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实体的价值_第1页
程序与实体的价值_第2页
程序与实体的价值_第3页
程序与实体的价值_第4页
程序与实体的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与实体的价值程序和实体的价值——从个案看法的价值本次的民事诉讼法课程上我们前往__市__区基层人民法院听审了一件民间借贷纠纷的案子案件事实清楚但是任然有一些思考的价值和意义无论从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甚至上升到法理学的高度以及一般的社会意识范畴都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意义。案件本身并非疑难杂案主要是双方的借贷权利义务纠纷期间双方也有相应的货款往来但是还款人在货款和还款的法律性质上发生了混同导致了双方的分歧。总体来看本案标的物涉及金额较小也并没有涉及国家、集体利益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程序法: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辩所谓客观真实是指认定案件的事实要达到与诉讼之前的事实达到完全相同的程度而法律真实则是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程度即可。具体来说只要达到了证明标准(即高度盖然性)即可视为真实。显而易见客观真实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为理论依据认为一切都是可知的然而具体到个案人的认识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法律真实则更加考量节约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我们国家当前在民事诉讼中采取了法律真实的标准。关于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我们也无意就此展开评论仅仅具体到本案进行分析:在本案之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款项的性质。原告述称款项仅仅是被告和第三方公司的货款往来并不涉及原告与被告的借款合同;被告辩称原告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父子关系只是把款项打在了公司的账目上其本意仍然是还款并非是普通的货款往来关系。从双方提交的证据来看证据基本上能够证明双方的论述基本属实但是就款项的性质而言原被告存在争议。根据举证责任的分配显然被告应当提供其作为还款而非货款的证据从而证明自己的主张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被告提供了证明这种法律关系的证据可以预见的是被告据此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我们知道证据的作用在于证明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的过程也就是法官自由心证形成的过程(即客观的事实被法官在主观上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单纯的主管或者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自由心证必然是有指向性的判决的正当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与此。在本案中假定双方穷尽举证手段事实仍然真伪不明法官就只能依照自己的自由心证以及举证责任判决那么显然存在错判的风险一方当事人很可能觉得很难接受因为这不符合他朴素的正义观。虽然一个良性的司法系统之下一定的错案率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扩大司法的不确定性。就“法律真实”而言这是一种典型的法律思维只关注程序、规则而很少从外部的视角特别是一般国民的“常识”之中考虑而仅仅为了达到“形式正确”和“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很可能就此无法实现。司法机关的权威固然重要但是保持一种程序的“弹性”使之在安定和同步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似乎更为可取。实体法:交易安全与公信原则之义从理论上说交易行为贵在简便、迅速并应当具有较大的弹性。但是交易应当注重安全应当采取“外观主义”。所谓外观主义是商法上的概念是指交易当事人行为以外观主义为标准而确定其产生的法律效果即公示于外表的事实与真实的情形不符时对于依该外表事实进行的行为亦需加以保护。虽然本案归属于“商事行为”并不恰当但是就公信原则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相通的。就本案而言属于典型的外在行为与内心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形虽然单就合同法而言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但是基于交易安全考虑我们仍然认为交付的是货款而非借款。其一根据双方往来货款的惯例可以视为一种简易的合同省去了繁琐的要约、反要约、承诺等过程。其二依据外观主义、公信原则被告在明知对方并非债权人的情况下依旧向对方交付款项虽然外在行为与内心意思表示不一致但是不影响其行为之效力此为一种“推定性”成立而非依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成立。在更深的层面原告与其父之间存在父子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人格是不能混同的。换言之被告对于原告和其父之间的给付款项的行为的法律性质完全不同。类似的其父只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的给付行为的对象实际上是公司这一法人。与此同时在我们的传统习惯中“父债子偿”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父子之间的关系并非像法律规定的那么简单这是一种传统习惯的延续也是某种程度的人格混同——即父子之间的人格是相通的双方互为“代理”一方的意思表示代表了另一方的意思。我们日常行为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一般人的视角之下给付的行为可以看做是还款行为而非是货款往来被告的抗辩理由正是基于此。在这里法理和情理形成了二律背反法理与情理在各自的领域内依据各自的规则得以成立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却是矛盾的。究其缘由是由于我们关于“法”的涵义的认知嵌上了浓重的中国法制语境色彩的缘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当代表现的尤其明显。法律就其本体而言是一种强制的国家规范而情理更多是道德层面上的一般人的价值取向。法制从过去的从属地位演变到现在的主要地位而社会意识的变化并未亦步亦趋总是滞后于此旧有的观念与法理之间形成了新的冲突。我们的传统道德家们所批判正是我们法律所鼓励的因为我们在传统道德的失序中看到了新的秩序的形成。这样的一种冲突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消解随着旧规则的改变新价值的诞生而渐渐远去。法理学: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我们过去对司法公正的判断主要以社情民意为基准集中表现为民众关于冤案昭雪、正义伸张、权利实现、利益保障等实体诉求正所谓“法者平之如水也。”但公正在西方的法治语境中主要是一种精英话语。在他们看来法律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科学非由经过专门和长期系统训练的“法律人”来感知和判断即不能达成关于法律现象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而且因为司法公正往往与个案的处理有密切勾连案件的客观真实状况裁判者并不能亲闻亲睹只能依据诉讼各方所提供的证据来推知案件的真实因此司法公正除了与自然正义相关外更应该体现为关于“推知”的游戏规则的公正。简而言之形式理性价值无涉:1

程序应当是公平的它要求案件的裁判者应该严守中立的立场。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裁判者不能与裁判的结果有利益瓜葛否则应当回避;冲突的裁判者不应当对当事人一方有好恶偏见(虽然实务中很难别除这种因为个人情感而导致的偏私)。2

由于程序是以当事人为中心而安排的因此程序的公正应保证当事人在程序面前是平等的。具体言之它意味着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当事人双方有平等和对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要公平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这也是当事人主义的体现。3

程序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裁判者应将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事实作为判决的事实根据(因此需要质证、某些证据需要补强);法院裁决应论及诉讼双方所提出的论据和证据等等。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证没有程序正义是很难保证裁判者能够做到正确平衡各种利益主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的外化尤其在以合议庭的多数决定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