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百色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21分)
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材料是对三部古代中国科学著作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的核心理念是“齐心、齐力、齐智、齐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精耕细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zhuàn()写。它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沈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全书梳理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配图栩()栩如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1、阅读材料,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zhuàn()写
(2)栩()栩如生
2、材料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三个。(3分)
3、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精耕细作:
(2)推崇: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上下联顺序正确。(2分)
①人勤三春早②夜眠人静后③早起鸟先鸣④地肥五谷丰
上联:
下联:
5、下列从材料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C.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沈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D.全书梳理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配图栩栩如生。
6、下表是由神话传说联想到的古诗文名句,请将它们补充完整。(10分)
神话传说意象古诗文名句作者及出处嫦娥奔月月(1)
,(2)
。杜甫《月夜忆舍弟》鸿雁传书雁(3)
?(4)
。(5)
《次北固山下》鲲鹏展翅鹏(6)
。风休住,(7)
!李清照《渔家傲》蛟龙入海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8)
,(9)
刘禹锡(10)《
》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含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Sora,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但OpenAI并未单纯将其视为视频模型,而是作为“世界模拟器”),于北京时间2024年2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
②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该模型了解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它继承了DALL-E3(OpenAI于2013年9月推出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的画质和遵循指令能力,能理解用户在提示中提出的要求。
【材料二】
①Sora模型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真、灵、动”。所谓“真”,是指Sora生成的视频真实感强,能够很好地表现提示词的内容语义,视频细节呈现恰到好处。“灵”是指生成的视频有一定的灵性和艺术性,Sora生成的短视频无论质量还是艺术性,都有一定的保证。“动”就是视频中运动的场景与物体的结构性和时空关联性很好。
②那么,从技术角度说,Sora是如何实现上述特点的呢?
③Sora通过扩散模型(DiffusionModel)来实现“真”和“灵”。扩散模型是一种借鉴物理热力学中扩散原理的生成模型,通过加噪、去噪,实现由文本驱动图像生成。当然,大数据对扩散模型的训练也非常重要,Sora“看”过大量高质量的图像,“阅图无数”让扩散模型能够掌握很精细的特征,从而根据提示词生成细节精细的图像。
④Sora的“动”有赖于Transformer(中文通常翻译为“变形金刚”或“变压器”)。Transformer就是GPT里面的T,它本质上是具备“自注意”和“自监督”学习能力的新型神经网络。首先是“自注意”。比如输入“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么一句话,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机制能够自动学习到“东方明珠”和“上海”的关系,不仅能够注意到“东方明珠”是一个特定的名词,而且还能注意到它与“上海”及其“著名地标”的关联性。“自监督”指的是,在一篇文章中随机遮掉一定比例的单词或者句子,让Transformer自己监督自己,学会做完形填空(填上“东方明珠”这个名字)、句子接龙(接上“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个句子),甚至更复杂的任务。之前的机器学习的主要瓶颈就是学习数据不够,具备了“自监督”学习能力之后,人类所有的语言数据都可以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GPT、BERT等大语言模型都基于Transformer。在GPT等大语言模型基础上,Sora先将视频表示为图像块(Patch),再用图像块来代替文字输入Transformer,就能够学到物体跟物体、人跟物体、人跟人、光跟影等之间的关系。
(节选自2024年3月10日“上观新闻”报道)
【材料三】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日趋成熟以及数据资源的加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不断提升,机器视觉和自然语音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将迎来发展新机遇。预计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335.6亿元。
7、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Sora是美国公司发布的人工智能文字视频大模型,可以深度模拟现实世界。
B.Sora能生成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能够理解用户在提示中提出的要求。
C.Sora生成视频真实感强,有一定的灵性和艺术性,质量上也有一定的保证。
D.Transformer本质上是具备“自注意”和“自监督”学习能力的新型神经网络。
8、下列对材料三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自2016年以来规模越来越大。
B.从2016年到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速呈现曲线形式,其中2016年增速最大。
C.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速有起有伏,自2021年以来增速稳定在10%左右。
D.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速2020年又形成一个小高峰,之后一直下降。
9、Sora强大的创作能力将会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对Sora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应对?(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含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石榴花开
纪明涛①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神清气爽。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灿若烟霞。
②我不由得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仔细端详。昨夜下了一阵小雨,空气是那样清新,石榴树的枝叶上还有一层水滴。绿叶红花,点缀滴滴晶莹露水,石榴花越发显得纤细、秀美、娇艳。漫步于石榴树下的蜿蜒小径,我忽然读懂了苏轼口中的“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此时,恰是石榴花开时节的最美写照。
③古人把石榴称作“丹若”,就是取自石榴花的颜色。据《广群芳谱》记载:“石榴,一名丹若,本草云,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颊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称……”说起来石榴算是外来物种,汉朝时传入我国。先是在皇家苑团中栽种,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④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果,我的思绪又飘飞到老家的那棵石榴树身上。记不清楚是哪一年,母亲在院子里栽下了一棵石榴树。依稀记得母亲说,那棵石榴树是从二姨家移栽过来的。刚栽种的时候,它只有大拇指般粗细,起初我没怎么关注过它。直到几年后,石榴树枝繁叶茂,石榴花怒放,秋后果实累累,让儿时的我有了大快朵颐的美味,那棵石榴树才走进我清晰的记忆里。在零食匮乏的年代,那棵石榴树结出的果实,汁液饱满,甜而不酸,还未入口,已让我满口生津,成为我童年味蕾的一份留恋。
⑤石榴树很容易培植,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石榴树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精心呵护,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石榴树的躯干已有碗口那么粗,扭转着树干向上攀缘着,斑斑驳驳,疙疙瘩瘩,仿佛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每次看到那棵石榴树,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母亲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操持着农活和家务,日复一日地为家庭付出,从无怨言。石榴树的品格,不正像我的母亲吗?没有奢华的外表,却勤勤恳恳,甘于奉献。
⑥农历五月,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故五月又称“榴月”。盛开的石榴花将静谧的小庭院映衬得热闹缤纷。石榴花的花期比较长,但若是遇到较大的风吹拂,花瓣便纷纷落下,落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萦绕在心头。
⑦等到了盛夏,如伞一般的树冠下,更是成了乘凉休憩的好地方。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在石榴树下摆上吃饭的方桌,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四周,迎着东南吹来的凉风,边吃饭边聊天,好不惬意。晚饭后,母亲在树下做一些诸如纳新鞋底之类的针线活,有时也会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到10月份,是石榴的收获时节,细心的母亲总是按成熟的先后顺序采摘。有时候,摘得晚了,一些石榴就会裂开口子,露出鲜红的石榴籽,引得众多鸟儿争食。母亲把采摘下来的石榴保存得特别仔细,先是将石榴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石榴皮的水分蒸发后,在干燥的石榴外面包上一层纸,然后放在透气的纸箱里,等到春节期间拿出来招待客人。
⑧“不肯染时轻着色,却将密绿护深红。”中国人自古喜欢红色,石榴花鲜妍明媚,寓意“红红火火”,石榴又寓意“多子多福”,种植石榴树就是祈求生活红火多福。在我国,石榴和石榴花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繁荣昌盛,各民族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这是多么美好的期盼与祝福啊!翻开浸润着古色古香的唐诗宋词,韩愈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杜牧的“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李商隐的“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灿然怒放的石榴花穿过清词丽句,泛漾着脍炙人口的诗意芬芳,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夺目。
⑨“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此刻,眼前的石榴花活泼、灵动,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又像一片红艳艳的晚霞,充满生机,热烈热闹。徜徉在石榴树荫里,多种情感涌上心头。眼前的这几株石榴树,浓缩了故乡的远影,跨越了千年的诗情画意,让我感到这个初夏的清晨是如此的美好。10、阅读文章,梳理母亲与石榴树间的温馨故事,填写表格。(4分)内容概括母亲形象特点培育幼苗,精心呵护石榴树(1)(2)教子有方(3)(4)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12、文章第⑧段读起来似乎与前后文不连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13、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多种情感涌上心头”,作者心中会涌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含2小题,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诗人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中,诗人用“征蓬”“归雁”自比,言事写景,传达出漂泊无依的情感。
C.诗歌语言自然精练,音韵和谐,情感深沉饱满,内蕴丰富,构思精巧。
D.诗歌写景与议论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景色壮丽塞外风光图。
15、
“长河落日圆”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含5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北宋沈括《活板》)
【乙】
(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①。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②,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③,而变通以新意。
(节选自清代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注]①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②周章:周折。③旧制:旧的制作方法。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木理有疏密
疏条交映B.有奇字素无备者
前人之述备矣
C.唐人尚未盛为之
何陋之有D.不以木为之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作者认为,活字印刷技术的优势之一体现在印刷效率上。
B.甲文详写了刻字和拆版程序,略写了制版和印刷程序。
C.两文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D.两文都赞扬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
19、甲文中,活版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概括其中两个方面。(2分)
20、两文都介绍了活字印刷术,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文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原因。(2分)三、综合(10分)
21.班级开展了以“培养科学素养,科技实现梦想”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老师找来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请你帮老师补全对它的介绍。
设计者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踏在其上的脚印,象征着①______。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②______。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③______。
(2)【任务二】老师要介绍名著中的“科技影子”,请你补全介绍文字。
阅读名著,我们发现名著中有许多新颖、奇特的想象。如《西游记》中①______(填本领)的孙悟空和《海底两万里》中的②______情节均体现了这一特点。二者区别在于《海底两万里》立足于现实科技对未来展开想象,具有预见性,很多想象后来成了现实,如③______;《西游记》则不然。
(3)【任务三】活动中,“如何看待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你也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光”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面是一莲火,下面是一个跪着的人。《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这世上,最是万古不朽的,就是光。于山川万物,光是起源,是能量。
于你,光是什么呢?对于光,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向光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2024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语文
【答案】1.①.撰②.xǔ
2.精耕细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栩栩如生
3.①.精心细致地耕作②.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
4.①.①②.④5.B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1)撰写:写作。“撰”右上边是两个“巳”,不要写成“已”;
(2)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栩”读作“xǔ”,不要误读为“yǔ”。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找出文段中的三个成语即可。
精耕细作:精心细致地耕作。
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精耕细作:在一定的土地上精细的耕作,提高产量。精:指精细。
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尊崇:推重崇敬。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根据题干要求,需选择能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
“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勤劳,春天就会来得早,土地也会因为得到充分的耕作而变得肥沃,从而使得五谷丰收。这句话强调了勤劳和耕作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两句的意思是:我读书读到夜里人们全都睡了,才上床休息;清晨,天刚蒙蒙亮,鸟还没叫,我又起来习武。用来形容人读书勤奋。
因此,①和④为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根据对联平仄的要求,①为上联,④为下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搭配不当,应把“广泛”改为“丰富”;
故选B。
6.①.露从今夜白②.月故乡明③.乡书何处达④.归雁洛阳边⑤.王湾⑥.九万里风鹏正举⑦.蓬舟吹取三山去⑧.水不在深⑨.有龙则灵⑩.陋室铭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归雁、蓬舟、陋、铭”等字词易写错。
7.A8.D
9.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等领域。(写出两个即可)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科技强国意识,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的能力。
A.依据材料一①段中“Sora,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和②段中“该模型了解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可知,选项中“可以深度模拟现实世界”表述有误。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的能力。
D.依据材料三所给柱状图所给数据可知,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速达到最低点,2022年明显提高,2022——2024年才逐渐下降。所以,选项中“之后一直下降”表述有误。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材料一②段中的“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该模型了解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材料二中的①段“Sora模型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真、灵、动’。所谓‘真’,是指Sora生成的视频真实感强,能够很好地表现提示词的内容语义,视频细节呈现恰到好处。‘灵’是指生成的视频有一定的灵性和艺术性,Sora生成的短视频无论质量还是艺术性,都有一定的保证。“动”就是视频中运动的场景与物体的结构性和时空关联性很好”可知,Sora强大的创作能力可以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游戏制作等领域应用。
示例:我们中学生应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了解世界前沿技术,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养成日常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积极创新。
10.(1)勤劳能干(2)在石榴树下吃饭,聊天,讲故事(3)给左邻右舍和父老乡亲送石榴/拿石榴果招待客人(4)慷慨善良
11.示例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榴花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写出了石榴花开得灿烂,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本段写中国人喜欢石榴的原因,以及石榴的特殊含义,丰富了文章内涵;引用多位诗人吟诵石榴花的诗句,既和文章多次引用诗词的风格相合,又增添了文章的诗意美(或: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13.①对美丽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石榴花的喜爱与赞美。②对勤恳而质朴的母亲的赞美。③对故乡的眷恋(或:对故乡及儿时快乐的留恋)。④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赞美以及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繁荣昌盛的祝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第⑤段“石榴树很容易培植,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石榴树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精心呵护,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石榴树的躯干已有碗口那么粗,扭转着树干向上攀缘着,斑斑驳驳,疙疙瘩瘩,仿佛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母亲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操持着农活和家务。石榴树的品格,不正像我的母亲吗?没有奢华的外表,却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母亲整日操持农活、家务却从无怨言,可知,母亲勤劳质朴(或:勤勤恳恳、甘于奉献);
根据第⑦段“等到了盛夏,如伞一般的树冠下,更是成了乘凉休憩的好地方。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在石榴树下摆上吃饭的方桌,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四周,迎着东南吹来的凉风,边吃饭边聊天,好不惬意。晚饭后,母亲在树下做一些诸如纳新鞋底之类的针线活,有时也会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树下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概括内容,在石榴树下吃饭,聊天,讲故事。
根据⑤段“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和父老乡亲,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和⑦段“母亲总是按成熟的先后顺序采摘,再在干燥的石榴外面包上一层纸,然后放在透气的纸箱里,让我给左邻右舍和父老乡亲送去”将幼苗和成熟的石榴送给乡邻。可概括情节:母亲给左邻右舍和父老乡亲送石榴/拿石榴果招待客人;可知母亲慷慨善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根据第③段画线句“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喧闹,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中的“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三个词语都是数量词,三个叠词的连用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根据“喧闹”“飞扬”可知,赋予石榴花以人的情态,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使句子富有气势,写出石榴花开得灿烂,突出了石榴花盛开的状态,形象地写出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
运用拟人,作者用词毫不吝啬,赋予石榴花人的情态,写出了石榴花活泼,热闹,富有生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第⑧段“‘不肯染时轻着色,却将密绿护深红。’中国人自古喜欢红色,石榴花鲜妍明媚,寓意‘红红火火’,石榴又寓意‘多子多福’,种植石榴树就是祈求生活红火多福。在我国石榴和石榴花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繁荣昌盛,各民族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这是多么美好的期盼与祝福啊”可知,本段交代国人喜欢石榴的原因,以及石榴的特殊含义,丰富了文章内涵;
根据第⑧段“翻开浸润着古色古香的唐诗宋词,韩愈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杜牧的‘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李商隐的‘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灿然怒放的石榴花穿过清词丽句,泛漾着脍炙人口的诗意芬芳,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夺目”可知,引用多位诗人吟诵石榴花的诗句,既和文章多次引用诗词的风格相符合,又增添了文章的诗意美。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旨把握。
根据第①段“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从里,灿若烟霞”可知,表达了对秀美、娇艳的石榴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根据第⑤段“每次看到那棵石榴树,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母亲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操持着农活和家务,日复一日地为家庭付出,从无怨言”“石榴树很容易培植,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可知,表达了对质朴勤恳,甘于奉献,聪明能干的母亲的赞美之情;
根据第⑦段“晚饭后,母亲在树下做一些诸如纳新鞋底之类的针线活,有时也会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可知,表达了对快乐童年的留恋之情;
根据第⑧段“在我国石榴和石榴花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繁荣昌盛,各民族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这是多么美好的期盼与祝福啊……灿然怒放的石榴花穿过清词丽句,泛漾着脍炙人口的诗意芬芳,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夺目”可知,表达了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赞美以及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繁荣昌盛的祝福。
根据结合第⑨段“眼前的这几株石榴树,浓缩了故乡的远影,跨越了千年的诗情画意”可知,表达了对故乡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14.D15.营造了雄浑壮阔(或:苍茫辽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大漠奇美壮丽景观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D.这首诗首联叙事,描写诗人轻车简从出使边塞的目的和情况;颔联以“征蓬”“归雁”自比,言事写景;颈联描述了大漠的雄浑与壮美,是流传千古的写景名句;尾联描绘诗人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并得知都护在前线的情景。所以全诗主要是写景和叙事相结合,并无议论。选项中“诗歌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误;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境及情感主旨。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画面:黄河横贯大漠,天空高阔,一轮浑圆的落日正缓缓下沉,映照在奔流不息的河水中,显得无比壮丽。这句诗通过“长河”和“落日”这两个意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诗人展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自己内心的宽广与豪迈,抒发了诗人对边塞奇美壮丽景观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16.A17.B
18.(1)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2)所以王桢的《农书》中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
19.①大量印刷速度快。②排版速度快。③添补新字速度快。④拆版速度快。
20.甲文与以前的雕版印刷对比来介绍活字印刷工艺,所以侧重于介绍活字印刷的优越性。乙文写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与变革,所以侧重于介绍以前的活字印刷工艺的缺点。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和用法。
A.疏松的,形容词/稀疏的,形容词;
B.准备,动词/详尽,完备,形容词;
C.指板印书籍,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
D.做,动词/成为,动词;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B.由“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可知,此为制版的过程。由“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此为印刷过程;由“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此为刻字过程;由“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此为拆版过程。由四个程序所占的篇幅来看印刷过程和制版过程所占较大,属于详写,刻字和拆版所占篇幅较小,属于略写。B项中“甲文详写了刻字和拆版程序,略写了制版和印刷程序”表述错误。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词语:(1)印:印模、字印。火:用火;令坚:使坚硬。(2)故:所以。以:用。易:代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甲文中由“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活版印刷大量印刷速度快;由“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活版印刷排版速度快;由“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可知,添新字速度快;由“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拆版速度快。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作目的。
两文虽然都介绍了活字印刷术,但侧重点确实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写作目的和时代背景的差异。
由“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甲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记录和描述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和优点。沈括作为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他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活字印刷术的各个环节,从材料选择、字模制作到排版印刷等,旨在向读者展示活字印刷术相比传统雕版印刷的先进性和便捷性。特别是通过对比“止印三二本”与“印数十百千本”的不同效果,突出了活字印刷术在大量印刷时的优势。
乙文则更多地关注活字印刷术在不同材料和操作方式下的优劣,以及对其进行改进的可能性。由“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可知,金简在文中提到了毕异活字印刷术的不足,如泥字不精整、易破碎,松脂等材料使用繁琐等,并介绍了王桢《农书》和陆深《金台纪闻》中提到的木版和铅字印刷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金简提出“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暗示了他对活字印刷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想法。
【点睛】参考译文:
【甲】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他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活字印刷的方法,是从毕异开头的;然而泥活字既不精细齐整,又简洁破裂;松脂之类的东西也紫琐累,需要大费周折,所以王桢在《农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木活字印刷贮存字印的盘子,设置了转轮,比较快捷,但(木活字印刷)也不够周详完备;到了陆深《金台纪间》所记载的铅活字,(字印)质地松软简洁损耗,更是耗费时间损害功效: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21.(1)①.中国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或:中国对月球探索的脚步始终未停,中国对月球的探索仍在路上)②.中国探月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③.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2)①.钻天入地、可呼风唤雨、来去无踪……(任选其一)②.海底森林狩猎、人鲨大战、南极圈突破大冰盖……(任选其一)③.利用海洋发电、潜水艇……(任选其一)
(3)示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坚持科技创新。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这个标志的设计精妙,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探月目标完美融合。①那一轮圆月和脚印,暗示中国对月球探索的脚步始终未停,中国对月球的探索仍在路上,最终的目标是登上月球,留下属于中国人的印记。②龙头代表着中国探月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保险代理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端制造装备研发股权投资及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南昌商品房买卖合同2025版标准文本
- 2025年度个人门面出租合同附赠增值服务范本3篇
- 2025年度钢材运输服务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生鲜食品采购合同范本4篇
- 华为认证智能协作中级 HCIP-Collaboration H11-861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汽车租赁车辆租赁价格调整合同6篇
- 2025年度模具行业学徒培养用工合同示范4篇
- 2025年度南汇工商行政管理志编纂服务合同4篇
- 农村自建房安全合同协议书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杜仲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4S店售后服务6S管理新规制度
- 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与应用
- 无线广播行业现状分析
- 汉语言沟通发展量表(长表)-词汇及手势(8-16月龄)
- 高速公路相关知识讲座
- 儿科关于抗生素使用的PDCA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