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_第1页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_第2页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_第3页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_第4页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一、概述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重农抑商”传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抑制,其根源深远,影响广泛。本文旨在探讨“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首先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国家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维护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商业活动在古代社会中常常被视为不稳定因素,商人被视为低贱阶层,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和打压。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也对“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以皇帝为中心,官僚阶层为主要统治力量。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需要依靠地主阶级的支持,而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农业紧密相连。政治上的需要也促使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文化因素也是“重农抑商”传统形成的重要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主张君子务本,小人逐利。这种文化观念导致商业活动被视为低级、追求私利的行为,而农业则被视为高尚、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在文化层面上,商业也受到了抑制。“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法律中“重农抑商”的传统特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因素,并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1.介绍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传统概念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传统,源远流长,深入骨髓,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这一政策理念主张国家应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这一观点的形成,既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价值观。“重农”的理念源于农业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依靠。政府鼓励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以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同时,农业的稳定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民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治理。“抑商”的理念则源于商业活动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在古代,商人被视为不事生产的“游民”,其社会地位较低。商业活动的流动性大,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防止商人利用经济力量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这种“重农抑商”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历代王朝都强调“以农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活动。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强化了社会等级观念。“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抑制。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对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法律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历程。这一政策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而且对后世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法律史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政策的研究多集中在政策的内容和影响上,而对于其成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入手,尝试构建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研究“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法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回顾和反思古代的法律政策,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代的经济法律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剖析中国古代法律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法律史的研究,同时也为当前中国的经济法律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3.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法中的“重农抑商”传统时,我们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农业被高度推崇而商业却被抑制?这一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它受到了哪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关键。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法,我们将深入挖掘古代法律文献、经济史料、政治文献等,从中提取与“重农抑商”相关的政策、法律条文和论述。这些文献将为我们提供直接的证据,揭示古代法律对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比较研究法,我们将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法律实践和社会经济状况,以揭示“重农抑商”传统在不同背景下的演变和差异。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该传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力和适应性,以及它与其他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本文还将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视角,对“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从资源分配、社会稳定、政权控制等多维度探讨古代法律对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通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理论视角,本文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以期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与农业生产在探讨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这种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支柱。农业生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还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历代统治者都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也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既有广阔的平原适合发展农业,也有崎岖的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相对较少,导致各地的经济活动相对独立。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农业成为各地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商业活动则相对较少。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也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自给自足,较少依赖市场交换。这种社会结构使得农业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经济活动,而商业活动则相对次要。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这种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原因。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提供了重要背景。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古代中国的经济体系,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在世界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深刻影响了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使得社会对农业的依赖性极强。保护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重要任务。法律制度中“重农”的思想,正是源于这种对农业的重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商业和手工业相对较弱。这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传统以及统治者的政策导向有关。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交通不便,使得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儒家文化中强调“重义轻利”,对商业活动持有一定的偏见。统治者出于对农业的重视,往往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如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征收重税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相对落后。古代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仅体现在社会阶层上,也体现在经济活动中。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各有其社会地位和经济职能,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这种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也限制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即以农业为基础、商业和手工业相对较弱、严格的等级制度,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2.农业生产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农业生产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源于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体系。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农业不仅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更是保障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基础。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支柱。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而农民则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他们通过耕种土地,生产粮食、棉花、丝绸等农产品,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求,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农业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社会稳定器的角色。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它要求农民必须遵循一定的生产规律,这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相对稳定。农业生产还需要农民具备勤劳、节俭、守时等品质,这些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古代中国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农业不仅为古代中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还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农业在古代中国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知识,还创造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这些文化和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农业生产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古代中国法中,“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得以形成并延续至今。3.农业发展与国家稳定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农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更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柱。由于古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粮食的充足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将农业视为国家稳定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少社会动荡。在古代中国,农民占据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果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困苦,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反抗,对国家稳定构成威胁。统治者通过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国家财政的充实。在古代中国,农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产量的提高意味着税收的增加,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统治者通过扶持农业发展,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还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农业发展与国家稳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通过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发展,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这种政策取向不仅体现了统治者对国家稳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其地位在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现象。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的远程贸易,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经济初步形成,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尽管如此,商业在古代中国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源于“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和政策。农业在古代中国始终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古代中国的统治者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确保粮食的充足供应。相比之下,商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但却被视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在商周时期,商业主要由官府控制,私营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私营商业有所发展,但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这些限制使得商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尽管如此,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还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商业活动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一些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虽然受到“重农抑商”传统观念和政策的影响,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农业在古代中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商业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这种“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和政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商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在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轨迹,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也受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业在古代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商朝时期,商业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商业活动在当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一时期的商业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商业活动的范围也相对有限。到了周朝时期,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商业活动被纳入官方管理之下,商人也开始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商业在整体经济中仍然处于次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商业开始逐渐繁荣。私商逐渐成为商人主体,商业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已经涉及到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开始走向世界。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和交通的发展,商业活动更加活跃。由于商业活动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政府开始对商业进行限制和管理。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隋唐时期,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等。商业活动的繁荣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坊市界限打破,营业时间也不限制。纸币的使用也开始出现,海外贸易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尽管商业在古代中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始终贯穿其中。这种传统观念的形成和存在,既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也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过程。商业活动的繁荣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始终贯穿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商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国古代,商业经济虽然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商业的地位与作用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井田制的瓦解,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剩余产品增多,这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诸侯国的争霸战争需要大量物资支持,商业活动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鼓励。这一时期,商人阶层逐渐崛起,如著名的商人吕不韦,他不仅富可敌国,还曾影响秦国政治。自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商业发展,如实行严格的市籍制度,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和活动范围。汉承秦制,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在汉代仍然有所发展,尤其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贸易得以发展,商业活动逐渐繁荣。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均田制的推行和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唐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标志着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唐代城市商业的发展也为后世所瞩目,如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商业繁荣,商贾云集。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宋代商业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成分增强,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宋代还出现了许多商业组织,如行会、商会等,这些组织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和商人权益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尽管重农抑商政策仍然存在,但商业经济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随着银矿的开发和海外贸易的扩张,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出现了一批商业大城市,如苏州、杭州、南京等。这些城市商业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市镇经济。尽管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仍然有所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商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既受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是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3.商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商业与农业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方面,商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值。另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又往往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商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市场。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的兴起,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流通,农民可以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得货币收入,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市场需求的增加也促使农民增加农产品的生产,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值。商业的发展往往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在中国古代,商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商业活动,这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在商业繁荣的时期,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从事商业活动,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商业的发展还导致土地兼并加剧。在中国古代,商业的兴起使得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开始购买土地,成为地主。这导致土地兼并加剧,大量的小农失去土地,成为佃农或流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商业与农业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商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值。商业的发展又往往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往往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四、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对“重农抑商”的影响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与“重农抑商”政策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方向。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严格区分了农民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农民被视为社会的基础和支柱,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而商人则被视为社会的边缘群体,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民和商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空间,使得农民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商人则面临着更多的限制和挑战。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对商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商业活动需要遵守繁多的法律法规,包括商业税收、市场管理、商业纠纷解决等方面。这些法律法规增加了商人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使得商业活动相对于农业生产更加困难。同时,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和控制也较为严格,限制了商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能力。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还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来抑制商业的发展。商业税收相对较高,使得商人的经营成本增加,降低了商业活动的吸引力。这种税收政策使得商人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农业生产或其他领域,而非商业活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区分农民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以及实施不利于商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等手段,法律制度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这也进一步表明,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重农抑商”政策不仅是经济政策的体现,更是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反映。1.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在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的传统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之中。为了深入探讨这一传统的成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具有鲜明的宗法特色和集权色彩。法律被视为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工具,天子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是最高的立法者。这种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当时的宗法制社会和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政治紧密相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法律不仅要维护社会秩序,还要强化家族观念和等级制度。在法律形式上,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备。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法律已经有了律、令、格、式的分别。除了总体性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还有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门法律,如《大唐六典》、《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这些法律条文详尽且具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法律观念上,中国古代法律强调礼法结合,即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结合。礼被视为制定法律的准绳和指导思想,而法律则是礼的原则和精神的外在体现。这种礼法结合的观念,使得法律不仅具有惩罚犯罪的功能,还具有引导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家族主义观念在法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家族被视为处理案件和纠纷的基本单位,亲属之间的行为规范和相互关系都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和规范。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宗法特色、集权色彩、完备的法律形式、礼法结合的观念以及家族主义倾向。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和文化基础。2.法律制度对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度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对于农业,古代法律制度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和保护。历代统治者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如减轻农业税赋、奖励垦荒等。这些政策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和保障,使得农民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上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法律制度还通过规定土地所有权、租佃关系等,确保了农民对土地的权益,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比之下,商业在古代法律制度中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和打压。一方面,商业活动需要缴纳高额的商税,这增加了商业经营的成本,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古代法律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十分严格,商业法规繁琐复杂,商人需要遵守诸多规定,否则就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古代社会还存在对商人的社会偏见,商人往往被视为“末业”,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些法律制度和社会观念共同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使得农业成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主体。这种对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商业的受限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中,“重农抑商”的传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3.法律制度在维护“重农抑商”传统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作为社会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重农抑商”的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立法层面来看,古代法律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截然不同。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其相关法规详尽且严格,旨在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鼓励农业生产,如《田律》、《户律》等,都对农民的土地所有、使用、交易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相反,商业活动在古代法律中往往受到诸多限制。例如,古代法律对商人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商人往往被视为“末业”,其社会地位较低。同时,商业活动也受到诸多法律限制,如商业税收、市场管理、商品质量等方面的规定都较为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从司法实践来看,古代法律制度对农业和商业的纠纷处理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农业纠纷时,法律往往倾向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如土地纠纷、水利纠纷等,司法机关会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和保护。而在处理商业纠纷时,法律则更加注重契约精神和市场规则,强调商人的自律和市场自我调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空间。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代法律制度也通过弘扬农业文化、贬低商业文化来维护“重农抑商”的传统。在古代法律文献中,农业文化被赞誉为“天地之大德”、“国家之本务”,而商业文化则被贬低为“末务”、“浮华”。这种法律文化导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轻视。古代法律制度在维护“重农抑商”传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立法、司法实践和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手段,古代法律制度成功地限制了商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农业的社会地位,从而维护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这种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面貌,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文化观念对“重农抑商”传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对“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强调以农为本,认为农业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的基础。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论述,强调了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这种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治者的政策取向,使得他们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而对商业持抑制态度。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强调家族的稳定和延续。而农业作为传统的生产方式,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符合家族稳定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商业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容易对家族的稳定造成威胁。在文化观念上,人们更加倾向于从事农业而非商业。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也对“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相对有限。这使得农业生产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商业活动则相对次要。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也受到了限制,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地位。文化观念对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主导、宗法社会的强调以及地理环境的限制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农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而商业活动则受到抑制。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得到了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儒家思想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儒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核心思想强调礼、仁、义、智、信等道德规范,主张君子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和人民的生计之源,而商业则相对被贬低。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多次提到农业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提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治国三大要素,其中“足食”即指充足的粮食供应,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孟子更是明确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认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是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相反,儒家对商业持较为负面的看法。商业活动在儒家眼中被视为逐利行为,容易导致人心浮躁、道德沦丧。如《礼记大学》中所述,“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暗示商业活动可能导致不正当的财富积累和分配不公。商人常因四处奔波,难以履行孝道和家庭责任,这在儒家伦理中是不被推崇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特点。例如,汉代的“均田制”和唐代的“租庸调制”等,都是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扩张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在法律上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还在社会地位、教育机会等方面给予商人较低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法律中“重农抑商”的传统。儒家思想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抑制,是中国古代法律中“重农抑商”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思想倾向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也塑造了特有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2.士人阶层对农业和商业的看法在中国古代,士人阶层作为社会的精英和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农业和商业的看法深刻影响了法律和政策的发展。士人阶层普遍持有“重农抑商”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儒家思想对士人阶层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说强调礼、义、仁、智、信等道德规范,其中“仁”是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儒家看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生活的基础,而农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农民耕作土地,顺应自然规律,体现了天地人的和谐。士人阶层认为农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秩序的关键。士人阶层对商业持有负面看法。他们认为商业活动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容易导致社会道德的败坏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商人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不择手段,这与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相悖。商业活动的不稳定性也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威胁。在士人阶层看来,商人阶层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与农业社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士人阶层对农业的重视还与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考虑有关。中国古代战争频繁,粮食是战争的重要物资。保证粮食供应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士人阶层认为,只有通过重视农业,保证粮食生产,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强盛。士人阶层对农业和商业的看法,是基于儒家思想、对社会道德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这种“重农抑商”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也塑造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3.民间信仰和习俗对“重农抑商”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和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对农业的崇拜和尊重。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这种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人们相信土地是神灵赐予的礼物,农民是国家的支柱。农业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商业则被视为低贱和次要的职业。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也加剧了“重农抑商”的现象。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商人的地位较低,他们常常被视为贪婪、投机和不诚实的人。这种观念导致了商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化,使得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和打压。与此同时,农民则被视为诚实、勤劳和有道德的人,他们的劳动被视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这种对农民的赞美和尊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得“重农抑商”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和行为。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也对“重农抑商”产生了影响。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道教和佛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道教强调顺应自然和尊重传统,而佛教则强调修行和戒律。这些宗教信仰对商业活动持有保守和谨慎的态度,认为商业活动容易导致人们的贪婪和堕落。宗教信仰也加强了对商业的限制和打压,进一步推动了“重农抑商”的实施。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和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的崇拜和尊重、商人的边缘化、宗教信仰的保守态度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限制,使得“重农抑商”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六、政策导向与社会需求对“重农抑商”的影响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源于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原因,也与当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历代王朝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农业发展,抑制商业扩张。政策导向方面,历代政府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土地和赋税制度,确保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对商业活动进行种种限制,如高额的商业税、对商人的社会地位进行贬低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社会需求也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影响。在农业社会中,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农民的稳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商业的发展,虽然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但也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市场的波动等。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政府更倾向于鼓励农业发展,抑制商业的过快增长。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影响。儒家文化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则是末业。这种文化传统使得政府和社会更加倾向于重视农业,而忽视商业的重要性。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农业发展,抑制商业扩张,以满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文化传统也影响了政府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使得“重农抑商”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1.古代政府的农业政策与商业政策在中国古代,农业始终是国家的经济支柱,这主要源于农业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古代政府为了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的政策。例如,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供农具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同时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以确保农民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保障。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也巩固了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相比之下,古代政府对商业的态度则显得较为保守和抑制。由于商业活动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政府担心商业的发展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担心商业资本会威胁到国家的统治。政府往往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管,如实行商业垄断、设置关卡和税收等,以限制商业资本的发展。这些政策限制了商业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使得商业在古代中国始终无法成为主导经济力量。古代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商业政策体现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既源于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也反映了古代政府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担忧。这种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也为农业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2.社会需求对农业和商业发展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需求对农业和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始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由于农业是维持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历代王朝都将农业视为“国之根本”,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例如,实行均田制、鼓励垦荒、推广农业技术等,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社会对粮食和原材料的需求。商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却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所致。在儒家文化中,商人被视为低贱的职业,因为他们不从事生产,而是通过买卖获取利润,这与儒家强调的“仁爱”和“诚实”的价值观相悖。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士、农、工、商为序的,商人排在最底层,这也反映了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尽管如此,商业在古代中国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唐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兴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带来了外国的商品和文化。这种交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尽管商业在古代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这种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业始终无法与农业相提并论。统治者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农业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商人的势力过大,威胁到统治者的权力。社会需求对农业和商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始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商业则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发展相对较慢。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业的地位,但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业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3.政策与社会需求在塑造“重农抑商”传统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政策制定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塑造“重农抑商”传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的农业政策,如鼓励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都显著地提升了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这些政策不仅保障了粮食供应,稳定了社会秩序,也促使人们形成了对农业的强烈依赖和认同感。同时,社会需求也反过来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在古代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成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主要手段。社会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依赖,使得政府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农业上,并通过政策来抑制商业的发展,以确保农业的稳定和繁荣。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强化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社会的基石,而商业则被视为一种不稳定的、具有风险性的活动。这种文化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而不是商业活动。政策与社会需求在塑造“重农抑商”传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的农业政策和社会的强烈需求共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并抑制了商业的壮大。同时,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为这一传统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法的发展轨迹。七、结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政策背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们彼此交织,共同构建了这一深远的历史现象。从经济层面来看,农业在古代中国是经济的基础,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的稳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政策选择。政治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们普遍认为,商业的发展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稳定。他们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的发展,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文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商业活动是低贱的,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种文化观念也进一步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政策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商业活动,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1.总结“重农抑商”传统成因的多方面因素“重农抑商”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的自然经济条件决定了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政府倾向于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以确保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的充足供应。社会稳定的需求也是“重农抑商”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农业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的稳定,而商业的过度发展可能引发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政府通过控制商业活动,可以确保农民专注于农业生产,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再者,儒家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儒家强调道德和秩序,提倡“重农轻商”的观念。在儒家看来,农业是道德的、正当的,而商业则是不道德的、非法的。这种观念影响了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使得“重农抑商”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政策法规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古代社会,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土地、税收和雇佣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强化了“重农抑商”的传统。“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经济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等。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并强化了社会等级观念。在探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好地理解“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和影响。2.分析“重农抑商”传统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农抑商”的传统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在经济层面,这一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保证了粮食供应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在古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是国家税收和民生的重要保障。这种对农业的过度倾斜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相对滞后,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育较为缓慢。在政治上,“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减轻农民的反抗和起义。同时,抑制商业的发展也减少了商人的政治影响力,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这也导致了商人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地位的低下,商业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和打压。在文化层面,“重农抑商”的传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农业的崇拜和对商业的轻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与这一政策相契合,强化了人们对商业活动的贬低和排斥。这种文化倾向使得商业精神在古代中国缺乏发展和培育的土壤,抑制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重农抑商”的传统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它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和创新,塑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这一传统的存在使得古代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创新方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3.探讨“重农抑商”传统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出,但其背后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了对稳定生活基础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农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现代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抑商”并非完全否定商业的价值,而是强调在农业与商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活动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过度的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倾向也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如贫富差距扩大、道德沦丧等。现代社会在发展商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商业伦理的建设,引导商业活动在合法、公正、诚信的轨道上运行。“重农抑商”传统还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这对现代社会在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社会应当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农抑商”传统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的重视、商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上。这些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考资料: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必然为经济形态所决定,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在中国漫漫两千年历史长河中,“重农抑商”政策总是与历史相随相伴的。它产生于封建制度产生巩固的春秋战国,发展于封建制度兴盛的秦汉,之后便被后面的朝代继承,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和波斯,缅甸,印度,埃及相似的东方专制封建农业帝国。历代王朝都强调“以农为本”。中国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工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中国从远古开始便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大约在6000年前左右已逐渐摆脱狩猎和采集经济,进入以种植经济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在迈入文明门槛的前夕,在交通极不方便的条件下,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与印度次大陆类似。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在这样的环境中主要从事原始农业经济,这是认识中国由氏族社会发展成国家的基点。”(摘自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显然,这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地中海地区”的地理环境迥异。中国地处东北亚、自然资源极丰富的内陆大国,土地广阔、肥沃,气候温和,较易通过种植采集取得生活资料。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的夏部落用木石器工具发展原始农业。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性为“重农抑商”政策形成提供客观经济条件。属于小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性,使其难以摆脱农耕生产方式束缚。第一,封建中央集权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一切财富资源亦莫非王有。工商业发达,必依赖资源开发利用,会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李贽《藏书》卷五零之《富国名臣总论》),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第二,工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使农田荒芜,“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汉书贡禹传》);王符喻当时“舍农桑趋商贾”之社会风气为“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织百人衣之”(《潜夫论・浮侈》),道出工商业威胁小农经济,主张“省商贾,众农夫”(《荀子・君道》),“驱民而归之家,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汉书・食货志》)。与西方社会不同,古代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东方农业国家,是以农业文明为依托和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社会。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其伦理文化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姑义妇听”,“尊尊亲亲长长贵贵”。封建社会伦理文化秩序,“衣服有制,官室有度,蓄产人徒有数,舟车甲器有禁……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訾,无其禄不敢用其财”(《春秋繁露・服制》)。专制中央集权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只有采取“重农抑商”统治政策才能实现和维持静态伦理文化秩序。“重农抑商”政策较为符合中国古代伦理文化价值准则。商时,农业已发展成为社会主要部门,实行“井田”制度,推动农业发展。西周,大规模组织奴隶集体劳动,工商业渐成社会经济重要部分。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田律》规定:天降及时雨、谷物抽穗或有旱涝虫情灾害,须立刻书面报告雨量大小、受益面积、灾害损失及作物生长状况。《仓律》规定种籽入仓、存贮、检验、出仓等程序规则及亩播种量。为不影响农业生产,《戍律》规定,一户不准同时征调两个以上劳动力服役,违者罚交两副铠甲。《司空律》规定:播种、耘苗季节,以劳役赎抵赀刑者,各回家务农二十天。《仓律》还规定:从事农耕生产官府奴婢,二至九月农忙时节,每人每月可增加半斤口粮,汉承秦制,抑商政策一如既往。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顶峰。颁布商品、市场、物价管理、度量衡和外贸管理等经济立法,促进经济空前发展。但还有些重农抑商政策,唐中期后,方镇兹乱,财赋不足,国库空虚,常令商人进奉献助。唐肃宗时,籍江淮蜀汉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二的“率贷”,诸道重税,凡千钱以上者有税。自汉实行盐、铁官营起,对众多商品生产和经营垄断,成为各朝一贯奉行不移政策。除盐、铁外,另有茶、铁、明矾等先后列入禁榷之列。宋商业超前代发展,唐“坊市”制度已取消,商贸活动不受地域或时间限制。因宋代财政匮乏,实行国家专卖禁榷制度。禁榷范围扩大到除传统盐、酒、茶外,矾、铁、煤、香料、宝货等均被列为禁榷物种,以至专卖所得成为宋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禁榷物种中以盐法、茶法、酒法最为重要、完备。中央有盐铁使,地方有各产盐地和商埠所设场务专理盐的专卖,宋酒专卖为“榷酤”,酿酒和酒曲由官府垄断,禁止民间私造,元代对盐、茶、洒、金、铜、铁等实行官营专卖禁榷制度。明清时,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封建社会海上贸易发展对自然经济产生极大冲击,明朝政府从未断绝过海外贸易的活动,一直都有官方主持的对外贸易。且隆庆初年(1567年),政府宣布开放海禁,私人与官府皆可从事海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清王朝将海外贸易收归政府控制的广州十三行掌握。清律规定粮、丝、铁、金银都不许下海,使对外贸易实际上不可能进行。与海禁类似,明朝,尤为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沉重打击刚刚兴起的对外贸易和沿海工商业,对后世造成严重消极影响。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反复强调以农为本,工商业为末业;推崇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靠天吃饭,财政也主要依赖于对农业和农民的剥削。“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自16世纪始,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当时统治者对这一新事物极端恐惧,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摧残。虽然西方商品经济在中世纪也遭过同样破坏,但当时多元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商品经济仍得以顽强发展,古代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很大限约,商业贸易活动必须隶属于自然经济体制。清初,统治者对东南沿海萌芽的资本主义和一度兴起的“工商皆本”、“农商皆本”启蒙思想,不置可否,正当清政府下禁海令和限制矿冶业时,西方各国海上贸易蓬勃发展。统治者完全不了解外部形势,妄图追求海疆平安无事,传统自给自足经济、重农主义,又使清政府认识不到外贸的重要性。中国封建统治者极力破坏社会赖以前进的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成,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未得到发展,使中国错失发展资本主义良机。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自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迅速席卷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特别是18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革命,加速、刺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经济上落后、政治上保守造成日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变法图强,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最终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两千多年过去,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异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空心化等国情,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四化同步”思想,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基础,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保障农民权益,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十八大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从法律体制上建立能保证每个市场竞争主体人格平等、独立,公平竞争、同等保护的制度环境。金融危机后国家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国进民退”,资本与政治权力容易滋生权贵经济,扭曲市场机制,破坏社会公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提供服务。转型期中国商人“原罪”问题是改革开放“双轨制”体制下法律制度不健全催生“制度性原罪”,为洗脱“原罪”,商人设法求得官僚庇护;商人政治多为攫取更多经济权力;商人摆脱不了对官场依附,政府手掌资金、项目、土地审批权,资本与政治权力结好,“官商”勾结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健康、有序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权力社会干预,杜绝“权力寻租”,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需要完备的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来规范和调节政商关系。战国时期:强调耕战,汉代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唐宋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曾相魏文侯、武侯、李悝在魏国治国有两项重农的措施:第一项是"尽地力之教"。所谓"尽地力之教",就是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设法增加农业产量。其办法是"地方百里,……除山泽邑居叁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①。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就是要让农民"勤谨"耕作,争取好的收成。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李悝主张播种时"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之至"②。这就是说种植要多种经营,有的作物受灾害,其他作物还可以收获;耕要用力深耕,除草要勤,要锄几次;收获时要像防备盗寇那样迅速有效以免遭受损失。第二项是,创"平籴"法。为防止"籴甚贵伤民(非农业居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李悝创"平籴"法。"平籴"采取的办法是把年景分为:上熟、中熟、下熟、正常、小饥、中饥、大饥7种;计算出7种年景下,一户耕田百亩的个体农民的收入,制定出在大熟、中熟、下熟3种年景下向每户农民收购粮食的数量,而后在大饥、中饥、小饥年景时把这些粮食平价粜出。这样便收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成效。李悝由于把以上两项政策"行之魏国"所以魏国"国以富强"③。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所以他说: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①。十分明显,李悝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危害农业会导致"国贫民侈(奢侈)"。虽然李悝这里要求"禁技巧",似乎只是针对手工业而言的,并未提到商业,然而由于手工业一般都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为了卖。所以,李悝的"禁技巧",势必包含着"禁技巧"产品的出售,从春秋时期管仲等人的农、工、商并重的思想到李悝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重农抑商产生的轨迹。在探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农抑商”的传统。这种传统强调农业的重要性,限制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商业发展、政策法规、社会文化、未来展望五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重农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