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1(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专用)01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

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2024年九省联考试卷结构与近2年新高考卷一致,呈现出“适

应性”特点,但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又有部分创新,包括设题方式、选择题数量以及大单元教学方面,这极

大可能代表着2024年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向,也符合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趋势。

2024年高考语文将更强调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在文学类文

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和作文等题型中衔接课本单元研习任务和课内文言实词、虚词;同时

注重“因文设题”“以材设题”,保证题目设置与文本特点的紧密衔接。

顺应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新变化,加大客观题考查力度,改变设题方式;强化教考衔接,落实文学类

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的衔接,灵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

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

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

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

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

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物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物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

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

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

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

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

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

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

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

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

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

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史对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

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

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

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

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

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

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

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

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

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

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

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

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

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

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

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

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

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

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

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

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

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

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3分)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

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

单判断其已失活。

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

子的数量足够多。

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

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3.(3分)下列选项,和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

有味道。

B.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C.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

培养箱里面

D.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4.(3分)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5.(6分)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绣枕

凌叔华

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此时天气闷热,小巴狗只有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的份儿,苍蝇热昏昏

的满玻璃窗上打转。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脸上一道一道的汗渍,她不住的用手巾擦,可总擦不干,鼻尖

的刚才干了,嘴边的又点点凸了出来。她瞧着她主人的汗虽然没有她那样多,可是脸热的酱红,白细夏布

褂汗湿了一背脊,忍不住说道:

“大小姐,歇会儿,凉快凉快吧。老爷虽说明天得送这靠垫去,可是没定规早上或晚上儿

“他说了明儿早上十二点以前,必得送去才好,不能不赶了。你站过来扇扇。”小姐答完仍旧低头做活。

张妈走到左边,一面打着扇子,一面不住眼的看着绣的东西,叹口气道:

“我从前听人家讲故事,说那头面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的,我总想这是说书人信嘴编的,

哪知道就真有。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呢!这鸟绣的真爱死人!”大小姐嘴边轻轻的显露

一弧笑涡,但刹那便止,张妈话兴不断,接着说:

“哼,这一封靠枕儿送到白总长那里,大家看了,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听说白总

长的二少爷二十多岁还没找着合适亲事。唔,我懂得老爷的意思了,上回算命的告诉太太今年你有红鸾星

照命主...”

“张妈,少胡扯吧。"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

此时屋内又是很寂静,只听见绣花针噗噗的一上一下穿缎子的声音和那扇子扶扶轻微的风响,忽听竹

帘外边有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子叫道:

“妈,我来了。”

“小妞儿吗?这样大热天跑来干么?“张妈赶紧问。小妞儿穿着一身的蓝布裤褂,满头满脸的汗珠,一张

倭瓜脸热得紫涨,此时已经闪身入到帘内,站在房门口边,只望着大小姐出神。她喘吁吁的说:“妈,昨儿

四嫂子说这里大小姐绣了一对甚么靠枕,已经绣了半年啦,说光是那只鸟已经用了三四十样线,我不信。

四嫂子说,不信你赶快去看看,过两天就要送人啦。我今儿吃了饭就进城,妈,我到那儿看看,行吗?”

张妈听完连忙赔笑问:“大小姐,你瞧小妞儿多么不自量,想看看你的活计哪!”

大小姐抬头望望小妞儿,见她的衣服很脏,拿住一条灰色手巾不住的擦脸上的汗,大张着嘴,露出两

排黄板牙,瞪直了眼望里看,她不觉皱眉答——“叫她先出去,等会儿再说吧。”

张妈会意这因为嫌她的女儿脏,不愿使她看她的活,立刻对小妞儿儿说:“瞧瞧你鼻子上的汗,还不擦

把脸去。我屋里有洗脸水。大热天的这汗味儿可别熏着大小姐。”

小妞儿儿脸上显出非常失望的神气,听她妈说完还不想走出去。张妈见她不动,很不忍的瞪了她一眼,

说:“去我屋洗脸去吧。我就来。”

小妞儿撅着嘴掀帘出去。大小姐换线时偶尔抬起头往窗外看,只见小妞儿拿起前襟擦额上的汗,大半

块衣襟都湿了。院子里盆栽的石榴吐着火红的花,直映着日光,更叫人觉得暑热,她低头看见自己的胳肢

窝,汗湿了一大片了。

光阴一晃便是两年,大小姐还在深闺中做针线活,小妞儿已经长成和她妈一样粗细,衣服也懂得穿干

净些了。现在她妈告假回家的当儿,她居然能做替工。

夏天夜上,小妞儿正在下房坐近灯旁缝一对枕头顶儿,忽听见大小姐喊她,便放下针线,跑到上房。

她与大小姐捶腿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闲话。

“大小姐,前天干妈送我一对枕头顶儿,顶好看啦,一边是一只翠鸟,一边是一只凤凰。”

“怎么还有绣半只鸟的吗?“大小姐似乎取笑她说。

“说起我这对枕头顶儿,话长哪。咳,为了它,我还和干姐姐呕了回子气。那本来是王二嫂子给我干妈

的,她说这是从两个大靠垫子上剪下来的,因为已经弄脏了。新的时候好看极啦。一个绣的是荷花和翠鸟,

那一个绣的是一只凤凰站在石山上。头一天,人家送给她们老爷,就放在客厅的椅子上,当晚便被吃醉了

的客人吐脏了一大片;另一个给打牌的人,挤掉在地上,便有人拿来当作脚踏垫子用,好好的缎地子,满

是泥脚印。少爷看见就叫王二嫂捡了去。干妈后来就和王二嫂要了来给我,那天晚上,我拿回家来足足看

了好一会子,真爱死人咧,只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样线。那翠鸟的眼睛望着池子里的小鱼儿真要绣活

了,那眼睛真个发亮,不知用什么线绣的。

大小姐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小妞儿儿还往下说:

“真可惜,这样好看东西毁了。干妈前天见了我,教我剪去脏的地方拿来缝一对枕头顶儿。

哪知道干姐姐真小气,说我看见干妈好东西就想法子讨了去。”

大小姐没有理会她们恨气的话,却只在回想她在前年的伏天曾绣过一对很精致的靠垫——上头也有翠

鸟与凤凰的。那时白天太热,拿不得针,常常留到晚上绣,完了工,还害了十多天眼病。

她想看看这鸟比她的怎样,吩咐小妞儿把那对枕顶儿立刻拿了来。

小妞儿把枕顶片儿拿来说:

“大小姐你看看这样好的黑青云霞缎的地子都脏了。这鸟听说从前都是凸出来的,现在已经踏凹了。您

看——这鸟的冠子,这鸟的红嘴,颜色到现在还很鲜亮。王二嫂说那翠鸟的眼球子,从前还有两颗真珠子

镶在里头。这荷花不行了,都成了灰色。荷叶太大,做枕顶儿用不着……这个山石旁还有小花朵儿……”

大小姐只管对着这两块绣花片子出神,小妞儿儿末了说的话,一句都听不清了。她只回忆起她做那鸟

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

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荷

叶太大块,更难绣,用一样绿色太板滞,足足配了十二色绿线。……做完那对靠垫以后,送给了白家,不

少亲戚朋友对她的父母进了许多谀词。她的闺中女伴,取笑了许多话,她听到常常自己红着脸微笑。还有,

她夜里也曾梦到她从未经历过的娇羞傲气,穿戴着此生未有过的衣饰,许多小姑娘追她看,很羡慕她,许

多女伴面上显出嫉妒颜色。那种是幻境,不久她也懂得。所以她永远不愿再想起它来撩乱心思。今天却不

由得一一想起来。

小妞儿见她默默不言,直着眼,只管看那枕顶片儿,便说道:“大小姐也喜欢它不是?这样针线活,真

爱死人呢。明儿也照样绣一片儿不好吗?”

大小姐没有听见小妞儿儿问的是什么,只能摇了摇头算答复了。

注: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1990年5月22日),女,小说家、画家。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

世家,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有优异的成就。

6.(3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小巴狗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苍蝇热昏昏的满玻璃窗上打转,这一切都笼罩着一种莫名的暑

热,烘托出人物内心的烦躁。

B.大小姐“没日没夜”,即便是害“眼病”还依旧赶制“绣枕”,因为这对“绣枕”寄托着她对所爱之人的深情。

C.小妞儿在对绣枕遭遇的叙述和现状的描绘中,叹惋之情、怜爱之意溢于言表,也流露出小妞儿能够

得到绣枕的窃喜心理。

D.在某种意义上说,绣枕就是大小姐的象征。曾经被寄予极高期望的绣枕却被用来承接秽物和当作踏

脚垫子,隐喻着大小姐梦想的幻灭。

7.(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作者先从正面对大小姐加以描写,然后通过张妈的夸赞侧面烘托,使读者眼前出现一个容颜俊

秀、心灵手巧,温柔端庄的闺秀形象。

B.小说先写大小姐对绣枕的珍爱同对小妞儿的嫌弃,后写小妞儿对绣枕的怜惜同大小姐对她的冷淡,

两相比照,意味无穷。

C.绣枕最后落到小妞儿手中,看似偶然,却又真切可信,合乎情理。前后的描述融会贯通,可谓前有

伏笔,后有照应,就全篇来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D.小说最后,大小姐“默默不言”“只能摇了摇头算答复了”,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留下了

大量的空白。

8.(5分)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将多种叙事方法相交叉。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叙事技巧。

9.(6分)作为五四时期的作家,凌叔华敏锐地观察到这个过渡时期中国妇女的挫折与悲惨遭遇,让她们站

在时代的舞台上,或可甥或可怜,或可酸,或可登结合文本内容,请你在加点的词语中选择一个阐释

作者对“大小姐”寄寓的情感,并说明其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子日:“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㈤哉?人焉度哉?”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开元三年,左拾遗张九龄上书目:

夫元元之众,莫不悬命于县令,宅生于刺史,此其尤亲于人者也。是以亲人之任,宜得贤才;用人之

道,宜重其选。

又古之选用贤良,取其称职,或遥闻而辟召,或一见而任之。是以士修素行,不图侥幸。今天下未必

理于上古,而事务日倍于前,诚为不正其本而设巧于末。所谓末者,吏部条章,动盈千万,7手冬更,辨

析毫厘,节制抢攘,溺于文墨。胥徒之猾,又缘隙而起。臣以为始造簿书,以备人之遗忘耳,今反求精于

拳牍,不急于人才,亦何异遗剑中流,而刻舟以记?去之弥远,可为伤心。

一天下里广朝廷英众而士之名.贤诚可知也9若使毁称相乱,听受不明,事将已矣,无复可说。如争其

贤能,各有品第,每一官阙,而不以次用之,则是知而不为,焉用彼相?借如诸司清要之职,当用第一之

人,及其要官阙时,或以下等叨进,以故时议无高无下,唯论得与不得,自然清议不立,名节不修,上善

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其故何哉?朝廷若以令名进入,士子亦以修名获利,而利之所出,众

则趋焉。已而名利不出于清修,所趋多归于人事。其小者苟求取得,一变而至阿私;其大者许以分义,再

变而成朋党;斯并教化渐溃,使之必然。故于用人之际,不可不第其高下;若高下有次,不可谬干。夫士

必刻意修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此皆兴衰之大端,安可不察也?

(节选自《通典•卷十七•选举五》)

【注】瘦:隐藏。

io.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又天下A虽广B朝廷C虽众D而士之E名贤F诚可知G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刀笔之吏,指主管文书的官吏,后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使用时有时会带有贬义。

B.案牍,公事文书。该词与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的“案牍”意思相同。

C.知,知道,懂得,与荀子《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意思不同。

D.“朝廷若以令名进人”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便言多令才”的“令”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为政》篇讲述了选拔人才的方法,那就是观察这个人的言行、由来经历,了解他的安心情况。

B.张九龄认为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和他的职位相称,而且贤士非常重视自己的品行,

不会只求一时的侥幸。

C.张九龄认为官府创作簿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官员在使用时忘记其中的内容,而不是舍本逐末,只

追求公文精辟。

D.张九龄认为选拔人才一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凭借人情关系获得官位的邪气,

那么就会引发叛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亲人之任,宜得贤才;用人之道,宜重其选。

(2)亦何异遗剑中流,而刻舟以记?

14.材料一《论语・泰伯》与材料二最后一段都提到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它们有哪些异同?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①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摘锦②,朝露溥溥③。世路无穷,劳生

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④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

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释:①神宗照宁七年,苏轼由杭州赴密州(今诸城)途中写此,其弟苏辙在齐州(今济南)。②摘锦:

铺开锦缎。③溥溥:形貌多样。④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由眼前所见所闻写起,描绘出一幅旅途早行图,与序中“早行”二字照应。

B.“渐月华收练”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从近到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C.“凭征鞍无语”与“相顾无言”(《江城子》)一写回忆,一写梦境,情感不同。

D.全词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既有形象的景象描写,也有抽象的议论说理。

16.(6分)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言志抒情,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

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北B风•静女》中,男主人公托物寄情,既赞美得到的礼物,更赞美了馈赠礼物的姑娘的两句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二句精练概括出白天的游程及旦暮景色的

变化。

(3)苏轼《赤壁赋》中,体现曹操率军东下时舰队浩荡之势的一句是“","”则体现出

曹操作为一代英雄的文学风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人生有两极。往后看,能退至何处,是一极。退无可退之处,便是一个人的底线。既为底线,自然不

容侵犯,事关原则。于是,底线便成了人的一个极点。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若仅仅止于底线,那随着

底线的不断后退,人生的走向往往也是①O

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将目光放在远方的极限,也不能②。倘若一个人眼里只有远方与

理想,一味高歌猛进,容易流于肤浅,失之于功利。因为眼里只有前方的人,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筛

去不利于远行的,或无益于前进的,哪怕其中不乏情比金坚的可贵;留下了于己有用的,就算抹去初心,

委曲求全,也照样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

往后,是底线;往前,是极限。不同的方向,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底线,对应的是一个人的过往。

极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人有两极,前行不忘后顾,这便是了③。

18.(3分)请在横线上填上成语。

19.(3分)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认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B.“骄傲会害了你自己!”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

C.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如同鱼儿喜欢水一样。

D.有人认为,老师不应该给予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物质奖励,因为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

20.(3分)插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