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4 51.2评价原则 51.3主要编制依据 1.4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6评价时段及评价重点 1.7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 2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与交通 2.2项目基本情况 2.3现有规模 2.4项目组成 2.5平面布置 2.6取水、引水管网工程 2.7净水厂工程 2.8配水工程 2.9给排水及供配电 2.10工作制度、劳动定员 2.11建设计划及进度 2.12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状况 3工程分析 3.1施工期方案及环境影响因素、污染物产生量 3.2运营期工程分析 4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和环境质量评价 4.1自然环境概况 4.2社会环境概况 4.3区域污染源 4.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水源水质论证及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5.1水源水质论证 5.2地表水环境影响 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1施工期废气影响分析 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2营运期废气影响分析 7声环境影响评价 7.1施工期噪声影响 7.2运营期噪声影响 8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8.1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8.2营运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9.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0环境风险评价 10.1消毒设施风险分析 10.2污泥处置风险分析 11清洁生产分析 11.1清洁能源 11.2清洁原材料 11.3清洁原材料 11.4清洁产品 11.5节能降耗减排措施 11.6清洁生产及环境管理体系 12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1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2.2对大林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12.3净水厂水污染防治措施 12.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论证 12.5噪声控制措施 12.6固废处置 12.7环保措施及投资汇总 噪声控制措施 13总量控制 13.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13.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13.3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14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布局合理性 1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4.2规划符合性分析 14.3选址合理性分析 14.4布局合理性分析 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1环境保护费用的确定与计算 15.2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6公众参与 16.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16.2公众参与方式 16.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16.4公众意见反馈 17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7.1环境保护机构设置 17.2环境管理职责 17.4环保竣工验收 18评价结论及建议 18.1评价结论 xxx镇地处xx县北部,全镇幅员面积65.26km²,辖11个行政村180个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1798人,其中农业人口27575人,城镇非农业人口4223人。境内有xxx、五龙2个场,中心场镇xxx规划面积3.0km²。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场镇边上河沟水源不够供应,同时加上水质污染等问题,改水源为偏岩子山泉水,安引水管道3500m,把水引至场镇边上的龙岗山岭半山xxx镇供水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场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加大场镇的发展后劲,满足场镇的发展对供水的需求,对现有水厂进行扩建,扩大供水规模,具有重要意义。改扩建后的xxx镇水厂劳动定员4人,年工作日365天,每天三班工作制,工程总投资700万元,其中环保工程投资27.1万元,建设工期7个月。拟计划实施改扩建的xxxxx镇水厂目前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条例》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实施改扩建建设的xxxxx镇水厂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即刻组织评价人员深入现场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在充分收集和了解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现状监导则》和xx县环境保护局渝(璧)环评通[2010]61号《xxx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评价目的①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调查,掌握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概况。根据国家、省、市等各级政策法规要求,评价该项目水源水质及经济社会可达性分析。②通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同行业资料调研、类比,确定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源强。对建设项目拟采用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③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建成投入运行后可能对周围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及项目建设地周围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及范围。对建设项目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③为上级管理部门决策、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评价原则①针对区域农村地区环境质量较好,居民较分散,拟建项目主要就保护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和项目建设生态影响等特点进行评价。②评价应结合国家、地方有关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在环保措施、预测与评价、公众参与等评价工作各方面应结合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政③确保拟建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建设必须保证生态系统不受明显影响和区域环境质量水平,使项目所在地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④科学性、客观公正性。1.3主要编制依据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0)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3.2行政法规与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5)《土地复垦条例(试行)》;1.3.3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3)《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3.4地方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方案》,渝环发[2001]556号;(4)《xxx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第126号;(5)《x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11月28日;(6)《xxx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渝府发〔2008〕135号);(7)《xxx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8)《x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xxx市部分地表水域适用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7〕15号;(9)渝办发[2006]196号《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一五”化学耗氧量及(14)《xx县人民政府关于将大兴镇团结水库等二十一座水库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管理的通知》(xx府发〔2008〕32号)。1.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1.3.6建设项目有关资料(1)《xx县xxx镇水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xx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xxx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璧发改[2008]106号);(3)《xx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xx县xxx水厂工程项目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批复》(xx府[2010]18号);(4)《xx县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xx环(监)字[2010]218号);(5)《xxx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璧)环评通[2010]61号);1.4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根据项目特点及xxx市、xx县相关文件、渝(璧)环评通[2010]61号文件和项目1.4.1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水源地大林水库,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关于将大兴镇团结水库等二十一座水库作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中I类水域水质标准。水库下部溪沟执行《地水厂工业场地西面的溪流;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本项目建成后,对自来水厂处理后饮用水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表4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见表表1.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因子Ⅲ类标准Ⅱ类标准无量纲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氰化物氟化物粪大肠杆菌个/L阴离子砷铜锌硒汞铬镉铅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表1.4-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表4限值色度浑浊度3溶解性总固体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硬度(以CaCO₃计)铁菌落总数毫克水中不超过500个氯化物砷氟化物硝酸盐耗氧量锰硫酸盐(2)环境空气根据(渝府发[2008]135号)文的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其空气环境表1.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污染因子取值时间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年平均日平均一小时平均年平均日平均一小时平均年平均日平均(3)声环境根据(渝府发[1998]90号文)、(渝环发[2007]39号文)和(渝环发[2007]78号文)的规定,评价区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其标准值详见表1.4-4。表1.4-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Leq[dB(A)时段声功能区2类(4)水土保持见表1.4-5表1.4-5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平均侵蚀模数[t/(km²·a)]平均流失厚度(mm/a)强度极强度剧烈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壤容重1.35g/cm²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之。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本项目周边主要为早地和荒坡草地,生活污水经沉砂、隔油、旱厕处理后用于周边农业灌溉,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要求。粪便污水进入旱厕,食堂废水经过隔油处理后进入旱厕,用于周边农业灌溉施肥。洗浴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洒水和周边草地洒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放标准值见表序号标准值1234动植物油5石油类序号标准值1234石油类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2-1990,见表1.4-8。运营期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2348-2008)2类区标准。见表1.4-8。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车等结构混凝土输送机、振捣棒、电锯等装修吊车、升降机等表1.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Leq[dB(A)]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3)废气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有关标准。1.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5.1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项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影(1)生态环境本项目永久占地2385m²,主要为净化厂及调节水池占地,临时占地4333m²,主要为料场及土石方堆场占地以及管道明敷的施工便道。工程影响范围远小于20km²,引起项目区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的减少程度远小于50%。根据(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2)地表水根据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水厂沉淀池的排泥污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处理后生活污水用于农林灌溉和绿化,排泥污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处理后回流循环利用,不外排。因此,根据导则,对水(3)声环境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中2类区标准,为声功能区2类区,周边居民较少,建成后通过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噪声级增加很小,根据《环境(4)环境空气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分析结果表明,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不需消耗燃料,因此不会对常规的空气质水厂原水性质,污泥污染成分少,干化污泥产生少量异味,味道很小,无明显影响。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5)环境风险项目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机率很小,事故发生对外环境的影响小,针对项目环境风1.6评价时段及评价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时段:施工期、运营期。评价重点:项目水质、水量的可靠性分析,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以及生态影响分1.7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1.7.1环境敏感点(1)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占地及周边100m土壤、动植物,大林水库水生生态环境。水库下游小溪沟水生生态。(2)水环境敏感目标:大林水库,水库下游小溪沟,净水厂周边冲沟(3)声环境敏感点:净水厂厂界外200m居民。(4)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净水厂周边500m分散居民该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见表1.7-1。表1.7-1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统计结果敏感目标位置敏感点特点环境影响因素施工期营运期生态大林水库距xxx水2.06km²,多年平均来水量96.24万m³,水库总库容112.6万m³,目前水库功能为集中式饮用水功能水量减少水库下游小溪沟水库下游无珍稀保护来水减少占地及周边土壤、动植物水厂及周边和棕壤。野生动物很少,少量普通鼠类、鸟类动物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地表水体水库下游小溪沟水库下游地表水Ⅲ类水域来水减少,水质变化水厂外冲沟水厂西侧外5m小冲沟,地表水Ⅲ类水域风险排污环境空气500m居民水厂周边施工扬尘油烟、污泥异味声环境净水厂厂界外200m居民净水厂西侧、南侧、西侧分散农村居民11户约33人施工噪声设备噪声2项目概况2.1地理位置与交通北面紧邻xxx区,西邻xxx县,南邻xxx镇。2.2项目基本情况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700万元,其中环保工程投资27.1万元。建设工期:7个月。现有规模: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场镇边上河沟水源不够供应,同时加上水质污染等问题,改水源为偏岩子山泉水,安引水管道3500m,把水引至场镇边上的龙场上用户,供水规模在300m³/d左右。规模:扩建后总规模为3000m³/d。同时淘汰现有的300m³/d制水能力。净水:净水厂地址属xxx镇地界,现状为旱地。净化工艺为:混合、絮凝、沉2.3现有规模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场镇边上河沟水源不够供应,同时加上水质污染等问题,改水源为偏岩子山泉水,安引水管道3500m,把水引至场镇边上的龙岗山岭半山供水规模在300m²/d左右,一直沿用至今。现状水厂仅一蓄水池,滤设施;满足不了场镇用水需求;加之场镇管网老化严重,钢管、铁管、塑料管等混杂使用,连接不好,漏水、水质污染现象严重。水厂现无“三废”排放处理设施,废2.4项目组成表2.3-1项目组成及主要设备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内容及主要设备备注1水源以大林水库为饮用水源利用已经建设的大林水库为水源地水库坝址以上自然集雨面积2.06km²,多年平均来水量96.24万m³,水库总库容112.6万m,目前水库功能为集中式饮用水功能,小(一)2取水工程取水设施利用大林水库的涵卧管。采用尺寸φ0.6×1.2米,用钢丝缆绳固定在两侧岸坡岩体内,软管与输水管连接3引水管道引水管总长4km。在引水管的起、始端分别设一个控制闸阀。采用HDPE100中200mm系列塑料管道,依靠重力流。明敷方式。4净水厂主体工程管道混合加药JY型水质稳定加药装置2台(一用一备)加药池2格、每格1.25m³(一用一备)管道混合器1台投药采用JY型水质稳定加药装置,管道混合絮凝反应池网格絮凝池,分为12格,单格平面0.8m×0.8m,有效水深3.9m。斜管沉淀池与反应池合建,平面尺寸4.5m×5.8m斜管区高0.87m。多斗重力排泥。斜管为乙丙共聚材质斜管,斜管倾角为60度重力式无阀滤池分2格,单格池平面2.9m×2.9m,滤计算水量3150m²/d,设计滤速滤速7.8m/h。反冲洗泵反冲洗泵2台(一用一备)消毒设备加药设备为二氧化氯发生器(EO型)2台(1用一备)前加氯点位于反应池前混合器,后加氯点位于滤池出水总管。吸水前池平面尺寸12m×12m,水深3.5m,容积加压泵站KQSN150-N9-206型2台(一用一备)功率30Kw清水池容积200m³,平面尺寸12m×4m,有效水深4.2m。依托原有龙岗山岭半山腰的清水池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辅助工程加药间建筑面积21.78m²,单层,加氯间建筑面积21.78m²,单层收间建筑面积21.78m²,单层公用工程综合楼建筑面积231m²(含生化池),两层排水沟1.5×1.2m,砖砌。供配电周边农村电网接入电线,并设置设置50KW柴油应急发电机组一套泵机用电和生活用电给水净水厂处理后的水供生活生产用水5配水工程重力直供方式对配水管网供水2.5平面布置本供水工程以大林水库为饮用水源。大林水库工程位于xxx镇大林村境内,距本工程约有3km。厂址选择在xx县xxx镇三元3社的老虎堡。配水管网分布在xxx镇区域内。净水厂地址属xxx镇三元3社的老虎堡地界,现状为早地。厂平面布置原则为:流程短捷、紧凑布置、节省占地、功能齐全、方便管理。根据地形净水厂内主要布置有絮凝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吸水前池、加药加氯间、房屋建筑工程。厂区占地面积2385m²。水厂四周设围墙和排水沟。厂区总平面布置基本上按功能划分:生产(水处理)区,管理区,各区之间以绿带和道路分隔。总图主要工程量见表2.5-1。表2.5-1净水厂总图主要工程量序号工作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新征地2道路m3围墙花格栏杆墙4建构筑物5绿化6排水沟m2.6取水、引水管网工程采用浮筒取水。取水管采用钢丝橡胶软管,进口安装滤网。浮筒采用2个密闭铁桶,尺寸φ0.6×1.2米,用钢丝缆绳固定在两侧岸坡岩体内,软管与输水管连接。引水管流量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加上水厂自用水量(考虑5%),日引水流量为3150.0m³/d,每天工作时间为24小时,则设计引水流量为36.458L/s。经计算管道选用为10m,小于自然落差21.88m,且留有富余水头,满足输水要求。2.7净水厂工程(1)混合采取管道混合器混合,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为凝聚剂,最大投加量20mg/L,溶液浓度为2%。(2)絮凝沉淀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合建,设计处理流量0.0365m²/s。反应池:采用网格絮凝池,设12格,格网由角钢支架、塑料斗状网格构成,网孔前段共23层为1号网格。中段共12层为2号网格。斜管沉淀池:与反应池合建,平面尺寸4.5m×5.8m,斜管区高0.87m。清水区高度1.0m,超高0.40m,斜管内流速0.161cm/s,排泥斗深0.85m。采用多斗重力排泥,池内12个排泥斗内分别设置DN150液压池底阀,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排泥,再接入DN200排泥管。(3)过滤池拟采用重力式无阀滤池,分2格,单格池平面2.9m×2.9m,计算水量3150m²/d,设计滤速滤速7.8m/h。反冲洗强度取15L/s.m²。8~16mm,16~25mm,每层厚度均为50mm,承托层总用料为3.6m²。②滤料:采用双层滤料,上层为无烟煤,厚350mm,料径为0.8~1.8mm,不均匀系数〈2.0。下层为石英砂,厚400mm,料径为0.5~1.2mm,不均匀系数<2.0。滤料总用量为13.5m²,每种滤料各准备1m³补充滤料,共计滤料15.5m³。(4)消毒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化学药剂为次氯酸钠和盐酸。加药设备为二氧化氯发(5)吸水前池吸水前池设一座,容积为500m²,有效水深3.5m,平面尺寸12m×12m。池体为钢(5)清水池清水池设一座,依托原有龙岗山岭半山腰的清水池,容积200m³,平面尺寸12m×4m,有效水深4.2m。2.8配水工程沟槽底面开挖宽度0.6m。全线所设置的阀门井、排气阀井、泄水井及消火栓井,均为圆形砖井。地基采用原土夯实,砌体采用MU10的机砖和M7.5水泥砂浆砌筑。配水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K时=1.5,干管管径尽量按设计流量和经2.9给排水及供配电表2.6-10水厂用水情况统计表给水种类用水规模用水天数d年用水量m生活用水绿化用水40(采用处理后生活污水)滤池反冲洗水36500(循环利用)合计/雨水通过周边雨水沟排放。生活污水通过新建处理规模1m³/d的生化池处理,处滤池反冲洗废水以及沉淀池废水进入澄清池处理,澄清池上清液泵入原水入口作厂区用电设施少,生产工艺及取水、配水主要依靠重力流,主要为少量泵机用电以及生活用电。根据国家规范,要求有两路相互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每一电源均能承担水厂100%负荷。2.10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营运期工作制度为每年运行365天,每天运行24h,水厂工作人员轮换休息。参照《村镇给水设计规范》及《村镇供水站定岗定员标准》,并结合工艺要求,xxx水厂改造工程需定员4人。主要包括净水厂的管理人员、供水管网的维护人员等。2.11建设计划及进度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项目、工作量及相互间制约条件,确定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施工准备期及输水管安装:2010年10月,施工用电、临时房屋、输水管道安装和其他辅助设施等。主体工程施工期:2010年11月~2011年1月,净水厂工程;扫尾期:2011年2月,主要为资料整理、工程验收、场总工期7个月。2.12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状况表2.11-1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原材料单耗耗量原水消毒剂(次氯酸钠和盐酸)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润滑油(泵机)200L/年电1万度/年 3工程分析3.1施工期方案及环境影响因素、污染物产生量3.1.1净水厂施工方案(1)土石方开挖净水厂工程土石方开挖计2816m,土方开挖采用人工挖人工挑抬运。开挖后的土石方一部分用于回填料,其余的倒在厂外50m范围内,施工完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2)砌石工程净水厂砌石(砖)工程计221m³,主要为保坎、基础等。条石采用粗料条石,从石砌石(砖)工程采用人工施工,水泥砂浆采用灰浆搅拌机拌制,人工运输至工作(3)混凝土工程净水厂共浇筑混凝土530m²,分属于池体底板、垫层、边墙等部位。采用移动式搅拌机拌制砼,人力运输至工作面。入仓后的砼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3.1.2管道工程施工方案路为主,无人力运输。本工程生活福利设施考虑在场镇租用居民的民房,水泥、钢材3.1.4工程占地及土石方量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净水厂厂区占地以及清水池占地,管道工程由于是明敷,不开挖管沟,临时占地少,主要为施工人员施工便道临时占地影响。主要为施工人员施(1)占地面积、类型序号永久占地及类型临时占地及类型1净水厂工程厂区占地2385m²,为旱地料场临时占地300m²,土石方临时占地400m²,均位于净水厂周2引水管633m²,为耕地及荒草地3配水管网2000m²为耕地及荒草地以及果园4清水池清水池占地100m²,为荒坡地合计(2)土石方量序号名称挖方量(m³)填方量(m³)1净水厂工程多余土石方约616m,多余土石方处置:净化厂多余土石方约616m³,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纳场。3.1.5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1)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将产生少量建筑废料约2t,收集后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纳场。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居民,依托周边自家生活设施吃住,施工工地内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少。施工人员按20人/d计算,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每日产生垃圾量约为10kg,施工期按7个月计算,共产生生活垃圾量约2t,集中收集,由当地环(2)噪声该工程在施工期中将产生一定的施工噪声,但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不使用大型的、噪声影响明显的设备,且该工程施工时间短,施工一般在白天进行,夜间不施(3)废气施工扬尘主要源于净水厂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以及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该项目建设规模小,产生扬尘量不大。管道的安装明敷,扬尘产生量很少。(4)废水施工人员平均按20人/d,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居民,依托周边自家生活设施吃住以3.2运营期工程分析3.2.1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1)净水厂工艺由于源水为水库水,水质较好,其水质化验报告见附件。据源水水质状况,绝大混合:采取管道混合器混合,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为凝聚剂,最大投加量20mg/L,溶液浓度为2%。采用2台JY型水质稳定加药装置投加(一用一备),加药池2絮凝沉淀: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合建,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合建,设计处理流量反应池:采用网格絮凝池,设12格,格网由角钢支架、塑料斗状网格构成,网孔前段共23层为1号网格。中段共12层为2号网格。斜管沉淀池:与反应池合建,平面尺寸4.5m×5.8m,斜管区高0.87m。清水区高度1.0m,超高0.40m,斜管内流速0.161cm/s,排泥斗深0.85m。采用多斗重力排泥,池内12个排泥斗内分别设置DN150液压池底阀,通过PLC可消毒: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化学药剂为次氯酸钠和盐酸。加药设备为二氧化氯发生器。前加氯点位于反应池前混合器;后加氯点位于滤池出水总管上。吸水前池:吸水前池设一座,容积为500m²,有效水深3.5m,平面尺寸12m×12m。加压泵站:净化厂处理后的出水经吸水前池、加压泵站(水厂净化加压车间)加压至原有高位水池。泵站至高位池距离L=0.478km,水泵最低吸水高程302.5m,高位水池进口高程338.25m,拟采用管径DN200的PE管。清水池:清水池设一座,依托原有龙岗山岭半山腰的清水池,容积200m³,平面尺寸12m×4m,有效水深4.2m。净水工艺属于重力自流式处理工艺,净水工艺无需要动力设施,供给用户利用地势高差产生的压力供水。针对反冲洗废水及各池排放含泥废水,评价提出相应处理措净水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如下:水生态环境、水质水生态环境、水质二氧化氯发生器管道混合器大林水库二氧化氯发生器噪声、废润滑油消毒剂噪声、废润滑油清水池重力式无阀滤斜管沉淀池水泵反冲洗废水排泥魔水用户上清液泵回流至作为原水澄清池污泥絮凝剂药池(氯化铝)工配水井噪声、废润滑油管道重力自流污泥千化池加压泵滤液图3-2净水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3.2.2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①生活污水运营期值班人员共4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90%计,为0.9m³/d,通过旱厕、生化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林灌溉。预计污水中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2-1。表3.2-1运营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类别平均浓度污染物产生量处理措施达标情况及利用厨房废水隔油后与粪便进入旱厕收集用于居民农灌施肥。洗浴废水进入规模1m/d的“絮凝沉淀+无烟煤石英砂过滤”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旱厕收集粪便及厨房废水用作农肥。洗浴废水过滤后能够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用于站内绿化用水以及周边农林灌溉。生活污水不外排动植物油②工艺废水A沉淀池、吸水前池、清水池排泥污水:自来水原水中含有各种悬浮物质、胶体和溶解物质等物质。采用混凝沉淀的反法去除杂质,混凝沉淀产生污泥。水直接取用库水,水中悬浮物浓度较低,洪水期,水体较浑浊。水浑浊度高时,沉淀池一般每2~3小时排放污水一次,水清时,一个班排放一次,每次排放时间2~4分钟。根据类比调查,平均每生产1万m²净水需排放12.5m²污水。本项目制水能力3000m²/d,预计沉淀池排泥污水量为3.75m³/d。吸水前池、清水池由于储存经过处理后的清水,悬浮物很少,沉淀形成的污泥甚少,清污次数很少,其产生的污水量很少。滤池反冲洗水:在滤池的过滤过程中,滤料层截留的杂质数量不断增加,因而滤料层阻力不断增加,滤池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也会随之升高。因而在过虑过程中,须定时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一般每天反冲洗一次,水冲时间一般设计为240S。根据设计反冲洗强度取15L/s.m²。计算本项目滤池反冲洗水量为65m²/d。而斜管沉淀池虽然设有反冲洗,但反冲洗次数很少,水量少。各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类比数据见下表。表3.2-2工艺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类比数据(mg/L)污染物源沉淀池排污水平均值变化范围滤池反冲洗水平均值变化范围表3.2-3水厂各类工艺废水产生量、处理措施及排放情况废水种类废水(m³/d)处理措施排放量沉淀池排污水自流进入新建80m³澄清池,上清液回流,污泥进入新建处理规模80m³/d的污泥干化池处理,下部滤液回流到澄清池循环处理。工艺废水不外排滤池反冲洗水合计0(2)固体废物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与生产废水处理站所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1kg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6预计澄清池日产生湿污泥(以含水率95%计)按1吨计算,湿污泥产生量365t/a;本项目澄清池所产生的污泥,由于其含水率较高,进入干化池脱水,脱水后预计污泥产生量约60t/a(以含水率70%计)。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自来水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较小,无明显臭味,污染物成分少,比一般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污染成分少的多。应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净化水厂自流式处理工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加压泵、反冲洗的水泵以及加药设备等机械噪声。设备噪声见表3.2-4,泵机安装在机房内。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2-4水厂各类设备噪声级dB(A)噪声源编号设备名称运行数量单台声级治理措施治理后噪声作业时间反冲洗泵1隔震垫、设置隔声室间断加药设备1设置隔声室连续澄清池提升泵1隔震垫、设置隔声室间断加压泵1隔震垫、设置隔声室连续(4)废气运营期间工人生活所在厨房产生少量油烟废气。根据水厂原水性质,污泥污染成4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和环境质量评价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形地貌xx县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鉴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斜(东山)与沥青峡背斜(西山)之间。县境地形地貌,清同治《xx县志》载“形如柳叶,环境皆山,外高中平”。东山、西山为天然屏障,其间为丘陵。总地貌有二峡夹一谷之特点。东西山面积约16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6%,丘陵面积753平方公里,占82.4%。本项目位于xx县北部,东、北面紧邻xxx区,西邻xxx县,南邻xxx镇。区域地4.1.2地质特性xx大地受地质构造控制,具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特点。东为温塘峡背斜构成东山(温泉山),西为沥鼻峡构成西山(云雾山),南有坪状高丘构成云坪山,北有分水岭构成多座低山。东山、西山分别从东西两侧纵贯县境,海拔600—800m,相对高度300—500m,燃灯寺为境内最高峰,海拔885m。山体多为砂岩组成,山脊呈锯齿状、长岗状;在有石灰岩出露的山顶因流水的侵蚀、溶蚀,形成细长平缓的槽谷或盆地,陵海拔300—500m之间,多为相对高度不到50m的浅丘。接龙、龙溪一带地势较高,以台状的深丘为主,海拔高于两侧低丘,是丘陵谷地中的分水岭地带,成为县内划分璧南、璧北的自然分水线。南部登云坪,是一个由原层砂岩覆盖所形成的四周陡峭、厂区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4.1.4水文特征本供水工程以大林水库为饮用水源。大林水库工程位于xxx镇境内,距拟建水厂约有2km。水库坝址以上自然集雨面积2.06km²,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39mm,水库总库容112.6万m²,正常库容96.0万m³,死库容2.5万m³,有效库容93.50m³;校核水位348.16m,正常蓄水位346.62m,死水位330.60m。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坝端,为正槽式。最大放水流量20m/s,放水设施为浆砌条石涵卧管。水库下部有一冲沟,主要有水库渗漏水以及水库放水泄洪,以及两侧雨水。4.1.5气候特征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还具有春早、夏热、冬暖、风小、湿度大、日照少和云雾绵雨多等特点。年均气温17.9℃,年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3.0℃;年平均降雨量1047.3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3H;年平均风速1.6m/s;年平均无霜期337天。4.1.6土壤与植被xx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亚带。植物种类繁多,资源较丰富,常见的有蕨类植物7科10余种,以里白科和蚌壳蕨科为多,高等植物191科586属900余种。自然植被有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林为主,杉木林为辅。常绿阔叶林,原是县内重要森林植被,在人类活动长期干扰下,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取代。现润楠、冬青、黄牛奶、光皮桦、灯台树、枫香等树种。同时,还有相当面积的竹类群落,主要有慈竹、黄竹、毛竹、苦竹、水竹等10多个种类。项目所在区主要耕地植被各草本植物。主要为荒草地以及普通旱地。xx县土壤有山地、黄壤、紫色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5类,共17个土属60个土种。东西两低山分布着地带性的山地黄壤土类;丘陵地区则广布着隐域性土类,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特殊的紫色土类;沿溪河两岸受近代流水的沉积物影响,发育成紫色潮土类;最南端的云平乡的登云坪上还残留有少量冰水沉积红壤土类。项目4.1.7动物县内有陆生野生动物19种,隶属于10目、16科、21属,其中两栖类3种(1目2科3属),爬行类3种(1目1科2属),鸟类17种(8目33科14属)。这3类动物分别占全国种类数的13%、3.8%、8.0%和12.3%,其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雀鹰1种、xxx市重点保护动物小鹏鹏1种,xxx市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名录中的动物黑眉锦蛇1种。县内有珍稀名木古树152株,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华南杪椤、齿叶黑杪椤、金毛狗、绞股兰、杜仲、樟(香樟)、楠木、红豆树、喜4.1.8土地利用现状全县土地总面积137.18万亩。其中耕地45.81万亩,占33.4%;林地55.00万亩,占40.09%;园地8.56万亩,占6.2%,水域4.5万亩,占3.3%;其它用地23.31万亩,占16.99%。4.2社会环境概况4.2.1行政区划与人口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共18个街道镇乡,其中街道2个、镇10个、乡1xxx镇地处xx县北部,全镇幅员面积65.26km²,辖11个行政村180个合作社、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1798人,其中农业人口27575人,城镇非农业人口4223人。境内有xxx、五龙2个场,中心场镇xxx规划面积3.0km2。2006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555.0万元,工业产值82960万元,农业产值388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5774.2.2社会经济2008年,xx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068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53324万元、490295万元、3632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6.5%、15.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xx县生产总值达到9610元,比上年增长14.3%。年末全县就业人员6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9.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8万亩。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486万元,畜牧业177278万元。4.2.3文教、科技、卫生2008年末全县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54所,小学565所。普通中学招生37198人、在校生103006人、毕业生30536人;小学招生25093人、在校生139238人、毕业生2429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小学毕业率99.55%;普通初中入学率98.36%,毕业率95.08%。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45.2%。年末卫生机构达15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2207张。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全县有122.48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9.12%。4.2.4旅游资源4.3区域污染源集雨面积内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坡耕地较4.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大林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标准值达标情况超标倍数标准值达标情况超标倍数高锰酸盐指数达标/超标氨氮达标/达标/氰化物达标/达标/氟化物达标/达标/挥发酚达标/超标粪大肠杆菌(个L)达标/达标/阴离子达标/达标/砷达标/达标/铜达标/达标/锌达标/达标/硒达标/达标/汞达标/达标/铬达标/达标/镉达标/达标/铅达标/达标/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硫酸盐达标/达标/氯化物达标/达标/硝酸盐达标/达标/铁达标/达标/锰达标/达标/注:采样日期:2010年6月30日~7月2日由上表可知,目前水库地表水质全部指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总体能够满足灌溉功能要求。4.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水厂工业场地周围布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工业场地周边设置了1个监测点,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时间及频率: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6日连续监测七天。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2。表4.4-2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m污染物日均浓度范围值平均值标准值Pi值NO₂(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对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模式为:Ci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4.4.3声环境现状评价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区域无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根据水厂工业场地周围布局,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工业场地周边设置了3个监测点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3表4.4-3声环境数据及统计结果LeqdB(A)采样地点2010年6月302010年7月1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测点2#测点3#测点由上表4.4-3可知:区域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达到2类功能区要求。5水源水质论证及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1水源水质论证5.1.1水源概况本供水工程以大林水库为饮用水源。大林水库工程位于xxx镇境内,距拟建水厂约有2km。水库坝址以上自然集雨面积2.06km²,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39mm,水库总库容112.6万m²,正常库容96.0万m²,死库容2.5万m²,有效库容93.50m²;校核水位348.16m,正常蓄水位346.62m,死水位330.60m。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坝端,为正槽式。最大放水流量20m/s,放水设施为浆砌条石涵卧管。5.1.2水源可取水量保证率分析(1)径流及供水大林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5km²,经计算,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6.24A供水xxx集镇及居民点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3000m³/d,即为毛供水量,时变化系数考虑1.4,则供区年平均毛需水量为78.21万m²。水过程线按县内场镇供水的平均情况确定,见表5.1-1。表5.1-1xxx集中供水过程线表月份456789123合计比例8毛供水B灌溉大林水库设计灌面0.63万亩,经核查灌溉面积实际为0.20万亩,主要种植作物为(2)径流调节计算原则大林水库的主要任务为供水和灌溉,按相关规范要求,灌溉的设计保证率取75%,供水的设计保证率为9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xx县xxx集中人饮工程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在调节计算时,采用1970年4月至2003年3月共34个水文年历年逐月平均流量进行水库多年调节计算。根据上述基本资料和计算原则,大林水库总库容112.6万m³、正常库容96万m、死库容2.5万m²,按照水库来水量及灌区需水量对水库1970年4月~2003年3月共34年逐月平均流量进行调节计算。经计算,34年共408月径流系列中有399月径流量可以满足供水要求,相应供水保证率达97.8%。供水达到设计要求。5.1.3水源水质可靠性大林水库水质监测数据见表4.4-1,目前水库地表水质所有指标能达到《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值略超标,挥发酚超标。大林水库水主要来源于降雨或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水库集雨面积内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坡耕地较少,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无人为水土流失破坏现象。5.2地表水环境影响5.2.1对大林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存③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堆存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品;新设油库以及与供水无关的码头、趸船和锚地;放养畜禽或从事水产养殖;机动船舶在湖库保护区内行驶、作业;旅游、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1)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建设城镇集中式供水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其产生的污染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单位必须按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设置界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或擅自移动界碑位置。取水单位应当经常巡视饮用水源保护区,定时观测水质状况,及时制止污染或危害饮用水源的行为,同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情况,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禁止向水域排放或者倾倒油类、化肥、农药和酸碱、医疗、剧毒废液等;禁止毁林开荒、破坏山体、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禁止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船游、游泳、洗涤、捕鱼及其他污染水体的活动;饮用水源陆域保护区内禁止从事农业生产,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田地表径流对水水厂应对破坏水源保护区水质、水源保护设施、排污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3)其他保护措施建议建议供水单位对水库集雨面积内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推广绿色农业,5.2.2对大林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染源,通过这两条途径,水源的水质能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预计能达到《地表水环通过采取水源保护措施,本项目的建设使大林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总体水5.2.3净水厂运营对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值班人员共4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90%计,为0.9m³/d,通过旱厕、生化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林灌溉。厨房废水隔油后与粪便进入旱厕收集用于居民农灌预计沉淀池排泥污水量为3.75m²/d。计算本项目滤池反冲洗水量为65m²/d。对于去除SS。工艺废水自流进入新建80m²澄清池,上清液回流,污泥进入新建处理规模80m/d的污泥干化池处理,下部滤液回流到澄清池循环处理。工艺废水不外排。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1施工期废气影响分析施工扬尘主要源于净水厂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以及材料运输、装卸中产生的扬尘。该项目建设规模小,产生扬尘量不大。根据类似工程实地监测资料可知,在小风风(>5级)情况下,下风向300m范围内均可能受到影响。管道采用安装明敷,扬尘项目所在地的施工区域具有风速小、静风频率高的气象特点,因此,施工粉(扬)尘仅对施工区域附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局部环境空气质量的下降,对外环境的琛气质量影响小。加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措施后,施工产生的粉(扬尘)对当6.2营运期废气影响分析运营期间工人生活所在厨房产生少量油烟废气。根据水厂原水性质,污泥污染成净水厂大气扩散条件好,产生的少量油烟以及污泥异味对大气环境影响轻微。不净水厂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目前主要为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建设不制约周边土地作为耕地或荒地的利7.1施工期噪声影响该工程在施工期中将产生一定的施工噪声,但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不使用大型的、噪声影响明显的设备,且该工程施工时间短,施工一般在白天进行,夜间不施工。施工噪声值小,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很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小,夜间无影响。7.2运营期噪声影响(1)预测范围、预测点位该项目厂界外200m内居民为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并结合地形图可知,该风井工业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共计11户共33人。图7.2-1工业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分布图(2)声源分析本项目噪声源性质见表7.2-1水厂各类设备噪声级。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7.2-1水厂各类设备噪声级dB(A)噪声源编号设备名称运行数量单台声级治理措施治理后噪声作业时间反冲洗泵1减震,房屋隔声间断加药设备1房屋隔声连续潜污泵1减震,房屋隔声间断加压泵1减震,房屋隔声连续(3)预测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工业噪声预测模式中室外点声源模式本项目以几何发散衰减为主A=201g(r/r₀)②根据声压级的定义,合成的声压级按以下模式进行预测:(4)噪声预测分析四周厂界噪声预测结果与工业场地周边部分农户噪声预测见表7.2-2、7.2-3。表7.2-2四周厂界噪声预测结果dB(A)噪声源东面厂界南面厂界西面厂界北面厂界距离影响值距离影响值距离影响值距离影响值反冲洗泵加药设备潜污泵加压泵声源叠加值////经厂界墙体阻隔后的噪声值(可降2dB)////表7.2-3工业场地周边部分农户噪声预测一览表dB(A)敏感点预测值昼间背景值夜间背景值昼间叠加值夜间叠加值1#农户6号农户5号农户由噪声预测结果可知,当连续设备和间断运行设备同时运行时,四周厂界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据厂界最近的3户居民的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中2类功能区标准。由于本项目地处农村且附近无其他工业噪声源,因此拟建项目对其他距离较远的居民影响更小,噪声值完全能够达标。但建设方也应加强厂区四周的绿化,多种植高大乔木,并加强对各噪声源的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降低噪声对附近农户的影响,不得出现扰民现象和环保投诉。8.1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将产生少量建筑废料约2t,集中收集后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纳场。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居民,依托周边自家生活设施吃住,施工工地内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少。施工人员按20人/d计算,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每日产生垃圾量约为10kg,施工期按7个月计算,共产生生活垃圾量约2t。集中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8.2营运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与生产废水处理站所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1kg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6t/a。集中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约2t/a。半年清掏一次。外运填埋处理。预计澄清池日产生湿污泥(以含水率95%计)按1吨计算,湿污泥产生量365t/a;本项目澄清池所产生的污泥,由于其含水率较高,进入干化池脱水,然后在对泥饼进行适当处理。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自来水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较小,无明显臭味,污染物成分少,比一般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污染成分少的多。应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填埋处理。通过以上处理措施,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小。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土壤的影响厂区占地2385m²,为旱地,清水池池占地100m²,为荒坡地,直接破坏原有植被,破坏植被为普通农作物和杂草,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无明本项目引水管、配水管网采用明敷,不直接破坏植被,主要是施工便道临时占地破坏植被,临时占地面积3333m²,涉及土地主要为荒草地、耕地和林地,由于施工主要为人工抬管,主要破坏杂草和普通农作物,对临时占地的影响程度轻,施工完后半本项目引水管、配水管网采用明敷,不直接破坏土壤,人工安装对土壤产生轻微(2)水土流失本项目净水厂建设以及调节水池挖方2816m²,填方2200m²,多余土石方约616m²。挖填方过程中土壤松动,遇雨季产生水土流失,但总体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施工期间避开了主要雨季,总体水土流失程度不大。但应对临时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多余土石方约616m²,临时堆放在厂区周边,采用塑料膜遮盖减少水土流失,工程(3)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①施工期间加强监督管理,不得向河流、沟渠等地弃土。也不得在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方堆土,对临时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多余土石方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减少施③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在施工带内施工。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铺设表层土壤回复土壤性能,可以利用自然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落实上述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预计整个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小,不会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9.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运营期对大林水库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本供水工程以大林水库为饮用水源。大林水库工程位于xxx镇境内,距拟建水厂约有2km。水库坝址以上自然集雨面积2.06km²,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39mm,水库总库容112.6万m²,正常库容96.0万m³,死库容2.5万m³,有效库容93.50m²;校核水位348.16m,正常蓄水位346.62m,死水位330.60m。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坝端,为正槽式。最大放水流量20m/s,放水设施为浆砌条石涵卧管。水库现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水库内水生生物种类单一,无珍稀保护水生生物。主要为鲤鱼、鲫鱼、草鱼等。本项目建成运行后,水库水量减少。水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生长环境产生影响,水生生物量减少。但通过对水源进行保护,自然生长的水生生物种类增加,水库水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对水库下游小溪沟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下游小溪沟主要有水库渗漏水以及水库放水泄洪,以及两侧雨水。水生生物很少,无珍稀保护水生生物。本项目运行后,该溪沟的水量进一步减少,水生生物量减少,但本身都很简单,影响很小。(3)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另外,该项目建设运行后,需永久占用土地2385m²,占地主要为普通旱地和未利用荒草地,对区域土地利用基本无影响。管道明敷进过旱地及果园对农民种植活动产生轻微影响,但是基本不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式和面积。总体土地利用的该边对不会明显影响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10环境风险评价10.1消毒设施风险分析该项目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和氧化能力远远超过氯气,不会像氯气那样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卤化物和三卤甲烷(致癌物质)。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无毒、无害、消毒后的水果、蔬菜不用清洗便可直接食用的众多优点。拟建设项目运行期间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原料供应系统内的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浓度30-31%)在计量调节系统、电控系统的作用下被定量输送到发应罐内,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负压曝气发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气液混合物,经吸收系统吸收制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投加到待处理的水中或需要消毒的物体,完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协同消毒、氧化等作用。通过消毒工艺分析,该项目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环境风险大大降低,原料和产品中无剧毒物质氯,且直接投入水中,发生器控制方便,环境风险很小。不会产生氯气消毒的中毒事故。主要风险为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浓度30-31%)泄漏进入地表水环境影响PH值,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不大。且厂区的药剂量少,都堆放着加药间内,发生泄漏的几率微乎其微,总体环境风险小。10.2污泥处置风险分析净化厂地势较高,受降雨洪水的影响小,降雨导致池内水体泄漏的机率小,且净水中主要生产水池均为自来水,泄漏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主要考虑污泥干化池的风险,污泥存在池体表面,进入外环境机率小,影响小,主要考虑污泥外运中翻车进入河流后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但污泥成份简单,污染物成份少,地表水的影响程度不大。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进行清洁生产分析,不仅可预防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预防该工程本身的污染产生,从而以经济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本次从清洁能源、清洁原材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1.1清洁能源拟建工程主要动力依靠地势高差的重力流引水和供水以及水处理,节约用电。少量用电动力均来源于供电网络,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11.2清洁原材料本项目的源水均来自大林水库。检测结果表明水质良好。本项目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据有快速持久、安全无毒、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不受PH值影响的优良性故本项目原材料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1.3清洁原材料本项目常规水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就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的标准。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厂区布置高差重力流动,减少能耗,生产过程无明显的污染物产生。本项目的生产过程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1.4清洁产品本项目的产品为可供人饮用的自来水,其在销售、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满足清洁产品的要求。11.5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增设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和农林灌溉,不外排。生产废水处理后作为源水回用,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的外排。11.6清洁生产及环境管理体系本项目总体简单,污染物产生量少,成份简单,危害小,建设单位计划安排1名人员兼职环境管理人员承担环境管理工作。根据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定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计划,落实到工程各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影响和生态破坏,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施工与环境监理合同中,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11.7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较高,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1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加强监督管理,不得向河流、沟渠等地弃土。也不得在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方堆土,对临时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多余土石方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严禁施工人员对野外植被砍伐,做好植物的保护工作。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在施工带内施工。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严格限制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活动范围。临时占地土壤、植被的恢复:对于材料场和多余土石方堆场,由于原为荒草地,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铺设表层土壤回复土壤性能,可以利用自然植被生长恢复原有荒草地状态。也可适当改良作主要措施为管理,措施简单可操作,预计费用预计费用1万,投资少。(2)运营期生态保护12.2对大林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措施(1)应根据《xxx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的要求保护水源。(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情况,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碱、医疗、剧毒废液等;禁止毁林开荒、破坏山体、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禁止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网箱养殖、船游、游泳、洗涤、捕还草,减少农田地表径流对水质造成污染;水厂应对破坏水源保护区水质、水源保护(3)以上措施主要为管理措施,水厂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完成对水源地保护,投资不单从项目列出。总体措施可行,可以实施,总体对水质改善居民明显的效果。12.3净水厂水污染防治措施(1)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运营期值班人员共4人,生活污水0.9m³/d,厨房废水隔油后与粪便进入旱厕收集用于居民农灌施肥。洗浴废水进入规模1m³/d的“絮凝沉淀+无烟煤石英砂过滤”池处理后用于农灌。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食堂废水食堂废水隔油池(5m³)无烟煤石英砂过滤池农林灌溉洗浴废水粪便废水絮凝沉淀旱厕图12.3-1生活污水处理利用工艺流程图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根据山区农村的情况,一般农家粪便废水旱厕储存用于农灌施肥,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废水)进入旱厕储存,其性质与农家粪便废水类似,可用于农林灌溉施肥。隔油后的食堂废水可以进入旱厕与粪便废水一起作为肥料用于农林灌溉。洗浴废水水质相对较简单,COD约为70~150mg/L,pH为6.0~7.5。废水呈浅乳白色,水中有较多悬浮物,并有较浓的香皂味。其成分为香皂、洗发水等淋浴用合成洗涤剂;角质、蛋白等人体代谢产生的有机物;毛发;少量尿液;汗液等无机盐;泥沙等少量沉淀物。根据洗浴废水的处理工艺情况,洗浴废水经混凝和过滤处理后,浊度基本去除,水质澄清,COD的却除率也达到70%以上,能够达到农灌标准。技术较简单,可行。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土地类型为旱地、荒草地,主要靠天然降水耕作。主要种类有小麦、豆类、红薯等,产量较低而不稳。本项目净水厂附近地势低处有大面积的旱地。需要施肥,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可通过农民人工运送粪便施肥,下雨季节粪便废水可以储存在旱厕中,措施可行。同时,周边草地较多,在旱地农作物不需要施肥的时候。可将旱厕废水用于荒草地施肥。综上,区域旱地及荒草地较多,能够接纳项目产生的粪便用于施肥,洗浴废水处理后能够用于绿化及农林灌溉。以上措施投资约4万,占总投资比例小,运行费用主要考虑药剂费用和鼓励周边居民使用废水进行施肥的费用,约0.5万元/a,运行费少,总体经济上可行。(2)净水工艺废水处理措施预计沉淀池排泥污水量为3.75m/d。计算本项目滤池反冲洗水量为65m³/d。对于反冲洗废水排泥废水滤澄清池上清液回流至作为原水污泥干化池干化污泥外运垃圾填埋场图12.3-2净水工艺废水处理利用工艺流程图污水处理可行性分析:反冲洗废水及排泥废水通过澄清后上部澄清水水质得到改污泥干化可行性分析:针对对污泥脱水的处置,干化池具有运行费用低,在土地械式压滤离心脱水设施投资较大,运行费用高,能耗大的特点。结合项目厂区具有空滤管:管材为PVC管DN50,每隔0.5ml根,每根长1.3m,穿孔孔径为φ4,外包2层50目尼龙网;滤料:粗砂粒径为0.8-1.5mm,厚0.3m;滤板:为单层滤板,混凝土C25,厚味100mm,滤孔尺寸为150mm×30mm,滤板上铺2层30目尼龙网。长了滤料更换时间,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污泥处理预计污水处理及污泥干化系统需要总投资约21万元。年运行费用约1万元。12.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论证施工期对场地平整开挖土石进行洒水除尘,材料运输进行遮盖,装卸中洒水,土石方及材料堆放场地进行遮盖。预计费用0.1万元。12.5噪声控制措施计量泵以及反冲洗泵安装在房间内,通过墙体隔音,有效的减少噪声,预计厂界12.6固废处置施工期间将产生少量建筑废料约2t,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纳场。施工人员共产生生活垃圾量约2t,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措施简单可行,对环境影响小。本项目运营期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6t/a外运填埋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约2t/a。半年清掏一次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填埋处理。工艺废水处理澄清后污泥进入干化池脱水,产生量约60t/a(以含水率70%计)。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自来水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较小,污染物成分少,比一般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污染成分少的多。应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填埋处理。以上措施可行,项目距离xx县垃圾填埋厂距离一般,交通较方便,措施可行,需要年运行费用约1.5万元。12.7环保措施及投资汇总表12.7-1环境保护措施汇总一览表序号类别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运行费用(万/a) 施工期1生态保护措施多余土石方堆土进行塑料膜遮盖,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对于材料场和多余土石方堆场,由于原为荒草地,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铺设表层土壤回复土。12控制扬尘施工期对场地平整开挖土石进行洒水除尘,材料运输进行遮盖,装卸中洒水,土石方及材料堆放场地进行遮盖。3施工期间废渣处理建筑废料约2t,收集后全部外运往建筑垃圾消纳置。1二营运期1对大林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应根据《xxx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的要求保护水源。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情况,采取保护措施水厂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完成对水源地保护,投资不单从项目列出。2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厨房废水隔油后与粪便进入旱厕收集用于居民农灌施肥。洗浴废水进入规模1m/d的“絮凝沉43净水工艺废水处理措施反冲洗废水及排泥废水通过澄清池处理。上部水全部回流到净水流程。下部污泥干化池脱水14噪声控制措施计量泵以及反冲洗泵安装在房间内,通过墙体隔音,有效的减少噪声,预计厂界达标。纳入工程投资。5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6t/a外运填埋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约2t/a。半年清掏一次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填理处理。工艺废水处理澄清后污泥进入干化池脱水,产生量约60t/a(以含水率70%计)与生活垃圾一起外运填埋处理。合计3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13.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13.3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生活垃圾:0.000146万t/a污泥:0.0062.xx县xxx水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布局合理性1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属于“农村人畜饮水及改水工程,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之列,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14.2规划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位于xx县xxx镇,主要规划由拟建供水工程供给当地城镇和部分农村居民用水,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拟建项目符合区域供水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要求。14.3选址合理性分析通过分析,水源地大林水库的水量就水质能够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建筑垃圾清运及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招投标保证担保合同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度水电设施节能减排承包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MCN达人内容创作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资金监管协议4篇
- 2025年度模具行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交通事故致人受伤后续治疗费用补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转让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车车体广告租赁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智慧农业设施建设项目合同3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高中物理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 横格纸A4打印模板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