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
编制说明
1工作概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
知》(国标委发[2022]39号),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负责《光学和光
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的修订起草工作,项目计划号为20221216-T-604。
1.2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有: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
化学物理研究所、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科汀光学技
术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承担工作见表1。
表1编制单位及承担工作
起草单位承担任务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承担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任务
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标准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进程管理
浙江大学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同济大学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杭州科汀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1.3主要工作过程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到下达的计划任务以后,于2022年12月行文至有关部
门和专家,落实标准制订工作组成员。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12月组
成了《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国家标准制订工作组,并开展了以下工作:
a)2022年12月~2023年2月,完成本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初稿;
b)2023年3月~4月,“工作组讨论稿”发往参编单位征求意见;
c)2023年5月,根据参编单位的反馈意见,主编单位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修改,
1
形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提交标委会。
2.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依据
本标准以ISO9211-1:2018(英文版)为基础,与其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采用国
际标准按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
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规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2.2编制原则
统一性——标准各部分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相同条款应使用相同措辞表述。
协调性——标准各部分的内容应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适用性——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一致性——本标准为国际标准的转换,起草时应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规范性——本标准的编写规则应遵循GB/T1.1-2020和GB/T1.2-2020的规定。
2.3主要技术内容
2.3.1概述
国标GB/T26332.1当前的版本为GB/T26332.1-2018,采标的国际标准版本为ISO
9211-1:2010。随着ISO标准更新到ISO9211-1:2018版,对应的国标GB/T26332.1也需要进
行更新修订,以保持国标的技术先进性。
本标准定义了与光学薄膜相关的术语。这些术语和定义分为三类:基本术语和定义、按
功能定义薄膜、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
1)基本术语和定义包含“通用术语”、“镀膜表面的光学特性类术语”、“偏振术语”和
“相位关系术语”四项,各项内容包含如下:
①通用术语:包括“元件和基底的表面镀膜”、“入射介质”、“出射介质”、“通光孔径”、
“边缘”、“测试样品”。
②镀膜表面的光学特性类术语:包括“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光谱吸收比”、
“光谱散射”、“折射率”、“入射角”、“入射面”。
③偏振术语:包括“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随机偏振光”、“非偏振
光”。
④相位关系术语:包括“相移”、“相位延迟”。
2)按主要功能定义薄膜包含“反射功能”、“减反射功能”、“分束功能”、“衰减功能”、
“带通或带阻滤光功能”、“分色或合色功能”、“偏振功能”、“相移功能”、“吸收功能”和“附
属功能”十项。
①反射功能:包括“反射膜”、“高反射膜”、“部分反射膜”。
②减反射功能:包括“减反射膜”。
2
③分束功能:包括“分束膜”。
④衰减功能:包括“衰减膜”。
⑤带通或带阻滤光功能:包括“滤光膜”、“带通滤光膜”、“带阻滤光膜”。
⑥分色或合色功能:包括“分色膜”、“长波通分色膜”、“短波通分色膜”。
⑦偏振功能:包括“偏振膜”。
⑧相移功能:包括“相位改变膜”。
⑨吸收功能:包括“吸收膜”。
⑩附属功能:包括“附属功能膜”。
3)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包含“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四项,各
项包含如下:
①点缺陷:包括“针孔”、“喷溅点”、“微粒”、“细微灰尘”、“节瘤”。
②线缺陷:包括“划痕”、“发状划痕”、“断裂”、“裂纹”。
③面缺陷:包括“色斑”、“磨损”、“纤维纹”、“薄膜空缺”。
④体缺陷:包括“起皮”、“剥落”、“起泡”。
本次制定的标准,技术内容与国际ISO标准接轨,为行业中的技术沟通提供了统一规
范,对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3.2技术内容架构
本标准共包含3章和一个附录A。
第1章:规定了本标准的范围;
第2章: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3章: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分为基本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定义薄膜、常见的薄膜缺陷
定义三类。
附录A:给出常见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示例。
2.3.3详细编制说明
本标准较上一版本国标的主要变化
与上一版本的国标相比,修订后的本标准有以下主要变化:
(1)标准名称由《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定义》更改为《光学和光子
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
(2)标准的技术内容架构进行了调整,由上一版的5个章节调整为3个章节。
(3)增加了“引言”,将上一版本中部分描述性内容放入引言中,并在引言中明确指出
“色度参数”(在上一版的标准中正文中曾简单提及)不属于本标准。
(4)更改了“光谱透射比”(见)、“光谱反射比”(见)、“光谱吸收
比”(见)、“椭圆偏振光”(见)、“圆偏振光”(见)、“随机偏振
光”(见)、“长波通分色膜”(见)、“短波通分色膜”(见)等术语的定
3
义表述;
(5)为术语“入射角”增加了表示符号“Θ”。
(6)增加了“高反射膜”(见)、“部分反射膜”(见)、“带通滤光膜”(见
)、“带阻滤光膜”(见)、“长波通分色膜”(见)、“短波通分色膜”(见
)等术语定义。
(7)更换了图A.1“针孔”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
(8)将代表“喷溅点”和“微粒”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图A.2和图A.3)进行了
互换,以更正之前标准中的错误;
(9)更换了图A.7发状划痕的显微照片。
(10)更换了A.12纤维纹的显微照片。
本标准与ISO9211-1:2018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9211-1:2018(英文版),使用的是“翻译法”。在标准制定
过程中,工作组尽量准确翻译该国际标准、尽力使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在此前提下,
工作组还考虑了行业应用习惯、中国人阅读习惯和GB/T1.1—2020的要求等,对国际标准
的翻译进行了调整。详述如下:
(1)去除了原ISO标准中的前言,前言部分依照国家标准的形式重新进行编写。
(2)增加了“引言”部分,将ISO标准的“Introduction”部分内容放入到“引言”中
[Introduction中的另一部分内容放入标准正文中,见(12)条和(13条)]。
(3)在ISO9211-1:2018中,第1章范围(Scope)的描述如下:
Thisdocumentdefinestermsrelevanttoopticalcoatings.Thesetermsaregroupedin
fourclasses:Termsanddefinitions,definitionofcoatingsbyfunction,definitionsofcommon
coatingimperfectionsandotherdefinitions.
Thisdocumentidentifiessurfacetreatmentsofcomponentsandsubstratesexcluding
ophthalmicoptics(spectacles)bytheapplicationofopticalcoatingsandgivesastandard
formfortheirspecification.Itdefinesthegeneralcharacteristicsandthetestand
measurementmethodswhenevernecessary,butisnotintendedtodefinetheprocessmethod.
直接翻译为:
本标准定义了与光学镀膜相关的术语。这些术语分为4类: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划分的
薄膜定义、常见薄膜缺陷的定义和其他定义。
本标准确定了通过应用光学镀膜对组件和基板进行表面处理[不包括眼科光学元件(眼
镜)],并给出了其规格的标准形式。它在必要时定义了一般特性以及测试和测量方法,但
不打算定义过程方法。
ISO原文中说的4类术语,实际上是错误地沿用了ISO旧版的说法,在撰写国标时应更
正为3类。同时,根据GB/T1.1—2020要求,原ISO标准中的“thisdocument”一律译为“本
4
文件”(而不是“本标准”或“本部分”)。
另外,工作组多个专家认为,直接翻译不能清晰表达含义,应调整语序结构进行意译。
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对“范围”的整体撰写如下:
本文件界定了光学薄膜相关术语。术语分为3类:基本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定义薄膜、
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光学元器件及基底的表面镀膜,给出了光学薄膜技术指标的标准表述形
式,定义了通用特性和必要的测试和测量方法,但不拟用于规定镀制方法。
本文件不适用于眼科光学(眼镜)的表面镀膜。
(4)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ISO80000-7,其最新版本为2019版,名称改
为“Quantitiesandunits–Part7:Lightandradiation”,增加了“andradiation”字样。本标准在应
用时引用了最新的2019版ISO80000-7标准。
(5)在ISO9211-1:2018中,在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第2句为如下
表述:ISOandIECmaintainterminologicaldatabasesforuseinstandardizationatthefollowing
addresses:
—ISOOnlinebrowsingplatform:availableat/obp
—IECElectropedia:availableat/
其内容翻译为:
ISO和IEC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地址如下:
—ISO在线浏览平台:/obp
—IEC电子百科:/
由于国家标准中不涉及ISO和IEC标准化术语数据库维护问题,若翻译这些内容会使
读者困惑,经工作组讨论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
(6)在ISO9211-1:2018中,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条
目中“surfacetreatmentofcomponentsandsubstrates”的“surfacetreatment”,直译为“表面处
理”,而它在此处实际指代的是“镀膜”这层意义,如果翻译为“表面处理”,可能会误导读
者理解为“表面清洗、抛光”等处理方式。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最后将的标题
改为“元件和基底的表面镀膜”,对应的英文也调整为“surfacecoatingofcomponentsand
substrates”。
(7)在ISO9211-1:2018第3章、和的条目中,分别对“光谱透
射比”的“注2”、“光谱反射比”的“注”和“光谱吸收比”的“注”进行了重新编辑,以
适应行业应用习惯;
(8)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的“注
1”中有如下说明:
istheregularspectraltransmittance(specular);
istheregularspectralreflectance(specular);
5
isthediffusespectraltransmittance(scattered);
isthediffusespectralreflectance(scattered).
直接翻译为:
——常规的光谱透射比(镜面);
——常规的光谱反射比(镜面);
——漫射光谱透射比(散射);
——漫射光谱反射比(散射)。
关于此处的翻译,如果沿用ISO的“说明语句+括号解释”的方式,翻译后不符合行业的
应用习惯,可能引起阅读歧义。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综合考虑专家意见,意译并修改为
以下的表述方式:
——理想镜面条件下,透射方向上的光谱透射比
——理想镜面条件下,反射方向上的光谱反射比
——正向散射的光谱透射比
——反向散射的光谱反射比
(9)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elliptically
polarized(椭圆偏振光)”、“circularlypolarized(圆偏振光)”、“random
polarization(随机偏振光)”,各标题中均漏写了“radiation”。经工作组讨论,为对应英文名
称中增加“radiation”字样,以修正ISO标准中的错误。
(10)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的长
波通分色膜SC-LP(Longpass)定义为:“coatingoftypeSCwherethespectralregionoflonger
wavelengthistransmitted”.
直接翻译为:长波区域为光谱透射区域的分色膜。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有成员提出该定义体现出长波区的光谱性质,但未体现短波区光谱
性质,定义不够完善。为更便于读者理解定义,以及符合行业规范,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
最后修改为:
长波区域为光谱透射区域,短波区域为光谱截止区域的分色膜。
(11)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的短
波通分色膜SC-SP(Shortpass)定义为
“coatingoftypeSCwherethespectralregionofshorterwavelengthistransmitted”.
直接翻译为:短波区域为光谱透射区域的分色膜。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有成员提出该定义体现出短波区的光谱性质,但未体现长波区光谱
性质,定义不够完善。为更便于读者理解定义,以及符合行业规范,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
最后修改为:
短波区域为光谱透射区域,长波区域为光谱截止区域的分色膜。
(12)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增加了“补
6
充说明”条文(见3.2.11),将ISO标准中“Introduction”关于光学薄膜功能的说明语句放
入其中,以阐明光学薄膜“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在标示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条文
中明确提及“表1”;
(13)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增加了“薄
膜缺陷示例”条文(见3.3.5),将ISO标准中“Introduction”对于薄膜缺陷的说明语句放入
其中,以明确薄膜缺陷测试方法,并在此条文中明确提及“附录A”。
(14)在ISO9211-1:2018附录A中的图A.1为薄膜缺陷“针孔”的照片。该照片中部
分缺陷疑似“节瘤”,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误导。经采纳专家意见和标准小组内部讨论,最后
将图中疑似“节瘤”的缺陷去掉。
图A.1修改前图A.1修改后
(15)对于ISO9211-1:2018附录A中的“图A.2喷溅点”和“图A.3微粒”的显微
照片,工作组内有专家认为图A.2代表薄膜缺陷“微粒”,图A.3代表薄膜缺陷“喷溅点”(即
图A.2和图A.3互换)更合适。
图A.2
原文为代表薄膜缺陷:“喷溅点(spatter)”
工作组认为应代表薄膜缺陷:“微粒
(particle)”
7
图A.3
原文为代表薄膜缺陷:“微粒(particle)”
工作组认为应代表薄膜缺陷:“喷溅点
(spatter)”
“喷溅点”缺陷:是在镀膜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小块薄膜材料突然飞溅到基底表面并附
着在基底上所造成的缺陷,通常,该缺陷的状态不应该是图A.2所示的在薄膜表面均匀分布
状态,而应是图A.3所示的在薄膜部分区域呈现的“喷射性溅落”状态。
“微粒”缺陷:是由薄膜表面或内部出现小碎块物质而呈现出的缺陷状态,它在薄表面
可能是均匀分布,也可能是局部分布,用如A.2来代表“微粒”缺陷更恰当,不容易引起阅
读歧义。
因此,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后,将图A.2和图A.3进行了互换。
(16)在ISO9211-1:2018增加了索引,以满足国家标准中对于“术语”类标准的要求。
3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9211-1:2018(英文版)。标准中所给出的试验方法或结果,
是在国际范围内被行业公认有效且被广泛采用的试验方法,其测试程序是通用的、成熟的。
经科研和生产试验验证并结合薄膜的使用情况,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证
明本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先进合理,切实可行。
4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部分为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9211-1:2018(英文版),技术内容与该ISO标准一致,
与该国际标准处于一致水平。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20和GB/T1.2-2020的编写规定和国内相关标准的规
定。作为国家标准,在与现行法规、国际、国内相关标准中内容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充分体
现了技术上的先进性。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国家标准无冲突。
6重大分歧意见和处理经过及依据
暂无。
7标准性质的建议
本标准中不涉及安全、环保等方面内容,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进行出版发行。
8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光学领域应用的光学薄膜相关术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本
标准的实施,将规范这些术语的标准表述形式,便于人们对行业相关技术的沟通,也有利于
相关技术内容的描述方式与国际接轨,对促进我国光学薄膜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尽快将本标准批准、颁布实施,在国内光学薄膜领域推广应用。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11参考资料清单
[1]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
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
9
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
第1部分:术语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
编制组
2023年5月
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
编制说明
1工作概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
知》(国标委发[2022]39号),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负责《光学和光
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的修订起草工作,项目计划号为20221216-T-604。
1.2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有: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
化学物理研究所、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科汀光学技
术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承担工作见表1。
表1编制单位及承担工作
起草单位承担任务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承担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任务
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标准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进程管理
浙江大学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同济大学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杭州科汀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协助起草,从技术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校核、完善
1.3主要工作过程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到下达的计划任务以后,于2022年12月行文至有关部
门和专家,落实标准制订工作组成员。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12月组
成了《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国家标准制订工作组,并开展了以下工作:
a)2022年12月~2023年2月,完成本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初稿;
b)2023年3月~4月,“工作组讨论稿”发往参编单位征求意见;
c)2023年5月,根据参编单位的反馈意见,主编单位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修改,
1
形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提交标委会。
2.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依据
本标准以ISO9211-1:2018(英文版)为基础,与其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采用国
际标准按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
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规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2.2编制原则
统一性——标准各部分的文体和术语应保持一致,相同条款应使用相同措辞表述。
协调性——标准各部分的内容应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适用性——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一致性——本标准为国际标准的转换,起草时应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规范性——本标准的编写规则应遵循GB/T1.1-2020和GB/T1.2-2020的规定。
2.3主要技术内容
2.3.1概述
国标GB/T26332.1当前的版本为GB/T26332.1-2018,采标的国际标准版本为ISO
9211-1:2010。随着ISO标准更新到ISO9211-1:2018版,对应的国标GB/T26332.1也需要进
行更新修订,以保持国标的技术先进性。
本标准定义了与光学薄膜相关的术语。这些术语和定义分为三类:基本术语和定义、按
功能定义薄膜、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
1)基本术语和定义包含“通用术语”、“镀膜表面的光学特性类术语”、“偏振术语”和
“相位关系术语”四项,各项内容包含如下:
①通用术语:包括“元件和基底的表面镀膜”、“入射介质”、“出射介质”、“通光孔径”、
“边缘”、“测试样品”。
②镀膜表面的光学特性类术语:包括“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光谱吸收比”、
“光谱散射”、“折射率”、“入射角”、“入射面”。
③偏振术语:包括“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随机偏振光”、“非偏振
光”。
④相位关系术语:包括“相移”、“相位延迟”。
2)按主要功能定义薄膜包含“反射功能”、“减反射功能”、“分束功能”、“衰减功能”、
“带通或带阻滤光功能”、“分色或合色功能”、“偏振功能”、“相移功能”、“吸收功能”和“附
属功能”十项。
①反射功能:包括“反射膜”、“高反射膜”、“部分反射膜”。
②减反射功能:包括“减反射膜”。
2
③分束功能:包括“分束膜”。
④衰减功能:包括“衰减膜”。
⑤带通或带阻滤光功能:包括“滤光膜”、“带通滤光膜”、“带阻滤光膜”。
⑥分色或合色功能:包括“分色膜”、“长波通分色膜”、“短波通分色膜”。
⑦偏振功能:包括“偏振膜”。
⑧相移功能:包括“相位改变膜”。
⑨吸收功能:包括“吸收膜”。
⑩附属功能:包括“附属功能膜”。
3)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包含“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四项,各
项包含如下:
①点缺陷:包括“针孔”、“喷溅点”、“微粒”、“细微灰尘”、“节瘤”。
②线缺陷:包括“划痕”、“发状划痕”、“断裂”、“裂纹”。
③面缺陷:包括“色斑”、“磨损”、“纤维纹”、“薄膜空缺”。
④体缺陷:包括“起皮”、“剥落”、“起泡”。
本次制定的标准,技术内容与国际ISO标准接轨,为行业中的技术沟通提供了统一规
范,对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3.2技术内容架构
本标准共包含3章和一个附录A。
第1章:规定了本标准的范围;
第2章: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3章: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分为基本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定义薄膜、常见的薄膜缺陷
定义三类。
附录A:给出常见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示例。
2.3.3详细编制说明
本标准较上一版本国标的主要变化
与上一版本的国标相比,修订后的本标准有以下主要变化:
(1)标准名称由《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定义》更改为《光学和光子
学光学薄膜第1部分:术语》。
(2)标准的技术内容架构进行了调整,由上一版的5个章节调整为3个章节。
(3)增加了“引言”,将上一版本中部分描述性内容放入引言中,并在引言中明确指出
“色度参数”(在上一版的标准中正文中曾简单提及)不属于本标准。
(4)更改了“光谱透射比”(见)、“光谱反射比”(见)、“光谱吸收
比”(见)、“椭圆偏振光”(见)、“圆偏振光”(见)、“随机偏振
光”(见)、“长波通分色膜”(见)、“短波通分色膜”(见)等术语的定
3
义表述;
(5)为术语“入射角”增加了表示符号“Θ”。
(6)增加了“高反射膜”(见)、“部分反射膜”(见)、“带通滤光膜”(见
)、“带阻滤光膜”(见)、“长波通分色膜”(见)、“短波通分色膜”(见
)等术语定义。
(7)更换了图A.1“针孔”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
(8)将代表“喷溅点”和“微粒”的薄膜缺陷的显微照片(图A.2和图A.3)进行了
互换,以更正之前标准中的错误;
(9)更换了图A.7发状划痕的显微照片。
(10)更换了A.12纤维纹的显微照片。
本标准与ISO9211-1:2018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9211-1:2018(英文版),使用的是“翻译法”。在标准制定
过程中,工作组尽量准确翻译该国际标准、尽力使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在此前提下,
工作组还考虑了行业应用习惯、中国人阅读习惯和GB/T1.1—2020的要求等,对国际标准
的翻译进行了调整。详述如下:
(1)去除了原ISO标准中的前言,前言部分依照国家标准的形式重新进行编写。
(2)增加了“引言”部分,将ISO标准的“Introduction”部分内容放入到“引言”中
[Introduction中的另一部分内容放入标准正文中,见(12)条和(13条)]。
(3)在ISO9211-1:2018中,第1章范围(Scope)的描述如下:
Thisdocumentdefinestermsrelevanttoopticalcoatings.Thesetermsaregroupedin
fourclasses:Termsanddefinitions,definitionofcoatingsbyfunction,definitionsofcommon
coatingimperfectionsandotherdefinitions.
Thisdocumentidentifiessurfacetreatmentsofcomponentsandsubstratesexcluding
ophthalmicoptics(spectacles)bytheapplicationofopticalcoatingsandgivesastandard
formfortheirspecification.Itdefinesthegeneralcharacteristicsandthetestand
measurementmethodswhenevernecessary,butisnotintendedtodefinetheprocessmethod.
直接翻译为:
本标准定义了与光学镀膜相关的术语。这些术语分为4类: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划分的
薄膜定义、常见薄膜缺陷的定义和其他定义。
本标准确定了通过应用光学镀膜对组件和基板进行表面处理[不包括眼科光学元件(眼
镜)],并给出了其规格的标准形式。它在必要时定义了一般特性以及测试和测量方法,但
不打算定义过程方法。
ISO原文中说的4类术语,实际上是错误地沿用了ISO旧版的说法,在撰写国标时应更
正为3类。同时,根据GB/T1.1—2020要求,原ISO标准中的“thisdocument”一律译为“本
4
文件”(而不是“本标准”或“本部分”)。
另外,工作组多个专家认为,直接翻译不能清晰表达含义,应调整语序结构进行意译。
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对“范围”的整体撰写如下:
本文件界定了光学薄膜相关术语。术语分为3类:基本术语和定义、按功能定义薄膜、
常见的薄膜缺陷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光学元器件及基底的表面镀膜,给出了光学薄膜技术指标的标准表述形
式,定义了通用特性和必要的测试和测量方法,但不拟用于规定镀制方法。
本文件不适用于眼科光学(眼镜)的表面镀膜。
(4)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ISO80000-7,其最新版本为2019版,名称改
为“Quantitiesandunits–Part7:Lightandradiation”,增加了“andradiation”字样。本标准在应
用时引用了最新的2019版ISO80000-7标准。
(5)在ISO9211-1:2018中,在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第2句为如下
表述:ISOandIECmaintainterminologicaldatabasesforuseinstandardizationatthefollowing
addresses:
—ISOOnlinebrowsingplatform:availableat/obp
—IECElectropedia:availableat/
其内容翻译为:
ISO和IEC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地址如下:
—ISO在线浏览平台:/obp
—IEC电子百科:/
由于国家标准中不涉及ISO和IEC标准化术语数据库维护问题,若翻译这些内容会使
读者困惑,经工作组讨论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
(6)在ISO9211-1:2018中,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条
目中“surfacetreatmentofcomponentsandsubstrates”的“surfacetreatment”,直译为“表面处
理”,而它在此处实际指代的是“镀膜”这层意义,如果翻译为“表面处理”,可能会误导读
者理解为“表面清洗、抛光”等处理方式。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最后将的标题
改为“元件和基底的表面镀膜”,对应的英文也调整为“surfacecoatingofcomponentsand
substrates”。
(7)在ISO9211-1:2018第3章、和的条目中,分别对“光谱透
射比”的“注2”、“光谱反射比”的“注”和“光谱吸收比”的“注”进行了重新编辑,以
适应行业应用习惯;
(8)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nddefinitions)中的的“注
1”中有如下说明:
istheregularspectraltransmittance(specular);
istheregularspectralreflectance(specular);
5
isthediffusespectraltransmittance(scattered);
isthediffusespectralreflectance(scattered).
直接翻译为:
——常规的光谱透射比(镜面);
——常规的光谱反射比(镜面);
——漫射光谱透射比(散射);
——漫射光谱反射比(散射)。
关于此处的翻译,如果沿用ISO的“说明语句+括号解释”的方式,翻译后不符合行业的
应用习惯,可能引起阅读歧义。经过标准小组内部讨论,综合考虑专家意见,意译并修改为
以下的表述方式:
——理想镜面条件下,透射方向上的光谱透射比
——理想镜面条件下,反射方向上的光谱反射比
——正向散射的光谱透射比
——反向散射的光谱反射比
(9)在ISO9211-1:2018第3章术语和定义(Term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竞设备升级换代的规划与实施
- 经营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代理记账合同的合作优化
- 电能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 科技创新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案例
- 2024年宣城市郎溪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笔试真题
- 2024年雄安宣武医院引进考试真题
- 生物医药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 高中维修合同范本
- 2024年荔波县甲良镇中心卫生院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邯郸市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
- 2020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处理数据中的一些应用
- 智能中台数据底座解决方案
-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2015版)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11钢的表面淬火解析
- 导数应用举例
- 第三讲文献的形成与流布1
- 配煤配矿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