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教材中的科学方法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教材中的科学方法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教材中的科学方法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教材中的科学方法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教材中的科学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中的科学方法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关于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思维的综合体现)关于科学思维的常见概念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概念、命题和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分析和综合是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科学方法。观察归纳法、假说演绎法和辩证法等实际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像是一个方法模块、方法集成。逻辑论证是科学思维的高级形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很多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学方法。下列相关研究与所用科学方法对应有误的是(

)A.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不完全归纳法B.摩尔根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实——假说—演绎法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加法原理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C【解析】C:减法原理2.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正确的是(

)A.“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一结论的得出运用了归纳法B.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鲁宾和卡门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C.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运用了差速离心法D.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构建概念模型A【解析】:B:同位素标记法C:密度梯度离心法D:物理模型3.下列实验与其体现的科学方法或对科学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B.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同位素标记法C.显微镜下拍摄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照片——物理模型D.归纳法分两种,其中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也是可信的C【解析】C: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拍摄的照片不是物理模型。必修一——归纳法必修一——提出假说必修一——差速离心法注意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比较。区别一:定义不同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密度梯度离心法: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区别二:原理不同差速离心法: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F的作用。当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D、旋转半径为r、角速度为(弧度数/秒)时,可得:F=Mω2r或者F=V.D.ω2r。密度梯度离心法: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区别三:转速不同差速离心法:用多个离心转速。密度梯度离心法:只用一个离心转速。必修一——同位素标记法必修一——建构模型必修一——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2021广东卷·19题节选19.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3)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现建模成功;与治疗组相比,体现F有降血尿酸的效果。F能够降低URAT1和GLUT9的含量为模型大鼠灌服E必修一——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史实资料呈现:1921年,德国科学家Loewi(勒维)解剖了两只青蛙并取出心脏,其中一个连接迷走神经,一个剥离或割断。他将两个蛙心用导管连接实施灌流实验:他先电击了第一个心脏连接的迷走神经,第一个心脏受到抑制,当连接迷走神经的心脏的灌注液流到第二个心脏时,第二个心脏的跳动也变缓慢。如图1所示,此实验证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Loewi也因此获得了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必修一——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新试题】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当动作电位传达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称为终板膜的结构处,引起终板电位的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Ca2+浓度升高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

(“结构特性”或“功能特性”)。(2)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引起终板电位的产生是由于___

___(填离子移动),此时终板膜外电位表现为____

__电位.(3)神经-肌肉接头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最初并不清楚,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①取两个蛙的心脏(A和B,保持活性)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②A被某神经支配,B_________

___。③刺激A心脏的神经,A心脏的跳动减慢;__

__________。④结论:该神经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心脏跳动变慢。结构特性Na+内流负(电位)没有被该神经支配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B心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