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_第1页
编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_第2页
编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_第3页
编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_第4页
编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养分。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以当代眼光来看,依然具备重要的教育意义。践行古诗词教学,能推动学生德、智、美育素养的自主进阶,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以文化启蒙、爱好培养为主要目标,需教师结合古诗词朗朗上口、意蕴丰富、凝练简约的特征展开创意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感悟古诗词深层次情感陶冶价值,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概述(一)高段古诗词选文特点从篇目数量角度解析,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50篇,足见教育部门对古诗词教学之重视;从作者朝代角度解析,高学段古诗词的朝代横跨先秦与清代,漫长的历史长河涌现出灿若繁星的优秀诗作,其中以唐、宋两朝的作品最为丰富卓越,因此,唐宋诗词占比最高。诗词作者包括李白、杜甫、苏轼等情操高尚、文采斐然、风格明显的人物,使教学材料更具典型性[1]。(二)高段古诗词编排特点在高年级教材的50篇古诗词中,有26篇为精读课文,14篇为语文园地材料,另有10篇位于六年级下册的诵读板块,年代顺序、题材、体裁各有千秋。六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已能掌握一定朗诵技巧和赏析方法,并对古诗文产生个性化见解。因此,越到高段教育后期,古诗文比例越高。此外,精读课文普遍以三篇古诗词为一组。三篇古诗词均围绕统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展开,能与其他阅读课文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2]。二、优化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课前导入,激活学生诗词学习动机1.知人论世,背景导入若想超脱简短的古诗文字深入窥探诗文蕴意,学生就需对古诗词的文化常识产生深度了解。古人云:“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小学语文教学中仅要求学生记住诗人的生平简介和字号即可。但简短的文学常识介绍难以延展学生阅读视野,达不到助学助思的教育目的。对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普及古诗词的文化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相关文学常识等内容,使学生在丰富文学修养后,能站在诗人和时代背景的角度理解诗篇蕴意,深化教学感知。背景导入可以通过文字材料、语言铺设或多媒体工具呈现。教师需注意教辅材料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导入环节发挥启迪思维、激活乐趣的教育功能,为课堂教学做铺垫[3]。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示儿》,本诗为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绝笔,是诗人陆游爱国情怀的最终回望。“爱国精神”是本单元教学的人文主旋律。教师为凸显作者的爱国精神,在教学前期搜集陆游与北宋政治背景资料,围绕临终绝笔、陆游生平、爱国诗作、风格特征等关键内容整合成一篇趣味拓展阅读,在课前以拓展阅读材料的形式下发给学生。阅读材料在叙写作者爱国情怀时,用浪漫抒情的笔调徐徐铺设,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的生命到了尽头,他会回想最难以割舍、最放不下、最珍贵的人和事。陆游想到的、写给儿子的最后别语竟不是对亲人的抚慰,对自身愿望的追念,而是对国土未能统一的遗憾!”语篇可读性强,学生深受吸引,能从抒情的语句中深深感受到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再读古诗,体悟更加深入。课前导学的有效铺设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为课堂深入教学做了积极的情感铺垫。以文化背景为导入材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萌生。2.声画交叠,情境导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蕴含着大量对话、景物、事件要素,有声音,有画面,呈现出动态的意蕴美感。教师可以从诗中的声、诗中的画入手,为学生创设情境导入内容,使学生在声画交叠的情境中激活读诗乐趣,启迪赏析思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图片与音频,调取“互联网+优质教学素材”,为学生做情境导入,力图以声画交融之美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生发深层次赏析感触[4]。以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为例,本诗描绘了月光下的秋日美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能对新雨、明月、松间、清泉、浣女等意象产生关联联想,但难以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将多重意象还原、立体交织在一个画面中,诗词意境上难以更进一步。为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构建诗词模型,教师找到优质微课程视频《山居秋暝》,视频以水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月光照松枝、清泉流光浮动的动人景象,轻松还原出诗人眼中的美丽风景。水墨动画运用中国传统色调和画面,营造出绝美高雅的中式审美意境。学生能听到流水的淙淙声、山间小虫的鸣叫声、浣女归来的低语说笑声。声画交叠的情境美景使学生对本诗的内涵产生了深度解读,学生能以饱满的学习兴趣步入课堂教学。以声画结合作为情境导入的主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古诗探究兴趣的培养。(二)课堂渗透,遵循学生本位教育原则1.礼乐吟咏,赏诗词格律音韵之美“自古诗乐不分家。”我国学者叶嘉莹说:吟咏的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诗词吟诵不同于阅读朗读技巧,需学生依字行腔,细究平仄发声,适度延长语调。吟诵的方法介于朗读和歌唱之间,力求促成“言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的吟诵效果。培养学生吟诵能力,可以从示范朗诵、细化朗诵、启发朗诵三方面入手。诗作的吟诵方式不一而足,无固定形式,是有感而发的随机活动。教师可以找到贴合课堂教学的有声配乐朗诵或歌曲音频,启迪学生吟诵创意;教师可以亲身示范,以自身吟诵情感为范例,向学生解释这样编排的思路;教师可以从字音、节奏、韵律、情感四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做循环吟诵,循序渐进地调整吟诵效果,帮助学生内化诗词吟诵精髓[5]。例如,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的情感描写直观感性,原因和情态真情流露,自然醒目,最适合用以启迪吟诵思维。教师在吟诵前为学生播放有声配乐朗诵作品,使学生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的激动、喜悦之情。其后,教师请学生尝试自主吟诵,并为学生调整吟诵细节。例如,A学生在诵读时煞有介事,但过于夸张,颇有漫天发挥的意味,以响度和音调找补情感表达。教师提出这一显著的吟诵问题,并亲身示范,说明整改的思路,学生有样学样,在组内进行相互调整。在课堂循序渐进地吟诵教学下,学生的古诗词吟诵能力能有显著提升。2.蕴意参悟,赏作者志趣哲思之美“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是《文心雕龙》中对诗作的看法。诗作是作者精神情感、观念哲思的集中体现,带学生读诗的目的不仅在于讲解知识,更在于德育渗透。古诗词中包含孝悌谨信、家情国爱、人生志向等丰富的德育要素,是学生塑造高尚道德情操,构建正确三观的精神养分。教师需重视诗词人文素养的渗透,以树立榜样、分析情感、解析哲思等方式提取古诗词的精神教育要素,为学生渗透为人处世之道,增强精神力量[6]。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一课教学为例,本诗是一首经典的托物言志诗,作者于谦是与名将岳飞齐名的英雄,也是以清廉为自我修养的好官员,他借助石灰自喻,表达出对“清白”的竭诚追求。本文意蕴易于理解,画面情境丰富,适合用于德育、赏析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以“托物言志”为教学锚点,设立一系列问题:(1)想一想,说一说,诗作体现出作者哪一观点?(2)结合作者于谦的生平经历,谈谈你对诗作中“清白”一词的体会。(3)结合诗作,谈谈你对作者文学形象的解读。问题组让学生围绕诗作思想感情、作者、人物形象,对清白的深度追求展开细化辨析。学生能在赏析、解读过程中感受到刚直不阿、清廉不屈的文人形象,从作者精神意蕴中提取德育养分,丰富个人精神。对诗作意蕴的深度参悟,有助于诗作志趣、哲思的传达,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7]。(三)课后拓展,兼顾学生素养能力发展1.表达训练,以创作助推诗词内化诗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地描绘作者所见所思,往往在“未尽之言”中暗含“未尽之意”。处于高段学龄的学生能从诗作中提取关键要素,萌生浪漫感悟。思想上的灵感稍纵即逝,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将所思表达出来。表达训练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口语表达在课后教学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课堂重口语、课后重书面,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教学结构平衡;书面表达训练包括仿写、改写、解构、读后感、主题写作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诗作特点和能力训练目标设计书面表达活动,以促进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发展[8]。例如,在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活动中,由于本课诗作具有浪漫主义遐思,教师就可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促进知识内化”为目标,设计课堂书面表达训练活动。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请以改写的方法将本诗中的故事描写下来,力求文笔生动、情感细腻、抒发雅思。有学生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句翻译改写为:“那一泓银河像一道天堑,我心悦之人在烟水彼端,星光明灭间,仿佛流逝着某些柔软珍贵的东西。”绮丽的想象为诗作平添浪漫主义色彩。即兴练笔的训练活动使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进一层。2.多彩活动,以诗性点染学生童年丰富的校园活动能有效激活学生古诗文赏析乐趣,为学生培养恒久的诗词爱好。教师可以通过组建诗社、诗词大会竞赛、飞花令、文娱表演、绘画展示等方式唤醒学生的诗性,构筑诗香校园。学生能受集体、组织、竞赛的感召,自觉拓展诗词空间,升华个人古典文学素养,在活动中大放异彩。持续性古诗词活动的铺设能将诗性融入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带来积极长远的教育效益[9]。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为例,教师为培养学生诗词探究爱好,仿照《红楼梦》中的雅集活动,在班级组建“白梅诗社”,利用每周三的自习时间拟定主题和游戏玩法,带领社员探究诗作的乐趣。如,在讲解《江南春》一课时,教师设立下一次活动的主题“江南”,请学生课下自主搜集相关诗作资料,丰富个人底蕴。游戏中,教师将学生抽签分成三个阵营,请学生以“江南”为锚点,玩“飞花令”游戏。学生在课下下足功夫,才思敏捷,提出“游人只合江南老”“能不忆江南”“江南可采莲”“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