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预习导学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预习导学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预习导学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预习导学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预习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历史导学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创建的基本史实,分析科举制产生的意义。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自主梳理】

1.581年,建立隋朝,以为都城,他就是o年,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陆续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0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了和文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不太注重才能。隋文帝初步建立

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

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

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考试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300多年。

【合作探究】

1.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隋朝和秦朝有哪些相似之处?(秦朝和隋朝的相似点。)

【课堂演练】①②③椰欣亡

1.右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1--」----------1~~•

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Sg侔弼车605年618年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始开凿大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C.①开始开凿大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始开凿大运河③灭亡陈朝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者描述的是()

A.赵州桥B.长城C.都江堰D.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A.涿郡、江都B.洛阳、余杭C.洛阳、江都D.涿郡、余杭

4.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利评价我国古代某人才选拔的制度时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

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

古代的()

A.中央集权制B.九品中正制C.郡县制D.科举制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

是读书人”。和这几句诗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科举制C.分封制D.郡县制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3.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变化,培养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分析“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

【自主梳理】

1.唐朝的建立: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用人上虚心纳谏,重用________;广纳贤才,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等。

政治上完善____________;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_______生产。

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

面,历史上称之为“:

3.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0武则天统治期间,打击敌对的

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

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任用和宋璟为相。实行了一

系列改革措施: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编修经籍。唐玄宗统

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合作探究】

1.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课堂演练】

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

2.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存活百姓。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

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唐太宗采用的治国之道是()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兵家思想

3.《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提到:“在高祖统治初期,这个体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麻烦,导致了行政混乱,……

制度逐步被合理化,在唐太宗中叶,每一省的职能都得到明确的分工。”“这个体制”是什么?()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郡县制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

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5.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描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这反映了唐玄宗在位的最初20年

里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学习目标】

1.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

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

3.知道唐代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其艺术特点。

【自主梳理】

1.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和筒车;重

视兴修水利工程。

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冠于全国。②陶瓷业:陶瓷方面

有'‘南青北白”之说,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窑类雪似银,还有闻名中外的O

商业: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奉为“",意为各族共同

的君主。唐太宗时期,吐蕃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唐太宗将嫁给

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3.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诗人有——“诗仙”;——“诗圣”,

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之称;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O

【合作探究】

1.唐朝处理民族关系主要采取了哪些方式?

【课堂演练】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

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

生产工具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唐朝的

)

A.对外关系B.民族关系C.文化科技D.社会经济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还任用各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和亲政策……因此,

各民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上述材料说明()

A.唐太宗统治时对外交往频繁B.唐太宗时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唐太宗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

4.元稹《法曲》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这首

诗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气是()

A.政治和经济上出现改革潮流B.社会生活及文化上兼容并包

C.重文轻武政策使士人受到普遍尊重D.社会生活及文化上重视传统节日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自主梳理】

1.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科技,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

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次才成功抵达日本。

3.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年间,西行天竺取经,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

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后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记

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合作探究】

1.唐朝频繁对外交往的原因?

【课堂演练】

1.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们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史到中国的

国家是()

A.朝鲜B.日本C.大食D.波斯

2.《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

()

A.鉴真B.法显C.玄奘D.阿倍仲麻吕

3.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

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

4.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

献的人物是()

A.鉴真B.张骞C.玄奘D.班超

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自主梳理】

1.安史之乱: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

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边将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755

年,和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

潼关,逼近。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o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军

队的支持下,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

从此。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2.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在的率领下,攻入

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4.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

区出现吴、南唐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

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虽然政权分立,但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

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

1.从大唐王朝的兴衰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启示?

【课堂演练】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后期统治的写照。由此可见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是()

A.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B.内地兵力空虚,有机可乘

C.安禄山受宠,野心膨胀D.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2.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

的独立王国……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C.形成五代十国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

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统一的因素包()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长期政治

统一的历史影响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5.“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识图获得有效历史信息。

3.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弊,客观认识反思历史。

【自主梳理】

1.宋的建立:年,后周大将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随后他夺

取后周政权,该国号为宋,以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他就是宋太祖。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行政:①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o②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财政:除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重文轻武: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措施:①抑制武将,提升地位;②注重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4.1069年,宋神宗任用_____主持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合作探究】

1.如何看待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课堂演练】

1.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

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唐高祖李渊B.隋文帝杨坚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

2.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三十三万,“京师牛万余,诸道十方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

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A.导致了武将专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D.加强了中央集权

3.宰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担任这一要职的人往往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宋太祖对宰相采取的措施()

A.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B.扩大宰相的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

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和亲会盟D.重文轻武

5.”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

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

2.掌握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与战的基本史实。

3.用辩证的历史观分析澧渊之盟与宋夏和议的历史作用。

【自主梳理】

1.政权的建立

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北宋汉族960年赵匡胤开封/东京

西夏

2.北宋与辽的和战

背景:辽太宗时,占领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

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力

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澧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史称“"。此次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战: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连年战争使西夏也遭受很大损失,人口处于困苦之中。

和: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宋给西夏o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合作探究】

1.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和议?

【课堂演练】

1.下列政权属于契丹族建立的是()

A.北魏B.辽C.西夏D.清朝

2.漫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B.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

十万匹,银两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

A.辽军攻宋发生漫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辽宋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A.战争频繁B.双方和平共处C.时战时和D.互不往来

5.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目标】

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和北宋的史实;

2.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3.学会正确评价岳飞抗金的行为,正确评价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自主梳理】

1.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他就是金太祖。他模仿中原王朝,改

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先灭辽,后又于年灭掉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_____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

来定都,史称南宋。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统率“岳家军”在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

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失地之时,宋高宗和权臣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

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

迁都燕京,改名为o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合作探究】

L北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宋金议和?

【课堂演练】

1.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建立金政权的是(

A.完颜阿骨打B.皇太极C.耶律阿保机D.忽必烈

2.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

“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B.澧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

3.在邸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B.岳飞C.郑和D.戚继光

4.南宋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辽夏向金称臣B.金灭辽C.宋金达成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

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社会倒退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9课宋代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的时间及完成标志。

3.知道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自主梳理】

1.农业的发展

原因:①南方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劳动力和资金;

③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④南方政府重视农业生产;⑤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表现:①粮食作物: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从越南引进的,成熟早,抗旱力强,培育优

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中下游和成为重要的粮

仓,出现了“”的谚语。

②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时,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兴起,

海南岛己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开封郊外,

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的海船,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o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都市:①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人口多达百万。②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

设店铺。③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晚市。④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叫=⑤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区。

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①和是闻名

世界的大商港。②中国商船的踪迹,远达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管理机构: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纸币产生:北宋前期,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

钱并行的货币。

经济重心南移:从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时最后完成。南宋时,成为我国经

济重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合作探究】

1.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课堂演练】

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水稻B.小麦C.小米D.玉米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和“关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D.商品经济发展

3.《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

4.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制瓷业中心的是()

A.海南岛B.邢窑C.景德镇D.越窑

5.北宋时期,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演变。下列

演变开始于北宋的是()

A.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B.由杂乱形状向统一货币演变

C.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D.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

7.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

流域转移到了()

A.海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钱塘江流域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史实。

2.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主梳理】

1.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于1206年

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2.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

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3.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4.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陆秀夫、等人继续抗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

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国家的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1.我们既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是否矛盾?

【课堂演练】

1.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

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铁木真D忽必烈

2.南宋和蒙古政权直接对峙局面形成是在()

A.契丹灭亡后B.北宋灭亡后C.西夏灭亡后D.金朝灭亡后

3.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一西晋一秦一元B.西晋一隋一元一秦C.秦一隋一西晋一元D.秦一西晋一隋一元

4.如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示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由统一走向分裂

B.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C.社会日益繁荣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

2.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史实,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3.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为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

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梳理】

1.元朝的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北逾阴山,西极

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交融: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o促进了

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3.中央官制

行政: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开I、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军事: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监察:设负责监察事务。

4.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央的o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

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5.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

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6.对西域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7.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_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

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用史实来说明。

【课堂演练】

L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域最大的王朝。建立元

朝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B.契丹族C.鲜卑族D.蒙古族

2.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

中的回族形成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3.忽必烈曾感叹,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而御史台就是用来医治左右手的。由此可见御

史台的作用是()

A.负责监察事务B.负责军事事务c.管理行政事务D.负责起草政令

4.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

5.我国现行的“省”这种行政区划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而来的()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

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省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找出宋代瓦子出现的原因、含义及其发展概况,

2.了解宋元时期杂剧的形成与兴盛和传统节日的出现。

3.了解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找出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标出“元曲四大家”。

【自主梳理】

L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北宋时的、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等。其中,开封最为繁华的

是大相国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开封

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一一o里面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时就已出现,宋代大大发展,成为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每首词依据乐谱

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如《》《满江红》《蝶恋花》等。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

的有、、等。

3.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关汉

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著作的,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

历史,纵贯16个朝代。与司马迁的《》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合作探究】

1.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原因?

【课堂演练】

1.《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

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

A.城市街道整齐B.建筑规模宏伟C.客商往来不绝D.商业贸易繁荣

2.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④去“夜市”吃

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3.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B.散文C.词D.小说

4.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A.苏轼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

5.他位居“元曲四大家”的首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皇亲国戚葛彪的凶横残

暴,又有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这说的是()

A.马致远B.苏轼C.李清照D.关汉卿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和意义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2.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及其历史意义。

3.了解宋元时期陆路交通和海路交通发达的史实,找出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的影响。

【自主梳理】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我国在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著名的科学家在《农书》中对木

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传入世界各地。

2.指南针的应用: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开始用人造磁铁制

成指南的工具。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火药: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

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陆路交通的发达:古代著名的,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

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5..海路交通的发达: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

区,远至波斯湾及o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

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

【合作探究】

1.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课堂演练】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

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

3.恩格斯曾说:“在14世纪,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欧洲……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上述反映

了火药发明的()

A.背景B.国家C.经过D.影响

4.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网购成为了时尚,各种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兴起。我国宋元时期为

使臣和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是()

A.驿站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都护府

5.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自主梳理】

1.明朝的建立: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1368年,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取消,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王室。

中央:废除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军事: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监察:朱元璋设立,明成祖成立东厂,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3.科举考试的变化: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五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经济的发展

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

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安徽的徽商。

【合作探究】

L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比较一下明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课堂演练】

L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要到()

A.陕西西安B.河南开封C.浙江杭州D.江苏南京

2.《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

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