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系统安全管理指南---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2023年版)讲解人:XXX时间:2024年XX月目
录范
围编制依据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运行管理应急管理附
录01020304050607范围壹范围本指南规定医疗和疾控机构的在用电梯的使用、维修、保养各方面的安全生产要求。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和疾控机构的电梯安全管理。编制依据贰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安全与安装安全规范GB5103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GB/T18775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GB/T24804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GB/T312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乘用图形标志及其使用导则TSG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T500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TSGT7005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T7006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Z600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术语和定义叁术语和定义3.1电梯lift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性运输设备。3.2曳引电梯tractionlift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3.3强制驱动电梯positivedrivelift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3.4自动扶梯escalator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3.5安全隐患potentialhazard未被事先识别或未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根源。管理要求肆管理要求4.1人员管理4.1.1使用30台及以上电梯的,应当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4.1.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4.1.3电梯维修和维护保养作业人员应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即电梯作业(电梯修理T)。4.1.4建立人员管理台账,开展安全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4.1.5对电梯作业人员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注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三条。注2: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2。注3: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第三条。4.2制度管理4.2.1安全管理制度a)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b)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c)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管理制度;d)隐患排查治理制度;e)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f)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g)应急救援管理制度;h)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i)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管理要求4.2.2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4.2.2.1人员架构应明确管理组织架构,按照五级设置,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4.2.2.2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是指电梯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电梯安全节能负总责。4.2.2.3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职责a)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电梯的安全使用;b)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c)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电梯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d)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e)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f)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且提出处理意见;g)当安全管理员报告电梯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运行电梯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要求4.2.2.4电梯系统管理负责人职责a)组织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b)办理电梯使用登记;c)组织制定电梯操作规程;d)组织开展电梯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e)组织开展电梯定期自行检查;f)编制电梯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g)按照规定报告电梯事故,参加电梯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h)发现电梯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运行电梯,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i)纠正和制止电梯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4.2.2.5操作运行人员职责a)严格执行电梯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b)按照规定填写作业、交接班等记录;管理要求c)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d)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做出记录;e)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f)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4.2.3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所使用的电梯运行特点,制定操作规程。一般包括电梯运行参数、操作程序和方法、维护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巡回检查和异常情况处置规定,以及相关记录等。4.2.4日常检查制度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检查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及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管理要求4.2.5维保制度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相应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电梯制造单位进行。根据所使用电梯特点和使用状况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做出记录,保证电梯处于正常使用状态。4.2.6定期检验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特种设备使用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4.2.7隐患排查与异常情况处理a)应当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消除,待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b)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作业人员或维护保养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c)应当对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的电梯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查明故障和异常情况原因,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停止运行,安排检验、检测,不得带病运行、冒险作业,待故障、异常情况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管理要求4.2.8电梯钥匙使用管理要求a)电梯检修门、电源开关和层门外开钥匙必须指定专人保管,单位内有多个机房的各种钥匙,要做好耐磨损的标记,由主管人员集中保管,各备用钥匙应由专人妥善保管;b)如需用检修门钥匙,应报主管人员批准,由专业人员配合开锁,不得将钥匙借与他人;c)电梯电源(开梯)钥匙,应由运行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发放,并建立领用和借用登记本;d)电梯外开专用层门机械钥匙的使用应为受过专门训练并取得电梯维修作业等相应资格人员,门外开专用钥匙的发放要有专人负责,建立领用登记本;e)电源开锁及外开机械锁钥匙时必须报主管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准私自配制;f)当单位人员变动时,原保管人与接替人要办理交接手续。应有文字记录,并由双方签字;g)当合同到期更换维保单位时,由主管领导办理交接手续,并要求原维保单位交出机房、活板门、检修门钥匙、外开机械钥匙及司机开锁电源钥匙,做好交接记录;h)电梯所用各种钥匙,借用记录应由专人保管完好,以随时备查。管理要求4.2.9电梯机房管理要求a)电梯专用机房应做到随时上锁,门锁钥匙应由主管人员或专门人员保管;b)机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险物品,不准堆放其他杂物;c)机房内消防器材应放在显著位置,并保证齐备良好,在有效期内;d)闲杂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因工作需要确定进入时,须经主管人员批准,进行登记后并在专业人员陪同下进入机房;e)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操作电梯设备;f)由专业人员依据安全操作规程,保持机房内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锈蚀、无油渍、无污物,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g)电梯机房内平层标识、限吊标识、应急救援程序、盘车装置、绝缘胶毯、维保人员操作证件应齐全。注1: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4,2.6,2.7,2.10,2.11。注2: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注3:TSG/T7004-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附件A。注4:TSG/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附件A。注5:TSG/T7006-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附件A。注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管理要求4.3档案管理4.3.1应当逐台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使用登记证;b)《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c)电梯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合格证及其数据表、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等;d)电梯安装、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修理监督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e)电梯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f)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g)电梯维护保养记录;h)电梯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i)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4.3.2应在电梯使用地保存4.3.1中a)、b)、e)、f)、g)、h)、i)规定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以便备查。注: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5。管理要求4.4供应商管理4.4.1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a)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相应许可项目的单位进行;b)曳引驱动额定速度大于6m/s的乘客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取得A1级许可;c)曳引驱动额定速度大于2.5m/s、小于等于6m/s的乘客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取得A1级或A2级许可;d)曳引驱动额定速度小于等于2.5m/s的乘客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取得A1级或A2级或B级许可;e)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和强制驱动载货电梯(含防爆电梯中的载货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液压驱动电梯、杂物电梯(含防爆电梯中的杂物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取得相应许可(不分级)。管理要求4.4.2电梯维护保养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相应许可后,方可从事电梯的维保工作,维保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a)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b)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c)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计划与方案;d)按照维保方案实施电梯维保,维保期间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e)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f)设立24h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g)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保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min,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h;h)对电梯发生的故障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管理要求i)建立每台电梯的维保记录,及时归入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并且至少保存4年;j)协助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k)对承担维保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要求,组织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培训和考核记录存档备查;l)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自行检查项目及其内容根据使用状况确定,但是不少于年度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则的项目及其内容,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保单位公章或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报告;m)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n)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注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注2: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1.4。注3: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第五条。运行管理伍运行管理5.1总体要求5.1.1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5.1.2应采购、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并且经检验合格的电梯,不得采购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电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电梯。5.1.3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医院的病床电梯应由电梯司机操作。5.1.4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维保合同至少包括维保的内容和要求,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5.1.5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5.1.6维保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当持维保合同,在新合同生效后30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换电梯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变更时,应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使用变更后的电梯登记卡。运行管理5.1.7电梯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5.1.8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次定期检验日期时,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注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注2: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第五条。注3: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5.1。注4: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4。5.2设备运行要求5.2.1基本要求a)电梯及其所有零部件应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并应遵守机械、电气及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要求;b)制造电梯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质量,不应使用有害材料(如石棉等),有害材料(如制动器的石棉刹车片、接触器的石棉垫、井道和层门的石棉覆层、机房的石棉覆层等),应由具有相同性能的其他材料代替;c)电梯整机和零部件应有良好的维护,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d)需要润滑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润滑。运行管理5.2.2正常使用条件a)机房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b)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若可能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措施;c)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d)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e)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应当有充分畅通的区域;电梯周边,特别是梳齿板附近应当有足够的照明。5.2.3整机性能a)乘客电梯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大于1.5m/s2;b)电梯的各机构和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不应有异常振动或撞击声响;c)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宜在±10mm范围内,平层保持精度宜在±20mm范围内;d)电梯应具有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超载保护、限速器-安全钳系统联动超速保护、终端缓冲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紧急操作装置等安全装置或保护功能,并能正常工作。运行管理5.2.4外观质量要求a)轿门、层门及可见部分的表面及装饰应平整,涂漆部分应光洁、色泽均匀、美观,漆层不应出现漆膜脱落,粘接部位应有足够地粘接强度,不应出现开裂现象;b)信号显示应清晰、正确,各种标志应清晰;c)焊接部位的焊缝应均匀一致,铆接部位应牢固可靠;d)所有紧固件不应脱落或松动;e)各部位的位置正确、活动部位应运转灵活、相对位置及间隙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各部件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2.5标识标牌5.2.5.1电梯应设置产品铭牌,铭牌设置在轿厢内明显的位置标明电梯额定载重量(kg)及乘客电梯的乘客数、制造商名称或商标;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一个出入口明显位置,设有标注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制造年份等信息的产品标识。5.2.5.2电梯轿厢内或出入口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和投诉电话。运行管理5.2.5.3使用电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单位应将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引起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5.2.5.4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紧急停止装置位于扶手装置高度的1/2以下,应当在扶手装置的1/2高度以上的醒目位置张贴直径至少为80mm的红底白字“急停”指示标记,箭头指向紧急停止按钮。5.2.5.5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入口处应当设置使用须知牌,标牌须包括应拉住小孩、应抱住宠物、握住扶手带、禁止使用非专用手推车(无坡度自动人行道除外)。5.2.6电梯安全作操作中的禁止行为a)超员、超载运行;b)装运易燃、易爆、腐蚀、有毒危险物品;c)开启轿厢顶安全窗,装运超长物体;d)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速度运行;e)轿厢顶部放置其他物品;f)任何情况下的“带故障”运行。运行管理5.2.7电梯乘客应遵守的要求a)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b)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c)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d)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附属设施;e)不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f)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5.2.8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5.2.8.1机房及相关设备a)机房通道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机房门不得向内开启,从机房内部用钥匙打开,门外侧有警示标识;b)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c)每台电梯单独设置主开关,主开关应易于接近和操作;d)驱动主机在运行时不应有异常的振动和异常的噪声;e)曳引轮轮槽不得有缺损或不正常磨损;f)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动闸瓦(制动钳)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没有油污;g)驱动主机减速箱箱体分割面、观察窗(孔)盖等处应紧密连接,不允许渗漏油;h)加装的IC卡系统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铭牌和该系统的产品质量制定合理相符;i)操纵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不应低于电梯额定速度的115%;j)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完好,运转时不得出现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运行管理5.2.8.2井道及相关设备a)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b)井道应当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c)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的运行空间;d)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且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e)井道上下两端的极限开关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f)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间距一般大于2.5m,导轨支架应当安装牢固,锚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运行管理5.2.8.3轿厢与对重a)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2P+PE型电源插座;b)轿厢内部净高度及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均不应小于2m;c)井道壁离轿顶外侧边缘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3m时,轿顶应当装设护栏;d)轿厢应完全封闭,仅允许有使用人员正常出入口、轿厢安全门和轿厢安全窗、通风孔开口;e)当轿厢内的荷载超过额定载重量时,能够发出警示信号并使轿厢不能运行;f)轿厢内应装设紧急报警装置和紧急照明;g)轿厢地坎下面应设置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小于0.75m,宽度应等于相应层站入口净宽度。h)对重块固定在一个框架内,对于金属对重块,且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1m/s,则至少要用两根拉杆将对重块固定住;i)不得用电气、液压或气动操纵的装置来操纵安全钳;j)只有将轿厢或对重(或平衡重)提起,才能使轿厢或对重(或平衡重)上的安全钳释放并自动复位;k)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作用于轿厢或对重或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运行管理5.2.8.4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a)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一个捻距内出现的断丝数大于规范要求数值,钢丝绳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90%,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等情况时,悬挂钢丝绳和补偿钢丝绳应当报废;b)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5.2.8.5轿门与层门a)除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7588)规定的情况外,如果一个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b)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意一扇),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c)轿门及其四周应尽可能减少由于人员、衣服或其他物件被夹住而造成损坏或伤害的危险;d)轿门关闭过程中,乘客通过入口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时,一个保护装置应自动地使门重新开启;e)层门和轿门采用玻璃门时,应当有防止儿童的手被拖曳的措施。运行管理5.2.9杂物电梯5.2.9.1机房及相关设备a)机房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b)对于人员不可进入的机房,从检修门或者检修活板门门槛到需要维护、调节或者检修的任一部件的距离不大于600mm;c)每台杂物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一只能够切断该杂物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几台杂物电梯和(或)电梯共用一个机房,则各台杂物电梯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当易于识别;d)驱动主机工作时应当无异常噪声和振动、油量适当、无明显漏油,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曳引轮槽、卷筒绳槽、链轮齿等不得有过度磨损;e)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杂物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杂物电梯再运行;f)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完好,运转时不得出现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运行管理5.2.9.2井道及相关设备a)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由无孔的墙、井道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b)对于曳引式杂物电梯,当轿厢或者对重停在其限位挡块上或者其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或者轿厢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不小于0.1m;c)检修门和垂直铰接的检修活板门不得向井道内部开启,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d)在人员可以进入的井道下部,对重运行的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向上延伸到距底坑地面至少2.5m的高度,其宽度至少等于对重(平衡重)宽度再在两边各加0.1m,在井道内设置可移动装置,该装置将对重(平衡重)的运行行程限制在底坑地面以上不小于1.8m的高度处;e)底坑底部应当平整、清洁,无渗水、漏水,对于人员可以进入的井道,应当在井道内设置可移动的装置,当轿厢停在其上面时,该装置保证在0.2m×0.2m的区域内,底坑地面与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有1.8m的自由垂直距离;f)当限速器绳或者安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驱动主机/液压泵站停止运转;g)对于人员不可进入的杂物电梯井道,如果通往井道的门的尺寸超过0.3m,应当设置警示标识。运行管理5.2.9.3轿厢与对重a)轿底面积不得大于1.0m2,轿厢深度不得大于1.0m,轿厢高度不得大于1.2m;b)如果允许人员进入轿顶,则轿厢应当设置机械停止装置以使其停在指定位置上,并且在轿顶上或者井道内每一层门旁设置停止装置;c)轿厢地坎下应当装设护脚板,其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小于有效开锁区域的高度,宽度不小于层站入口宽;d)轿厢入口处设置的挡板、栅栏、卷帘以及轿门等,应当配有用来验证其关闭的电气安全装置;e)对于人员不可进入的杂物电梯井道,如果通向井道的门的尺寸超过0.3m×0.4m,轿顶应当设置警示标识。5.2.9.4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a)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连接部件无缺损。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应当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或者至少用2个绳夹或者具有同等安全的其他装置;b)强制驱动杂物电梯,轿厢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器或者限位挡块上时,卷筒的绳槽中至少保留一圈半钢丝绳且卷筒上只能卷绕一层钢丝绳;c)强制驱动杂物电梯应当设置检查悬挂绳(链)松弛的电气安全装置,当悬挂绳(链)发生松弛时,驱动主机应当停止运行;运行管理d)在机房内、轿厢和对重(平衡重)上、井道内、液压缸上的曳引轮、滑轮、链轮,以及限速器及张紧轮等与钢丝绳、链条形成传动的旋转部件,均应当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人身伤害、钢丝绳或者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者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者链与链轮之间。5.2.9.5层门与层站a)在层门全开状态下,轿厢与层门或者层门框架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30mm;b)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达到10mm;c)动力驱动的层门在关闭过程中,当人员或者货物被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一个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开启;d)每个层门均应当能够被一把符合要求的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当保持开锁位置;e)每个层门都应当设置门锁装置,其锁紧动作应当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也不能导致开锁;f)如果一个层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当不能启动杂物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续运行。运行管理5.2.10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5.2.10.1驱动与转向站a)在机房,尤其是在桁架内部的驱动站和转向站内,应当具有一个没有任何永久固定设备的、站立面积足够大的空间,站立面积不小于0.3m2,其较短一边的长度不小于0.5m;b)如果转动部件易接近或对人体有危险,应当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工作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c)在驱动主机附近、转向站中或控制装置旁,应当设置一个能够切断电动机、制动器释放装置和控制电路电源的主开关;d)驱动主机的电源应当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来切断,接触器的触点应当串接于供电电路中,如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时,任一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断开,应当不能重新启动。5.2.10.2扶手装置与围裙板a)扶手带开口处与导轨或扶手支架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8mm;b)围裙板应当垂直、平滑,板与板之间的接缝为对接缝;设置在梯级、踏板、胶带两侧,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应当不大于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不大于7mm;防夹装置由刚性和柔性部件组成。运行管理5.2.10.3梳齿板梳齿或踏面齿应当完好不得缺损,梳齿板梳齿或踏面齿槽的啮合深度应当至少为4mm,间隙不超过4mm。5.2.10.4在扶手转向端的扶手带入口处应当设置手指和手的保护装置,该装置动作时,驱动主机应当不能启动或立即停止。5.2.10.5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之间,应当设置一个高度不小于0.30m、无锐利边缘的垂直固定封闭防护挡板,位于扶手带上方,并且延伸至扶手带外缘下至少25mm。5.2.10.6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停止运行:a)当有异物卡入,并且梳齿与梯级或踏板不能正常啮合,导致梳齿板与梯级或踏板发生碰撞;b)速度超过名义速度的1.2倍之前;c)直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元件断裂或过分伸长;d)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发生过分伸长或缩短;e)梯级或踏板的任何部分下陷导致不再与梳齿啮合;f)有梯级或踏板导致的缺口在梳齿板位置出现之前;g)扶手带速度与梯级(踏板、胶带)实际速度偏差最大超过15%,并且持续时间达到5~15s;h)移除任何一块检修盖板或楼层板。运行管理5.3维修要求5.3.1电梯维护保养要求5.3.1.1电梯的维保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等四类,维保单位应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5.3.1.2现场维保时,如果发现电梯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保项目予以解决的,维保单位应当增加并及时修订维保计划与方案。5.3.1.3当通过维保或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据合同规定的维保内容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修理(包括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维保单位应当书面告知使用单位。5.3.1.4进行电梯维保,应当进行记录,维保记录应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电梯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b)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使用单位内编号;c)维保单位、维保日期、维保人员(签字);d)维保的项目,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时的详细记载。运行管理5.3.1.5维保记录中的电梯基本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驱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门数;b)液压驱动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门数、油缸数量、顶升型式;c)杂物电梯:驱动方式、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层站门数;d)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倾斜角、名义速度、提升高速、名义宽度、主机功率、使用区段长度(自动人行道)。5.3.1.6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查)人员或管理人员应当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进行记录。5.3.1.7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要求:a)上岗人员要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方能参与维保工作;b)正式上岗人员一定要熟知维保人员安全操作规程;c)对电梯进行维保作业,必须放置“保养、检修”警示牌;d)电梯维保应以检修速度运行电梯,维保完毕后以正常速度试车时,工作人员应撤离维修现场或站在安全的位置上;e)维保工作至少应由两名持证人员进行;f)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穿好绝缘鞋,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作业;运行管理g)电梯在维保期间严禁载客;h)电梯在试车行走时,严禁任何人出入轿厢;i)应熟悉维护、保养电梯的型号、性能及一般故障的解决办法;j)严禁同时在轿顶、轿内、底坑任何两个区域进行维保的交叉作业。5.3.2电梯改造、修理要求5.3.2.1电梯改造主要包括以下施工内容:a)改变电梯的额定(名义)速度、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轿厢自重(制造单位明确的预留装饰重量或累计增加/减少质量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5%除外)、防爆等级、驱动方式、悬挂方式、调速方式或控制方式;b)改变轿门的类型、增加或减少轿门;c)改变轿架受力结构、更换轿架或更换无轿架式轿厢。5.3.2.2电梯重大修理主要包括以下施工内容:a)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的驱动主机或主要部件、控制柜或其控制主板或调速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棘爪装置、限速切断阀(或节流阀)、液压缸、梯级、踏板、扶手带、附加制动器;运行管理b)更换不同规格的悬挂及端接装置、高压软管、防爆电气部件;c)改变层门的类型、增加层门;d)加装自动救援操作(停电自动平层)装置、能量回馈节能装置等,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的;e)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以外的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等身份认证方式。5.3.2.3电梯一般修理主要包括以下施工内容:a)修理或更换同规格不同型号的门锁装置、控制柜的控制主板和调速装置;b)修理或更换同规格的驱动主机或其主要部件、限速器、安全钳、悬挂及端接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回路、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夹紧装置、限速切断阀(或节流阀)、液压缸、高压软管、防爆电气部件、附加制动器等;c)更换防爆电梯电缆引入口的密封圈;d)减少层门;e)仅通过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等电梯认证方式。5.3.2.4电梯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运行管理5.3.2.5电梯的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5.3.2.6电梯改造、修理完成后,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改造质量证明资料及改造监督检验证书(需要监督检验的),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注1: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9,3.8。注2: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注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三条。注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应急管理陆应急管理6.1一般要求6.1.1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并作出记录,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以在综合应急预案中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的内容,适时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并且做出记录。6.1.2发生电梯事故的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要求,向电梯安全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配合事故调查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6.1.3发生自然灾害危及电梯安全时,应当立即疏散、撤离有关人员,采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电梯安全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6.2风险分级管控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原则,划分风险等级,并设置电梯系统风险分级管控风险点告知卡(见表1、表2)。应急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再生铝冶炼项目建议书
- 原味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北美和美国
- 夫妻沙盘心理治疗
- 大班生成活动教案:会飞和不会飞
- 胸椎前路手术
- Perforce:2024游戏技术现状报告
-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抱一抱》
- 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病例讨论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3 1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 扁平化组织结构讲解PPT课件
- 2013年国际头痛新分类和诊断标准
-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
- 工作交接表(模版)
-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
- 数据模型与决策案例分析报告
- EXCEL桥涵水文计算公式大全
- 标签打印机验证方案(共20页)
- XRF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 运营高速公路风险评价报告
- 1到13之内的24点全题及解(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