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母题一家国情怀

母题构建

★母题内涵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

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

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于

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

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汇聚着民族的精神血液,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对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观照。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

不开国家,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个人身上,要关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

“家国情怀”同时也表现为一种责任担当。今天的青年是未来祖国崛起的力量

担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要

想到自己身上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担,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国效

力并不是一个宏大得让当代青年难以实现的目标,并不是只有著名的科学家、企

业家才能“为国效力”。学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知识,努力提升能力,为将来能够担

负起自己的责任而时刻准备着,这也是我们“为国效力”的具体实践。

“家国情怀”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

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是你我内心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

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

的地方。

★立意拓展

1.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不绝的内因

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传承。战国时

秦赵交恶,面对匈奴却可默契抗敌;秦始皇逐匈奴七百里,筑长城以御外敌;两汉四

百余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有“犯强汉者属远必诛,,的豪情;唐征突厥,

成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威名;宋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的岳飞,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明有太祖“驱除胡虏,

恢复中华”;及至近代国共合作,抗日图存。中华民族的历史,本就是一部血与火的

历史,本就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屹立不倒绝不是因为侥幸,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有的家国情怀、特有的优良传统、特有的传承,决定了

未来中华民族依然可以傲然挺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2.家国情怀凝聚爱国热情,激励奉献精神

正是因为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中华民族才能迎来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个人的生

命体验都会与家国紧密相连。在今天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更需要我们凝聚爱

国热情,为民族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3.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担当情怀

中华儿女从来就有胸怀天下的壮志,从孟子的“达则兼善天下”,到顾炎武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哲圣贤们心忧天下的情怀催生了无数捍卫家国的英勇壮

举,谱写了无数舍身报国的壮丽诗篇,点点滴滴汇入我们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就是一部卫国爱国的历史,里面积淀着深厚的家国情

怀。因此,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进一步培育家国情怀、强化报效国家的

担当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4.青年人应当有家国担当情怀

有诗曾写道:“祖国是什么?是婴儿在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呼唤,是母亲在平底锅

上烙出的煎饼,是父亲在远行时的殷殷叮咛……”心里的家,让人感到温暖;肩上的

国,让人勇敢坚强。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应该做一个自立自强、心怀天下的人,

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自觉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伟大复兴相

连,自觉将青春奋斗与祖国的发展崛起相连,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5.理性爱国,修身养性,做文明理智的爱国者

爱国虽然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性。越是平凡的事,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爱国情

操和理性素养。爱国不能只挂在嘴上,还要付出实际行动。在社交平台上,总有人

以为自己最爱国,一看不惯别人就横加指责,或者发布攻击性言论,这种行为影响

了人民团结、社会和谐;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帜盲目行事,实际上扰

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爱国是神圣和庄重的,任何失去理性、违反道德法律的

言行,都是在亵渎这种神圣,也是在玷污“爱国”这庄重的字眼。

【真题演练】

★链接高考

(2023年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

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朋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阐释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

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述

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是时代的责任,是青年的使命。

题目给出的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

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材料立足于“好的故事”,并从两个方面列

举其重要作用:一是“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一是“改变一个人的命

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反映出由小到大的发

展逻辑,突出故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带来的从对个体发展到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

响。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在何种情境下发挥,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生活中,

好的故事可以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好的

故事可以触动心灵,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好的故事,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赋

予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改变轨迹,国

家的形象可以通过好的故事得到充分展现。

“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中总结性的语句,点明了写作的中心:“故事”是写作

的基础与依托,“力量”是关键词,是对前面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概括与总结,也

是立意的核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立意,既

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

设计情境,讲述故事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故事”这一对象,可以理解为“中国故事”,而在“中国故事”背后,凝结的则是中

国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每一位考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对中国故事非常熟悉,对中

国精神的理解也非常深刻。写作时,可以从古今中国故事中精选能够表现崇高精

神品质的故事,通过对其深入理解,挖掘出丰富的思想意蕴。每一个故事,都是有力

量的,这种力量汇聚成中国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时代不断进步。具体写作时,考生

既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立足微观角度,表达真实的个性感触;也可以从时代高度

出发,立足宏观角度,表达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突出对中国形象的分析。

具体立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好的故事,促进表达和沟通。好的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能够

让人们从中接收到健康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进而提升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让我们

能够与他人、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2.好的故事,启迪心灵智慧。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往往能够触发整个时代的情

感共鸣,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让人在聆听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智慧,

进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3.好的故事,改变个人命运。聆听好的故事,感受好的精神,能够让我们明确目

标,坚定梦想,充满信心,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发展融入时代的发展

之中,创造精彩人生。

4.好的故事,展现民族形象。激昂上进的中国故事,展示出当代中国奋发有为

的精神风貌,这些故事中的情节能够激发时代青年内心的情感,鼓励青年努力行动,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命运。

例文1

吾有良言佳篇,赠予天地共鉴

闻有仓颉造字符,一展华夏文明千年宏图;闻有刑天不服输,执干戚舞男儿铮

铮铁骨。还有诸子游途,中华禀赋。铁血年代,万家灯红。你若听,我恰有不尽的神

话、传说、故事,且看中华绵延不绝的文化名录。

有千年神话,爱与美的凝练,代代相传。

天边七彩云霞,有那来自洪荒中的五色石,日夜熬炼;中原万里长河,有息壤填

沟壑,有神针定风波。我们敬先祖为神明,我们给予最美好的祝愿,从“封神”到聚宝

盆,是“四海清平,山河无恙”,是“风调雨顺,山河长安”。从远古的火种到如今的年兽,

默示着“诛邪退避,百事无忌”和“平安喜乐,万事顺意”,口口相传,代代称颂。不论是

“凤鸣于天,万鸟同朝”还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神话不仅陈述历史故事,还支撑

着中华儿女挺过艰难困苦的岁月,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信仰,更成为亿万人童年的眷

恋、回首的温暖、眺望的积淀。没有拗口的称谓,没有荒诞离奇的纠葛,有的只是

天人功业,不朽名号。中华的神话,展现着民族风貌,焕发着岁月荣光。

有青史传说,智与理的启迪,接续奋进。

八百东西周,四海皆称侯,五霸迭起先,七雄并立后。韩信点将台,武侯《出师表》,

文曲佐贤君,太白入凡尘。历史故事教人识大义,君不见太史慈之言:“大丈夫生于

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历史故事教人明大德,君不见广厦千间,夜眠仅需

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青史留名,功榜万世。“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

百万师”告诉我们,根在华夏,便有千秋不败的国与家。“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

一壶茶”教会我们大气端庄,雍容典雅。耳旁萦绕着圣贤佳话,脚下九曲通天涯。故

事是讲给人听的,也是催人震续拼搏的。昔日,四海称臣,万国来朝;今朝,肩上担子

再重,也能走过万里路遥。

有红色故事,泪与暖的赞歌,继往开来。

从硝烟战火中走来,从“金色鱼钩”“半条皮带”到梨花一树,荷花一淀,老一辈革

命者奋力辟新途。现在,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

状态。红船的故事,黄河的故事,恰如那几句歌词:“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

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当个人的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当感人的故事与祖国同在,

故事便不仅仅记录个人的悲喜,某种意义上它们成为鲜明的时代符号。脚下有路,

眼里有光,讲好中国故事,是对未来的眺望。

继承更传承,向往更拼搏。“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好的故事是民族的精

神根蒂,其花,必馥郁传香;其芒,必与日月争光。我们有底气这么说:“诸君,且听我华

夏篇章。”

【点评】

1.立意高昂,论据丰富。全文立意高昂,洋溢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作者

为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及感人的精神而自豪。同时精选典型事例,

运用精练的语言,让事例精当而有力道,凸显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迁、精神的传

承等。

2.结构清晰,表达生动。结构上,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增强了说理的气势。

语言上,文中多处引用俗语、诗句等,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增添了作品的洒脱气质。

★写法借鉴

例文能够在考场中赢得高分,成为优秀作文彳艮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立意鲜

明深刻。为表达对故事的力量的思考,作者开篇便以历史现象引出立意,并明确了

三个写作方向:神话、传说、故事。整个写作过程,从这三个方向出发,树立三个分

论点,列举具体事例充分证明论点,突出写作中心,表现出深刻的认识。

三管齐下,让立意鲜明深刻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

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的文章就

没有生命。立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鲜明深刻是拉开作

文档次的关键。那么,如何立意才能鲜明深刻呢?

1.角度“新而小”

一般的作文材料都会给出可供选择的几个写作角度。尽管我们强调要选取自

己比较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角度,但这样的文章往往流于大众化和通俗化。要想

立意鲜明深刻,就要言人之不敢言,发人之所未发,也就是推陈出新,另辟蹊径。立意

时如果能反弹琵琶、逆向思考,往往会收到新奇的效果。比如弄斧就要到班门,一

反常规的谦虚谨慎,构思“要大胆地展示自己,不怕出丑,勇于向行家学习”,因为“有

了行家的指点迷津,进步才快”,这样立意就更深刻。

行文分析时切入的角度一定要小。要善于从大中取小,大题小做,即从宏大的

整体中选取小的写作点,但又能够以小见大,洞隐烛微,深入发掘。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以细小的局部展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出不平凡的

本质,通过小事情、小角度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如以

“习惯”为主题作文,如果全面地谈“习惯”,很有可能大而无当,说得不着边际。我们

可以把范围缩小,浓缩成以下立意:“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习惯是一种巨大而

又可怕的力量”“人不能成为习惯的可怜虫”,等等。

2.思维“辩证而深入”

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贯串始终。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整合、结构的布

局、语言的驾驭等,均离不开思维。哲理思维既是论证观点的好方法,又是增强文

章厚重感、使立意深刻的有力工具。要注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

质、对立与统一、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主要与次要、主观与客观、物质与

精神等方面的关系。如果不从二元关系的角度进行哲理分析,就难以使文章立意

深刻。

例如要从内外因的角度来分析“鸡蛋孵出小鸡”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一定温度下,鸡蛋可以孵出小鸡,但无论如何,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因为鸡蛋是内

因,温度是外因,鸡蛋有孵出小鸡的条件,而石头没有。虽然鸡蛋有孵出小鸡的内因,

但如果外在的温度过高,我们就只能吃熟鸡蛋了。这说明外因只在一定的条件下

才起作用。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里,有“深刻”这项要求,即文章的立意能够透

过现象深入本质,能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等,这就需要在文中运用哲理思维。

3.思路“遵道而层进”

文章思路清晰与否是判断一篇文章立意是否鲜明深刻的基础,要做到思路清

晰,就要分清层次。具体到写作中,就是既要注重横向比较联系,又要注重纵向深入

分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在逐步呈现自己的观点时,不管是顺向思维,还是逆

向思维,都要遵循思维的基本逻辑,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

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

忌平坦。文章的立意也是如此,分析说理时如果能层层深入,就能达到引人入胜、

启人思考之效。如以“常识”为主题作文,有考生以“知之,行之,思之”为题,从认识、

实践和反思这三个层面逐步深入说理,这样的文章思路清晰,论点层层深入,结构

层次井然,浑然一体。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

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硬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

古代优秀的士人,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在其位,则

积极建言献策,以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朝堂,时时牵挂国事,以各种方

式表白心迹。

而北大教授戴锦华也认为,知识分子与知识多少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担当。

作为时代青年,你能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

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命题设置真实情境,内涵丰富。该题目以课文为依托,让学生思考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贴近时代的

呼唤和需求。

这是一道复合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举了历史上四

位名人的事迹。这一段以四则事例来表明心怀天下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

和担当。第二部分先总述古代优秀的士人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处

世哲学,突出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要把“治国、平天下”当成目标,要心怀天下。第三

部分是北大戴锦华教授的观点,他强调知识分子应责无旁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这与知识多寡无关。

写作时可以简单概括材料内容并提炼出主旨,引出“责任与担当”这个话题。

例如可以从一个人为何要有责任和担当、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究竟是什么、如何

扛起责任与担当等角度层层深入思考并提炼观点。

参考立意:①化家国情怀为逐梦之源;②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③萤萤之光,

可照旷野;④青年担责,助力家国;⑤传承家国情怀,积蓄前行力量。

例文点评

心怀担当天地宽引用名言,概括材料,结合

①诚有言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古有自己的理解,明确观点,反问点

魏征犯颜直谏,王安石变法除弊,杜牧针硬时弊,题,表达颇具文采。

苏洵警示当朝……无数先人胸怀天下,勇于担

当,将生命释放于远山沧海。当今的我们若胸中

无天下,怯于担当,不将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又以排比阐明心怀责任与担当的

何尝不是如处万古长夜中呢?正确含义,过渡自然。

②心怀责任与担当,并非止于唇齿间的空谈,而

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并非一时的热血澎湃,而是观点句,分论点一。

贯穿人生的巨大力量;并非坦荡大道上的盈盈证明观点,列举具体事例进行

热情,而是艰难旅途中的旦旦坚守。充分论证,运用修辞、成语,文采

③心怀责任与担当,就是视国家兴亡为己任,将斐然,论证有力。

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诗

人闻一多似红烛般燃烧自己,照亮了人民和国

家的漫漫征程。他明知自己被列入特务的“黑

名单”,却依然在最后一次演讲中痛斥特务,即

使最后被杀害,他也终会流芳千古。正是有无数

个“闻一多”,心怀天下,勇于担当,将自己的命运观点句,分论点二。

与国家相连,才有了我们当今的岁月静好。“少列举具体事例为论据,由中到

年强,则国强。”我们当代青年也要做那无数个外,充分证明观点,增强气势,使

“闻一多”,视国家兴亡为己任,方能明烛天南。论证更加有力。

⑤心怀责任与担当,就是燃烧自己,奉献人民,照

亮苍穹。

⑥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