9.30安车滚花滚筒30℃,42%RH
内侧外侧
序(车轮左边缘距滚筒内侧端15cm)(车轮右边缘距滚筒外侧端15cm)
号
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
10.4590.486
20.4770.470
30.4600.454
0.470.47
40.4780.452
50.4540.469
60.4850.468
3.4.3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制动平板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3.4.3.1将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放置于被测试表面上,在拉力传感器上缓慢匀速由小到大逐步施加
水平拉力F(如图3),当该测试装置由静止开始与测试表面产生相对滑动时,读取拉力传感器测量得到
的相对稳定的峰值,此示值即为该测试表面的附着力。
3.4.3.2按照上述的方法重复检测6次,取附着力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即为附着系数。
F
=………(1)
mg
式中:
——附着系数,无量纲量;
F——6次附着力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m——载荷单元、摩擦层和拉力传感器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3.4.3.3对每块测试表面取前、中、后三个部位进行检验,各部位应均为检测机动车制动性能时的常用
11
部位,每个部位的附着系数均应满足技术要求。
2022.10.13厦门(不同橡胶材质、摩擦层不同接触面积、伺服电机和人工拉拽的试验对比,27.4℃,
45%RH)
轮胎规格及牵引方附着系数
平均值重复性
式
123456
顺丁橡胶电机0.790.770.760.740.750.750.766.6%
(摩托车用)
人工0.670.830.730.910.830.910.8129.5%
(130×100)mm
顺丁橡胶电机0.830.810.80.810.810.820.813.7%
(汽车用)
人工0.830.730.830.840.810.780.8013.7%
(130×100)mm
顺丁橡胶电机0.870.840.840.830.870.840.854.7%
(汽车用)
人工0.700.780.790.860.770.910.8026.2%
(155×125)mm
顺丁橡胶电机0.830.850.830.830.830.830.832.4%
(汽车用)
人工0.850.880.850.840.840.840.854.7%
(180×145)mm
12
顺丁橡胶电机0.830.830.830.840.830.830.831.2%
(汽车用)
人工0.840.840.850.830.840.850.842.4%
(215×165)mm
试验结论:
①轮胎面积小,牵引时砝码前后左右的摆动,造成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稳定性不好
②橡胶面积与附着系数无关;
③橡胶面积越大,重复性越好,稳定性越好;
④轮胎纵向(行驶方向)花纹与牵引方向一致,才能准确测量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
⑤增加定滑轮,保证牵引力实施方向与被测平面水平,可以明显提高检测准确性;
⑥采用伺服电机牵引,重复性明显好于人工牵引;
⑦建议底面橡胶面积与垂直载荷单元的底面积相同;
⑧根据研讨会的意见,确定牵引法橡胶摩擦层的底面积:通常计量部门采用两个20kg砝码叠加,加上
摩擦层橡胶作为载荷装置,测量的M1级20kg常规砝码的底面积尺寸,(200×140)mm居多,因此推荐使
用橡胶面积约为(200×140)mm。
3.4.5路试车道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路试车道表面附着系数与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平板表面附着系数检测方法相同。
2022.10.13厦门普通水泥路面水泥路面,27.4℃,45%RH
序号传感器(N)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
12600.66
22500.63
32500.63
0.63
42500.63
52500.63
62400.61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水泥沙粒的配比有很大关系,沙粒越粗附着系数越大,机动
车检验机构在场地施工的时候,应特别引起重视。
滚筒制动台前后地面、牵引法驻车制动检验区域路面、滑板式驻车制动测试装置滑板表面及试验区
域地面、举升式驻车坡道表面(见下图)、移动式驻坡台表面附着系数与上述检测方法相同(试验数据
13
略)。
3.4.6驻车坡道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3.4.6.1将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安置于被检测表面上,在拉力传感器上缓慢由小到大施加与测试表
面平行的拉力F(如下图所示),读取载荷单元从静止到产生滑动时拉力传感器测得的峰值,即为牵引
力。
3.4.6.2按照3.4.6.1的方法重复检测6次,按公式(2)计算,即为附着系数。
F−mgsin(arctan(i))
=···························································(1)
mgcos(arctan(i))
式中:
——附着系数,无量纲量;
F——6次牵引力峰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m——载荷单元、摩擦层和拉力传感器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i——坡度,以百分比表示,取15%或20%(或根据实际坡度计算)。
其中:
14
H
i=100%········································································(2)
L
式中:
H——坡道的垂直高度,单位米(m);
L——坡道的水平长度,单位米(m)。
3.4.6.3被检测表面分为左、右两侧,每侧均取前、中、后三个位置,共六个位置,各位置均为机动车
驻车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常用位置,每个位置的附着系数均应满足技术要求。
15%驻坡2022.10.13,厦门,粗糙水泥路面,27.4℃,45%RH
序号传感器(N)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
13200.67
23200.67
33000.620.65
43100.64
53100.64
63100.64
20%驻坡2022.10.13,厦门,粗糙水泥路面,27.4℃,45%RH
序号传感器(N)附着系数6次平均值
13600.73
23600.73
33500.70
0.70
43400.68
53300.65
63500.70
15
3.4.7移动式驻车坡台表面附着系数检测
如下图所示叠加两块坡度相同的移动式驻车坡台,参照5.3.1和5.3.2的方法检测每块坡台测试面的
表面附着系数。
标引序号说明:
1——载荷单元;4——牵引绳;
2——摩擦层;5——移动式驻车坡台;
3——拉力传感器;6——定滑轮。
移动式驻车坡台表面附着系数检测示意图
标准中要求的水平状态2022.9.24石家庄粘砂表面32℃,40%RH
坡度15%坡度20%
6次
传感6次
序号传感器(N)附着系数平均附着系数
器(N)平均值
值
13200.814001.01
23100.783800.96
0.97
33200.810.773800.96
43000.763900.99
52900.733700.93
16
62900.733800.96
注:移动式驻车坡台底面如下图所示,无法检测附着系数,但是应该有足够的能力保证驻车主动检测时,
移动式驻车坡台不会产生位移。
3.4.8同一平面,改变不同的坡度,附着系数对比试验
(2022.9.30泰安,粘砂33℃,45%RH)
坡度0%
人工牵引电机牵引6次附着系数的平均值
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人工牵引水平牵引
3700.943210.81
3710.943280.83
3760.953240.82
0.940.82
3720.943320.84
3680.933270.83
3700.943250.82
坡度15%
人工牵引电机牵引6次附着系数的平均值
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人工牵引水平牵引
4350.963860.84
4310.953760.81
4350.963730.81
0.960.82
4390.973750.81
4410.983760.81
4340.963820.83
坡度20%
人工牵引电机牵引6次附着系数的平均值
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最大拉力N附着系数人工牵引水平牵引
17
4550.974100.86
4460.954110.86
4570.984150.87
0.960.87
4450.954180.88
4410.944100.86
4470.954730.87
3.4.9采用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与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检测同一平板制动检验台平板表面附着系
数的试验数据。
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从动态到静态的试验
平板制动台表面粘砂为金刚砂,通常附着系数0.80~0.95,但采用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检测时,
检测结果受到初始速度和制动力的影响非常明显,初速度越大附着系数越大,制动力越大附着系数越大,
检测结果在一个区间内较大幅度变化,因此建议采用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装置检测平面表面的附着系
数。
3.4.10不同温度对橡胶邵氏硬度的影响
采用邵氏硬度计对同一225R50/18汽车轮胎表面进行橡胶硬度测试
18
环境温度邵氏硬度
0℃72
5℃69
10℃65
20℃65
30℃64
40℃63
测试结论:认为环境温度对轮胎橡胶硬度影响有限,对附着系数检测结果影响较小,但应在附录中
增加橡胶邵氏硬度60~75的要求。
3.5综述报告
上述试验数据表明,理论分析准确,标准中规定的试验环境条件可行,仪器设备可用,所有试验方
法可行,计算公式准确测试结果与其他资料中查到的附着系数基本一致。
由于轮胎的规格、材质、花纹、花纹深度、橡胶硬度和摩擦面积均影响附着系数检测结果,应在附
录中予以规定。
3.6技术经济论证
目前各省市开展机动车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的计量部门、校准公司都有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和牵引式
附着系数测试仪,是广泛使用的仪器设备。轮式附着系数测试仪的生产厂家有浙江江兴、杭州博测、河
北中航、福建省计量院等,牵引式附着系数测试仪生产厂家有厦门计量院、中测院、深圳安车、浙江江
兴等,多数计量部门采用两个20kg砝码底部粘贴轮胎橡胶,配合拉力传感器使用,本标准发布后可快
速实施落地。
3.8预期的社会效益
附着系数是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依据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和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等标准的规定,在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时,
对检测设备、设施、场地、路面、辅助装置等均有附着系数的要求,附着系数的检测对机动车制动性能
的检验及车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欧美国家制定了测试路面附着系数的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测试仪器设备。测试方法有制动力系数法、
横向力系数法、试车减速度法、摆式仪法等,测试仪器包括路面横向力系数测定法、纵向附着系数测试
车、道路摩擦阻力测试系统、摆式仪等。这些方法和测试仪在特定场景下分别得到应用,但获取的数据
相互独立,没有可以量化转化的公式(详见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闫仕军论文《汽车试验道路附着
系数的测试》)。
19
1.摆锤法:摆锤的头部安装有橡胶头,摆锤自水平位置在重力作用下摆落被测路面(见下图),然
后通过摆锤摆起的角度来评价被测路面的摩擦性能,这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与传统附着系数检测方法
没有直接关系。
2.实车减速度法:实车测试不借助另外的测试轮,但需要安装相应的测量仪器(见下图)。测试时
保持脚踏板力不变,取车速下降的平均减速度,计算路面附着系数,同时根据绘制的滑移率曲线,获得
峰值附着系数。这种方法是一种间接的试验方法,还需要对车辆实施改造,目前尚缺少试验车辆和试验
数据。
3.用已知粗糙度和尺寸的材料,固定在载荷单元底部作为摩擦层,采牵引法拖拽载荷单元,测得的
附着系数找到与实际附着系数的对应关系进行换算:附着系数是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产生的,不是一个
固定值,与试验用摩擦层橡胶的材质、花纹、硬度,接触面积都有关系,目前这种方法缺少试验材料和
试验数据,这种方法虽然自身的检测一致性很好,与橡胶摩擦层没有明确的、线性的、已知公式或对应
的转换关系,即使在试验基础上获得,短期内也无法获得公众的认可。
4.底面为弧形的牵引法道路附着系数测试仪:
20
这是天津某公司生产的道路附着系数测试仪,底面为模拟轮胎的弧形结构,从现场试验看存在几个
问题:
①向下的正压力较小,仅97.53N(实际质量10.0kg),与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国标检测方法不符;
②与被测平面水平方向牵引的时候,由于载荷装置向前摆动,造成与传感器安装位置有一个夹角,
且从软件的计算来看,并未把这个倾角计算在内,造成测量系统误差;
③该仪器虽然可以输入坡度,但在水泥材质的15%驻坡上测得的附着系数明显大于金刚石表面的平
板制动台,与其他设备检测的结论相反;
④虽然检测过程既有滚动摩擦,也有滑动摩擦,但是两种摩擦并非同时发生,而是先发生滚动摩擦
再发生滑动摩擦,与车轮制动时的状态不符,而且该仪器最终取值为峰值,滑动摩擦远大于滚动摩擦,
所以最终的测试结果还是滑动附着系数;
⑤由于载荷装置重量较轻,橡胶与路面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检测时设备晃动明显,稳定性不佳;
⑥这台设备的本质还是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购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上海卖房定金合同范本
- 仪器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农业打药合同范本
- 第五章 第二节 一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业主安装电梯合同范本
- 全国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担保人范本
- 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版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4.2 同学相伴 第二课时 课件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城市开放空间-课件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调频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加氢站技术规范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4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
- 小学思政培训
-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课件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