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分别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和《春秋列国形势图》。对于这两幅图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都城发生了变化②分封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③一些诸侯国依然存在④戎狄蛮夷都已完全融入华夏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西周、春秋(中国)。据图可知,西周都城是镐京,春秋时期周朝都城是洛邑,①正确,据所学可知,分封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②正确,据图可知,春秋时期燕国、齐国、宋国等诸侯国从西周时期延续下来,③正确,④错在据材料无法看出戎狄蛮夷都已完全融入华夏族,因此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这反映了秦朝驰道()A.能到达全国任何地方 B.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C.具有统一的修筑标准 D.将湘水和离水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对驰道修建的宽度和种树有明确规定,说明秦朝驰道具有统一的修筑标准,C项正确;能到达全国任何地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驰道是秦朝统一后修建的,排除B项;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A.分封同姓诸侯王 B.实行察举制度 C.设刺史监察辖区 D.皇权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汉承秦制”可知,西汉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属于其中一个,D项正确;分封同姓诸侯王不属于秦朝的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西汉武帝时才创立,排除B项;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辖区,排除C项。故选D项。4.据北魏律,对亲属相犯,拟罪之前,先查清相互间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再依据服制详定刑罚等差。凡是卑幼伤尊长,处分重于常人相杀;反之,尊长杀卑幼,刑事责任轻于杀常人。这表明()A.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部分 B.北魏律有利于维护三纲五常C.皇帝有随意增减刑罚的权力 D.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律在量刑时会受尊卑长幼关系影响,实际上体现了法律儒学化,B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出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的部分,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皇帝对法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家训信息,无法得出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5.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年间曾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给事中在唐朝隶属于()A.鸿胪寺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年间曾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中王维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说明其隶属于门下省,D项正确;鸿胪寺隶属尚书省礼部,是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排除A项;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排除B项;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C项。故选D项。6.唐朝时,中下级官员考核,每年一次,评定当年为政优劣,称小考;三或四年综合任期内政绩进行总体鉴定,称大考。考核标准具体分为四善二十七最,“善”属于德行方面对全体官员的共同要求,“最”则是根据不同部门的性质、职责对有关工作所提出的不同要求。综合善、最定等第,确定官员升降。这反映了唐朝官员考核()A.内容十分苛刻 B.体系比较完备 C.执行非常严格 D.形式灵活多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官员考核的时间、等级、标准及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说明唐朝官员考核体系比较完备,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朝官员考核的内容十分苛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考核的时间和标准,无法体现执行力度,排除C项;考核形式分为小考和大考,不能体现形式灵活多样,排除D项。故选B项。7.金代实行五京制。1153年迁都后,五京是中都大兴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其中位于今天北京地区的是()A.中都大兴府 B.北京大定府 C.东京辽阳府 D.西京大同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金代实行五京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A项正确;北京大定府位于内蒙古,排除B项;东京辽阳府位于辽宁辽阳,排除C项;西京大同府位于山西大同,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至明朝(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爵制;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为明朝的赋税制度;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为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9.明清时期,中国边疆地区受到外来的骚扰或殖民活动不断。下列历史人物中,为抵抗外来的骚扰或侵略,作出贡献的有()①徐弘祖②戚继光③俞大猷④郑成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本题要求选择明朝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人物。①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②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③俞大猷抗倭,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④郑成功收复台湾。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10.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推动当时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①“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②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成就显著③清朝时出现新的中枢机构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后期。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①项正确;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从而在文学艺术上形成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及戏曲作品,②项正确;“清朝时出现新的中枢机构”与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③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传入了中国,④项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1.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西医学校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其课程包括解剖、生理、内外科、公共卫生、治疗化学等。教学内容既有基础课又有临床实践,学生需经过严格考试,由中国官方代表和外籍医生监督考核,共同签署毕业证书。这表明()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B.西医得到了中国官方的初步认可C.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校主要课程 D.传统医学受到了西医的重大冲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近代中国李鸿章创办了第一所官办西医学校,说明西医得到了中国官方的初步认可,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近代西医学校的创办,无法说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排除A项;西医学校教学课程既有基础课又有临床实践,无法体现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校主要课程,排除C项;一所西医学校并不能对传统医学造成重大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图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观众接待人数统计情况。这反映出()A.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各类知识B.博物馆是收藏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C.参观者的文化修养得到了极大提高D.公众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0—201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人数逐年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博物馆,读中国历史,品中国文化,公众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热情高涨,D项正确;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是历史文化,材料不能得出全方位提供知识,排除A项;博物馆收藏文化遗产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参观者的文化素养是否得到极大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3.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下列文学作品与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 B.《荷马史诗》——古代罗马C.《罗摩衍那》——古代印度 D.《源氏物语》——古代朝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著名史诗作品,C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排除B项;《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排除D项。故选C项。14.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下列战争中促使希腊文化对西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伯罗奔尼撒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蒙古西征 D.拿破仑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亚历山大东征时占领了西亚地区,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帝国,并且亚历山大注重推崇希腊文化,所以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化对西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B项正确;根据所学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两个城邦的战争,不涉及西亚地区,排除A项;根据所学蒙古西征,不涉及希腊文化的传播,排除C项;根据所学拿破仑战争是欧洲之间的战争不涉及西亚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5.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到了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巴西民间口头文学中经常可以寻觅到来自安哥拉、刚果和莫桑比克的黑人传统的遗痕。这些现象()①消除了各洲之间的隔阂②是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③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④是不同文化融合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现代史(美洲)。据材料“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到了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促进了人口迁移,而人口迁移的同时,又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②④正确,C项正确;这些现象并没有消除各洲之间的隔阂。材料突出的是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及对人口结构的改变,①和③错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二、非选择题16.诸子百家之学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诸子百家之学主要围绕着“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所谓“天道”,泛指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摘自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阐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诸子百家之学形成。

诸子百家之学主要讨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有的重视以人为本,比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说。有的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比如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有的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比如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有的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比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有的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比如孔子编订的《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有的主张和而不同。比如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解析〗本题是阐释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信息“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可知诸子百家之学的特点是受到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和而不同。根据材料信息“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可知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根据材料信息“诸子百家之学主要围绕着‘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可知诸子百家之间的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围绕上述三个角度(特点、意义、内容),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的思想主张进行阐释即可。17.民族交融材料一材料二(刘聪)以永嘉四年(310年)僭即皇帝位……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置御史大夫及州牧,位皆亚公。——《晋书·刘聪载记》注:刘聪,匈奴族,前赵的建立者。材料三(石)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晋书·石勒载记》注:石勒,羯族,后赵的建立者。材料四东汉后期,军队将士开始穿着裤褶服,也称为戎服。这种服饰源于北方少数民族。魏晋以后,军队中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般都要穿裤褶。在皇帝亲征或者国家内外戒严时,文职官员也需要穿着裤褶。——摘编自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东晋十六国局面形成的背景。(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阐述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背景: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时,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从西晋末年起,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西晋灭亡后,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参考示例表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比如夏、赵、燕、秦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比如前赵政权建立者刘聪称皇帝,设置左右选曹尚书、御史大夫、州牧等官职。再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恢复了原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北方少数民族受到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核定户口,恢复农业生产。中原地区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比如裤褶在军队中的普及。总之,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材料一表明十六国很多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可知背景是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从之前朝代西晋分析背景是西晋时,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从西晋末年起,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从西晋灭亡后东部的政权角度分析西晋灭亡后,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从西晋灭亡后北部的政权分析背景是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一图片中的燕、赵、秦等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比如夏、赵、燕、秦等。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和材料三中的内容“(石)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比如前赵政权建立者刘聪称皇帝,设置左右选曹尚书、御史大夫、州牧等官职。再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恢复了原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核定户籍,劝课农桑”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受到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核定户口,恢复农业生产。根据材料四中的内容“东汉后期,军队将士开始穿着裤褶服,也称为戎服。这种服饰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可知表现是中原地区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比如裤褶在军队中的普及。最后总计概况为总之,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18.宋代社会生活材料一二侍填香石刻这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suānní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捧莲材料二部分宋朝展品①沈括《梦溪笔谈》⑥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⑦钧窑玫瑰紫大花盆③宋徽宗《芙蓉锦鸡图》⑧土地买卖契约残片④定窑划花萱草葵瓣口碗⑨石刻朱熹自画像⑤手持罗盘的陶俑⑩“南海1号”沉船上的瓷碗(1)阅读材料一,分析“二侍填香石刻”的史料价值。(2)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三件展品,与材料一中的石刻一起策划一个微展览,结合时代背景撰写该微展览的介绍。要:写出所选展品序号;此介绍应包括展览主题、展品与该主题的关系、此展览的意义。〖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史料价值:“二侍填香石刻”是图像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石刻艺术、墓葬习俗、服饰文化、焚香习俗、香炉器具、外来文化影响等。(2)参考示例所选展品:④⑥⑦微展览介绍:本次微展览的主题是宋朝人的生活。宋朝时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朝人的生活也有所发展。本次展览的展品“二侍填香石刻”展现了宋朝人填香的场景,展品《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宋朝人家居生活的场景,展品“划花萱草葵瓣口碗”和“玫瑰紫大花盆”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本次微展览通过两个生活场景和两件生活用品的展示,可以增进参观者对宋朝人生活的了解,也能通过宋朝人的生活,感受到宋朝经济的繁荣。〖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侍填香石刻”可知,“二侍填香石刻”是图像史料,其是出土于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的石刻,说明其更是研究宋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根据材料“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捧莲”可知,对石刻中整体数据的提炼,可以从宋代石刻艺术、墓葬习俗、服饰文化、焚香习俗、香炉器具、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角度进行认识和理解。【小问2详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宋朝(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信息要求,在部分宋朝展品中,选择至少三个展品,提炼出四个展品的内在联系或是逻辑性,而后确定展览的主题,如:选择展品:④⑥⑦,可以确定展览主题为:宋朝人的生活。其次,结合确定的主题“宋朝人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从宋朝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宋朝人的生活等角度进行说明,如:宋朝时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朝人的生活也有所发展。本次展览的展品“二侍填香石刻”展现了宋朝人填香的场景,展品《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宋朝人家居生活的场景,展品“划花萱草葵瓣口碗”和“玫瑰紫大花盆”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选择主题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本次微展览通过两个生活场景和两件生活用品的展示,可以增进参观者对宋朝人生活的了解,也能通过宋朝人的生活,感受到宋朝经济的繁荣。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9.京杭大运河材料一郭守敬发现昌平龙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充沛,巧妙导引其沿着北京西北部等高山际线进入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使积水潭的储水量更加充足,形成更大的水位势能,再流向通州,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使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码头,延长了京杭大运河的北线,解决了通州至大都城内“最后一千米”的粮食物资运输问题材料二关于运河的部分研究成果成果作者及题目主要内容于琪《明清京杭运河闸官研究》深入探讨了闸官的设置与历史沿革、闸官的职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岳广燕《明代运河沿线的水马驿站》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林任梁《明代漕军制度初探》对明代漕军制的形成、职能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郑民德《明代徐州水次仓漕运仓储历史变迁》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明代漕运仓储设置、管理与运作林纯业《明代漕运与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胡梦飞《明清时期徐州运河漕运与地方信仰风俗嬗变》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1)阅读材料一,分析白浮泉水引入京杭运河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运河的影响。〖答案〗(1)原因:京杭运河漕运从水路进入大都城的需要;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昌平位于北京西北,元代时水资源丰富。(2)——★参考答案★——要点影响:推动了运河管理、运输制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了沿途社会风俗信仰。〖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元代中国。根据材料“这样南来的漕船可以通过船闸逆流而上进入积水潭,使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的码头”可知京杭运河漕运从水路进入大都城的需要;根据材料“郭守敬发现昌平龙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充沛,巧妙导引其沿着北京西北部等高山际线进入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可知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昌平位于北京西北,元代时水资源丰富。【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具体分析了明代运河沿线驿站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可知推动了运河管理、运输制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根据材料“对运河沿岸城市天津受到漕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可知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分析了漕运对徐州民间风俗的种种影响”可知影响了沿途社会风俗信仰。20.英国城市化18世纪后期,工业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新动力。在英国,棉纺织业、冶金和矿业的发展使许多小镇迅速发展起来,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工业城市甚至跻身于大城市之列。铁路的发展,也使得沿线出现了许多铁路城镇。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聚集,也是发展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进程。城市生活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观念。在19世纪的城市化过程中,英国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城市病从地理空间上凸显了社会不公。工人住宅区是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贫民窟,成为贫穷、疾病和犯罪的渊薮。工业和生活垃圾造成了整个城市、整片地区的环境污染。恶劣的卫生条件导致流行病频频爆发。过度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使工人及其子女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摧残。工人的寿命大大低于其他阶层。在有识之士和专业人士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病引起重视,并逐步得到有效的治理。1848年,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76年,政府通过《河流防污法》。1890年,议会还通过法律,责成地方政府改善穷人的居住条件。到19世纪末,英国人(包括工人)的生活普遍变得文明体面。——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英国城市化进程。〖答案〗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工业城市。新交通工具火车的出现,也促使铁路沿线的城镇不断发展。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

英国城市化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也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越来越凸显。城市集中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城市中的工人居住条件恶劣,工人家庭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英国通过立法进行解决,到19世纪末,英国城市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总之,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英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加剧,随着各方力量的推动,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解析〗本题是评析类材料题。时空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工业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新动力”、“铁路的发展,也使得沿线出现了许多铁路城镇。”可知工业革命和铁路的发展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信息“城市生活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观念。”可知英国城市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在19世纪的城市化过程中,英国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可知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根据材料信息“在有识之士和专业人士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病引起重视,并逐步得到有效的治理。”可知英国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评析时要围绕英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积极影响、出现的问题及政府的应对这三个要点进行,注意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及影响、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等相关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分别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和《春秋列国形势图》。对于这两幅图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都城发生了变化②分封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③一些诸侯国依然存在④戎狄蛮夷都已完全融入华夏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西周、春秋(中国)。据图可知,西周都城是镐京,春秋时期周朝都城是洛邑,①正确,据所学可知,分封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②正确,据图可知,春秋时期燕国、齐国、宋国等诸侯国从西周时期延续下来,③正确,④错在据材料无法看出戎狄蛮夷都已完全融入华夏族,因此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这反映了秦朝驰道()A.能到达全国任何地方 B.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C.具有统一的修筑标准 D.将湘水和离水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对驰道修建的宽度和种树有明确规定,说明秦朝驰道具有统一的修筑标准,C项正确;能到达全国任何地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驰道是秦朝统一后修建的,排除B项;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A.分封同姓诸侯王 B.实行察举制度 C.设刺史监察辖区 D.皇权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汉承秦制”可知,西汉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属于其中一个,D项正确;分封同姓诸侯王不属于秦朝的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西汉武帝时才创立,排除B项;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辖区,排除C项。故选D项。4.据北魏律,对亲属相犯,拟罪之前,先查清相互间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再依据服制详定刑罚等差。凡是卑幼伤尊长,处分重于常人相杀;反之,尊长杀卑幼,刑事责任轻于杀常人。这表明()A.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部分 B.北魏律有利于维护三纲五常C.皇帝有随意增减刑罚的权力 D.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律在量刑时会受尊卑长幼关系影响,实际上体现了法律儒学化,B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出律是中华法系最重要的部分,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皇帝对法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家训信息,无法得出政府利用家训强化基层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5.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年间曾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给事中在唐朝隶属于()A.鸿胪寺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年间曾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中王维官拜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说明其隶属于门下省,D项正确;鸿胪寺隶属尚书省礼部,是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排除A项;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排除B项;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C项。故选D项。6.唐朝时,中下级官员考核,每年一次,评定当年为政优劣,称小考;三或四年综合任期内政绩进行总体鉴定,称大考。考核标准具体分为四善二十七最,“善”属于德行方面对全体官员的共同要求,“最”则是根据不同部门的性质、职责对有关工作所提出的不同要求。综合善、最定等第,确定官员升降。这反映了唐朝官员考核()A.内容十分苛刻 B.体系比较完备 C.执行非常严格 D.形式灵活多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官员考核的时间、等级、标准及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说明唐朝官员考核体系比较完备,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朝官员考核的内容十分苛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考核的时间和标准,无法体现执行力度,排除C项;考核形式分为小考和大考,不能体现形式灵活多样,排除D项。故选B项。7.金代实行五京制。1153年迁都后,五京是中都大兴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其中位于今天北京地区的是()A.中都大兴府 B.北京大定府 C.东京辽阳府 D.西京大同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金代实行五京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A项正确;北京大定府位于内蒙古,排除B项;东京辽阳府位于辽宁辽阳,排除C项;西京大同府位于山西大同,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至明朝(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爵制;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为明朝的赋税制度;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为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9.明清时期,中国边疆地区受到外来的骚扰或殖民活动不断。下列历史人物中,为抵抗外来的骚扰或侵略,作出贡献的有()①徐弘祖②戚继光③俞大猷④郑成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本题要求选择明朝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人物。①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②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③俞大猷抗倭,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④郑成功收复台湾。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10.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推动当时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①“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②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成就显著③清朝时出现新的中枢机构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后期。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①项正确;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从而在文学艺术上形成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及戏曲作品,②项正确;“清朝时出现新的中枢机构”与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③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传入了中国,④项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1.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西医学校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其课程包括解剖、生理、内外科、公共卫生、治疗化学等。教学内容既有基础课又有临床实践,学生需经过严格考试,由中国官方代表和外籍医生监督考核,共同签署毕业证书。这表明()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B.西医得到了中国官方的初步认可C.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校主要课程 D.传统医学受到了西医的重大冲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近代中国李鸿章创办了第一所官办西医学校,说明西医得到了中国官方的初步认可,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近代西医学校的创办,无法说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排除A项;西医学校教学课程既有基础课又有临床实践,无法体现科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校主要课程,排除C项;一所西医学校并不能对传统医学造成重大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图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观众接待人数统计情况。这反映出()A.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各类知识B.博物馆是收藏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C.参观者的文化修养得到了极大提高D.公众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0—201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人数逐年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博物馆,读中国历史,品中国文化,公众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热情高涨,D项正确;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是历史文化,材料不能得出全方位提供知识,排除A项;博物馆收藏文化遗产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参观者的文化素养是否得到极大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3.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下列文学作品与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 B.《荷马史诗》——古代罗马C.《罗摩衍那》——古代印度 D.《源氏物语》——古代朝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著名史诗作品,C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排除B项;《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排除D项。故选C项。14.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下列战争中促使希腊文化对西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伯罗奔尼撒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蒙古西征 D.拿破仑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亚历山大东征时占领了西亚地区,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帝国,并且亚历山大注重推崇希腊文化,所以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化对西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B项正确;根据所学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两个城邦的战争,不涉及西亚地区,排除A项;根据所学蒙古西征,不涉及希腊文化的传播,排除C项;根据所学拿破仑战争是欧洲之间的战争不涉及西亚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5.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到了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巴西民间口头文学中经常可以寻觅到来自安哥拉、刚果和莫桑比克的黑人传统的遗痕。这些现象()①消除了各洲之间的隔阂②是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③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④是不同文化融合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现代史(美洲)。据材料“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到了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促进了人口迁移,而人口迁移的同时,又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②④正确,C项正确;这些现象并没有消除各洲之间的隔阂。材料突出的是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及对人口结构的改变,①和③错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二、非选择题16.诸子百家之学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诸子百家之学主要围绕着“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所谓“天道”,泛指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摘自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阐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诸子百家之学形成。

诸子百家之学主要讨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有的重视以人为本,比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说。有的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比如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有的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比如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有的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比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有的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比如孔子编订的《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有的主张和而不同。比如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解析〗本题是阐释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信息“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可知诸子百家之学的特点是受到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和而不同。根据材料信息“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本论点,即文化基因。”可知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根据材料信息“诸子百家之学主要围绕着‘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可知诸子百家之间的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围绕上述三个角度(特点、意义、内容),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的思想主张进行阐释即可。17.民族交融材料一材料二(刘聪)以永嘉四年(310年)僭即皇帝位……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置御史大夫及州牧,位皆亚公。——《晋书·刘聪载记》注:刘聪,匈奴族,前赵的建立者。材料三(石)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晋书·石勒载记》注:石勒,羯族,后赵的建立者。材料四东汉后期,军队将士开始穿着裤褶服,也称为戎服。这种服饰源于北方少数民族。魏晋以后,军队中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般都要穿裤褶。在皇帝亲征或者国家内外戒严时,文职官员也需要穿着裤褶。——摘编自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东晋十六国局面形成的背景。(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阐述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背景: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时,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从西晋末年起,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西晋灭亡后,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参考示例表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比如夏、赵、燕、秦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比如前赵政权建立者刘聪称皇帝,设置左右选曹尚书、御史大夫、州牧等官职。再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恢复了原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北方少数民族受到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核定户口,恢复农业生产。中原地区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比如裤褶在军队中的普及。总之,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材料一表明十六国很多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可知背景是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从之前朝代西晋分析背景是西晋时,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从西晋末年起,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从西晋灭亡后东部的政权角度分析西晋灭亡后,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从西晋灭亡后北部的政权分析背景是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一图片中的燕、赵、秦等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比如夏、赵、燕、秦等。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和材料三中的内容“(石)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比如前赵政权建立者刘聪称皇帝,设置左右选曹尚书、御史大夫、州牧等官职。再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恢复了原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核定户籍,劝课农桑”可知表现是北方少数民族受到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核定户口,恢复农业生产。根据材料四中的内容“东汉后期,军队将士开始穿着裤褶服,也称为戎服。这种服饰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可知表现是中原地区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比如裤褶在军队中的普及。最后总计概况为总之,北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18.宋代社会生活材料一二侍填香石刻这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suānní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捧莲材料二部分宋朝展品①沈括《梦溪笔谈》⑥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⑦钧窑玫瑰紫大花盆③宋徽宗《芙蓉锦鸡图》⑧土地买卖契约残片④定窑划花萱草葵瓣口碗⑨石刻朱熹自画像⑤手持罗盘的陶俑⑩“南海1号”沉船上的瓷碗(1)阅读材料一,分析“二侍填香石刻”的史料价值。(2)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三件展品,与材料一中的石刻一起策划一个微展览,结合时代背景撰写该微展览的介绍。要:写出所选展品序号;此介绍应包括展览主题、展品与该主题的关系、此展览的意义。〖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史料价值:“二侍填香石刻”是图像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石刻艺术、墓葬习俗、服饰文化、焚香习俗、香炉器具、外来文化影响等。(2)参考示例所选展品:④⑥⑦微展览介绍:本次微展览的主题是宋朝人的生活。宋朝时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朝人的生活也有所发展。本次展览的展品“二侍填香石刻”展现了宋朝人填香的场景,展品《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宋朝人家居生活的场景,展品“划花萱草葵瓣口碗”和“玫瑰紫大花盆”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本次微展览通过两个生活场景和两件生活用品的展示,可以增进参观者对宋朝人生活的了解,也能通过宋朝人的生活,感受到宋朝经济的繁荣。〖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侍填香石刻”可知,“二侍填香石刻”是图像史料,其是出土于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的石刻,说明其更是研究宋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根据材料“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捧莲”可知,对石刻中整体数据的提炼,可以从宋代石刻艺术、墓葬习俗、服饰文化、焚香习俗、香炉器具、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角度进行认识和理解。【小问2详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宋朝(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信息要求,在部分宋朝展品中,选择至少三个展品,提炼出四个展品的内在联系或是逻辑性,而后确定展览的主题,如:选择展品:④⑥⑦,可以确定展览主题为:宋朝人的生活。其次,结合确定的主题“宋朝人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从宋朝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宋朝人的生活等角度进行说明,如:宋朝时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朝人的生活也有所发展。本次展览的展品“二侍填香石刻”展现了宋朝人填香的场景,展品《夫妻对坐宴饮图》反映了宋朝人家居生活的场景,展品“划花萱草葵瓣口碗”和“玫瑰紫大花盆”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选择主题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本次微展览通过两个生活场景和两件生活用品的展示,可以增进参观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