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重症病人的护理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呼吸重症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困难语言体位轻中重轻中重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治疗原则呼吸困难纠正缺氧病因治疗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内容氧疗的护理气管插管的配合人工气道的管理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按供氧方式分:鼻导管给氧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头罩給氧法氧气枕法、氧气帐法按给氧浓度分: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大于50%)低浓度吸氧(吸氧浓度低于50%)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鼻导管或鼻塞氧流量最大5–6lpm如需>6lpm,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氧气枕法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普通面罩氧流量至少6lpm冲走呼出气中的CO2防止重复吸入CO2若患者为低通气,CO2可能蓄积在面罩内,造成高碳酸血症储氧面罩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麻醉气囊文丘里Venturi面罩确保氧流量与Venturi装置标记一致,才能保证FiO2准确不应使用湿化瓶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雾化面罩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氧疗的护理—吸氧方式吸氧装置氧流量FiO2说明鼻导管0.5–6lpm0.24–0.44*6lpm普通面罩6–10lpm0.35–0.55*

6lpm储氧面罩10–15lpm0.60–0.80*储气囊不得塌陷Venturi面罩3lpm0.24,0.26,0.31*阅读使用说明6lpm0.35,0.40,0.50*雾化面罩8lpm0.28,0.30,0.35*必须看见气雾0.40,0.50,0.70*麻醉气囊面罩12–15lpm1.012lpm*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气流量不同

时FiO2不同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气管插管的配合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管配合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气管插管的配合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管配合体位:帮助患者头部移至床边、仰卧、颈下垫软枕使头落向后仰药物镇静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气管插管的配合插管配合气管插管动画演示吸痰观察生命体征固定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八字法固定人工气道的管理—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经鼻气管插管改良系带固定法改良式系带优点:避免胶布对鼻翼的张力和鼻腔的压迫,不容易造成医源性皮肤损伤;固定牢固,有效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人工气道的管理—固定16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改良系带固定法17人工气道的管理—固定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改良系带固定法改良式系带1、系带松紧度以容入一指为宜2、系带一侧置于耳廓上方,一侧置于耳廓下方,2h更换一次位置人工气道的管理—固定经鼻气管插管18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固定带的松紧适宜,以容纳一指为宜注意保护颈部皮肤,可用水胶体、泡沫敷料外贴保护,防止固定带过紧引起颈部皮肤发生压疮人工气道的管理—固定气管切开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充气气囊是附属于气管套管的一种防漏装置,此套囊紧套在导管壁上并距斜口1cm处。作用是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即防止呕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有利于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管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气囊管理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气囊管理气囊压力:维持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30cmH2O之间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道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及气道食管瘘,拔管后气道狭窄等并发症。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气囊管理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蒸汽加温湿化呼吸雾化吸入加湿气道内直接滴药加湿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湿化方法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道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使用于呼吸道分泌物不多的患者;

不适用于二氧化碳潴留、痰液较

多患者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蒸汽加温湿化呼吸——湿化温度:吸入器温度36℃~37℃——湿化量:24小时湿化量至少250mL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蒸汽加温湿化呼吸雾化吸入加湿——应用于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患者——雾化后配合扣背、吸痰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蒸汽加温湿化呼吸雾化吸入加湿气道内直接滴药加湿——不推荐常规使用,只在患者痰液Ⅲ°粘稠,出现血性痰存在气道堵塞的危险时使用——方法:取下针头,断开呼吸机,将2ml~5ml药液在患者吸气时缓慢注入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湿化标准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器,导管内没有结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过度:易导致痰液过多;咳嗽频繁,影响呼吸机能;增加吸痰次数;神志不清,咳嗽反射减弱者,加重病情。

——湿化过少:痰液粘稠,痰痂形成,严重时堵塞管道。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吸痰吸引控制阀无菌薄膜冲洗管活瓣半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开放式吸痰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管理—吸痰根据患者出现咳嗽、听诊肺部有湿罗音、气道压力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指征,按需吸痰。

吸痰指征:呼吸系统重症病人的护理痰液粘稠度的判断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应适当减少滴药量及次数Ⅱ度(中度粘痰):外观较轻度粘稠。吸痰后少量痰液滞留。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管滴药量和次数Ⅲ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滞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