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坚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这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还说,吃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失误,这才是好学的君子。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些都是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它把刚健当做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中正,即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这就防止了主观盲动等片面性的弊病。从战国到清代,历时两千年,《易传》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接受,不仅对于知识分子,而且对于一般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宏大气象。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虽然饱经忧患,却能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其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正在于此。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才能铸就民族复兴的伟业,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这令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对“刚健”文艺美学的重视和呼吁。在民族陷入生存危机的积贫积弱的年代,他大力倡导“力足以振人”的文艺,批评那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并视之为全世界”的狭隘文艺趣味,并身体力行,致力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鲁迅晚年倾力于译介外国版画作品,其意正在于通过编辑出版这些版画作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扶植刚健、质朴的文艺,以期达到振作国民精神的目的。刚健、质朴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这种美学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广泛共鸣,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在这一时期,延安革命文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诞生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激励着革命军民奋起抗战、救亡图存,推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取得最后胜利,也燃起千千万万普通民众走向美好明天的澎湃激情。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求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倡导弘扬传统文论和审美范畴中“刚健”美学精神,也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当代文学应着眼于时代需求,在文学创作和文化建构中灌注刚健雄浑的美学追求,以黄钟大吕的新时代史诗性表达,弘扬刚健之美,涤荡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扫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纠偏社会审美异化,摒弃畸形审美,以刚健的风骨、独特的意蕴、积极的追求,提高时代审美的精神高度。与此同时,深刻领悟刚健美学的时代价值应具有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从人类伟大的人文传统中汲取力量,解决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的努力,自然应该包括对于中华美学传统的辩证取舍和古为今用。当前,应致力于深度诠释“刚健”美学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塑造中,在西方美学“崇高”观念与中国“刚健”精神之间的差异和互补性“对话”中,实现传统文论精华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衔接。以清新、向上的“刚健”之美充盈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持续改善人类精神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总之,优秀传统文论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建构,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我们应更多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提炼契合时代需要的思想观念、美学精神和价值追求,使其融合到时代文化精神的伟大创造中,以自觉的使命意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强大魅力。(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意志坚定并且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是有志有德之人的必备品质,而且人应向着崇高理想不懈奋斗。B.《易传》概括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同时将“刚健”的具体内涵发展为“中正”,以更利于人们立身行事。C.延安革命文艺蓬勃发展,诞生了许多凝聚“刚健”精神的文艺作品,对革命军民、普通民众都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D.关于优秀传统文论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建构,我们使命重大,除弘扬“刚健”精神外,还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续汲取营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刚健”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但二者的论述各有侧重。B.《易传》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深入人心,也体现在中华民族连续性的文化进程中。C.鲁迅晚年倾力于译介外国版画作品,意在振作国民精神,可见他超越了狭隘的文艺趣味。D.对中华美学传统辩证取舍,借鉴西方美学“崇高”观念,可以突破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中庸》倡导“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B.司空图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欧阳修说“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C.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民间谚语说“人穷志不短”。D.《尚书》中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姚鼐认为“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在“刚健”精神主题研讨会上需要你发言,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围绕“传统塑我·当代需求”两个角度写出发言提纲。【答案】1.B2.D3.C4.①基于中华民族文化进程连续性的特点,提出“刚健”美学精神是时代必要的观点;②例举并阐释鲁迅先生对“刚健”文艺美学的重视和呼吁,及其历史意义;③突出观点的时代必然性,并给出实施方向;④发出呼吁,强化论点。5.①传承刚健有为这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从儒家经典中学习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激励自我,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荡涤低级趣味等,以更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度诠释“刚健”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持续改善人类精神生态发挥积极作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同时将‘刚健’的具体内涵发展为‘中正’”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它把刚健当做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中正”可知,原文意思是“要求刚健而中正”,二者是并列的要求,而不是内涵。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可以突破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说法绝对。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从人类伟大的人文传统中汲取力量,解决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的努力,自然应该包括对于中华美学传统的辩证取舍和古为今用”可知,“对中华美学传统辩证取舍,借鉴西方美学‘’崇高”观念”,是“可以突破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基本观点:刚健有为作为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之一,这一思想体现和影响非常广泛。A.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表述的是“中和”思想。B.作家平时保持着沉静的思考,就会体会到冲淡的微妙。选项表述的是传统文论中对“冲淡”的阐释,都不属于“刚健有为”的思想范畴。C.《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选项表述的是刚健精神对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影响,适合作为材料一中的论据。D.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选项表述的是“刚柔相济”,阳刚和阴柔并不绝对对立。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段共5个自然段落。依据第一段“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宏大气象”可知,开篇提出论点,即“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刚健’美学精神一直都在”。依据第二段开头的中心句“这令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对‘刚健’文艺美学的重视和呼吁”和“这种美学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广泛共鸣,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可知,此段主要运用的是例证法,例举并阐释鲁迅先生对“刚健”文艺美学的重视和呼吁,并且明确指出,这种美学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第三段开头“当代文学应着眼于时代需求,在文学创作和文化建构中灌注刚健雄浑的美学追求”和第四段开头“与此同时,深刻领悟刚健美学的时代价值应具有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可知,这两段主要由上段的历史过度到当今时代,指出文学创作和文化建构中仍然要灌注刚健雄浑的美学追求,即“突出观点的时代必然性”,并指出实施方向,即“应具有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依据第五段“我们应更多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提炼契合时代需要的思想观念、美学精神和价值追求”可知,文章最后重在呼吁,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提炼契合时代需要的思想观念、美学精神和价值追求”,从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强大魅力,重申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个人角度讲,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可知,刚健是一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可以使我们每个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社会角度讲,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才能铸就民族复兴的伟业,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可知,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依据材料二第三段“当代文学应着眼于时代需求,在文学创作和文化建构中灌注刚健雄浑的美学追求,以黄钟大吕的新时代史诗性表达,弘扬刚健之美,涤荡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可知,要涤荡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以清新、向上的‘刚健’之美充盈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持续改善人类精神生态发挥积极作用”可知,我们要发扬刚健自强精神,为持续改善人类精神生态发挥积极作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兰吾妻乔叶奶奶说她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学,才发现她也能识些字。有一次,我在写天,写得马虎,那一竖便往上顶破了横。她路过时看了一眼便站住,问,你写的这是个啥。我说是天。她说我看像是夫。我说就是天。她说天字出头就是夫。我不耐烦地说夫什么夫,她说丈夫的夫。①我翻眼看她,她却突然红了脸,疾步离开了。再后来我才知道,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识些字。她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认识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字,即自己名字的周边。和玉长得像的王、主,甚至圭,和兰形貌近的羊、美、竺。家这个字她也认识,还知道女和子凑在一起是个好。村里刷标语,她能准确地读出“农村”“形势”“建设”“贡献”之类的词。我写作业时她常在旁边入迷地看着,尤喜欢听我读出来,越大声越好。有时我故意扯破了喉咙读,然后喊累,让她给我烙鸡蛋饼,要油大的,层多的。她一边骂一边做,骂时做时都喜滋滋的。那个初秋的中午,院子里晒满了预备过冬的被褥枕头,屋子里的箱柜也都大敞着口。奶奶和邻居七大娘在院子里说话,我吃完饭,还不到上学的时候,有些无聊,也有些好奇,便往箱柜里翻,忽然翻到一个卷得很紧的包袱,便一层层打开,是一件大红碎花的棉袄,虽是一股子陈气,颜色却还很艳。抖开来,掉出了个牛皮纸信封,里面就是那封信。屋里光线昏暗,我便拿到堂屋去看,不自觉地读出声来:玉兰吾妻:见字如面。我这里都还顺利。勿念。你在家照顾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实为不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农村很需要建设,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要多做贡献。现在形势大好,我估计最迟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胜利,安心等我回来就好。夫绍功即日有些字我还不认得,只能蒙个音儿。正磕磕巴巴地读着,奶奶就跑了进来,边跑边骂:你个赖孙在那儿干啥哩?我堂皇回答,认字呢。这是信吧?我念念咋啦?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夺过来,又缩回去,显然是怕把信扯坏了,瞪了我好一会儿,方才抖着手说:你给我搁桌上,赶紧爬去上学。我便搁桌上,爬去上学。她激烈的反应让我越发有兴味,就总想再去偷看,她却换了地方。我找了又找,最终发现她藏在了枕头里,便故意拿到她跟前抖搂,这回她好像没那么生气了,温言款语地哄着我,叫我把信还她。然后她再藏起来,我再找。②像捉迷藏似的,我们俩玩了好几个回合。每到天气转凉,她就会开始泡脚,也让我一起泡。一个晚上,我们俩又泡脚时,她问了一番我的功课,我的语文刚考了个满分,看她喜悦,便顺势吹牛,说老师夸我在全班识字最多,普通话最标准。就知道俺妮儿精能得很。她摩挲着我的脸。你把那信拿出来,让我给你念念。我大喇喇地说。寻思了一会儿,她方才把信从贴身小衣的口袋里拿出来。信纸摸起来已经润润的了。你爷爷就写了这么一封信,就这一封。她说。你仔细拿着,好好给我念一遍。她说。不要声高。她又说。被她的郑重拘着,我便好好念了一遍。也没有声高。念完才看见她满脸的泪。奶奶,你咋啦?被她的泪吓着,我瞬间也哭起来。乖啊,不哭。她把我抱过来,却依然无声地哭着,哭着。我在她的怀里,也哭着。不明白她为什么哭,便哭得茫然。又因她的哭而难过,便也哭得恳切。我们两个就这么哭了好一会儿,她方止住。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这封信连你爸你叔都没看过,咱家只有你看过,只有你啊你个小赖孙。小赖孙到底是小,她的悲伤对我而言难以理解,那便不去理解。能确凿理解的是我已经掌握了她的核心机密,这让我越发有恃无恐,恃宠而骄,不知分寸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时不时地以这封信为把柄戏弄戏弄她。比如我会偶尔冷不丁地喊一声:玉兰吾——眼看她要打过来,再接上一个“奶”字,还戗她:咋啦,叫玉兰吾奶不中?玉兰吾奶,玉兰吾奶!她便又气又笑地骂,中你个赖孙。玉兰吾妻,玉兰吾奶——童年的记忆里,我从来只知道她叫玉兰。什么时候她还被叫作迎春呢?迎春,这是她出嫁前的闺名,无疑的。那么便可以就此推断,玉兰应是爷爷在婚后给她起的新名。③这两样花开的时令也一样,相较而言,迎春偏乡土,玉兰偏雅致。在那个年代,给妻子取一个新名,是不是相当于送上了一件非物质的爱情礼物?后来我才确定,那时的我其实被奶奶当成了小闺蜜,最小最亲的闺蜜。因给了我至高的闺蜜待遇,她才会和我分享这封信。④只是这个小闺蜜实在是太小了,太糊涂了。以至于多年后的现在才意识到,这封信就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情书。而这情书对她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了情书本身,简直就是她的人生指南。(节选自《宝水》,有改动)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说相信奶奶是文盲,可后来知道奶奶能够认识很多字,于是对奶奶非常钦佩。B.作者用回忆的方式进行叙述,能够更为理性地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情,并看清事情的真相。C.奶奶听完信后,“满脸的泪”“哭了好一会儿”,表现了她对爷爷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D.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借一封家书讲述了“我”和奶奶、爷爷和奶奶之间的情感故事。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突然红了脸”写奶奶因“我翻眼看她”而羞怯,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B.句子②运用类比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奶奶乐此不疲地玩找信藏信的趣味游戏。C.句子③借两种花分析了奶奶两个名字的特点,表明“我”更喜欢雅致的“玉兰”。D.句子④写“我”醒悟到自己因当时年龄小、不懂事,没能真正理解奶奶的内心感受。8.从爷爷写给奶奶的信中,可以看出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9.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称《宝水》“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请据此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答案】6.A7.D8.①体贴关心妻子;②积极要求上进(或“思想进步”);③舍小家顾大家;④热爱新社会;⑤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⑥有文化。9.①多用生活化口语,如“顶破了横”“大敞着口”,营造了真实的生活场景。②人物对话多用方言,如“爬去上学”“中你个赖孙”,富有地域特色。③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流畅,不事雕琢,浑然天成。【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于是对奶奶非常钦佩”错误。文中第一、二段写奶奶能认识一些字,可以看出“我”的意外和惊喜。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A.“因‘我翻眼看她’而羞怯”错误。是因为奶奶提到的“丈夫”二字,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而羞怯。B.“类比的手法”错误。此处的“像”,是“如同”的意思,是将两者进行比较,没有特殊的手法。“乐此不疲地”“趣味游戏”错误。“我”以此为乐,奶奶却因为找信、藏信而心中不安。C.“表明‘我’更喜欢雅致的‘玉兰’”错误。奶奶的名字是爷爷在结婚后送给奶奶的,表明爷爷更喜欢雅致的“玉兰”。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答题区间有明确的限制,即爷爷写给奶奶的那封信,故要从信中内容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信中“你在家照顾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实为不易”可知,作为丈夫,爷爷对奶奶一人担起家中的重担,照顾一家老小,非常辛苦不易,可以看出爷爷将此事常放在心上,心疼妻子,关怀妻子。从“农村很需要建设,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要多做贡献”可知,爷爷离开自己的家,服从农村建设大局,为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并鼓励奶奶学习提高,多为村子做贡献,可以看出爷爷暂时离开自己的小家庭服务国家建设,表现其舍弃个人为大家的高尚情怀,表现其对新时代的热爱,对农村的热爱,对新社会的热爱,展现其主动作为,向上进取的性格。从“现在形势大好,我估计最迟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胜利”可知,爷爷对当前形势信心十足,对取得未来建设的胜利信心满满,可以看出爷爷对建设好农村的期待与向往,相信自己的理想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实现,充满信心,充满期待。从“玉兰吾妻:见字如面”“夫绍功即日”的称谓和署名,以及信的内容,可知爷爷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需要理解“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意思,即风吹在水面上,自然形成波纹,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指文章写作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加雕琢,不事雕琢,浑然天成。从叙述语言看,本文的语言多引用口语,“越大声越好”“大敞着口”“只能蒙个音儿”“我大喇喇地说”等,均为平日生活中所说的大白话叙述,口语入文,使读者读起来仿佛是置身作品中,感受到了作品中的描写场景和情境。从叙述语言看,本文的语言朴实自然、平易生动,不事雕琢,平白如水,既经济俭省,又淡而有味。在人物对话上表现,省去了人物对话中常用的冒号、引号,很多地方甚至省略了交代说话者的话,不用“某某说”,而是以你一言我一语、你来我往的方式,直挺挺地和盘托出人物对话。从人物语言看,无论是奶奶挂地嘴边的“赖孙”,还是其语言中的“爬去上学”“精能得很”,还是“我”话语中的“咋啦”,都是极具河南特色的方言土语,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①太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劲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爱之道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何以知其然?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天屑临②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节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注】①挈:提举。②屑临:注意到。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忠实A欲天下之B富而恶C其贫D欲天下之E治而恶其乱F当兼G相爱H交相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爱,即爱自己,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中的“自伐”语法结构相同。B.盗贼,指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其中“盗”多指偷东西的人,“贼”多指抢东西的人。C.非,意为不是,与《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是非之心”中的“非”意思不同。D.者,表停顿,与《礼记·大学之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的“者”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开篇即提出中心观点:“圣人以治天下为事”就要知道天下动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B.墨子从父与子、兄与弟、君与臣关系入手,并进一步扩大关系范围,从而归纳出天下纷乱的原因。C.墨子能够在文中引入“天下之士君子”对自己“兼爱”主张的质疑,可见墨子具有自我批判精神。D.在墨子看来,受文王慈善之心的影响,没有儿子的老人能得以善终,失去父母的孩子能够长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2)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稿人黍稷狗彘。14.“天下之士君子”认为兼爱思想不能实现,墨子是如何驳斥这一观点的?【答案】10.DFH11.D12.C13.(1)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励亲爱呢?(2)不自恃大国而欺侮小国,不自恃人多而欺侮人少的,不以强暴威势抢夺农民的粮食、牲口。14.①先点明类比之间的差异性(一个“未有能行之”,一个“圣王行之”);②列举周文王的事迹证明“兼相爱”曾经存在过,具有可行性;③进一步强调自己的主张是“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心里确实希望天下富庶而不希望贫穷,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混乱,那就应该实行大家兼相爱,交相利。两个“欲……而……”结构的短语句式相同,应该在中间的D处断开,在后面的F处断开。“兼相爱”和“交相利”结构一致,在中间的H处断开。故选D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宾语前置句,应为“爱自”“伐自”。句意:儿子爱自己。/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绩。B.正确。句意:即使是天下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C.正确。不是/正确的。句意:这个比喻不恰当(这不是恰当的比喻)。/没有分辨是非善恶心的人。D.错误。语气词,表停顿/……的人。句意:没有谁能做到。/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墨子具有批判精神”错误,原文没有体现。这里是墨子通过驳斥别人的观点,强调自己“兼爱”的主张。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为”,把……作为;“恶”,怎么;“劝”,鼓励。(2)“不为”,不自恃;“众庶”,人多;“鳏寡”,人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墨子反驳的话在原文第二段。墨子先针对“挈太山而越河济”的类比,指出这个比喻不恰当“是非其譬也”。类比的事情“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而“兼爱之道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二者是有区别的。接着分析原因“何以知其然”,以周文王的事迹来驳斥,事实胜于雄辩。“文王之治西土”,“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各种人都能得到文王慈爱,这就是兼爱。最后得出结论,“当兼相爱,交相利”。而且强调“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参考译文: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能不明察祸乱兴起的原因。尝试考察祸乱因何而起?(祸乱)起于人们不互相亲爱。臣和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的祸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此使父亲受损失而自己得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此使兄长受损失而自己得利;臣子爱自己而不爱君主,因此使君主受损失而自己得利:这就是所谓的祸乱。即使是父亲不爱子女,兄长不爱弟弟,君主不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谓的祸乱。父亲爱自己不爱子女,因此使子女受损失而自己得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因此使弟弟受损失而自己得利;君主爱自己而不爱臣下,因此使臣下受损失而自己得利。这是因为什么呢?都起于不互相亲爱。即使是天下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也是这样。盗贼者只爱自己的家,而不爱别人的家,因此偷窃别人家以利自己的家;抢劫者只爱自身,而不爱别人,因此伤害别人以利自身。这是因为什么呢?都是起因于不相爱。即使卿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因此侵扰别人的封地以利自己的封地。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封国,不爱别人的封国,因此攻伐别人的封国以利自己的封国。天下的纷乱之事,全都在这里了。所以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励亲爱呢?所以天下之人互相亲爱天下就会安定,互相仇恨就会发生祸乱。所以墨子说不可以不鼓励爱别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当今天下的士君子说:“对,像那样互相亲爱当然好,虽然好,但却是不能实现的事,就好比想要举起泰山越过黄河、济水一样。”墨子说:“这个比喻不恰当(这不是恰当的比喻)。举起泰山越过黄河、济水,可以说是极其强劲有力了。但从古到今还没有谁能做到,比起大家兼相爱交相利就与此不同了,古代的圣王就曾经实行过。根据什么知道它如此呢?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土,明德如同日月,光照四方,被及西土。不自恃大国而欺侮小国,不自恃人多而欺侮人少的,不以强暴威势抢夺农民的粮食、牲口。上天注意到文王的慈爱,所以年老无子的人,能够得以善终;孤独没有兄弟的人,能够与其他民众共同生活;年纪小而失去父母的人,有所依靠而得以成长。这是讲周文王的事情,现在我们就要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因此墨子说:“当今天下的士君子,如果心里确实希望天下富庶而不希望贫穷,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混乱,那就应该实行大家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啊。”(节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魏了翁①解后②皇华③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注】①魏了翁:南宋人,曾任梓州知府。②解后:邂逅。③皇华:京华,指南宋都城临安。1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是作者与宪使不期而遇后,两人在元宵之夜骑马一起游览临安时所写。B.作者游览之时看到人们纷纷追随时代风尚,竟相学习风流人物才华的现象。C.一群儿童欢快地“拦街”拍手嬉笑,在热闹喧哗之中,作者感到有些寒酸。D.本词既有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又表达了由此所引发出来的感悟,耐人寻味。16.本词的下片体现了魏了翁哪些为政理念?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词的下片中作者看到“千炬烛”灯火通明,听到“数声讴”四处欢歌。为官者即使白了头也无怨无悔,体现出魏了翁勤勉尽责,为民操劳的为政理念。②“且得人心乐便休”,作者认为只要能让朝廷更得人心、百姓生活舒心,为官者就心满意足,体现了魏了翁的与民同乐,人民至上政治追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风流人物才华”错。此处的风流是风俗遗风的意思。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宪使在元宵之夜骑马一起观赏灯火的情景。诗中以魏梓州自称,表现了作者自嘲的幽默心态。“千炬烛,数声讴”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灯火辉煌的景象和歌声的欢乐。“不知白了几人头”,表达了对快乐的追求,为官者即使白了头也无怨无悔,体现出魏了翁勤勉尽责,为民操劳的为政理念。②“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表达了作者习惯于这样的繁华场景,以及他只求得到人们的欢心就心满意足的追求,透露出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作者认为只要能让朝廷更得人心、百姓生活舒心,为官者就心满意足了,体现了魏了翁的与民同乐,人民至上政治追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的“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们要功崇惟志,意志坚强,勇于担当大任。(2)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用“________”假设,引出下文对自己容颜苍老的描写;用“____________”,一句进行开始记梦,引出对隐约迷离梦境的描写。(3)小刚研学旅游,来到了碣石山风景区,欣赏着碣石山的景色,不禁想到含有“碣石”的古人成句,如“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纵使相逢应不识④.夜来幽梦忽还乡⑤.斜月沉沉藏海雾⑥.碣石潇湘无限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道”“幽”“潇”“摐”“旌旆”“逶迤”“残”。(四)文言知识考查(本题共1小题,3分)18.下列选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人而不仁,如礼何而:如果。
②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
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称赞,称许。
④致知在格物格:纠正。B.①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邀请。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盛土的竹筐。
③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
④常于几成而败之几:接近。C.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种植。
②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
③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卖。
④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排遣。D.①以其西为赵蔽也蔽:堵塞。
②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造次:仓促之间。
③上患吏多受赇赇:贿赂。
④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遂: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④格:推究。句意: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B.①要:求取。句意:不是为着要在同乡朋友中间博取名誉。D.①蔽:屏障。句意:因为魏国在赵国的西侧为赵国竖了一道屏障。故选C。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个个古老神奇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它见证了中文深厚的底蕴与灵动的风韵。甲骨文“走”字,是象形字,①。金文在甲骨字形下方增加“止”繁化,《说文解字》训“走”为“趋”,释名“徐行日步,急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代的“走”,②;今天的“走”,相当于古代的“步”。甲骨文“舞”字,是象形字,像人两手持舞具而舞之形。金文承甲骨字形而来,所以加脚形而为小篆的“舞”。甲骨文“武”字,作为会意字,由“止”和“戈”两个部分组成,“止”表行动,“戈”表武器,本义为持戈前行,征伐示威。看!“甲骨文”正在为我们解说精彩的体育项目:③,从“舞”到行云流水的艺术体操,从“武”到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无与伦比的底蕴。大运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相融合,通过由“静”到“动”的创造性转化,赋予古老的甲骨文字析的风采。不仅我们能解读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还能发现体育之美。甲骨文释放出的力量美与现代体育的运动美融为一体,大运会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①像人摆动双臂奔跑之形②相当于今天的的“跑”③从“走”到风驰电掣的短跑(或田径比赛)20.示例:我们不仅解读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还能发现体育之美,甲骨文释放出的力量美与现代体育的运动美融为一体,为大运会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第一段通过三个汉字的演变得出“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无与伦比的底蕴”的结论。尤其在介绍“步”和“舞”两个字时运用了相同的介绍形式,故根据“……是象形字,像人两手持舞具而舞之形”可推断,第一空要写“像……之形”的内容,然后根据所给图形可知,“走”字像人摆动双臂奔跑的形态,因此此处可填入的句子是“像人摆动双臂奔跑之形”。第二空,根据“今天的‘走’,相当于古代的‘步’”可知,前面要填入“古代的‘走’”后面的一句话采用的句式应是“相当于今天的……”,又根据“《说文解字》训‘走’为‘趋’,释名‘徐行日步,急行曰趋,疾趋曰走’”可知,古代的“走”应相当于今天的“跑”,故可填入的句子是“相当于今天的的‘跑’”。第三空,根据后面“从‘舞’到行云流水的艺术体操,从‘武’到刚柔并济的太极拳”可知,此处要填入的句子句式要与之一致,说的是与“走”有关的内容,且要联系上体育项目。那么又从前面内容可知,“古代的‘走’,相当于今天的的‘跑’”,那么这里要写的体育项目即是短跑或田径比赛,而“短跑”的特点是快,可想到成语“风驰电掣”,故此处可填入的句子是“从“走”到风驰电掣的短跑(或田径比赛)”。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解读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发现体育之美”的主语都是“我们”,故应将关联词“不仅”放在“我们”的后面。二是结构混乱,“甲骨文释放出的力量美与现代体育的运动美融为一体”与“大运会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中途易辙,应在“大运会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前加上“为”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就着方方的湖塘,种遍水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小憩,青蛙翘首长吟;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各不同。小镇因此得名“芙蓉镇”。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山风吹过,但见通街上空“万国旗”纷纷扬扬,红红绿绿,五花八门。再加上悬挂在各家瓦檐下的串串红辣椒,束束金黄色的苞谷种,个个白里泛青的葫芦瓜,形成两条颜色富丽的夹街彩带……21.文中的“方方”“各各”“紧紧”改成“方”“各”“紧”也可以,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1.“方方”不仅写出湖塘的方正外形,“各各”不仅写出了用处的不同,还强调用处之广。“紧紧”写出了建筑物的密度和拥挤程度,体现住户之间的亲密。叠词的运用更有节奏感,更押韵。“方”“各”“紧”则表达程度较弱,意味不如叠词丰富。22.①把水芙蓉的叶子比喻成铜锣,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芙蓉圆圆的形状和丰硕肥大的特点。②“蜻蜓立足小憩,青蛙翘首长吟”运用拟人和对偶的手法,小憩和长吟对称,写出了水芙蓉的叶片带给青蛙和蜻蜓的惬意。③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形成对偶,上对下,结对产,莲子对莲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写出水芙蓉的作用之大。【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方方”,形容事物的形状。文中用“方方”修饰“湖塘”,写出了湖塘的方正外形。“各各”,各自,指的是每一个或每个,强调的是单独的个体。结合“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分析,“各各”与“不同”连用,不仅写出了荷叶用处的不同,还强调用处之广。“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中的“紧紧”,意为“紧密、密密”,十几家铺子和几十户住家都分布在一条青石板街两侧,写出了建筑物的密度和拥挤程度,体现住户之间的亲密。以上三个都是叠词,叠词的效果是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叠词因为有重复的部分,更能强调和突出事物的特征,而“方”“各”“紧”不是叠词,表达程度较弱,自然也就不如叠词的意味丰富。【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肥大叶片”是本体,“铜锣”是喻体,把水芙蓉的肥大叶片比喻成铜锣,生动地写出了水芙蓉圆圆的形状和丰硕肥大的特点。“蜻蜓立足小憩,青蛙翘首长吟”运用拟人和对偶的手法。“小憩立足”“翘首长吟”分别赋予蜻蜓和青蛙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水芙蓉的叶片带给青蛙和蜻蜓的惬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材料购销协议模板
- 2024年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协议
- 城市核心区地下停车库使用权出让协议
- 2024年专业室内绿植养护服务协议
- 2024年专业人力资源业务协议书
- 2024年芒果种植基地供应协议
- 中小学学校章程模板示范全套
- 2024年度实木加工原材料订购协议
- 创新型公司合伙2024年协议样本
- 白鹭课件背景教学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英语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化妆品营销策划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50篇
-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数学试卷(一)
- 雕塑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