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_第1页
201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_第2页
201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_第3页
201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_第4页
201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备课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

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习重难点:能描绘物体方向。

学习时间:4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第3页例1

学习目标: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早晨,太阳在(),图书馆在校园的()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

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②东和西,南和北是两组()的方向,只要知道每组中一个方向,就能确定其它3个

方向。

2、例题学习:

学习P4例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一1、2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完成练习一第3题。

六、反思总结:

第2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第5页例2

学习目标: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问题导入:你会绘制简单的校园示意图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并且在图上用t标出()

②绘制的示意图时,先要确定(),确定了观察点,把观察点放在中心的位置,再

确定物体所在的()

2、例题学习:

学习例3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第4页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小小设计师:街心广场的南面是医院,背面是超市,东面是邮局,西面是市政府。

||街心广场

2.郎朗放学回家向南走,学校在他家的()面。

六、反思总结:

第3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第7页例3内容。

学习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

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西南北4个方向,今天我们来认识更多的方向。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4个方向

O

2、例题学习:

学习例4内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二第3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用箭头画出所学的8个方位的示意图。

2、说一说辨认东北、西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

六、反思总结:

第4课时

学习内容:第8页例4

学习目标: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复习导入:画出所学的8个方位的示意图。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根据t可以确定导游图是按()()()()绘制的。

②以狮山为中心点,猩猩馆在动物园的()面,大象馆在动物园的()面,水族馆在动

物园的()面,飞禽管在()面,熊猫馆在()面,猴山在()面,鹿园在

()面。

③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参观点所在的方向,再看哪条路通向那里,可以用“从……出发

,先向...再向...最后向...”描述行走路线。

2、例题学习:

学习例4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二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刮风时,校门前的彩旗向西北方飘动,说明刮的是()风。

2.说一说,丽丽上学放学该怎么走?

公安局——法院、

/、百货大楼

学校|丽丽家

医院——新华书店/

六、反思总结: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备课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编写时间:20150308学校: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难点: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学习时间:10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第11页例1,12页例2例3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复习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1、口算:

354-5=244-4=494-7=30X4=10X5=120X3=50X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②口答:

⑴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⑵46里有()个十和()个一.

⑶39里有()个十和()个一.

2、例题学习:学习11页例1、12页例2例3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完成练习三1、2题。

六、反思总结:

第2课时

学习内容:第15页例1

学习目标:学生会笔算一位数(十位能整除)两位数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笔算

35・5=284-4=824-9=

②说说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2、例题学习:

学习15页例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三1、2题部分题目)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我是小医生。

___12

4)48

48

o

六、反思总结:

第3课时

学习内容:第16页例2。

学习目标: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不能整除)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笔算

664-2=884-4=69+3=

②说•说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2、例题学习:

学习16页例2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竖式计算:64+4=544-3=

六、反思总结:

第4课时

学习内容:第17页例3

学习目标: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笔算

55+5=32+2=434-7=

②说说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2、例题学习:

学习17页例3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一位数除三位数:

(1)从被除数的()位除起,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就将百位上的数和()位上

的数合并,再继续除;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

六、反思总结:

第5课时

学习内容:第18页例4以及练习。

学习目标:学生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在12+2=6这个算式里,12是()2是()6是().

②10+2=2X5=

2、例题学习:

学习18页例4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X()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X()+()

3、□4-8=13……△,△最大是(),这时口是()

4、根据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第2个式子的得数。

121+7=17..........29004-5=180

17X7+2=()180X5=()

六、反思总结:

第6课时

学习内容:第23页例5例6(1)

学习目标:学生知道0除处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掌握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说一说0的意义

②除法表示(),0+3它表示把0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所以0・3=()

③0能做除数吗?为什么?

2、例题学习:学习28页例5例6(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商中间有0的除除法的计算方法:再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那一位上的数是

0,并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要在这一位上面商()

2、改错

31

9)903

9

3

___3_

0

六、反思总结:

第7课时

学习内容:第24页例6(2)

学习目标:学生知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位上商0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竖式计算

804・4=6004-5=

2、例题学习:学习24页例6(2)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如果求出百位上的商

后,被除数十位上不够商一,要商()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起来再继续除。

2、17

8)858这个竖式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把它改正过来。

8

58

_____ae

2

六、反思总结:

第8课时

学习内容:第25页例7

学习目标掌握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复习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竖式计算

3034-3=4024-2=

2、例题学习:第25页例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3、4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商末尾有0的除除法的计算方法:再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末尾是0,并且前一

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要在这一位上面商()

2、改错

130110

7)9104)460

—Z——____4.

216

214

0~~

六、反思总结:

第9课时

学习内容:第29页例8

学习目标:学生会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出发的口算,这节课来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写近似数

119198405324

2、例题学习:

学习29页例8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六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L估算。

1234-42714-91824-37244-8

2.每瓶饮料3元,58元最多可以买儿瓶饮料?

六、反思总结:

第10课时

学习内容:第30页例9

学习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这节课我们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估算下面各题:

2374-44514-9292+55384-9

2、例题学习:

学习30页例9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六第7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完成练习六相关联系题。

2.一共有184张照片,每个相册装58张,3个相册够吗?

六、反思总结: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备课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编写时间:20150308学校:姓名:

学习内容:第36页例1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主题图导入。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复习

某商店6月3日TO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品牌ABCD

统计/箱30452510

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有没有更好的表示方法?

2、例题学习:学习36页例1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完成练习八2题

六、反思总结: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主备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41页例1

学习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已经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乘法,今天大家来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

二、自学体念

1、知识梳理

口算下面各题:

40X4=60X5=30X3=300X7=200X8=

12X4=24X2=13X3=32X3=11X5=

2、例题学习:

第41页例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41页“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口算

80X1=60X2=50X4=24XI二

700X2=90X9=40X8=12X2二

40X4=90X5=200X4=22X3二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口算乘法

学习内容:教材第42例2

学习目标:

1、学会口算两、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能说清口算的思路。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42页例2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P42“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算一算:

89X30=32X40=43X20二35X10=

24X30;63X20=71X80=52X60=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内容:教材第46页例1

学习目标:

1、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大家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好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46页例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P46“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图: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

23X13=41X21=33X31=32X12=

43X12=22X14=11X25=21X34=

39X11=31X31=23X33=22X24=

六、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算乘法(进位)

学习内容:教材49页例2

学习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今天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法。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学习教材49页例2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练习十一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局: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

37X82=27X14=65X31=59X64=

47X62=35X32=38X21=37X45=

六、反思总结: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1)

学习内容:教材第52页例3。

学习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2、能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学习知识要会运用才是学会了。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52页例3.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52页练习,练习十二第1、2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商店里有7盒钢笔,每盒10支,每支卖3元.那么

3X10求的是();

10义7求的是();

3X10X7求的是();

3X(10X7)求的是().

六、反思总结: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2)

学习内容:教材第53页例4。

学习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2、能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学习知识要会运用才是学会了。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53页例4.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53页练习,练习十二第6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商店里共有756只钢笔,有3个箱子,每个箱子装6个笔盒.那么

756+3求的是();

252+6求的是();

756+3+6求的是();

六、反思总结:

第5单元面积

主备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第61-62页。

学习目标:

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我们已经学过那些图形,你能计算出它们的大小吗?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面积。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什么是封闭图形?什么面积?

2、例题学习:

教材第61页例1、2内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P61、62页的问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图: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什么叫面积?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面积单位

学习内容:教材第63页内容。

学习目标: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

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约有多大。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大家来学习面积单位好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63-64页内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P63“做一做”第1、2、3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学习内容:教材第66页例4.

学习目标:

1、会用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来度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能拼摆图形,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67页“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图: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用双臂比划1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伸开双臂表示1平方米。

六、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教材第67页例5。

学习目标:

1、会运用面积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67页例5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67页“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长是什么单位?宽是什么单位?面积用什么单位?

答:

六、反思总结:

第五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内容:教材第70页例6。

学习目标:

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来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依次表示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②、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③、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2、例题学习:

教材第70页例5.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71页“做一做”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练习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填空:

①长度单位:平方米、分米、厘米每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②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

六、反思总结: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⑴

学习内容:教材第71页例7。

学习目标:

1、会解决问题跟面积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继来学习解决跟面积有关的问题。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71页例7.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71页“做一做”第1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六、反思总结: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⑵

学习内容:教材第72页例8。

学习目标:

1、会解决问题跟面积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跟面积有关的问题。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2、例题学习:

教材第71页例7.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72页“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六、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年、月、日

备课人:吴方友(镇中心小学)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P76-77页例1

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观察76页情境图,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年、月、

B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2、例题学习:

学习P76-77页例1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78的“做--做”练习)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一年有()个大月,有()个小月,平年二月份有()天,闰年二月份

有()天。

2.欢欢每天晚上8时准时睡觉,要想睡眠达到10小时,他第二天早上应()时起床。

3.3年=()个月8日=()时1时20分=()分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P79页例2

学习目标:

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观察79页日历图,你能从图中你知到了哪些信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平年、闰年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学生用拳头数一数每个月有多少天?

2、例题学习:

学习P79页例2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49页“做一做”练习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判断,对的画“J”,错的画“X”。

(1)、2月份有28天。()

(2)、一个月中不可能有5年星期日。()

(3)、2005年上半年共有182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2009年的()

月()日是建国()周年。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P82内容。

学习目标:

使学生学会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对知识进

行迁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

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年、闰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4时计时法。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银行上午9时——下午5时营业,银行一天营业时间多长?

②、钟表面上有多少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

2、例题学习:

学习P52内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83“做•做”、练习十三第1、2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

上午11时

下午4时

晚上9时

晚上12时

凌晨3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4时

19时

22时

24时

六、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

练习内容:教材P84页的例3。

练习目标:

学会时间的计算,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了24时计时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应用题。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将24时计时法变为普通计时法。

13时()20时30分()2时45分()

②.将普通计时法变为24时计时法。

下午4时()深夜11时50分()早上5时()

2、例题学习:

学习P84页例3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P85练习十三第4、5、6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1.同学们去春游,上午7时10分出发,下午4时30分返回。同学们共用了几小时几分?

2.一中和二中之间有一场排球比赛,15时10分开始比赛,进行了175分钟,算一算结束的

时间。

六、反思总结: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P56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制作年历,让他们能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平润年的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我

国的一些重大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年历好不好?

二、自学体验:

1、知识梳理:

①、同学们,平时我们要知道今天是儿号,怎么办?

②、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呢?这些年历都是怎么做的?

2、例题学习:

学习P90页内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例题、展示练习(回答P90的问题)。

四、归纳提升:

互批互评、得出结论。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当堂检测:

2012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二,你能制作份2013年3月的月历吗?

2016年3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

六、反思总结: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主备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91-92

学习目标:

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二、自学体验

1、认识小数

完成课本第92页表格中的填空。

2、学习例1

(1)小组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3分米是儿分之儿米,还可以用小数写成()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就是3分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改成两位小数?学生类推。

四、归纳提升

请学生独立完成完成课本第89页做•做。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写作:

2、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的面积是3.599万平方千米。读作: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93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二、自学体验

通常在数学上为了清楚地表示出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用或“V”来连接,你

认为4.9元()5.1元,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三个数比较,你行吗?比一比,看谁能表示得最清楚,哪个价格最小,也就是最便宜。

2.36元V2.63元V2.65元

从这个式子中,我们能看出价格最小是儿吗?

谁知道,他是怎么比较出2.36元是最小的?

所以,你认为哪个式子表示的最清楚?

四、归纳提升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小数的大小比较,如在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

要想知道谁是第一名,只要看……

看了他们的跳高成绩,你能比较出哪个成绩跳得最高,比一比,看谁表示的最清楚。

2、他表示的对吗?有谁知道他是怎么比较出1.2米跳得最高的?

3、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在书本第90页,书上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是借助卷尺的,请

你先在空格内填出这2个点表示的数。

4、你能看懂他是怎么表示比较的?这种方法我们以后在比较时,也可以用-用。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元()0.97元0.3米()0.08米

4.50()4.050.09()9/100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92-93

学习目标:

正确比较小数大小。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自学体验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8()9()

4.54米=4()5()4()

2、填适当的数

0.89元=元=()角()分

6.18米=()米()厘米=()厘米

3、写出小数:练习P93第8题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借助数轴上比较大小。P92第3题

2、比较以元、米、分米做单位的小数。P92做一做

四、归纳提升

让学生提出问题后思考,体会我国人均绿地的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结合本市申请生态绿

化城市的需要。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我国已建立了6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下面是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表(单位:平方千米),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名称花坪神农架向海长岛牛背梁

所在广西龙胜、临桂湖北省神农架吉林省通榆山东省长岛陕西省秦陵

地县林区县县东

面积151.33704.641054.6750.15164.18

六、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P96例3

学习目标:

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谈话导入、认一认商品的标价。

二、自学体验

学习P96例3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0.6+0.8

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

数的运算.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笔算0.6+0.8

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四、归纳提升

列出的竖式

2.8+2.16.4+0.9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甲数是3.7,比乙数少6.1,乙数是多少?

2、竖式计算

2.5+3.63.7+5.9二

19.2+0.4=4.6+2.9=

六、反思总结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例4。

学习目标:

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自学体验

学习例4

(1)教师出示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小组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四、归纳提升

小组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

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一个数十20.41,比另一个数多8.54,另一个数是多少?

2、一件上衣150.9元,一条裤子90元,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六、反思总结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主备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101页例1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理解搭配的思想。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自学体验

1、巧妙设疑,直观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

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

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

四、归纳提升

P101第1题。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用0、1、3、6、9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102例2、3

学习目标:

初步体会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情景引入

二、自学体验

看图三件不同的上装,两件不同的下装有儿种不同的穿法?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

四、归纳提升

完成pl02“做一做”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P104页第1、2、3题

六、反思总结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主备人:审核人:镇中心教研组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112页

学习目标: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谈话引入

二、自学体验

自学复习书本P1—P12。

1、再次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练习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各有什么。

2、学生同桌互相说:

小清去健身园怎么走?

去医院怎么走?

去图书馆怎么走?

去学校怎么走?

3、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

四、归纳提升

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儿条公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重新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描述。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P109第一题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111-113

学习目标: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正确计算题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谈话引入

二、自学体验

基本练习

1、除法练习

①除法口算。②除法估算。③除法笔算。

2、乘法练习

①乘法口算。②乘法估算。③乘法笔算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展示练习

四、归纳提升

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

五、自测反馈

1、我是聪明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X”)

⑴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0。()

⑵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