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家很会讲故事。人们透过他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们曾经听说过的“庄周梦蝶”、“东施效颦”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这位老人家就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今天我们来看他另一则故事——《庖丁解牛》。
二、检查预习
1、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2)作品介绍
庄子主张“天道无为”。“道”是什么?《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生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齐物论》在谈到风的时候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是说风是自己在吹,是“自取”,并不是哪个外在的怒者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是一种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庄子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用“异者”的眼光去看,那么,肝与胆的距离就像楚和越那样遥远;如果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么,万物都是一样的。
庄子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提出一种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不追求什么功名事业(无功),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毁誉(无名),这种人在精神上才是自由的。
2、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读音及句读:
踦砉騞郤窾綮硎謋
(2)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
(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3)疏通课文,语言建构
(掌握字词句)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
教师可适当提示下列重点字、词、句(在课文注释“基础”上补充,投影)。
1.一词多义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前一个:解;后一个:作为)
(3)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向通“响”
(2)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
(3)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通“枝”,指支脉
(4)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三.走近大师,知人论世。
3.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者,也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3)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三、文本研习
(一)欣赏“解牛之技”。
探究一: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探究二: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探究三:为什么要借文惠君的口夸赞庖丁?
明确:从正侧两个角度,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表达庖丁技艺高超,解牛之技熟练,给人美的享受。
(二)探讨“技中之道”(第四部分作重点探究)
(三)总结道法之变
“庄子之道”--引导课文意旨探究。
思考一: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
若要理解庄子是怎样借解牛来比喻“保养生命之道”,须按步骤走:
首先,要读懂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1)庖丁初解牛时,不熟牛的生理结构,眼中看到的,是庞然大物的牛,感到无从下手。
(2)三年后庖丁对牛的生理结构了如指掌,对牛体各个部位的特点也都一清二楚,解牛时,面对的已不是整头牛了。
(3)十九年后,庖丁掌握了养生的道理,解牛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从容刀而无须要感官接触。
其次,还要读懂庄子借族庖、良庖和庖丁比喻的三种人:
(1)族庖,比喻做事固执蛮干的,他们的精神容易受到损害。
(2)良庖,比喻较会处事的人,但因执着于解决问题,不识变通,他们的精神也会受到损害。
(3)庖丁,比喻能够“缘督以为经”的人,他们懂得顺应自然之道,他们的精神不会受到损害。
接下来,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的“养生之道”才能迎刃而解了:
(1)他以“刀”喻“生命”,“刀刃”喻“自然本性”;牛身筋骨错杂处喻世上纷繁的事物。庖丁解牛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游刃于骨节的空隙,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喻人如能顺应自然,无论事物如何纷繁,也可应付裕如,那么便本性无伤,天年尽享了。
(2)而文惠君听到庖丁说解牛时只要寻找关节的空隙,不可乱砍乱割,他便领悟到做事或治国都一样,只要找出关键性的地方,顺乎自然的天理去做,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这篇寓言故事实际上阐明了庄子的思想。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但作为独立的寓言故事,启示却是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思考二:你如何从中得到自己的学习之道和生活之道?
也应该顺从规律,按照学习与生活固有的规律,去掌握,通过不断练习,总结经验,得到自己的道理。(同学们可以自由回答)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探究二: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探究三:为什么要借文惠君的口夸赞庖丁?
明确:从正侧两个角度,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表达庖丁技艺高超,解牛之技熟练,给人美的享受。
(二)探讨“技中之道”生读第三段
探究一: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明确:
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规律),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总的概述技艺高超的原因。(总说)
探究二:具体分析庖丁所用具体的解牛之技是什么?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轱乎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余游刃有余地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探究三:庖丁怎样懂得解牛之技呢?她的神技因何而来?
解牛的三种境界:
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
探究四:庖丁怎样将技与道相关联?
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不识道)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识道)
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悟道)
探究五:怎么看待技与道的关系?
技:技之所通,或此一才,或此一事,或此一艺,或此一器
道:道者,无所不运,无所不通,一道而可旁通他道。
“技中之巧,以其熟练,而自应合于天理,故而未尝无道在,可由“技”而“道”
(重事上磨练)
同理也可由“道”而“技”
(重心性的涵养)
五、总结
(一)“解牛之技巧”
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二)“技中之道”
始解之时--所见无非全牛技术一般的阶段目有全牛(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技术高超的阶段目无全牛(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神遇不以目视进入道的阶段游刃有余(运用规律)
(三)“道法之变”
矛盾:牛体-(比喻)-社会
方法:刀--(比喻)--人
六、作业布置
(一)小作文练习。
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二)文言基础学科知识整理
通假字
砉然向然通“响”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
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古今异义
奏刀騞然奏:古—进今—演奏奏乐
乃中《经首》之会会:古—节奏今—表示能力,会议
进乎技矣进:古—超过今—动词,从外面到里面
所见无非牛者无非:古—没有不是今—只,不外乎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
依乎天理天理:古—指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天道
视为止,行为迟行为:古—行,动作;为,因此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因其固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连词,表转折
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
吾见其难为难为:古—很难下刀今—使人为难
虚词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3)然
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视为(之)止,
行为(之)迟
积累文中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三)(课后拓展阅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承认知识的地位,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从中可知,当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种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它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国家收费标准
- 泥工合同中的违约责任-2024年版
- 设备拆除安全合同范本
- 2024版工厂人力资源外包合同2篇
- 监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范本中股权转让的具体规定3篇
- 银行贷款合同电子版
- 情侣绝交协议书
- 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
- 员工宿舍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 HPE 3PAR8400、HPE 3000B SAN Switch安装及维护手册
- 阳光心态快乐工作-课件
- IBM-CBM预研报告课件
- 2023年苏州太仓临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 第十一届广东省安全(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大全(汇总版)
- 爱朋全自动泵操作教学课件
- 胃管置入技术课件
- 《慈母情深》 一等奖 教学课件
- 脚手架主要构配件质量检查验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