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第三章核酸化学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nucleotide)。碱基戊糖磷酸核苷酸核苷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碱基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nucleoside)
(或脱氧核苷)。请画出胞嘧啶脱氧核苷的结构式核苷酸:AMP,GMP,UMP,CMP脱氧核苷酸:dAMP,dGMP,dTMP,dCMP
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四、核苷酸第三节核酸的结构5´端3´端核苷酸之间以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在链的一端的一个戊糖的3´位上OH是游离,另一端的戊糖其5´位上连有一个磷酸基团呈单磷酸酯状态,这两个末端分别称为3´末端及5´末端。CGA3´端核酸的一级结构二、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RosalindFranklin(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两条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右手双螺旋(doublehelix)。螺旋直径2nm,表面有大沟和小沟。2.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位于螺旋外侧,碱基垂直于螺旋轴而伸入内侧。每圈螺旋含10个碱基对
(bp),螺距为3.4nm。3.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连,A对T有两个氢键,C对G有三个氢键,这种A-T、C-G配对的规律,称为碱基互补规则。4.维持双螺旋稳定的因素:横向为氢键,纵向为碱基间的堆积力。(三)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组装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的组成DNA:约200bp组蛋白:H1H2A,H2BH3H4串珠状核小体结构串珠状核小体DNA双螺旋片段染色质纤维伸展形染色质片段密集形染色质片段整个染色体DNA的功能DNA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它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基因从结构上定义,是指DNA分子中的具有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其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功能。RNA(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RibosomalRNAs(rRNA,核糖体RNA)占80%以上:与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MessengerRNAs(mRNA,信使RNA)
占5%: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ansferRNAs(tRNA
,转运RNA)占15%:在蛋白质合成中运输氨基酸三、RNA的结构RNA分子的基本结构是一条线性的多核苷酸链,由四种核糖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一)、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2、其结构模式为∶
5’-帽子-5’非编码区-编码区-3’非编码区-3’多聚A1、真核mRNA链翻译产生一条多肽链。mRNA的功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5’-帽子结构(1)
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经焦磷酸与mRNA的5‘-末端核苷酸相连,形成5’,5’
-三磷酸酯键。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m7GpppNm-。*mRNA结构特点帽子结构的功能:帮助核糖体对mRNA的识别与结合(2)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称为多聚A尾。多聚腺苷酸(多聚A)的尾的作用:1.可能是延长mRNA的寿命;2.可能有助于mRNA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执行其模板功能.mRNA核内向胞质的转位mRNA的稳定性维系翻译起始的调控帽子结构和多聚A尾的功能*
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含稀有碱基较多
3´末端为—CCA-OH5´末端大多数为G
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二)、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稀有碱基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核苷甲基鸟苷次黄嘌呤*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氨基酸臂额外环二氢尿嘧啶环TΨC环识别mRNA的密码子接受氨基酸*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t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rRNA的结构(三)、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rRNA的功能参与组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组成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小亚基30S40SrRNA16S18S蛋白质21种33种大亚基50S60SrRNA23S5S28S5.8S5S蛋白质33种49种核糖体70S80S第四节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一、一般理化性质∶
核酸为多元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DNA是线性高分子,粘度极大 均为极性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嘌呤碱和嘧啶碱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核苷、核苷酸、DNA和RNA在240~290nm范围内均有紫外吸收。最大吸收峰在260nm左右。二、紫外吸收性质∶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可以用于鉴定DNA和RNA的纯度,常用A260/A280比值来判断。 纯DNA∶A260/A280=1.8
纯RNA∶A260/A280=2.0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当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吸收显著增强,这就是核酸的增色效应。减色效应(hypochromiceffect)∶当变性的核酸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原有的性质时,其紫外吸收的强度又可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三、核酸和核苷酸的两性解离∶
在核酸和核苷酸分子中,既含有可以给出H+的磷酸基团,又含有可以得到H+的碱性基团(碱基上的-N=,如嘌呤的N1和N7,胞嘧啶的N3),所以核酸和核苷酸是两性化合物,有等电点。5´-脱氧腺苷一磷酸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1、变性∶(1)概念∶
核酸变性是指核酸分子中双螺旋区域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受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而破坏,变成单链的过程。
核酸变性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所以变性后相对分子量不变,但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都会发生变化,最重要的表现为∶
溶液粘度降低 沉降速率增加 紫外吸收显著增强∶DNA可增加20-25% RNA可增加10%左右。 生物功能丧失或减弱。DNA变性的本质:双链间氢键的断裂(2)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
高温 极端pH(pH>10或pH<4)
变性剂(如∶尿素等)(3)DNA的变性温度(Tm):
DNA的变性不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步发生的,而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变性突然发生并迅速完成,就象晶体物质达到熔点时突然融化一样,这一温度就称为DNA的变性温度,也称为DNA的熔点,用Tm来表示。G-C碱基对比A-T碱基对更稳定通过测定Tm来推算DNA碱基的含量:(G-C)%=(Tm-69.3)x2.44 实际上,Tm是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也就是说,DNA溶液的温度达到Tm时,将有50%的DNA双链处于解链状态。
DNA的Tm一般为70~85℃。
Tm随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它也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离子强度低,Tm值小。2、DNA的复性∶
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互补单链又可以恢复碱基配对,重新成为双螺旋,这个过程称为DNA的复性(DNArenaturation)。
复性后的DNA的某些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也可以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减色效应。退火(annealing):
即DNA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来源相同的DNA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不同源DNA之间、DNA和RNA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一定条件下,去除变性因素后,核酸恢复二级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现象高温变性缓慢冷却复性急速冷却复性失败退火(annealing)(1)降温速度。若热变性的DNA从高温(Tm)迅速冷却至低温(4℃以下),则不能复性,此过程称为淬火。(2)DNA溶液的浓度越大,互补DNA链片段碰撞机会越多容易发生复性。(3)DNA片段越大,DNA内部的顺序越复杂,扩散速度也越慢,互补链的相遇机会也越小,复性也越难。与复性有关的因素∶3、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不同来源的变性DNA,若彼此之间有部分互补的核苷酸顺序,当它们在同一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和退火处理时,分子间部分配对成双链,这个过程称为分子杂交。将胶浸泡在碱溶液中使DNA进行变性,然后将变性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硝酸纤维素膜只吸附变性DNA),在80℃烤4-6小时,使DNA牢固地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变性后的DNA探针进行杂交。杂交须在较高的盐浓度及适当的温度(68℃)下进行数小时或十余小时。Southern印迹法(Southernblotting)应用类似的方法也可用于分析RNA、蛋白质。将RNA变性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再进行杂交,这方法称Northern印迹法(Northernblotting)。根据抗体与抗原可以结合的原理,也可以分析蛋白质。这个方法称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ting)
核酸分子中含有核糖和磷酸,它们可以分别与专一性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作为定性、定量检测核酸的依据。
六、核酸的呈色反应(1)核糖的地衣酚(3,5-二羟基甲苯)反应∶
用于定量测定RNA的含量。(2)脱氧核糖的二苯胺反应∶
用于定量测定DNA的含量。(3)核酸中磷酸的定量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