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金华十校高三语文4月模拟联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1;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这
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
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
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
无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
个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
知道身后有一辆串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
难以自控,打着趣起,真可谓险象环生!
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吃
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
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顶
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
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
社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
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
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
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这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
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
拖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
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
在不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官
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
左右可分?
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
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
(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运河》)
材料二:
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经
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
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说,
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利坊
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
街现象。
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
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一一“街
道司”。他们统一穿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
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
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
以自广”,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5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不
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
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一一你要越
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
《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他
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桥上文官和武官的争吵是由没有遵循“各靠左行”的规定而引发的。
B.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的举措,为化解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C.宋太祖赵匡胤亲历的交通拥堵是他下决心整治侵街现象的直接原因。
D.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同时,北宋也随之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管理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桥上场景,一方面反映了人员的复杂和交通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
出汴梁的经济繁荣。
B.画卷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
故中具有重要作用。
C.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朝廷想
整治侵街乱象的态度。
D.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现象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
侵街占道现象的失败。
3.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十二字交通规则。
B.《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
C.《宋文鉴•汴都赋》记载:“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
D.《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记载:“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现象措施材料
①坊无广巷,市不通骑①订立相应法规①史籍
②瓷凿汴堤以自广②组建专职队伍②画卷
③街道司的人白天街上睡大觉
A.“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给当时的汴梁城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B.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规划中道路狭窄、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
C.画卷上“睡大觉”的人的服饰特点应该是作者判断其为街道司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
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客观可信。
5.请结合材料,分析北宋京城侵街现象十分严重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峰寺(节选)
陈春成
2
这次回乡,心里烦闷。我在辞职和入职之间,想回家休整休整。回来一看,老屋已经没有了。整个县城
都在剧变,四处一逛,风景皆殊。其实在城市中生活,我早已习惯如此,每天到处都在增删一些事物,
涂涂改改,没个定数。只是对于故乡的变动,我一时没有防备,觉得难以接受。无论如何,那座安放在
群山之间,覆盖着法国梧桐浓荫的小县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老屋那一带成了工地,围着铁皮墙。工地边上,也蜃楼一般,起了两座售楼部。我一阵恍惚,不知身在
何世。我想,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怎都成了缥缈的回忆?如此迷糊了几天,正在
愤闷和惆怅间摇摆,忽然想起竹峰寺,想起慧灯师父。于是我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来竹峰寺的大巴上,我一边望着窗外群山,一边用手摩拳着老屋的钥匙,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它。老屋不
复存在,它就是我和老屋之间最后的一丝联系。我想象这钥匙是一只U盘,老屋仍完好无损,只是微缩
成极小的模型,就存放在这只U盘里。一同存储在其中的,还有关于老屋的记忆。这么幻想着,摸着掌
心的一小片冰凉,心情渐渐松弛下来。钥匙该如何处置呢?放在身边,久了,它就成了日常之物,日常
的空气会消解它身上的魔力,直到对我失去慰藉作用;扔掉,又太残忍。我想了想,决定把它藏起来。
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千秋万载不会动摇的地方。这么想着,车到站之前,我已决定把钥匙藏在竹峰寺……
据传,竹峰寺在解放前,有块峡蝶碑很有名。在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为了保护峡蝶碑,僧人将其藏于寺
内某处,渐渐地,无人知道这块碑究竟在哪,除了守口如瓶的慧灯师父。慧航问了好几次,起初,慧灯
不说话,只是摇头。后来被磨久了,他才开口,对慧航说,碑,是师父领着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藏的。
当时说好,谁问也不能说。慧航说,那现在寺庙不是重建了嘛,还藏着干嘛?慧灯说,就放那里挺好的,
别动它了。
慧航前年从春天到秋天,每天一清早就满山转悠,找碑,无果而归。进门见到慧灯在那里雕一个竹筒,
自得其乐的样子,忍不住和他吵了一架,逼问他碑在哪里。话说得僵了,两人一下都沉默起来。慧灯忽
然剧烈地摇了一阵头,抿着嘴,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下来。老和尚哭了。哭得无声无息。神色很庄重,
又像很委屈。慧航一下子就后悔了,也明白了慧灯的意思。老和尚对当年的承诺看得很重,是打算守一
辈子的。慧航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对师兄是一种出卖,似乎有点羞愧。第二天起,他再没提过碑的事
情。
来了竹峰寺半月有余,没几天就该回去了。我在黑暗中摸到床头的钥匙,想,是时候把它藏起来了。清
早起来,我在寺里寺外转悠,一面想。藏在哪里好呢?一个幽僻之处。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一个恒久
不会变更的所在。我散着步,脑中想着藏钥匙,不免又想到和尚们藏碑。如果我是慧灯他们,我会把碑
藏在哪里呢?是我,我不会直接埋起来。不埋,还能藏在哪里呢?我踱步到碑亭下,打量那碑座上的凹
槽,琢磨了好一会。
等到天黑透时,我又决定出来看看。寺中一片静,各处都熄了灯;菜园里一味的黑,水流声在黑暗中听
来格外空灵。我定了定神,没过小桥,却在岸边坐下,把电筒叼在口中,手扶岸沿,一步步往桥洞挪去。
拿手电往上一照,原来这小桥是由两块长石板拼成,长不到两米,一块稍宽些,一块窄,都蒙了层青苔。
石板搭在两边石砌的桥墩上。我把手电凑近了石板,仔细看,窄的那块,青苔只是青苔;再看宽的那块
青苔下有字。
我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用手摸了摸笔画的凹痕,这才确信自己猜得没错。字迹在苔痕后时隐时现,
我举头端详那些字迹。经文大半为青苔覆盖,然而仅看露出的部分,就已十分满足。结体茂密,内敛而
外舒,透出稳凝,而不沉滞;运笔坚定,但毫不跋扈。我用目光追随着一笔一画,在石板上游走,忽然
间得到一种无端的信心,觉得这些字迹是长存永驻之物,即便石碑被毁成粉屑,它们也会凭空而在,从
从容容,不凌乱,不涣散。看了很久,我站定了,闭上眼,过了一会,在黑暗中看见那些笔画,它们像
一道道金色的细流,自行流淌成字,成句,成篇,在死一样的黑里焕着清寂的光。我睁开眼来,心中安
定。
老屋的钥匙早放在口袋里,这时我摸出来,在手心用力握了握,给它递一点温热。然后环顾桥下,见到
石碑和桥墩的缝隙间,封着一道很厚的青苔,幽绿。我将青苔小心地揭开一点,然后趁钥匙上的一点热
度还没消泯,把它放进去,推了推,塞实了;又把青苔小心地盖上。于是我的钥匙,钥匙里储存的老屋,
3
老屋的周边巷陌乃至整个故乡,就都存放在这里,挨着那块隐秘的碑。青苔日夜滋长,将它藏得严严实
实,谁也发现不了。唯有我知道它的所在,今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能用想象和它接通。也许多年后我会
一时兴起,重来此地,将它取出;也许永远不会。只要我不去动它,它就会千秋万载地藏在这碑边,直
到天地崩塌,谁也找不到它。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
的种种无常了。我这么想着,最后凝视了一眼那道青苔,那块碑,就钻出桥洞,爬上岸去。
到了回去的日子,我又想起我的钥匙来。我想到日光此时正映照溪面,将一些波光水影投在那碑上,光
的涟漪在字迹上回荡,在青苔上回荡,青苔在一点一点滋长,里边藏着我的钥匙,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
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就这么想着,我一路走下山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历史变迁中,峡蝶碑被僧人们妥善保存和隐藏起来,不惧无常变化;主人公将钥匙与石碑藏在一处,
以实现个人老屋记忆的永存。
B.主人公在工作变换、故乡剧变的情况下重返竹峰寺,竹峰寺历经时局变化依旧存在,让“我”感觉到
它是个恒常之物,并从中获得慰藉。
C.慧灯师父之所以流泪哭泣,是因为蝶蝶碑已经被做成了桥板,永远也不能复原,如果泄露了这个藏碑
的秘密,他会受到世人的非议。
D.小说的结尾,“我”一边想着,一边走下竹峰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刻“我”已经摆脱烦闷,内心
安宁,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变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老屋钥匙想象成一个U盘,运用了比啥的修辞,老屋钥匙不仅能打开家门,也给主人公提供了
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空间。
B.作者插入了映蝶碑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慧灯师兄弟的神态、语言、心理,让传言变得真实可信,为
下文找到峡蝶碑埋下伏笔。
C.作者描述主人公藏钥匙的内心活动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秋万载”“天地崩塌”等词语表达了对
“谁也找不到它”的确定无疑。
D.作者以石碑为线索,围绕石碑的“藏”与“找”组织全文,“我”的情感也随着“藏”与“找”而转
变,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8.小说中“藏钥匙”与“藏石碑”两个故事巧妙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说陈春成的小说用“稳定性”对抗社会的流变。从本文看,这种对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帝问右丞相周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
惶愧,汗出演背。上问左丞相陈平,平日:“有主者。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日:“君所主者何事?”平日:“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
侯;内亲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称善。绛侯(勃封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乃谢病请归相印。
上许之,平专为丞相。
笠翁曰:陈平不对决狱、钱谷之间,其事与周勃同情,总由平日未尝经理,卒然问及,不能即举其数。
但平有饰非之智,勃无口给之能,故觉彼善于此,掩过一时之耳目,非勃才果出平下,当以相任独归之
也。
夫庶吏董天下之事,宰相总庶吏之成。文帝问曰:一岁决狱几何?钱谷出入几何?不问节目而问大纲,
正所谓总其成也。知而举之,不过两言而尽,有何难对与不屑对之有哉?若问某郡决狱几何、钱谷出入
几何,欲其条分而缕析之,则如此冗屑之事,诚非宰相所宜知。今以总目叩大臣,犹之觅锁钥于家督,
访绳墨于工师,未有不随取随应,随问随答者。岂得曰"大匠耻亲绳墨之事,纪纲不任锁钥之繁,君其
问诸若辈”乎?惜萧何已死,备顾问者无人,设此时犹居相位而躬承是问,吾知其必能应对如流,不爽
4
毫发。何以知之?因其西入咸阳时,早已收藏图籍,留心经世之务,不似诸君争取财物,置天下大计于
不问,至此时一诘而茫然也。文帝不察,卒为所欺,不可谓非至明之一累也。
噫!后世论此者皆谓陈平能识大体可谓相臣之法是千古读书人尽堕术中而不之觉。受其欺者,岂独一汉
文帝而已哉!
(节选自李渔《笠翁别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后世论A此者皆谓B回陈平能识C大体D可谓相臣E之法F是千古读书人C尽堕术中H而不之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通“猝”,其含义与《屈原列传》“怀王卒行”,《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卒”
不同。
B.董,意为监督管理,《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句及现代汉语“董事”一词中的“董”字均
作此解。
C.耻,意为感到耻辱,其词类活用方式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成语“不耻下问”中“耻”
均不同。
D.爽,意为过错,其含义与《促织》“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氓》“女也不爽”中的“爽”均
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为作者引述的史料,根据史书的记史范畴推断,以上史料引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三书均有可能。
B.因不能答复汉文帝的询问而陷入尴尬的周勃,得到陈平的同情,但周勃最终还是辞去丞相一职,陈平
得以专任丞相。
C.对汉文帝的询问,周勃、陈平、萧何的答复不同,不同的答复显示了三人不同的个性。作者对三人做
出了不同评价。
D.汉文帝被陈平的话术欺骗,赞赏陈平的回答。虽然受骗者不止汉文帝一人,但李渔由此认为汉文帝并
非真正的明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
(2)以总目叩大臣,犹之觅锁钥于家督。
14.本文认为陈平“不对决狱、钱谷之间”实际是在掩饰其不了解情况的疏失。作者这样推断的主要理由
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鲍照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育盲①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撼轲②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注]①窗盲:遥远的样子。②憾轲:不得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A.“行路难”为乐府诗歌旧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为作者仿写古乐府之作,具有古乐府语言
朴实的特点。
B.本诗“君不见”一语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表达效果相近,以倾诉、提醒的口吻,拉近了
与读者的距离。
C.“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近看尘沙扑面阻绝行人的边关,作者借此表达征人
的思乡之切。
D.“朔风”两句,作者采用极具边关特色的意象描绘边关环境,同时借用“萧条”“哀急”等词对环境
气氛进行渲染。
16.结合全诗,探究诗歌结尾“长叹”一词的丰富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引用《离骚》中的名句“▲,▲”,鼓励同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
斗姿态来直面最后阶段高中学习生活。
(2)宋人曾批评王安石“偏执己见,凡诸君子之论,一切指为流俗”,拒绝他人意见,对此,王安石在《答
司马谏议书》中回应说,“▲,▲”,不算拒谏。
(3)旅游爱好者准备近期组团赴河北昌黎碣石山旅游,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等有关碣石山
的古人诗句以增进他们对景点文化的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颠扑不破、辩证统一、灵活机动、祸福相倚、
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中华文明提倡“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精诚于大道之行,又专注于术
的精准运用,引领中华民族一次次①、遇难成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自成体系,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这是中华文明的光荣与伟大。同时旧
邦新命,一个古老的极具特色的大国,面对②的世界变局,必然要承受住动荡挑战、艰难困苦。我们拥
有光辉的成就,也不乏多灾多难的锤炼;得到多方的敬意,也在近现代落后挨打,饱受侵略、宰割和耻
辱;我们拥有悠久与丰厚的文化,也为科技的落后与国力的衰退而痛苦反思、艰难求索。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独立自主的荣誉尊严所在。一次又一次,正
是中华文明以自己的仁爱、礼义、和穆的正道理念,经世致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多彩多姿的活力与
吸引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入理入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化解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阻遇了城外
森林法则的野蛮与霸权暴力,成就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兴旺、发展与连续,彰显了别具特色
的东方文明的伟大存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①②
19.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要取得好成绩,得用功,还得改进学习方法。
B.你要敢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审判。
C.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
D.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才不负青春。
20.文本第三段用了大量整句,请分析整句的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蝴蝶兰的故乡在巴西、智利的热带雨林。所以,我国的古典诗词里,①。但这并不妨碍它本身成为一首
诗。把蝴蝶兰养成一首美妙的诗,可不大容易。蝴蝶兰喜高温高湿,最宜生长的温度在16℃到30℃之间。
6
温度低于15℃,就超出了它的理解力。习惯在60%以上湿度下生存的蝴蝶兰,最不适应的,是暖气人家
30%以下的环境湿度。
如果家里没有加湿器,蝴蝶兰不介意你每天用喷雾器向叶面加湿,但它非常介意往花朵上直接喷水。最
好,把蝴蝶兰放在室内有散射光的地方,不要②。浇水的原则是:干透浇透。③,这样的好心,只会
适得其反。我总结了这些蝴蝶兰的习性,愿能帮到春节领“蝴蝶”回家的你。
开花后的蝴蝶兰,我也从不轻易丢弃,及时剪掉花拿,到四月中旬再换盆一一把已腐烂的基质换掉,剪
除坏死根部。将处理好的蝴蝶兰,放在能见到阳光又不直晒的地方,保持25°C〜30℃的温度、60%以上
的湿度。两三个月后,一株新的“蝴蝶”,就该探出头来啦。照料好了,它的翩翩舞姿,会长达三个月。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6分)
22.根据材料第三自然段,概括护理开花后的蝴蝶兰的步骤。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
畅,不超过5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屏幕上阅读,而非书本上,书本阅读甚至
都已显得不自然。这种背景下,你认为书本阅读还重要吗?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l.Ao(张冠李戴。由原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可知,为征道而争吵的是轿
夫和马弁,不是官员。且依据原文“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可知引发争吵的原
因是“拥堵”。)
2.D。(原因判断失当。由原文“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可知,并非“街道司不作为”。)
3.Co(C项是城市建设和规划问题,不体现城市管理。ABD三项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城市管理措施。)
4.B。(“道路狭窄、通行困难”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侵街”导致的城市管理问题。)
5.参考答案:
(1)五代后周时期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积重难返。
(2)权贵阶层不服从管理,导致占道经营的风气蔓延。
(3)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官员的懒政、怠政现象严重。
(4)朝廷和皇帝本人对这一现象的退缩和妥协。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符合材料意思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Co(强加因果。慧灯师父的流泪体现了对承诺的一种特殊情感,并不是因为怕受到非议。)
7.D。(石碑不是作为“全文”线索。)
8.①“我”决定将钥匙藏在竹峰寺,由此引出藏碑的故事。
②因思索藏钥匙的地点,进一步揣摩藏碑之处。
③藏碑的发现启发我确定藏钥匙的地点。
④两个故事巧妙交织,给人带来哲理思考。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9.(1)借竹峰寺的恒常不变来对抗家园之变。文中故乡老屋的消失、县城环境的剧变,让“我”无所
依归、悲抑愤懑,通过逃往竹峰寺,“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2)借慧灯“藏石碑”来对抗时代之变。“碑”是特殊情感的载体,彻底的“藏”便是永恒的“在”,
面对时局变化,人物通过“藏”来存留一丝反抗成功的希望。
7
(3)记忆的永恒对抗消逝。文末“钥匙里藏着老屋和故乡,那里一切安然不动”一句蕴含着“记忆在,
故乡就永恒”哲学意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BDF(后世论此者皆谓:陈平能识大体,可谓相臣之法。是千古读书人尽堕术中而不之觉。)
ll.Co(三个“耻”字均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耻”。)
12.Ao(B项,陈平同情周勃,于文无据,原文中“同情”意为“事情实质相同”。C项,萧何己死,
并未回答汉文帝的询问,文中表述为作者假设。D项,文中认为,汉文帝受骗为“至明之一累”,并
未否定文帝为明君。)
13.(1)“天下一年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自己不了解。
(采分点:“决狱”“几何”“谢”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现在拿总纲要点询问大臣,犹如向管家索要钥匙。
(采分点:“总目”“叩”“家督”和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家督”一词考查根据语境推断生词含
义的能力,其原意为长子,后用以代称掌家务者、管家等,翻译为“长子”“执事”“管家”等均给分。)
14.陈平认为丞相只负责大政,不问具体事务,所以未答复汉文帝的询问。但李渔认为汉文帝所问正是
国家大政,陈平的不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后期物业合同范例
- 市政管网补充合同范例
- 广告租赁简约合同范例
- 塘渣供应合同范例
- 环保产业崛起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合伙买车协议合同模板
- 广告物资购销合同范例
- 法学毕业答辩模板
- 商场店面房出租合同范例
-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兴产业
- GB/T 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各课知识点梳理
- 物业装修管理(培训课件)
- 机器人创新性教学平台实践与探索报告
- 专题:普世价值思潮课件
- 销售目标的设定与管理培训课件
- 【期末复习】概括与评析标题及角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医美加盟模板课件
-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17 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 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课件
- 乒乓球一级裁判培训班规程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