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美术简史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第一章史前美术第二章先秦时期美术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第六章宋元时期美术第七章明清时期美术第八章近现代美术全书导航12345678上篇第九章史前美术与古代美术第十章欧洲中世纪美术第十一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十二章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第十三章19世纪欧洲美术第十四章20世纪欧洲美术全书导航91011121314下篇史前美术《中外美术简史》之一章节导读史前美术按照时间先后可分为旧石器时期美术和新石器时期美术。旧石器时期是我国美术的起源与萌芽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懂得了初步的造型规律,建立起基本的色彩观念,能制造出一些均衡、对称、色彩多样的石器及装饰品。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在改进石制工具的同时,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工艺装饰性美术的发展,如陶塑、泥塑、玉器、骨牙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章节导航第一节旧石器时期美术第二节新石器时期美术01
旧石器时期美术JIUSHIQISHIQIMEISHU旧石器时期美术8
一、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湖北郧(y%n)县曲远河口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等旧石器时期早期的典型文化遗存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湖北郧县Ⅰ号人头骨化石早期北京人遗址旧石器时期美术9
一、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陕西大荔人遗址旧石器时期中期的典型文化遗存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陕西大荔人遗址中期山西襄汾丁村遗址旧石器时期美术10
一、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山西朔州峙峪遗址山西沁水下川遗址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旧石器时期晚期的典型文化遗存峙峪遗址晚期水洞沟遗址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旧石器时期美术11
二、石器的造型与发展(一)早期石器的造型发展旧石器时期早期,人们已经能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制出不同形体特征的器具。巫山龙骨坡遗址出土的刮削器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砍砸器(左)和三棱大尖状器(右)旧石器时期美术12
二、石器的造型与发展(二)中期石器的造型发展旧石器时期中期的石器,基本上保持了早期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即使类型稍有变化、技术稍有进步,也都是缓慢的。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出土的石球旧石器时期中期文化以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和陕西大荔人遗址为代表。
许家窑遗址和大荔人遗址出土的石器,器型较小,多以质地细腻的玛瑙作为石器原料。
丁村遗址出土的三棱大尖状器,尖刃部造型对称,工艺颇为精致;拓展阅读
丁村遗址简介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4千米外的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该遗址是1953年在挖沙工程中发现的。丁村文化遗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时期中期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料。旧石器时期美术14
二、石器的造型与发展(三)晚期石器的造型发展旧石器时期晚期,被发现的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制造技术也有明显进步,加工工艺愈发精湛。山西朔州峙峪遗址出土的小型石器,多以石髓、玉髓为原料,色彩瑰丽缤纷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02新石器时期美术XINSHIQISHIQIMEISHU新石器时期美术16
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第二节(一)早期新石器时期文化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早期新石器时期文化约从前10000年开始至前5000年结束。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等。新石器时期美术17
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第二节(一)早期新石器时期文化以上遗址均出土了粗陶片;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压(或加工)粮食的工具。此外,这一时期的制陶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出土的陶器多为手制,用泥片贴模而成,常呈灰褐色,大多为素面,少数饰绳纹或其他纹饰。新石器时期美术18
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第二节(二)仰韶时期文化陶窑、陶轮的发现,证明制陶工艺在仰韶时期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早期“陶瓷艺术”——彩陶。仰韶时期文化约从前5000年开始至前3000年结束。这一时期的六大文化区各有特色,自成谱系,形成了史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原文化区的仰韶文化最为繁荣,可分为两个类型,即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此外,制玉工艺也随之发展起来,多处遗址中均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尤以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新石器时期美术19
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第二节(三)龙山时期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玉器(如琮、璧等),丰富的随葬品说明墓主经济实力雄厚,且有征发劳力的权力来建造墓地。龙山时期文化约从前3000年开始至前2000年结束。这一时期不仅农业发展迅速,其他生产(如快轮制陶、冶铜、制玉等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也非常突出。新石器时期美术20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陶器按照陶质可分为红陶、黑陶、灰陶和白陶等;陶器新石器时期美术21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
按照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如钵、碗和杯)、炊煮器(如鼎、鬲、甑和釜)和储藏器(如壶、罐、瓶和瓮)。陶器饮食器(如钵、碗和杯)炊煮器(如鼎、鬲、甑和釜)储藏器(如壶、罐、瓶和瓮)新石器时期美术22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从制作工序来看,陶器是以黏土作坯塑造成形的,其造型方法主要采用手制法和轮制法。陶器
龙山时期的制陶业普遍采用快轮成型和模制法等新工艺,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制造出更加精美的器物成为可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造型优美,表面黑亮光洁、镂雕精致。名词解释轮制法是陶器成型的技法之一,是将泥料放在陶车上,利用陶轮的旋转,用双手将泥料拉成陶器坯体的方法。新石器时期美术24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磨制石器是指将石料打制成某种用途的器形,再在砺石上磨制加工成器。磨制石器特点:这种方法加工的石器器形规整,表面光滑,刃部更为锋利。磨制石器的出现,既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也更好地培养和表达了人们的造型审美意识。新石器时期美术25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良渚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南方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多以透闪石、阳起石为原料,有琮、璧、钺、冠状饰等礼器及蛙、蝉、鱼、鸟、龟等动物造型。玉器良渚文化的玉器良渚玉器雕琢多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法,制作的玉器边角整齐匀称,器表装饰繁密、细致。兽面纹玉琮新石器时期美术26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
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自成一系。在阜新胡头沟、建平牛河梁、凌源三官甸子等地的积石冢中,出土了较多玉人、玉龟、玉鸟、玉龙、玉猪龙及勾云形玉佩、玉环等。玉器红山文化的玉器红山文化的玉器注重材料本身的质地和光泽,其造型概括而洗练,表面一般不加修饰或稍做简单刻画。其中,以动物造型居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猪龙。玉猪龙名词解释
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法是指在打磨光平的石(玉)面上,先用阴线刻画好图面,再根据图像轮廓线以外减地,以使图像部分凸起的手法。
匠心筑梦精美的玉器离不开高超的技艺,也离不开古人的匠心。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及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保存和发扬古人的工艺技法,并注入创新元素,延续工匠精神。新石器时期美术29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第二节骨角器产生于旧石器时期的中、晚期,进入新石器时期后,用骨、牙制作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日益增多,造型与纹饰也日趋精美。骨角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象牙匕,江苏吴江梅堰遗址出土的鱼形刻花骨匕,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象牙雕花筒,都是史前骨牙工艺的佳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象牙匕新石器时期美术30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第二节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纹饰
半坡类型彩陶上的图案纹样中,最具特征的是各种形式的鱼纹。
除了大量鱼纹之外,还有蛙纹、鸟纹和鹿纹,也有将鱼纹和鸟纹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新颖、独特。人面鱼纹彩陶盆该盆内壁绘圆形人脸,耳旁绘有双鱼,嘴又衔双鱼,形象奇特而神秘。新石器时期美术31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第二节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样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朵,大致有两种,即蔷薇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的花朵,尤以蔷薇科植物的花朵为主。
除此之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上也发现了动物图案,以飞鸟居多。河南汝州阎村出土的彩陶缸上所绘的鹳(gu3n
)鱼石斧图,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该陶缸左侧画有一只白鹤,以长喙衔着一条鱼;右侧是一件直立放置的圆弧刃石斧,斧柄上有缠扎的织物(或细绳)以便于握持。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新石器时期美术32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第二节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纹饰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四大圈网格纹彩陶壶该时期陶器的制作方法虽没有太大改变,但形制却比以前丰富,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瓶和杯等。
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采用内外彩绘的方法,整体效果美观、独特。彩陶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其中又以几何纹居多,如波浪纹、旋涡纹和垂幛纹。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新石器时期美术33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第二节半山类型的彩陶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耳罐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物。
半山类型双耳罐半山类型的彩陶它们造型浑圆厚重、大方稳定;彩绘以黑色、红色为主;彩陶纹饰有葫芦纹、平行线纹、大圈纹、波状纹和折线纹等。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纹饰新石器时期美术34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第二节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纹饰马厂类型的彩陶以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四大圈网格纹彩陶壶马厂类型的彩陶这一时期彩陶的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常见的纹饰有大圈纹、卷曲纹、网格纹和勾连纹等。
作品赏析
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期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属国家一级文物,于2013年8月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此彩陶盆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盆内壁饰三组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同时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翩翩起舞。此外,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装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新石器时期美术36
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第二节陶塑、泥塑
甘肃礼县高寺头遗址出土的陶塑少女头像,高12.5cm,额上用泥条堆塑发辫,脸型圆润丰满,五官清晰,艺术手法颇为洗练概括。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瓶口为一女孩头像,五官清晰,清秀稚气。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陶塑少女头像新石器时期美术37
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第二节陶塑、泥塑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1983年,又在辽宁建平、凌源交界地带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发现了一件与真人同等大小的泥塑女神头像,该头像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神情威严,颇具神秘色彩。少女头像
1982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发现了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新石器时期美术38
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第二节
在塑造动物形象方面,实用与美观紧密结合的早期雕塑典范陕西华州太平庄遗址出土的鸮(xi`o)形陶鼎山东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狗形陶鬶(gu~,炊具)陶塑、泥塑新石器时期美术39
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第二节玉雕我国史前玉雕作品,以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出土的碧玉龙、浙江余杭反山遗址出土的透雕神人玉冠饰和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雕人像等最为出色。碧玉龙碧玉龙高26cm,整体卷曲呈“C”字形,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龙背正中处有一穿孔,可系绳悬挂。新石器时期美术40
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第二节玉雕人像比例匀称,身材魁伟,头戴圆冠,浓眉大眼,两耳饰有耳孔,两臂弯曲抱于胸前,同时腰间还系一条有装饰性的腰带,整体造型优美,雕刻技艺精湛。玉雕玉雕人像鉴赏感知请欣赏下列作品,结合新石器时期工艺和雕塑的特点,说一说下列作品带给你怎样的视觉体验。这些作品的背后反映着当时社会怎样的文化?课堂小结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美术一、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二、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第二节
新石器时期美术
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二、新石器时期的工艺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感谢观看中外美术简史先秦时期美术《中外美术简史》之二章节导读先秦时期是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雕刻、髹(xi$,用漆涂在器物上)漆及纺织等手工业技艺也日益精湛。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及新兴封建贵族的统治,满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工艺美术、雕塑及书法等均获得较大发展。商周的宫殿壁画及战国时期的帛画,也都各有成就。在众多美术类别中,又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先秦时期也有“青铜时代”之称。章节导航第一节青铜器第二节雕塑第三节绘画第四节书法01
青铜器QINGTONGQI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用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和铲等工具,以及用青铜铸造的铜镜。青铜器(一)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49
一、青铜器概述
到了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冶铸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因此,这一时期也有“青铜时代”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青铜器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还是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水平作品。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是指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而成的合金。青铜器(二)青铜器的铸造50
一、青铜器概述青铜器的铸造主要采用范铸法,春秋之后,除了常见的范铸法外,又逐渐发展出了失蜡法、焊接法、冷锻法和热锻法等。
青铜表面的工艺处理技术也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如镶嵌、包金、鎏金和錾(z3n
,在金石上雕刻)刻花纹等。
炊煮器:鼎、鬲(l#
)和甗(y2n
)等。
食器:簋(gu@)、盂、豆和(x^
)等。
水器:盘、匜(y!)和鉴等。
酒器:觚(g$
)、角、爵、觯(zh#
)、尊、斝(ji2)、卣(y6u)、盉(h9
)、壶、觥(g4ng
)、瓿(b&
)和方彝等。
乐器:铃、铙(n1o
)、鼓和钟等。
兵器:钺、戈、矛、镞(z%)和剑等。青铜器(三)青铜器的类型51
一、青铜器概述拓展阅读
礼器炊煮器、食器、水器和酒器合称为礼器。礼器即体现礼制的器物。礼器在先秦时期,特别是在商朝和西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区别贵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器时代的初期。青铜器(一)夏朝53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可以通过二里头遗址来探究夏朝时期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有爵、斝、盉、鼎,兵器有戈、钺、镞,工具有凿、锥、刀等。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不多,器型较小,且质地单薄、纹饰单一。
商朝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了大量青铜礼乐器。青铜器(二)商朝54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
商朝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与商城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代表。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饕餮(t`oti-)乳钉纹铜方鼎,造型规整庄重,纹饰简洁明快,是商朝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青铜器(二)商朝55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
商朝后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型也更加丰富,流行兽面纹、云雷纹、夔(ku!)纹或其他动物纹。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后母戊鼎安徽阜南发现的龙虎纹青铜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
作品赏析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筑而成的。器表以云雷纹为主,器耳上饰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整体纹饰多样,富于变化。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朝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分工细致,工艺精良,足以代表商朝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青铜器(三)西周57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工艺沿袭了商朝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其中,酒器的种类减少,而食器的种类增多,且器表铭文篇幅逐渐加长。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武王征商簋,其器表的铭文记载了武王征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淳化史家塬遗址出土的淳化大鼎,通高122cm,重226kg,形制庄重,纹饰清晰;西周早期青铜器之杰作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伯矩鬲,器盖与器身铸饰着大小不同、样式奇丽的牛头。青铜器58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
西周中后期,奴隶制趋向停滞衰落,青铜器出现了、钟、镈(b5)等新品种,形制与纹饰日趋简单,其中饕餮纹逐渐减少,带状花纹逐渐增加,流行夔纹、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还有长篇铭文等。陕西扶风县出土的毛公鼎大克鼎及墙盘西周中后期的典型青铜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虎镈青铜器(四)春秋时期59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春秋中期,青铜器的铸造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p1nhu@)纹与蟠螭(ch~)纹。燕、赵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等新工艺。河南淅川下寺墓出土的王子午鼎,器形奇巧而富丽,花纹繁密而剔透,体现了失蜡法铸器的卓越工艺。青铜器(四)春秋时期60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春秋中期,青铜器的铸造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p1nhu@)纹与蟠螭(ch~)纹。燕、赵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等新工艺。河南新郑遗址出土的莲鹤方壶,器身厚实凝重,器表饰有繁密的蟠螭纹,顶盖饰一周镂空莲瓣,中间塑一昂首展翅的仙鹤,仙鹤造型舒展灵动,与凝重的器身形成鲜明对比,也为整个器具增添了生气。名词解释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描述,指周朝的封建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着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须改变。青铜器(五)战国时期62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战国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使用,使得青铜器更加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采桑宴乐攻战纹壶,器表描绘了战国时期贵族活动的场景,是时代特色最鲜明的战国青铜器之一。青铜器(五)战国时期63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战国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使用,使得青铜器更加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蟠螭纹方鼎,皆是战国时期经典的实用青铜器。课堂互动
1.曾侯乙编钟上面有较多的“钉”,想一想,古人是如何敲的呢?2.文字、城市、青铜器被恩格斯称为文明诞生的三大标志。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制造技术高超著称于世。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青铜器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02
雕塑DIAOSU雕塑66
一、青铜雕塑大型立人像第二节(一)铜铸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雕塑举世瞩目,是先秦时期造型相对独特的人像雕塑作品。大型立人像足下有二层方台,通高为262cm。该像头戴华冠,身着左衽长襟衣,双臂上举,巨大的双手在胸前做握物状,整体形象生动、逼真。铜人面具铜人面具两眼突出,巨耳大嘴,整体风格夸张、神秘。长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在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类似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权杖头、金面具等文物,意味着三星堆与周边区域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专家们认为,三星堆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它在与亚洲其他地区伟大文明的碰撞、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独特文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典型代表。它再一次表明,文明从来都是在交流互鉴中生存发展,封闭只能带来衰落,开放包容才能实现共同繁荣。源远流雕塑68
一、青铜雕塑湖南醴(l@)陵遗址出土的商朝象尊象尊流失海外的猛虎食人卣第二节(二)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商周时期的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也是先秦时期工艺装饰雕塑的优秀典范。雕塑69
一、青铜雕塑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猛虎噬鹿铜器座错银双翼神兽第二节(二)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
作品赏析这两件青铜雕塑线条流畅,造型灵活生动,体现了当时精湛的青铜雕刻工艺。错金银猛虎噬鹿铜器座将动物生死相搏的残忍情景浓缩在不大的尺寸中,整体刻画细致且到位,呈现出极具震慑力的形象。错银双翼神兽具有镇墓守护神的意义,该神兽曲颈昂首怒吼,两肋生翼,臀部隆起,四肢弓曲,呈现出跃跃欲起的态势。从纹饰来看,通身错银,身躯饰有卷云纹,兽翼饰有长羽纹,背部饰有两只左右对称的错银鸟纹。整体纹饰多样,极具时代特色。雕塑71
二、玉石雕刻商朝的玉石雕刻人像大多出自安阳殷墟四盘磨墓及小屯妇好墓等贵族墓葬,这些人像高度在4cm~14.5cm不等,多数呈踞(j&
,古人席地而坐)坐姿态,少数为立像。第二节商朝的玉石雕刻十分发达,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专门的玉石作坊,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玉石雕刻已非常普遍,具体雕刻形象以人像和动物像为主。雕塑72
二、玉石雕刻商朝的石雕动物,先后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1001号大墓及小屯妇好墓中有过两次较大的发现,有石虎座、石虎、石鹗座、石小立鹗、石伏鹗、石卧牛等,为数众多。这些石雕皆用大理石雕成,做工精美,神态栩栩如生,极具艺术价值。石卧牛第二节雕塑73
二、玉石雕刻西周玉石雕刻基本上沿袭商朝风格,但圆雕作品锐减,片状平雕作品增多。玉人形铲第二节洛阳出土的周朝初期的戴枷玉人,甘肃灵台遗址出土的玉人形铲,宝鸡茹家庄遗址及长安张家坡遗址出土的鹿、牛、虎、兔、鸟、鱼和蚕等平雕动物等,都是典型的片状平雕作品。雕塑74
三、陶塑
与其他类型的雕塑相比,陶塑作品数量较少,且水平不高。带枷奴隶陶塑第二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南殷墟遗址发现的三件戴有手枷的男女奴隶陶塑,形象地揭示了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遭遇。它们既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奴隶制度的历史见证物。03
绘画HUIHUA绘画76
一、壁画第三节先秦时期,绘制壁画成为装饰宫殿、庙堂甚至是墓葬等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壁画创作十分繁荣。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壁画残块,其以红、黑两色在白灰色的墙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颇有装饰趣味。在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中,墓室四壁绘有白色菱纹组成的壁画,根据图案,可能是模拟人间居室而绘制的。东周以后,群雄崛起,各国纷纷建造华美的宫殿和庙堂,进一步推动了壁画的创作,其绘制技巧也日益提高。绘画77
二、帛画第三节
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与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是已知中国绘画史上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两幅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画面中间绘一侧身女子,女子头挽发髻,细眉长目,直视前方,身着长裙,双手前伸作合掌状,头顶上方靠前位置绘有一龙一凤。《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画面中间绘一御龙男子,男子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佩宝剑,神态自若。龙作腾跃前行状,尾部立一鹭鸟,前下方还绘有一条鱼。绘画78
三、漆画第三节漆画按照原附属器物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与丧葬有关的物品上的漆画,如漆棺上的绘画,代表作品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内棺上的图像;曾侯乙墓内棺上的图像鸳鸯漆盒
第二类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和乐器上的漆画,代表作品有临淄朗家庄1号墓出土的人物漆盘,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漆盒、漆衣箱等。绘画79
三、漆画第三节漆画除了描绘具有神秘色彩的虚构形象外,还出现了真实摹写人间生活情景的画面。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出行图》最具代表性。这个漆奁上的漆画采取了平涂、线描与勾点相结合的技法,同时运用多种颜色,描绘出了王室贵族纳聘迎亲的生活场景。绘制有《车马人物出行图》的漆奁04
书法SHUFA书法81
一、商朝时期的甲骨文第四节甲骨文是指锲刻或书写在龟甲、牛胛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绝大多数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所属时期为商朝后半期,其内容大多是求神问卜(涉及祭祀、征伐、田猎、收成、天气等)。《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上的字形大小错落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又自然潇洒。《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书法82
二、西周时期的金文第四节金文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或大篆,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鼎盛于西周,是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早期金文笔画有波磔(zh9,汉字笔形,同“捺”)和粗细变化,整体风格浑圆凝重,代表作有大盂鼎上的铭文。中期中期金文笔画趋向匀整,篇幅布局完整,风格质朴、柔和含蓄,代表作有大克鼎上的铭文等。晚期晚期金文延续了中期的书风并发展成熟,呈现出多种风格,如散盘氏上的铭文,字形扁平,笔法草率;又如毛公鼎上的铭文,字体结构匀称,布局妥帖,全篇气势雄浑,充满了理性色彩。拓展阅读石鼓文石鼓文,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笔法圆劲,布局匀称,气韵古朴浑厚。它的象形意味更少,虽然有的字形仍较繁复,保留着大篆的特点,但多数字已和后来秦朝时期的小篆接近甚至相同,属于大篆向小篆变化的过渡形态。课堂小结
第一章史前美术第一节青铜器
一、青铜器概述
二、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及风格
第二节雕塑
一、青铜雕塑二、玉石雕刻三、陶塑第三节绘画一、壁画二、帛画三、漆画第四节书法
一、商朝时期的甲骨文
二、西周时期的金文
三、新石器时期的绘画四、新石器时期的雕塑感谢观看中外美术简史秦汉时期美术《中外美术简史》之三章节导读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初期,主要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绘画艺术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宫殿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雕塑等方面,其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发展高潮。同时,工艺美术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如青铜器、陶瓷、玉器、漆器和染织等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成就卓著。此外,在文字方面,小篆、隶书和草书各具特色,成就了一代书体。总体而言,秦汉时期的美术气势古拙、深沉雄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章节导航第一节绘画第二节画像石和画像砖第三节雕塑第四节书法第五节工艺01
绘画HUIHUA绘画91
一、宫殿壁画秦汉时期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壁画内容或为精美的图案和宏大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为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为本朝功臣肖像,作为臣僚励志的楷模;等等。第一节绘画92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壁画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王墓壁画为代表。第一节梁王墓主室的顶部及西、南壁绘有青龙、白虎和朱雀等,其中龙长约5m,形态矫健,色彩绚丽,十分壮观(一)西汉时期
1.西汉前期梁王墓壁画绘画93
二、墓室壁画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集中发现于河南洛阳一带,以洛阳地区的烧沟61号墓壁画、浅井头墓壁画、卜千秋墓壁画、新安县磁涧镇里河村汉墓壁画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以天象、驱邪、升仙为主,也有部分与历史人物故事有关的画面。从绘画技法上来看,所绘线条粗放,笔势洒脱,用色突出块面,缺乏细部刻画。第一节(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卜千秋壁画墓绘画94
二、墓室壁画第一节卜千秋墓主室的脊顶由20块空心砖砌筑而成,上面绘有男墓主持弓乘龙、女墓主捧鸟乘三头凤,在持节方士和仙女的引导下,由仙禽神兽护卫升天的景象.画面形象活泼生动,构图繁而不乱,勾线流利挺秀,呈现出极其纯熟的绘画技巧。(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卜千秋墓壁画(墓主夫妇升仙图)绘画95
二、墓室壁画第一节烧沟61号墓以保存着精美豪放的历史故事画而著名。后室后壁上方绘有长卷式的“鸿门宴”的故事,该画面突出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虽人物众多,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刻画,整体格调庄重豪放,代表了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鸿门宴壁画绘画96
二、墓室壁画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主要发现于洛阳地区,如洛阳金谷园、尹屯和偃师辛村的壁画墓。第一节(二)新莽时期偃师辛村墓室壁画
洛阳金谷园墓室内的壁画绘有日、月、仙人神灵及奇禽异兽等,在内容方面与西汉晚期壁画有较多类似之处。
偃师辛村墓室壁画除了伏羲女娲、神仙异兽等题材外,还绘有门吏、庖厨(厨房、厨师)、百戏(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宴饮等内容。
山西平陆枣园新莽时期的壁画墓绘有星象下的庄园坞壁(民间防卫性建筑)、车马人物及农耕图像,生动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绘画97
二、墓室壁画东汉前期的墓室壁画,在河南洛阳邙山与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辽宁营城子等地均有发现。第一节(三)东汉时期辽宁营城子汉墓主室门洞两侧门吏这一时期的壁画题材沿袭了西汉晚期的风格,仍以日月天象、四神(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祝祷升天为主,但也出现了门卒属吏、车骑出行等新内容,生活气息明显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墓所绘壁画笔法豪放,其中,门吏形貌威武。
1.东汉前期课堂互动
从墓室壁画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壁画常是和死亡有关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你的生死观。绘画99
二、墓室壁画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遗存极为丰富,在河北、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共发现二十多处。第一节(三)东汉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主要标榜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于是墓主坐帐、出行车马、衙署属吏逐渐成为壁画的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壁画和内蒙古和林格尔的壁画墓。
2.东汉后期望都1号汉墓壁画鉴赏感知迎宾图壁画(摹本)下图为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请仔细观察下图,从构图、色彩、人物形象、精神内涵等方面分析该壁画的特色。绘画101
三、帛画目前,发现汉朝帛画的遗址主要有三处: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第一节“T”字形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东郊,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3i
)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坟墓。1972年发掘的1号墓,其墓主人是利仓的妻子辛追。随后发掘的2号、3号墓,墓主人分别是轪侯利仓和其儿子。
在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该帛画全长2m左右,构图基本相同,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阴间)的景象,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绘画102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也属旌幡性质,分三段来描绘。具体来说,上部画日、月及仙山楼阁;中部画宴乐、迎宾和校武(考较武艺)等人间生活;下部画龙虎等。需注意的是,此画用没骨与勾勒相结合的方法来绘制,展现出西汉绘画技法的多样性。绘画103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天上部分帛画顶端描绘的是天上部分,即想像中死者灵魂可能会去往的空间。其上绘日月并行高悬,太阳内有金乌,月亮内有蟾蜍、云桂,这与汉代帛画、画像石中常用的表示“天”的方式一脉相承。
在日、月图案之下有三座山峰高耸,可能是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关于海止三山的传说我们在秦始皇的传记中已经知道,当然这种传说肯定有更早的渊源,尤其是山东地区,它又是术士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有此图案出现不奇怪。山前的屋宇状建筑物,象征了墓主人生前向往成仙后居住的“琼阁”,富丽堂皇。天上:接上绘画104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人间部分帷幕以下是人物活动的场面,分为五组,表现墓主人的起居、歌舞、会客、问医纺织、游戏等生活场面,其实这种场面大多数情况还是对生前的经历的复制,尤其是那些在他们看来是“享受人生”的场面。人间:接上绘画105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地下部分地下部分位于帛画最下方,两条青龙正在张牙舞爪、昂头向上。在两龙头中间,有一熊面人身者,身着绿袍,左手执剑,右手执盾,正在威慑两条青龙,是专门执掌鬼神的官“方相氏”,在墓室中,可以镇墓辟邪。地下:接上绘画106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帛画的绘制方法,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画法:先勾线后敷色,用朱红色线条勾勒外部轮廓,然后平涂蓝、红、黑、白等色。画面人物面部和衣纹描线,精美而又流畅自然,把画面的内在精神描绘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整幅帛画通过描绘人们向往的平安、宁静、幸福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人们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俗,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绘画艺术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接上名词解释没骨,中国画技法名,是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制物象的技法。课堂互动
说一说,宫殿壁画、墓室壁画和帛画这三类绘画,在画面内容上有哪些相似点。02画像石和画像砖HUAXIANGSHIHEHUAXIANGZHUAN
画像石是以石为纸、用刀代笔作画的绘画艺术。根据现有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年代,新莽时期有所发展,到了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逐步扩大,造凿数量达到高峰。画像石和画像砖110
一、画像石山东画像石题材内容宽广,技法风格多样,成就最为突出;
豫南画像石风格疏朗粗放,以天文星象图最具特色;
陕北画像石题材相对单纯,风格以简洁明快为主。
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南阳石桥画像石墓、陕西绥德王得元墓画像石、四川郸(d`n)县画像石棺等皆为汉朝时期画像石的重要遗存,也体现出了不同区域画像石的面貌与成就。第二节画像石和画像砖111
一、画像石第二节武梁祠西壁画像石(拓片)武梁祠位于山东嘉祥武宅村,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祠堂之一,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该祠堂为单开间悬山顶式祠堂,祠堂内画像石分层分栏布局,坡顶石上刻有祥瑞图;东、西山墙的山尖部分分别刻有东王公、西王母的仙庭;山墙山尖以下部分和后墙分为四栏,刻有人类始祖、先贤帝王、孝子烈女、刺客义士、楼阁人物,以及车马出行、拜谒活动等图像,且多处附有榜题。
整体而言,祠堂内的画像石图像丰富,布局严谨,雕琢精湛,风格凝重典雅,堪称汉朝画像石的典范和集大成者。课堂互动
在汉朝,“孝”是一种社会文化,也可以说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武梁祠内丰富而系统的图像让我们看到了汉朝人所理解的宇宙的样子,有人认为,对汉朝人而言,给逝去的亲人“营造”出无边无际的良田美宅就是最大的“孝”。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你对“孝文化”的理解。画像石和画像砖113
二、画像砖第二节画像砖是一种建筑构件,可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空心砖多用印模法压印而成,实心砖则多以脱模法翻制而成。汉朝时期,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四川地区。西汉时期,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南阳、郑州等地,多为空心砖,画像多用小模印制而成。东汉时期,空心画像砖渐趋消失,流行实心砖,画像多是一模一砖。四川是东汉时期画像砖的主要出土区,水平和成就最高。
四川大邑安仁出土的《丸剑宴舞》画像砖,其画面构图严谨,场面热闹,形象地刻画出伎人表演跳丸(以掷丸上下挥舞)、舞剑及弄瓶技巧,生动而具体,尤其是女伎回首挥巾的一刹那,尽显其摇曳多姿的体态。03
雕塑DIAOSU雕塑115
一、汉朝石雕第三节我国现有遗存显示,汉朝的雕塑遗物相当丰富,包括石雕像、陶俑和青铜造像等,其中以石雕像最为突出。陕西兴平市霍去病墓前的人物、动物立体石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遗产之一。现存雕刻16件,其中有马踏匈奴、怪兽吃羊、母牛舐犊、跃马、伏虎、卧象、人与熊、石蛙、石蟾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件,都是以动物为题雕刻而成的。
这些石刻造型古朴雄健、浑厚有力,在手法上采用“因材施雕”的技巧,即就整块石材的天然形态进行设计,以石头原样来拟形,就势而凿。马踏匈奴
作品赏析马踏匈奴是汉朝一座纪念碑式的圆雕作品,它象征着汉民族远征的胜利。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把被打败了的匈奴人雕刻成仰卧在马腹之下的姿态——满脸胡须的匈奴人一手持弓、一手拿箭作挣扎状,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情景。雕塑117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秦朝时期的陶俑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为代表,其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974—1976年先后发现了三个兵马俑丛葬坑。其中,1号坑规模较大,2号坑与3号坑规模较小。
1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m,南北宽62m,总面积达14260m2。坑内作土棱与坑道栉比相间布局,整齐有序地埋葬着与真人、真马等高的陶塑兵马俑。(一)秦朝陶俑兵马俑1号坑兵马俑1号坑雕塑118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西汉时期,陶俑沿袭秦朝旧制,也使用大量兵马俑随葬,其种类包括武士俑、御手俑和骑兵俑等。在陕西咸阳正阳乡西汉景帝阳陵的随葬坑中,埋藏了大量按比例缩小的陶俑、家禽及各类生活用品。
其中,陶俑的大小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在制作上融合了北方秦俑和战国楚俑的特点。
具体来说,陶俑的头和身躯系陶土烧制而成,胳膊采用木头制成,后期组合安装。(二)汉朝陶俑汉景帝阳陵外藏坑遗址出土陶俑现场雕塑119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汉朝时期的伎乐俑与追求宏大场面的兵马俑的风格截然不同,其所构成的欢乐场面,颇具生活气息。(二)汉朝陶俑山东济南历城县无影山西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乐舞杂技俑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彩色陶俑雕塑120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到了东汉时期,陪葬陶俑不再流行阵容壮观的兵马俑群,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相关的伎乐说唱俑、农夫俑、庖厨(厨师)俑及牛、马、羊家禽家畜俑等。(二)汉朝陶俑击鼓说唱俑这一时期的陶俑,普遍体现出注重姿态和心理的特点,充分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情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特征。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表情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东汉陶俑形象生动、刻画精彩的高超艺术水准的杰出代表雕塑121
三、青铜雕塑第三节(一)秦朝青铜雕塑在1980年的考古中,秦始皇陵西侧墓坑出土了两乘彩绘铜马车。每乘铜车套驾四匹铜马,车上各有一御手俑。铜车、铜马的体形为实际车马的二分之一。同时,铜马比例匀称,昂首挺胸,臀部肥圆,剽悍雄壮。车上的御手俑,神情恭谨肃穆。整体来说,雕塑造型严谨写实,制作非常精巧。彩绘铜马车雕塑122
三、青铜雕塑第三节(二)汉朝青铜雕塑甘肃武威雷台墓还出土了成组的铜车马,包括铜俑45件、铜马39件、铜车14件。其中,有一铜奔马最为精彩,被称为“马踏飞燕”,该奔马昂首挺胸,三足腾空,头微左顾,右后足踏一飞鸟,是青铜雕塑中的一朵奇葩。马踏飞燕04
书法SHUFA书法124
一、秦朝书法第四节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秦国文字“小篆”作为官方通行文字。秦朝小篆的典型面貌为字体长方,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形态典雅宽舒。《泰山刻石》(局部拓本)阳陵虎符拓展阅读李斯与《泰山刻石》李斯是秦朝政治家、文学家。他长期担任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先后随从秦始皇、秦二世巡祀泰山,并在泰山极顶刻石纪功,歌颂秦德。李斯撰文并书写的《泰山刻石》,不仅是秦王朝鼎盛的见证,也开启了泰山碑刻的先河。它是泰山历史的珍贵纪录,也是泰山碑刻艺术中的翘楚。书法126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西汉的碑刻篆书比较少,东汉碑刻较多,著名篆书碑刻有《开母庙石阙铭》《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其刻篆书结体茂密,体势方圆结合,用笔遒劲,与秦篆的风格大不相同。(一)篆书《袁安碑》(局部拓本)《祀三公山碑》(局部拓本)《孔宙碑》(局部拓本)名词解释
结体,书法术语,是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笔法(用笔方法)、结体和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统称为书法技艺的三要素。书法128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
隶书是汉朝书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书体。西汉之初主要是古隶,承秦朝余绪而有发展,如《五凤二年刻石》,其上的字体结构已是隶书的体势,但笔画尚未见典型的波磔。(二)隶书《五凤二年刻石》书法129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草书是汉朝时期新出现的一种书体。草书初创时是为了满足快速书写的需要,但不久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了纯粹创作和欣赏领域,为之后极具个性的文人书法的兴起打下基础。(三)草书
西汉时期的草书是古隶的简易、草率写法,称为草隶或隶草。
东汉时期的草书逐渐出现波磔,是成熟的隶书的速写法,称为章草。章草的特点是字形扁平,有波磔用笔,字字分离不连写。章草05
工艺GONGYI工艺131
一、金属第五节秦汉时期,以青铜为代表的金属工艺继续朝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其工艺技术继战国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有青铜容器、铜镜、铜灯和博山炉等。青铜容器种类单纯,造型简单,装饰富丽与朴素并行。汉朝时期的铜镜较发达,以博局镜、神仙镜最盛。同时,这一时期的铜灯、博山炉也较引人注目,其造型奇巧,装饰华美,颇具特色。博局镜工艺132
一、金属第五节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构思巧妙,通体鎏金,制作精良。
其整体为一位手擎铜灯的宫女形象,其右臂袖口下垂为灯罩,转动灯盘旁的手柄,可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
此外,可拆开人物和灯盏的各个部分,方便清洗烟尘。长信宫灯工艺133
一、金属第五节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错金铜博山炉;
整体造型似豆,底座上饰有错金卷云纹;
足柱上雕有三条出水腾龙,龙首上昂以承托炉身;
炉身和炉盖铸成山峦状,其间点缀虎、豹、猪和猿等野兽及花草树木,并用金丝表现缭绕山间的云气,飘逸流畅。错金铜博山炉工艺134
二、陶瓷第五节秦汉时期的制陶工艺成就显著,在多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制作沿袭了战国时期的传统,具有造型庄重、纹饰艳丽的特色。东汉青瓷
东汉后期,出现于浙江地区的青瓷,胎质坚硬,表面细腻光亮。瓷器的发明刷新了日用器皿的格局,开启了工艺美术的新纪元。工艺135
三、漆器第五节汉朝是继战国之后漆器的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汉朝漆器出土量惊人,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漆器耳杯汉朝漆器的装饰手法以木雕彩绘为主,镶嵌、金箔贴花等新手法也逐渐出现。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数百件漆器代表了这一时期漆器制作的最高水准,包括勺、耳杯、盒、钟、屏风等多种器型。工艺136
四、染织第五节丝织的品种有锦、绫、罗、纱、绢、缣、缟和纨等。织造方法有平纹、斜纹和罗纹等。(一)丝织工艺装饰纹样有几何纹、云纹及花鸟异兽,有的还配上“延年益寿”“万事如意”等吉祥文字,最终成品质地匀整,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工艺137
四、染织第五节汉朝时期,印染工艺较为发达,并设有专门的生产机构。印染依工艺的不同,可分为蜡染、涂染、浸染、套染和刻花镂版等。(二)印染工艺所用染料分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两类,染出的丝织品色彩极其丰富,如新疆民丰出土的丝织品的色彩就有红、绿、紫、藕荷、古铜、绿、蓝、翠蓝、湖蓝、缃、浅驼、黄等多种。新疆民丰出土的丝织品课堂小结
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第五节工艺一、金属二、陶瓷三、漆器四、染织
第一节绘画
一、宫殿壁画
二、墓室壁画三、帛画
第二节画像石和画像砖
一、画像石二、画像砖第三节雕塑一、汉朝石雕二、秦汉陶俑三、青铜雕塑第四节书法
一、秦朝书法
二、汉朝书法感谢观看中外美术简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中外美术简史》之四章节导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乱和灾难的时期,同时也是南北共融,东西沟通,各区域美术交流与融合异常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形式以长卷为主,出现了顾恺之、张僧繇(y1o
)、陆探微等杰出的画家;美术理论方面也出现了理论性的总结文章。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出现了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石窟,佛像和壁画成果也非常丰富。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大量书法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光辉时代。此外,在工艺美术方面,陶瓷、漆器和丝织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章节导航第一节绘画第二节雕塑第三节书法和工艺01
绘画HUIHUA曹不兴,三国时期吴国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相传曹不兴曾利用误落在屏风上的墨迹绘成一蝇,使孙权误以为真,一时传为美谈,足以证明他具备很强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技巧。绘画(一)曹不兴145
一、卷轴绘画曹不兴的作品主要是人物画。曹不兴也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相传康僧会(三国时期僧人)携西域佛画来吴地传法时,曹不兴便据以绘制,因此有“佛画之祖”的称号。第一节卫协,西晋人,曹不兴的弟子。他画工精巧细密,主要创作表现人物、故事及道释题材的作品。绘画(二)卫协146
一、卷轴绘画谢赫将他视为绘画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评价其“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凌跨群雄,旷代绝笔”,但他的作品至唐朝时已罕见,记载中只有作品题目可见。第一节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顾恺之精通诗文书画,有“虎头三绝”之称,即“痴绝、才绝、画绝”。绘画(三)顾恺之147
一、卷轴绘画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摹本。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洛神赋图》等。第一节拓展阅读
顾恺之的“痴绝、才绝、画绝”
痴绝是指顾恺之爱开玩笑。他“好谐谑”,也禁得起别人的玩笑。
才绝是指顾恺之不仅是一位才思敏捷之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
画绝是指顾恺之的画技精湛。
《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的,内容为宫中妇女应遵守的封建道德规范。顾恺之通过线条表现当时宫中贵族妇女的生活,展露出她们的仪容和神采。其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且略微控制力度,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绘画149
一、卷轴绘画第一节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列女仁智图》沿用了自汉朝时期以来的传统题材,但在情节的表现上,以人物的动态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绘画150
一、卷轴绘画第一节《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洛神赋图》是根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的。曹植以优美动人、气脉一贯的赋文创造了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进而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绘画151
一、卷轴绘画第一节《洛神赋图》(局部宋摹本)《洛神赋图》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画面人物之间的情思不依靠面部表情来显露,而是依靠对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来展现。例如,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意,使观者体验到顾恺之“悟对通神”的艺术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胶鞋行业标准制定与质量监管-洞察分析
- 单位补缴社保承诺书(6篇)
- 舞蹈教育信息化探索-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渲染技术-洞察分析
- 保险金融行业理赔流程心得
- 儿童家具的个性化定制化设计趋势
- 办公环境中的智能家居安全解决方案
- 从零到一创新型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培训全流程解析
- 创新驱动的科技教育模式探索
- 2025建筑工程公司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分公司
- 【MOOC】中级财务会计-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园林政策与法规》课件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读书分享《终身成长》课件
- GB/T 44843-2024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宫颈癌护理查房-5
- 律师事务所整体转让协议书范文
- 照明设备课件教学课件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地理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债券入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