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第三单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箪食(dān)怫然(fú)休祲(qìn)
B.一豆羹(gēng)缟素(gǎo)徒跣(xiǎn)
C.加冠(guān)未屑(xiè)缊袍(wēn)
D.麾下炙(huī)容臭(chòu)的卢(d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
B.以头抢地尔(碰,撞)
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
D.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休祲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
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
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这样,但是,接受的封地是从先王那里,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
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6.根据提示默写。
(1)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范中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为篱下黄花开遍,___。(秋瑾《满江红》)
(5)英雄末路当磨折,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希望得到进行重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7、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下图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
(2)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儒林众生相,他在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
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
周进匡超人
8.某班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要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写一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______
③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已》)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已》)
拟写: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殊未屑”一词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10.请从写作方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致电慰问学以致用错落有致
B.故余虽愚故作镇静明知故犯无故缺席
C.未尝稍降辞色不辞辛苦善于言辞不辞而别
D.益慕圣贤之道相得益彰精益求精多多益善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理解:“走”,写行动的急促;“不敢”,表守信的真诚。
【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
理解:从脸色、礼节、语言三方面反映害怕接受“先达”的“叱咄"。“愈恭”“愈至”,承上文“俯身倾耳”而言。
1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说说宋濂和纪昌学有所成的共同原因及其各自表现。(答出一点即可)
【链接材料】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①,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②下,以目承③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④,而后告我。"昌以氅悬虱于牖⑤,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⑥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⑦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⑧曰:“汝得之矣!”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瞬]眨眼睛。②[机]织布机。③[以目承牵挺]用眼睛盯着织布机的踏板。④[著]明显。⑤[以氅悬虱于牖]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⑥[浸]渐渐地。⑦[悬]悬挂虱子的牛毛。⑧[拊膺]拍胸。
14.古诗文中,有不少涉及学习方面的语句。你能联想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子。
(1)蹴尔而与之()(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以待饿者食之(___)(4)右执饮(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一箪食一豆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7、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甲】文作者的观点。(不得超出20字)
18、用【甲】文中的句子慨括【乙】文,并把它摘录在下面。
19.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③,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蒲松龄《地震》)
注释:①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②戌刻:晚七时至九时。③稷下:地名,现临淄。
链接文本: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卑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一《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一《后汉书·张衡传》)
20、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B.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C.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D.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顾失色顾野有麦场(《狼》)
B.坐地上,随地转侧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C.某家楼台南北易向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D.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准确记载了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作者当时所处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
B.文章生动描述了地震发生时候的景象,还表现了人们面临未知危险的恐慌。
C.《诗经》中描述了当时的地震令山川河流都发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的情景。
D.从《后汉书》可知,从验证陇西地震之后开始设立史官对地震进行预测。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五)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相见以礼邵风丽
①在中国文化中,礼仪既是培养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托。《礼记·礼运》中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从根源上看,礼仪的产生既是对“天道"的承袭,对自然的尊重和效仿,同时也是对“人情”的适当传达。长期以来,礼仪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在传统社会,人与人见面时,遵循相见以礼的原则。古人将相见时的各种礼仪统称为相见礼。《仪礼》一书中的《士相见礼》,专门阐明相见时的具体礼仪规范。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相见时就十分重视礼仪规范,服饰、动作、语言等都要按照礼仪规范来,如果有谁违背了礼仪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人。A
③相见时注重礼仪,既是相见时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也能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相见礼历史十分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具体礼仪规范不断传承变化,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其中,拱手作揖是典型的传统相见礼,使用频次高,普及范围广,且具有良好的历史传承性,体现了礼仪文化旺盛的生命力。《礼记·曲礼》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④拱手的方式是右手握拳,左手掩住右手,没有其他的身体动作。如果拱手的同时,身体向前弯曲,那就是作揖。宋代王虚在《训蒙法》中写道:“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古人行揖让之礼,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谦逊的态度。C
⑤关于作揖礼是否男女通行,学界观点不一。D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女子也行作揖礼,并指出:“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也有学者指出只有男性才行作揖礼,女性不行作揖礼。如在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折中,张珙见红娘行拜揖礼,而红娘则“还了万福”。
⑥到现在,常用相见礼则变成了人们见面时的握手礼仪。
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始终习惯通过礼仪形式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与认知。与人相见,拱手、作揖,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让,这是中国人处世原则的体现,也是自我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百科知识》)
24、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礼仪不光是培养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维系依托。
B.在古代,传统相见礼中普及范围广的是拱手作揖;现在常用相见礼则变成握手。
C.古人行揖让之礼,身体前倾,右手掩住左手,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谦逊的态度。
D.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见面时,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让。
2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礼仪”引入,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相见礼进行阐述。
B.本文第①段,引用《礼记·礼运》中的句子,阐明了“礼"产生的根源。
C.先秦时,人们就重视见面的礼仪规范,体现在服饰、动作、语言等方面。
D.拱手、作揖、握手是相见礼的常见形式,握手传达出了平等的处世原则。
26、结合全文看,下面这个句子适合放在文中A、B、C、D中的()位置。
《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三、写作
27.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4.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材料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材料二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____________(陶渊明)
材料三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1.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4.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答案
B2、B3.C4.D5.C6.略
7.(1)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草,严监生觉得浪费,临死都不肯咽气。
(2)示例:周进,六十多岁的周进在贡院擅号板痛哭,当那群商人答应替他捐监生,让他获得乡试资格时,他居然趴在地上向他们磕头,让人觉得可笑。这可笑行为的背后暗含着他的可悲,他终身匍匐在科举脚下,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让人觉得可悲。
8(1)示例: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示例:②说一说同窗趣事③抒一抒师生真情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大考研复试题目及答案
- 2024食品质检员备考的注意事项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考试分析和答题技巧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史考试重要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中的数据编码与分析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行业创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管理
- 2024年六年级语文提高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现场操作流程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师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 Shangrila510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 2024年4月贵州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高清版)DZT 0073-2016 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 2024年福建省2024届高三3月省质检(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指南
- 仓储设备操作安全操作培训
- 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C语言专升本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