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阶段性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1.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过程中的菌种不需要专门接种,先清洗后去梗是为了较少杂菌污染B.过程③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C.过程③、④中主要发酵菌种的细胞结构不同,后者在过程⑤中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D.过程④⑤的发酵条件不同,过程④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过程⑤【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过程是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所以发酵过程中的菌种不需要专门接种,先清洗后去梗是为了较少杂菌污染,A正确;B、过程③属于果醋发酵,需要醋酸菌参与,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B正确;CD、过程④蓝莓酒制作的菌种是来源于蓝莓上的野生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最适温度为18~30℃,需要无氧条件,过程⑤属于蓝莓醋发酵,所需菌种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最适温度为30~35℃,需要有氧条件,两个发酵菌种的细胞结构不同,且过程④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过程⑤,⑤醋酸发酵产生的醋酸使pH下降,过程⑤中的主要发酵菌种酵母菌失去发酵能力,C正确,D错误。故选D。2.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某科研团队拟从含盐量高的餐厨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中筛选分离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耐盐菌株,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乙培养基中加入尼罗红,尼罗红是细胞内储存的脂类物质的荧光染色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显示红色。)A.配制甲培养基时可适当提高培养基的盐浓度,接种后应置于摇床中振荡培养B.接种前,为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应先将空白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C.①过程是扩大培养,②过程中应挑选有红色荧光的菌落进行培养D.可用诱变或基因工程方法选育PHA合成能力更强的耐盐菌株【答案】C【解析】【分析】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从含盐量高的餐厨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中筛选分离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耐盐菌株,故配制甲培养基时可适当提高培养基的盐浓度,接种后应置于摇床中振荡培养,提高溶解氧含量,A正确;B、接种前,为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应先将空白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B正确;C、①过程是选择培养,②过程为扩大培养,扩大培养之后,通过气相色谱法挑选有红色荧光菌落进行培养,C错误;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用诱变或基因工程方法选育PHA合成能力更强的耐盐菌株,D正确。故选C。3.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选择培养或鉴别培养的方法来筛选出目标菌种,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解刚果红染料,从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B.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C.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够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菌株D.在含有碳酸钙的培养基上生长的乳酸菌菌落周围会出现“溶钙圈”【答案】A【解析】【详解】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解纤维素,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A错误;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呈碱性,从而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B正确;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够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菌株,C正确;在含有碳酸钙的培养基上生长的乳酸菌菌落周围会出现“溶钙圈”,D正确。4.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微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D.通过发酵获得大量微生物菌体,从菌体中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动物饲料【答案】D【解析】【分析】1、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物的分离、提纯等方面。2、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详解】A、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A正确;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酒精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B正确;C、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正确;D、单细胞蛋白是指利用发酵工程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可制成微生物饲料,D错误。故选D。5.研究发现,生长素能够维持拟南芥bZIP59蛋白的稳定性,并增强其与LBD形成复合物的能力,bZIP59-LBD复合体直接靶向FAD-BD基因,并促进其转录,这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影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B.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有机碳源C.培养基中添加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植物细胞发育的方向D脱分化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再分化时需要适当光照诱导叶绿素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详解】A、生长素通过促进bZlP59-LBD复合体的形成促进FAD-BD基因的转录,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全能性较强,说明生长素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影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A正确;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蔗糖作为有机碳源,这是因为未形成叶绿素的培养物(如愈伤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时有利于生根,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发育,故培养基中添加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植物细胞发育的方向,C正确;D、脱分化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再分化时需要适当光照,以诱导叶绿素产生,D正确。故选B。6.三白草和鱼腥草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杂种细胞,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利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B.②过程通常在低渗溶液中采用PEG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特有功能丧失,但结构不变D.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但未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为去除细胞壁,②为原生质体融合,③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④提取代谢产物。【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过程①三白草和鱼腥草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配制的解离液会杀死细胞,A错误;B、过程②通常在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不能用低渗溶液,不然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可以采用化学法(PEG融合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错误;C、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就是让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为未分化的细胞——愈伤组织的过程,因此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特有功能丧失,结构也发生改变,C错误;D、图中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一个完整的新的植物体的过程才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故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D。7.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草莓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草莓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5%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灭菌B.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种选育方式的效果进行鉴定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定向突变D.方法一中选择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是该部位细胞的分生能力强【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其具体流程为: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移栽成活。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如茎尖、芽尖)细胞;植物脱毒方法:进行组织培养;结果:形成脱毒苗。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详解】A、方法一中甲经A过程可产生无病毒苗,可推知,甲为茎尖、芽尖等分生组织,A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5%次氯酸钠溶液对外植体甲进行消毒而非灭菌,A错误;B、无病毒苗应根据植株性状检测,不需要接种病毒,抗病毒苗需要通过病毒接种的方式来判断选育方法的效果,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种选育方式的效果进行鉴定,B正确;C、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D、方法一中选择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是该部位细胞的含毒量少,甚至不带毒,诱导更容易获得脱毒苗,D错误。故选B。8.科学家将C-Myc(原癌基因)、KI4(抑癌基因)、Sox2和Oct4等四种关键基因利用病毒转入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内,获得iPS细胞,iPS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成各种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入c-MyC、KIf4、Sox2和Oct4等的作用是诱导已分化细胞转变为未分化细胞B.iPS细胞的分化程度与胚胎干细胞最接近C.在培养过程中,iPS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需要进行传代培养D.由题干可知所运用的病毒需要进行灭活处理【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详解】A、由题意可知,iPS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成各种细胞,转入c-MyC、KIf4、Sox2和Oct4等的作用是获得iPS细胞,所以转入c-MyC、KIf4、Sox2和Oct4等的作用是诱导已分化细胞转变为未分化细胞,A正确;B、iPS细胞是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即iPS细胞的分化程度与胚胎干细胞最接近,B正确;C、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将分瓶后的细胞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在培养过程中,iPS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需要进行传代培养,C正确;D、由题意可知,获得iPS细胞过程中病毒的作用是将c-MyC、KIf4、Sox2和Oct4转入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内,若病毒灭活就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因此运用的病毒不需要进行灭活处理,D错误。故选D。9.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型人兽共患病毒(RNA病毒),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炎,感染者有发热、严重头痛、脑膜炎等症状,给人及动物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以猕猴为实验材料来生产抗尼帕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B.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BB、AA、BBC.筛选1过程中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核融合的细胞会死亡D.筛选2为对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答案】B【解析】【分析】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是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详解】A、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A正确;B、细胞的融合具有随机性,结合题干“已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可知,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ABB、AAAA、BBBB,B错误;C、筛选1为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C正确;D、筛选2为第二次筛选,是对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D正确。故选B。10.研究发现;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与转铁蛋白(Tf)结合,可将铁元素运输至胞内。肿瘤细胞内铁元素浓度远高于正常细胞。科学家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研制出鼠源性抗TfR抗体,可用于治疗小鼠肿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表面TfR的表达量多于正常细胞B.抗TfR抗体通过阻止Tf与TfR的结合来抑制铁元素的摄取,抑制肿瘤细胞增长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给小鼠接种TfR,并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D.经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A、题意显示,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与转铁蛋白(Tf)结合,可将铁元素运输至胞内,而肿瘤细胞内铁元素浓度远高于正常细胞,据此可推测,肿瘤细胞表面TfR的表达量多于正常细胞,A正确;B、抗TfR抗体通过阻止Tf与TfR的结合来抑制铁元素的摄取,进而降低肿瘤细胞内铁元素的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增长,B正确;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给小鼠接种TfR,TfR作为抗原能刺激小鼠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而,可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作准备,C正确;D、经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一步筛选才能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而后才可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大量培养,D错误。故选D。11.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p72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p72的单抗D.p72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上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每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抗体是单抗。【详解】A、单抗的制作需要筛选,而多抗不需要筛选,抗原纯度越高,产生的多抗纯度越高,因此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小,A错误;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错误;C、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所以向小鼠体内注入p72后,可以刺激小鼠产生多种抗p72的单抗,C错误;D、p72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多抗仍有效,D正确。故选D。12.科学家将大熊猫的体细胞和兔子的去核卵母细胞构建成重组细胞,使重组细胞成功发育为囊胚,标志着异种核质相容问题得到解决,异种克隆大熊猫迈过了第一道“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获取卵母细胞前,用含促性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兔子可使其超数排卵B.可通过梯度离心法去除兔子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C.可将大熊猫的体细胞直接注入兔子的去核卵母细胞D.选用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的细胞质已成熟,可支持重组细胞发育成胚胎【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克隆技术即核移植技术,利用处于MII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使已分化的细胞核恢复分裂能力。【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含促性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兔子会使其失活,A错误;B、可通过梯度离心、紫外线短时间照射等方法去除兔子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B正确;C、可将大熊猫的体细胞直接注入兔子的去核卵母细胞,然后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C正确;D、选用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的细胞质已成熟,含有使已分化的细胞核恢复分裂能力的物质,可支持重组细胞发育成胚胎,D正确。故选A。13.“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步骤是:研磨→去杂质→析出→鉴定:某研究小组欲探究不同的去杂质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去杂质方式沉淀质量(g)DNA浓度(ng/μL)OD260/OD280二苯胺鉴定离心0.06881.51.53蓝色4℃冰箱静置0.1028336.41.41(注:OD260与OD280的比值可检查DNA纯度。纯DNA的OD260/OD280为1.8,当存在蛋白质污染时,这一比值会明显降低)A.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对研磨液进行离心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C.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D.析出时的离心转速明显高于去杂质时【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详解】A、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应选择富含DNA的材料,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正确;BC、离心研磨液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离心能够加速细胞膜、细胞器、一些较大杂质的沉淀,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B错误,C正确;D、据表可知,离心时DNA浓度是81.5,4℃冰箱静置是336.4,说明静置时蛋白质含量较多,沉淀质量离心时是0.068,4℃冰箱静置是0.1028,比较可知DNA的沉淀质量小,故析出时的离心转速明显高于去杂质时,D正确。故选B。14.斑点印迹杂交是一种简单的DNA分子杂交技术,其技术流程如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可显示原培养皿中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置B.p和q片段能够杂交的主要原因是两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C.p和q片段的杂交双链区域形成过程中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生成D.斑点印迹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答案】A【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详解】A、斑点印迹杂交技术是将目的基因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进行标记,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杂交,如果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上,那么标记基因就会与其结合,通过放射性自显影就可以检测出整合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以该技术可以显示原培养基中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置,A正确;B、p和q杂交是因为两单链的碱基可以互补配对,B错误;C、在杂交过程中,双链区域会有氢键形成,但不会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D、斑点印迹杂交是一种简单的DNA分子杂交技术,该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的导入和转录,但无法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D错误。故选A。15.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退火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C.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片断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断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答案】C【解析】【分析】PCR是利用 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 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 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 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详解】A、退火是在高温解旋后降低温度让引物与模板链结合,退火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A正确;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如电泳一段时间后,较大的DNA分子迁移距离小,离加样孔近,而较小的DNA分子迁移距离大,离加样孔远,B正确;C、由于使用的引物是甲和丙,没有与基因相应位置配对,因此不管基因正接还是反接,均为450bp,C错误;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断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若正接,不能扩增出100bp的片段,D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16.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易腐烂变质,滋生病原微生物等。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合可以将有机厨余垃圾迅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减轻环境污染。为制备分解有机厨余垃圾的微生物菌剂,某科研小组对两菌种进行了最佳接种量比的探究实验,并得出下图的实验结果。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巨大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氮源,圆褐固氮菌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氮源B.要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39和36.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3.9×107D.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答案】ABD【解析】【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详解】A、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物质,巨大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氮源,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其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氮源,但其需要氮源,A错误;B、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C、将1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39和36。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42+39+36)÷3÷0.1×100×1000=3.9×107,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为1∶1时比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为2∶1时效果好,但由于该实验设置的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例的组数过少,所以无法判断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的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D错误。故选ABD。17.某科研小组以感染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的菊花品种“寒小白”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对茎尖诱导分化成活率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图是对不同试管苗进行RT-PCR(逆转录PCR)后的电泳示意图(引物根据CSVd的基因序列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处理方法样本存活数CSVd脱毒率长度<0.3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659.78长度0.3-0.7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7522.6长度0.7-1.0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906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7136.62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7146.48A.实验中所用茎尖大小与茎尖诱导成活率正相关,与脱毒效果反相关B.试管苗2、5尚未脱毒成功,3、4已成功脱去CSVd病毒C.RT-PCR技术中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热稳定DNA聚合酶D.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和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的脱毒率均优于单独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答案】CD【解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长度0.7-1.0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样本存活数最大,长度<0.3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样本存活数最小。而CSVd脱毒率长度0.7-1.0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最小,长度<0.3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最大。综合两方面数据,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样本存活数、CSVd脱毒率都较大。【详解】A、由表格数据看出,茎尖大小与茎尖诱导成活率正相关,与脱毒效果反相关,A正确;B、2、5电泳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相同的结果,3,4则没有,说明3、4成功脱毒,2、5未能脱毒,B正确;C、RT-PCR技术中需要先将RNA逆转录形成DNA,在进行DNA扩增,该过程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热稳定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连接酶,C错误;D、由表格数据可知,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和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的脱毒率均低于长度<0.3mm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D错误。故选CD。18.抗生素I-IV均可治疗黄色葡萄球菌(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将分别含等剂量抗生素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培养基时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微酸性B.测量菌落和抑菌圈直径时应直接在皿盖上测量C.抗生素IV治疗Sau感染引起的肺炎效果最好D.抑菌圈中出现的菌落可能是Sau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CD【解析】【分析】培养基的概念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详解】A、该培养基培养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A错误;B、测量菌落和抑菌圈直径时应直接在皿底上测量,这样可以避免杂菌污染,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抗生素IV获得的抑菌圈最大,因而治疗Sau感染引起的肺炎效果最好,C正确;D、抑菌圈中出现的菌落可能是Sau发生了基因突变,因而具有了对抗生素的抗性,D正确。故选CD。19.从中国仓鼠卵巢组织分离、培养的CHO细胞是生物制品领域最主要的生产细胞,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蛋白的生产和基因工程。CHO细胞可以在培养基中高密度生长,能够分泌胞外蛋白且自身的分泌蛋白比较少。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内,在体外培养并大量表达出RBD二聚体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O细胞作为新冠病毒的宿主细胞,提供病毒所需的营养物质B.与培养普通动物细胞相比,CHO细胞两次分瓶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C.与大肠杆菌相比,CHO细胞表达的外源蛋白与天然蛋白更加相似,后期蛋白质的纯化更容易D.CHO细胞能够表达出RBD二聚体,说明新冠病毒与仓鼠的遗传物质相同【答案】AC【解析】【分析】动物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环境:无菌——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无毒——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危害。(2)营养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培养基类型: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3)温度和pH值:哺乳动物多以36.5±0.5℃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4)气体环境: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详解】A、从中国仓鼠卵巢组织分离、培养的CHO细胞是生物制品领域最主要的生产细胞,据此可推测CHO细胞作为新冠病毒的宿主细胞,提供病毒所需的营养物质,A正确;B、CHO细胞可以在培养基中高密度生长,因此,与培养普通动物细胞相比,CHO细胞两次分瓶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CHO细胞为真核细胞,且能够分泌胞外蛋白且自身的分泌蛋白比较少,与大肠杆菌相比,CHO细胞具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更完善加工,表达的外源蛋白与天然蛋白更加相似,后期蛋白质的纯化更容易,C正确;D、CHO细胞能够表达出RBD二聚体,说明新冠病毒与仓鼠的遗传物质在进行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遵循的规则是相同的,即新冠病毒和CHO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D错误。故选AC。20.OsGLO1、EcCAT、EcGCL和TSR四个基因分别编码四种不同的酶,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分别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部分序列如图所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棉花,在棉花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的代谢途径,提高了棉花的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四个基因都在棉花叶绿体内进行转录、翻译B.OsGLO1、EcCAT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不同单链为模板C.应选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被农杆菌转化的棉花细胞D.若转基因棉花的产量提高则可确定四个基因在棉花中成功表达【答案】A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可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四个基因在叶绿体外合成蛋白质,由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即这四个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在叶绿体外完成,A错误;B、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图中OsGLO1、EcCAT基因启动子的位置不同,因而,转录时以DNA的不同单链为模板,B正确;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T-DNA上,没有转移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因此应用潮霉素培养基筛选被农杆菌转化的水稻细胞,C错误;D、通过导入四个基因,在棉花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的代谢途径,提高了棉花的产量,据此推测,若转基因棉花的产量提高则可确定四个基因在棉花中成功表达,D正确。故选AC。三、非选择题(共5题)21.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属于____培养基,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_。(2)该培养基中只选择了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_______(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3)琼脂培养基灭菌后,倒入培养皿中,冷凝后倒置,从而获得平板培养基,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4)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________酶,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5)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原理是________。(6)实验结果: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50、5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8、73、97,8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该10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估算数目是_______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答案】(1)①.固体②.选择③.作为凝固剂(2)①.尿素②.蛋白质、核酸(3)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①.脲②.NH3和CO2(5)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6)①.7.6×1011②.小【解析】【分析】1、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缺少)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用以菌种的分离。2、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所以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是为了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所以需要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以从功能上来说,属于选择培养基。【小问2详解】该培养基中只选择了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中含有N元素,所以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生物大分子。【小问3详解】琼脂培养基灭菌后,倒入培养皿中,冷凝后倒置,从而获得平板培养基,倒置的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小问4详解】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小问5详解】稀释涂布平板法中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小问6详解】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所以选择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最终结果,其中三个平板的平均数为76个,据图可知,10g土壤样品经梯度稀释至7号试管,稀释度为108倍,所以该1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估算数目是:

(76÷0.1)×108=7.6×1010个,那么该10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估算数目是个7.6×1011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2.花椰菜(2n=18)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叶片表面出现黄色病斑,背部出现灰白色轮廓不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层,严重影响生长,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科研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所用的酶是_________。(2)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______,从而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的再生。(3)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黑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名称)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4)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5)进一步检测获得的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条数,结果如表,除了紫外线处理使黑芥原生质体染色体片段化导致染色体条数改变以外,杂种植株染色体条数在24-34范围内不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杂种植株染色体数目材料染色体数花椰菜18黑芥16杂种植株28杂种植株26杂种植株30杂种植株24杂种植株34(6)最后需通过实验验证杂交植株是否培育成功,依据危害特点简要写出思路_____。【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①.渗透压②.细胞壁(3)叶绿体(4)1、2、4(5)杂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丢失来自黑芥、花椰菜的部分染色体,有时会发生染色体易位(6)对正常植株及以上杂种植株分别接种黑腐病菌,观察植株植株叶片病斑的大小【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杂种植株。【小问1详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小问2详解】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小问3详解】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需要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通过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黑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小问4详解】根据图谱,花椰菜含有碱基对为300和600的DNA片段,黑芥含有碱基对为1000、1300和1500的片段,再生植株3只含有长度为300和600的片段,与花椰菜一致,而1、2、4既含有花椰菜DNA片段,又含有黑芥DNA片段,为杂种植株。【小问5详解】杂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丢失来自黑芥、花椰菜的部分染色体,有时会发生染色体易位,这使杂种植株染色体组成呈现多样性,因此杂种植株染色体条数在24-34范围内不等。【小问6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为判断杂交植株是否培育成功,可对正常植株及杂种植株分别接种黑腐病菌,观察植株植株叶片病斑的大小,若杂交植株叶片病斑面积比正常植株小,甚至没有病斑,这说明杂交植株培育成功。23.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1)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____。(2)进行过程①时,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_____,且在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时会出现_____现象。(3)研究人员在确定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作用时,做了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_____。(4)科研人员发现对于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来说,单靠核移植本身并不足以使重构胚顺利发育成存活个体,还需要对供体细胞核进行表观遗传修饰才能开启细胞核的全能性。研究表明染色体组蛋白动态可逆地被修饰酶所改变,控制着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①据图分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和()组蛋白去甲基化水平有利于相关基因恢复表达,开启细胞核全能性,从而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发育率。括号内应填入的选项是_____。A.提高;提高

B.降低;降低

C.提高;降低

D.降低;提高②科研人员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以上观点。供选择试剂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组蛋白甲基化酶的m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生理盐水。实验思路:将重构胚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注入等量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_____、_____、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胚胎发育率。实验结果:各组的胚胎发育率丙组>甲组=乙组>丁组。【答案】(1)体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其全能性(2)①.(动物)血清②.细胞贴壁生长和细胞接触抑制(3)提高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和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4)①.A②.等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③.等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用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的细胞核移植,将供核细胞注射到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以孕育出新的个体。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3、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小问1详解】与胚胎细胞相比,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更高,不容易恢复其全能性,故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小问2详解】图中①是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过程,该过程采用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成分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动物血清。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往往具有贴附生长和接触抑制等特点,故细胞原代培养时会出现细胞贴壁生长和细胞接触抑制的现象。【小问3详解】分析图中数据,将正常培养的A组与向融合细胞中注入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B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后者的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都高于前者,说明Kd4d的mRNA既能提高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又能提高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小问4详解】①由图可知,组蛋白乙酰化可激活转录,有利于基因表达,甲基化会抑制转录,因此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提高组蛋白去甲基化水平都有利于相关基因恢复表达,故选A。②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提高组蛋白去甲基化水平都有利于相关基因恢复表达。根据各组结果,胚胎发育率:丙组>甲组=乙组>丁组,因此乙组应该加的是等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与甲组相同;而丙组胚胎发育最好,应该是加的是等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最有利于基因表达。24.牛支原体是严重危害牛养殖业的一种病原菌,它能引起肺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VspX蛋白是牛支原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在牛支原体感染宿主细胞时起黏附作用。科研人员制备抗VspX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相关研究。(1)将等量的纯化VspX蛋白作为_________分别注射到5只小鼠体内,经过二次免疫后测定小鼠抗VspX抗体的免疫效果,取其中免疫效果最好的1号小鼠用于后面的融合实验。(2)在融合前三天,对1号小鼠加强免疫一次,目的是_________。然后取小鼠的脾脏细胞用_________试剂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_________。该细胞具有_________的特点。(3)一段时间后,将(2)所得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检测原理如下图。①在检测时需要将VspX蛋白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制成固相抗原,并加入多孔板培养槽中_________(细胞、上清液),即待测样本。②加入酶标抗体后一段时间,需要用洗涤剂将________洗去。③加入相应酶促反应底物显色后,颜色的深浅可代表_______。(4)将上述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扩大培养,提取抗VspX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抗原进行杂交检测,结果如下图依据图的实验结果表明抗VspX单克隆抗体不能与________结合(图中数字),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用于后续关于牛支原体所引发相关疾病的________等方面的研究。【答案】(1)抗原(2)①.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浆细胞②.PEG③.杂交瘤细胞④.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①.上清液②.未与抗VspX抗体结合的酶标抗体③.抗VspX抗体的量(4)①.3、4②.诊断、治疗【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间接法测抗体,其基本原理:将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原,加入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