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1.通过绘制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掌握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综合思维)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综合思维)【教学重点】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eq\b\lc\\rc\}(\a\vs4\al\co1(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eq\b\lc\{(\a\vs4\al\co1(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A赤道低压带南北纬5°之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副热带高压带30°附近高空空气堆积下沉E副极地低压带60°附近近地面气流上升G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除赤道低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个,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7个气压带②风带(北半球)风带分布风向B东北信风带赤道~30°之间东北风D盛行西风带30°~60°之间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60°~90°之间东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个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特别提醒](1)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范围。(2)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判定季节,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季节判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位置。(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大。(2)分布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低压中心2.南半球气压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3.季风环流(1)含义: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2)分布及成因①东亚季风区eq\b\lc\{\rc\}(\a\vs4\al\co1(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eq\a\vs4\al(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eq\a\vs4\al(南亚季,风区)eq\b\lc\{(\a\vs4\al\co1(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特别提醒]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成为重要的季风区。二、合作探究攻重难探究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2019年11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搭载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过南纬60度海域,完成穿越“咆哮西风带”首次进入南极地区,这是“雪龙2号”首次穿越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的西风带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问题1(地理实践力)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什么?提示:盛行西北风。问题2(综合思维)“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归纳提升]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探究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西伯利亚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侵入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南海、菲律宾和琉球群岛;春季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思考交流]问题1(综合思维)西伯利亚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提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西伯利亚高压的存在,给我国冬季带来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形成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问题2(综合思维)为什么西伯利亚高压主要是在冬季影响我国?提示: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也会产生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也会南移影响我国。问题3(地理实践力)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西伯利亚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盛行风风向是什么?提示:以西北风为主。[归纳提升]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①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②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比较内容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蒙古风向西北风东北风性质寒冷干燥低温干燥夏季风源地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赤道附近印度洋风向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方法技巧]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三、核心素养深拓展[素养材料]人地协调观——郑和下西洋:六百年前“能掐会算”季风活动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历经28年,7次远航,出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堪称史无前例的航海之旅。研究表明,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郑和船队的航行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他七下西洋所经过的地区都是全球显著的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不仅驱动了帆船,还带动了海流变化,为航行提供动力。可以说,季风创造了最古老的海上商路。正如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所写的那样: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素养培养]读“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用季风的原理分析一下,要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郑和船队出发和返航分别选在什么季节比较好?为什么?(2)郑和的船队经过了哪些气候区?请描述一下这些气候区的气候特点。[解析]第(1)题,郑和船队出发时要跨越我国的南海及印度洋海域,必须借助冬季的东北季风,才能保证顺风顺水,而返航时要从北印度洋海域东来,因此必须选择在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第(2)题,该航程中穿越马六甲海域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经南亚时为热带季风气候,到达阿拉伯半岛时为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在冬半年的东北季风期间出发,在夏半年的西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