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督战泻气呼啸摧枯拉朽 B.遗瞩巨额由衷惊心动魄 C.浩瀚业己澎湃白手起家 D.考验潇洒酷似残绝人寰2.(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了。 B.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C.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D.在农村的年集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20%。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 B.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形象,详尽生动。5.(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江山秋色图①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B.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C.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D.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6.(4分)本学期你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根据阅读积累,回答下面问题。(1)请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章节斯诺对“他”的印象《在保安》①是一位瘦弱的颇有些林肯式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我在一刹那所得的印象《在红军中》(上)②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一件私人的衣服,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2)《红星照耀中国》最早的书名是《红星在中国》后来改为《红星照耀中国》。显然,“照耀”一词比“在”更为传神。结合名著内容,你认为“照耀”一词有什么含义?7.(10分)按要求填空。(1),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2)亭亭山上松,。(刘祯《赠从弟》)(3)《龟虽寿》中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4)《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却无法相赠的愁苦的句子是“,。”(5)请你写出关于“信”的一句名言和一个故事:;。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8.(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峡》ㅤㅤ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ㅤㅤ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ㅤㅤ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ㅤ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沿溯阻绝空谷传响(2)翻译下面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滇游日记ㅤㅤ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久之,幸攀而上。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上甚削余仰攀而上B.无逾此者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久之春冬之时D.忽见层崖之上见往事耳(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仰攀而上。(6)阅读选文,请指出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与《三峡》有何不同。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9.(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时间不等人ㅤㅤ①意识到爸妈老去,是一个模糊而漫长的过程。第一次有这样的具体感知,是十四年前ㅤㅤ②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ㅤㅤ③临行前,妈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妈大声嚷嚷:“哎呀,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说着,满嘴胡诌。”妈妈见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ㅤㅤ④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她跑进院子,手里拎着一大袋子煮熟的花生。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带着路上吃。“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妈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竟感觉有些陌生。ㅤㅤ⑤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我望着她,她也凝望着我,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汪汪的少年。ㅤㅤ⑥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ㅤㅤ⑦车终究还是开动了。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ㅤㅤ⑧上了火车,爸从威海到济南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经渐渐暗了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B】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ㅤㅤ⑨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父亲很少交流。每次放学一回家,我最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爸,常常沉默,我并不知道,我们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式的火车晃晃荡荡,我与他也就这样彼此沉默了一整夜。ㅤㅤ⑩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他在前,我们走了很久很久,路并不长,我仍只是缓缓吐出几个字:“爸,路上注意安全。”爸说:“你先回去,第一次,对父亲,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一转身,泪就“啪嗒”掉了下来。ㅤㅤ⑪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站着,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锃亮的黑皮鞋,我突然有些逃离般地加快脚步往学校跑,似乎走了好久好久,只见父亲还在那里,只是,我已看不清楚他的模样。ㅤㅤ⑫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父亲ㅤㅤ⑬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还是父亲。(选自《读者》,有删改)(1)品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汪汪的少年。(2)选文第⑧段中A、B两处是否矛盾?为什么?【A】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B】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3)联系全文,说说文题“时间不等人”的含义。(4)选文第⑦段和第⑬段提到“远去的”是“我”,停留在“原地的”是父母,结合全文10.(20分)记叙文阅读。母亲的味道ㅤㅤ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ㅤㅤ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渍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醒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ㅤㅤ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ㅤㅤ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ㅤㅤ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洗马桶,在八点之前,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ㅤㅤ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地上薄薄的一层,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急步往家赶。刚出车站,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很浓很浓的香味。ㅤㅤ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ㅤㅤ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ㅤㅤ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ㅤㅤ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此刻全都消失殆尽。ㅤㅤ⑪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1)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事件主要内容概括一①二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三②四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①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②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作答。(4)请结合文章,分析第⑪段的作用。(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在意母亲的不完美。读了本文后,把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写出来。四、写作。(共50分)11.(50分)作文。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B.有误;C.有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2.【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有误。用来形容犯罪团伙。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3.【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推举、讨论;B.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且搭配不当;C.有误,两面对一面;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类题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4.【分析】本题考查文体知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解答】ABC.正确;D.有误,详尽生动”有误,篇幅短小,简明扼要。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5.【分析】《江山秋色图》是一首题画七绝,本诗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ABD.正确;C.有误,前两句中描写山的“缥缈”,以及“西风”“雁影斜”等景象都展现了秋天松弛闲静,并非生机勃勃。故选:C。【点评】做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对诗歌内容正确的理解,理解到位,才能做对。理解诗歌要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释。6.【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①根据原著中的“我到后不久,就见到毛泽东、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背有些驼,双眼炯炯有神,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知识分子的面孔,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可知。②根据原著中的“我住在彭德怀司令部所驻扎的处所,……这个司令部,它是一个很简单的房子,一条木板凳,一些红军画的地图。一条洗脸毛巾和面盆,这个人物是彭德怀。(2)本题考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斯诺对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敢于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的高度赞扬,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答案:(1)①毛泽东②彭德怀(2)“照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言、故事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妻子象禽兽(注意“禽兽”的写法)(2)瑟瑟谷中风(注意“瑟”的写法)(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注意“骥”“已”的写法)(4)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注意“盈”“袖”的写法)(5)名言:人无信不立;故事:曾子烹彘【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8.【分析】参考译文:三峡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夏天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怪形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肃杀,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滇游日记忽然看到层层山崖的上面,有个山洞朝向东方,我抬头攀登而上。山崖之上,极其陡削,千里之后,山土陡削不能承受脚趾,用手指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久,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幸好到了岩石上。然而,石头不坚稳,踩上去马上坠落,手攀岩石也会坠落,偶尔遇到一块稍微坚牢一点的,双足绷紧手指挂住,就像是沾在墙壁上一样,不能移动一步。想上去既无处可攀,要下去亦无地可踩,平生经历的险境,没有超过这里的。过了很久,先试探着找到四处不会坠落的石头放置双手双脚,然后悬空移动一只手,接着再悬空移动一只脚,一手一脚抓牢,然后再悬空移动另一只手和脚,幸好石头没有坠落,可是又感到手足无力自己像要掉下去一样。过了很久,才侥幸攀登上去。【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①句意为: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溯。②句意为: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响,回声。(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句中重点词语有:素,白色的;湍。句意为: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回旋的清波。(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第二段“至于夏水襄陵,虽乘奔御风,到夏季江水漫上山陵,气势磅礴;根据第三段“春冬之时,回清倒影,悬泉瀑布,清荣峻茂”可知,潭深水碧,景色优美令人沉醉,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哀转久绝”可知,伴有猿的哀鸣,令人感伤。(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A.不同,上面/向上攀登。B.相同,超过。C.不同,补足音节/的。D.不同,看见/了解。故选:B。(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句中重点词语有:仰,抬头;上。句意为:忽然看到层层山崖的上面,我抬头攀登而上。(6)本题考查写法分析。选文中“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石,随悬空移一足,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又手足无力欲自坠,幸攀而上”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三峡》中“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答案:(1)①逆流而上;②回声。(2)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夏天,江水满溢,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水流和缓,优美。秋季,凄清哀婉。(4)B(5)忽然看到层层山崖的上面,有个山洞朝向东方。(6)选文主要运用侧面描写,《三峡》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9.【分析】本文主要回忆了“我”去上大学父亲、母亲送“我”的场景,“我”发现远去的是“我”,而他们知识留在原地看着“我”离去。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他们守护着自己的生活,而年轻的我们将与父母有了空间的距离,时间不等人,父母渐老,珍惜当下。【解答】(1)本题考查加点字词理解。“泪汪汪”本义是指泪水充满眼眶,结合句子和文章上下文可知这里是因为“我”即将离家远去。结合“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她也凝望着我,看到了一个泪汪汪的少年”可知此处还包含了“我”对母亲老去。结合“我有些困惑,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我才意识到,而妈妈只是停留在了原地”可知还包含了“我”因为觉得自己对母亲关心不够而感到愧疚。(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语境可知“为了省钱,“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亦是父亲对“我”的爱,但对“我”舍得花钱,因此不矛盾。(3)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时间不等人”有两层含本题考查标题理解,面对母亲的反复叮咛时父亲说的话,而父母却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老去,对自己之前行为的愧疚。(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到她,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是我送父亲,停留在原地的,从此将独立生活,强调“远去的人”“是我”,他们守护着自己的生活,时间不等人,珍惜当下。答案:(1)“泪汪汪”指眼里充满了泪水,写出了“我”与母亲分别的不舍,因自己对母亲的关爱和理解不足、愧疚。(2)不矛盾。“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体现了父亲节俭的美德,是为了让舍友关照陌生环境中的“我”。(3)指已经到了该出发的时间,还指岁月流逝,“我”感悟到回报父母要及时。(4)“我”终会长大成人,离家远去,默默守候,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不变的。【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10.【分析】本文记叙了母亲在菜市场卖鱼;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到医院打扫卫生;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文章表现了母亲吃苦耐劳、关爱孩子、坚忍、无私奉献等品质。【解答】(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和概括。结合“从此,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渍里蹚来蹚去,母亲收摊回来,①概括为:在菜市场卖鱼,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①“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母亲还在卖烤红薯,用天气的寒冷体现母亲的吃苦耐劳。②通过“母亲笑”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起身收拾碗筷”“背过身”“抹下。母亲的这些反应都是因为“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并且告诉母亲北京再好,也是一座空城”,母亲感受到了这份感恩之情,也很欣慰。(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根据“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喜欢盘腿坐在床上,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可知、大大咧咧,干又脏又累的活”,体现了母亲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下决心不能耽误我”,都是源于对“我”的爱,深爱孩子的人。(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注意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照应了标题“母亲的味道”。到最后、鱼腥味、香烟味、烤红薯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是因为母亲的爱才是最芬芳的。内容上,所以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延伸。文章通过写母亲为孩子做出的奉献来赞扬母爱的伟大、细腻。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最关键的一点是,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大多数人心里的母亲形象。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母亲爱孩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防损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职业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复习进度安排的科学性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历年真题及答案
- 揭示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选题原则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变更请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知识更新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的准备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项目管理考试时间安排试题及答案
- 校内蜜雪冰城调查分析报告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课件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我们受特殊保护)新课件
- 脐带、胎盘蜕膜干细胞制备与储存协议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 灰砂砖合格证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战地卫生及救护学习教案
- 2023年04月20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
- 产品终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