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_第1页
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_第2页
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_第3页
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_第4页
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摘要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色。在宋代,纹身是“美”的象征,社会纹身风气盛行。因此,宋代社会背景下的许多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关于纹身现象的描写。就如经典名著《水浒传》,此作品中的“好汉纹身”的描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作品情节的发展。关键词:纹身文化宋代民俗《水浒传》好汉纹身AbstractThedevelopmentoffolkcultureiscloselyrelatedtothebackgroundofthetimes.Differentmanifestationsofthesameculturalphenomenonreflect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times.InSongDynasty,tattoowasthesymbolof"beauty",andthefashionoftattoowaspopular.Therefore,inmanyliteraryworksunderthesocialbackgroundofSongDynasty,therewasadescriptionoftattoophenomenon.Justliketheclassic"outlawsofthemarsh",thedescriptionof"herotattoo"inthisworkplaysanimportantroleinshapingthecharacter,andalsopromotesthedevelopmentoftheplottoacertainextent.Keywords:Tattooculture;FolkcustominSongDynasty;WaterMargin;Herotattoo目录引言 1一、宋代“纹身”文化兴起的由来和发展 1(一)宋代“纹身”流行的原因 1(二)宋代社会“纹身”的不同群体 3(三)“纹身”人物在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二、《水浒传》“纹身”好汉与宋代“纹身”文化 5(一)“纹身好汉”的人物塑造 5(二)好汉“纹身”与人物性格分析 6(三)“纹身”文化内涵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 7三、“纹身”文化的传承 8四、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 论宋代的“纹身”文化——以《水浒传》为例所谓“纹身”,是人类以展示身体之美的一种方式。在古代称默、镂、扎、雕青、绣面、雕题等。这种民俗现象在起源比较早,据学者考察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新石器时代初。[1]那时候,人类主要用针、藤刺等利器刺破皮肤并在创口上涂上颜料,所形成的永久性的几何或动植物花纹的方式来形成纹身。同样,用刀等把皮肤割伤形成瘫痕的做法也属于纹身。[2]在《礼记•王制》中也有相应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日夷,被发文身;南方日蛮,雕题交趾。”[3]崇尚原始力与美的《水浒传》的世界,自然对纹身情有独钟,梁山好汉之中拥有纹身者便不计其数。图案或龙或虎,或花或木,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遒劲刚猛,亦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唯美华彩:燕青的“遍体花绣”、肩臂胸膛九条青龙的史进、“一身花绣”花和尚鲁智深、胸前刺着“青郁郁一个豹子”的短命二郎阮小五(本文所引《水浒传》原文及回目除另有注明,皆据施耐庵著《水浒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虽成书于明末清初,但《水浒传》是以北宋社会为背景展开撰写的,此作品中的“好汉纹身”的描写是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再现。一、宋代“纹身”文化兴起的由来和发展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以来,纹身被视为文化和信仰相互交合的产物。“吉祥、崇拜”是纹身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精神寄托,是一种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未来。“纹身”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得到了稳步发展,甚至是顶峰发展。特别是在宋代的一些古籍中多有对于“纹身”的记载,可以看出纹身文化在宋代得到了一定发展,在那时社会的人文环境中,“纹身”或是一大亮点。宋代“纹身”习俗,其流行原因、功能及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寻。(一)宋代“纹身”流行的原因纹身在中晚唐生发后,在宋代演成流俗,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宋代社会各阶层皆有纹身者,主要在社会中下和一些底层人群中流行,如无赖恶少、地痞流氓、军士、工商业者、官吏等等,纹身部位遍于全身。宋代纹身具有不同于少数民族和早期汉族的文化内涵,是身体进入审美领域后的一种典型的身体重塑行为。正是唐宋“城市革命”带来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变化,以及市民文化的繁荣,使身体在宋代进入审美领域。[5]纹身文化并非宋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且纹身习俗主要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尽管如此,在宋代,这股与主流文化相悖的纹身习俗却在民间中下层群体盛极一时。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试图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6]1.黥刑的废除黥刑正式从正刑中废除,为民间的纹身习俗在社会中下层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前提。从夏朝开始,在奴隶制的五种刑罚中,墨刑就是黥刑。黥刑是先割破犯罪者的面部,然后在罪犯的脸上涂上墨水作为惩罚。周初刑法规定“墨罪五百”[7],从中也可以看出,黥刑在当时的刑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黥刑的出现使人们接受纹身成为可能。其次正是黥刑的废除为纹身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刘恒颁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即黥、劓、刖三肉刑正式从国家规定的正刑中删除。从那时起,纹身的发展迎来机遇。2.佛教的影响唐中后期及宋代佛教中印黥之法的规定与民间佛教宗教信仰是宋代民间社会中下层的纹身习俗在中国流行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宋代纹身习俗民间社会中下层的流行与宋代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推崇,以及佛教思想为人们所接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宋代佛教中印黥之法的影响,如佛教僧袛律的规定,“以铜青等画身……名为印黥形。”[8]唐朝以来实行三教并举的政策,统治者大力推行拜佛,麻痹人民,使下层民众盲目拜佛崇拜,认为纹身佛像是对佛的虔诚,身体总是可以被佛祖保护的。出现了很多纹身者在身上刺佛教人物的行为。正是因为佛教中的戒律规定,再加上宋代老百姓对佛教的崇拜极为强烈,“以不佞佛为耻”,使民间社会纹身风气进一步流行。人们常以损毁自己的身体来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拜,这证实了当时的唐宋时期为何会出现如此大量的文辞佛教图案,从而也丰富了纹身图案样式。3.少数民族的影响唐中后期,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对唐宋民间社会群体纹身习俗的流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宋多元开放的文化圈环境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纹身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有一种社会习俗是“嫠面”[9],“嫠面”是一种社会习俗形态也是纹身的重要形态之一。至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10]、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所记则是海南黎族地区。[11]。民俗纹身现象在唐后期实现了“复兴”,宋代则达到流行的高峰。但在之后的元、明、清乃至民国等时期,没有再出现过鼎盛期。少数民族人们追求个性解放促进了汉族人的思想认识的解放,汉族人受启发也开始追求时尚,开拓新创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用纹身来表达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4.纹身者心理需求宋人依唐代之风,纹身之俗依然兴盛。尤其常在大多数囚犯和军人的身上或脸上的某一部位刺字或图案。他们文身大多是出于自愿,且多是出于妆饰或炫耀的目的。对于囚犯而言,他们处在社会的边缘,试图用纹身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对于军士而言,他们是为了表明自身志向或是凸显自己的张扬个性;对于官宦子弟而言,纹身是为了展现其所处社会地位的优越性和展示自己的放荡不羁、英俊潇洒。正是由于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需求,纹身才在宋代民间社会当中流行起来。(二)宋代社会“纹身”的不同群体一方面纹身者们在纹身时的社会身份有利于研究社会各阶层对纹身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即使一个人以后的身份与纹身不一致,如果他对纹身的态度不变,比如不被移除或掩盖,也可以表明他们的身份纹身的社会接受程度。因此,可以根据社会身份类型来分析纹身的社会接受:1.军士宋代军人有在自已身上刺字的习俗,以此表示自己的心志。如宋代军队实行了招刺制度,每个士官都要刺脸或手臂,这也是刺青,但只是强制性的。南宋初年,抗金名将王彦率义军退入太行山,为表示抗金决心,人人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号称八字军。另一个例子是,在徽宗时代,东京“诸军呈百戏”,“烟中有七人,皆披发文身,作青纱短后之衣”。2.无赖“南宋初年,著名游寇孔彦舟“亡(通‘无’)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夜逾城遁去。已而杀人,亡命为盗”他是官员的时候,他非常关心这件事,举手喝酒时不想露出纹身,但还是被人看见了。”[12]有人问:“怎么了?”他回答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有教别人刺青。”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刺青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还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被称为‘邪恶青年’和无赖。”[13]3.工商业者《梦粱录》记有“临安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杨将领药铺、陈花脚面食店等,工商业者既以‘陈花脚’为号,这里是说脚部纹身者。”[12]从中可看出市井之人热衷于文身,也称为刺绣。从宋代社会背景来看,商人群体纹身多是不应觉得奇怪的。4.官吏及子弟唐太宗用自己的风格写“赤心杀贼”,而其他皇子除了用自己的风格写“赤子之心杀贼”,还要在自己的耳朵后面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12]“宋初,李昌龄、曾瑞思‘少不检,文其身’,深受徽宗皇帝的宠爱,被授予‘锦体谪仙’称号。北宋中期,京诏府鄂县有一个人‘监酒税者,以贿播闻,然怙力文身,自号能杀人,众皆怿之,虽监司州将未敢发’。[12]尤袤为庆祝长子的到来和寄予其厚望,一家人特地请人为刚出世的儿子全身刺满‘百花鸟雀’,长子长大后顺利成为了官中兵部侍郎。(三)“纹身”人物在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宋代绢画杂剧《眼药酸》中,画中有一手臂“点青”的市民,当时社会上纹身习俗的盛行,还有专门纹身的“针笔匠”,市场上“设肆为业”。柳宗元刚到广西壮族地区担任刺史时,当地的纹身之风非常盛行,所以在他的诗作《柳州同氓》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写下了“欲投章甫作文身”、“共来百越文身地”。“唐代的杜佑在《通典》卷一八七‘文面濮’记载:云南百濮即百越的支‘其俗刺面,以青色料画之’。同朝代的樊绰所写的《蛮书》卷四载有‘绣脚蛮’和‘绣面蛮’两种文身习俗:并在永昌、开南,杂类种也……绣脚蛮则于踝上腓下,周匝刻其肤为文彩…绣面蛮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以青黛涂之如绣状。”[14]广西琶州左右江各州的壮族人有“其百姓悉是雕题、染齿、画面、文身”的记载。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宋代的诗人苏东坡为了记述下他被贬海南岛后的所见所闻如黎族妇女雕题(在额前雕刻花纹)的情况。特地写下了诗作《和与殿晋安别,送昌化军使张罢官赴阔》:“六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14]这体现了纹身民俗在当时社会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苏东坡留心关注到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及时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好汉纹身”形象在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不是很常见,小说创作中如《水浒传》这般对北宋风俗的侧写更是屈指可数,珍贵难得。此民俗文化的巧妙运用其实对作品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该作品更加具有现实感与生活气息,令读者更能沉浸其中。在《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有“前面列着四把绣旗,那任原坐在轿上。这轿前轿后,三二十对花胳膊的好汉,前遮后拥,来到献台上。”作品中,写到花绣的地方,无一处不是赞叹。二、《水浒传》“纹身”好汉与宋代“纹身”文化《水浒传》中描写了“好汉纹身”的社会民俗现象。这个现象是北宋风气习俗的历史还原再现,虽然篇幅不多寥寥几笔带过,也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但,看似简单随意的笔墨,却包含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人命运的铺垫与用心。(一)“纹身好汉”的人物塑造《水浒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精通,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纹身好汉”——“威风如史进‘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青龙’、‘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的鲁智深、‘披着一领旧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郁郁一个豹子来’的阮小五、腿上刺着‘两只蜈蚣’的解宝”[15]等,这些“好汉”形象有血有肉,纹身笔墨描写淋漓尽致、各有特色,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举足轻重。1.彰显英雄阳刚本色史进的纹身特点是肩膀、手臂和胸部总共有“九条龙”。九只栩栩如生的飞龙张牙舞爪地盘旋在他的前胸和后背,充满了男性魅力。就像龙柱撑着天空,针头固定着大海一般。其阳刚的英雄霸气冠绝水浒,鲜有人及。“九纹龙”的绰号,响彻整个水浒世界,这足以说明史进的纹身之不俗。刻在身上明目张胆的九龙,显示出他不畏强权、替天行道的英雄本性。龚旺的纹身特点是“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因此他被称为“花项虎”。作为一名鲜有的英俊潇洒的少将,其在水浒英雄世界中独领风骚,有着惊人的武功。如他的飞石绝技、骑马飞枪。他能与张青、丁得孙配合得天衣无缝,使三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且曾帮助张清在东昌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一位不辱“虎”名的实力派。嘴大虎头立于项上,身上布满虎斑,真是威武健硕。“花项虎”的绰号,可以说是将龚旺的彪悍和威猛刻画得淋漓尽致。2.体现男性如玉之美《水浒传》第61回中有对浪子燕青的纹身特点的描写:“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俊义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一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16]只有在燕青“雪练也似白肉”的漂亮身体上才能打造出“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的令人羡慕的纹身效果。燕青纹身就如在白皙的皮肤即精致的绸纸上,点缀着艺术造诣很高的画。有意义的美充满了灵活性和意境美。他绝对是纹身领域的佼佼者,也是锦体社里难得的瑰宝。怪不得李师师遇上燕青便情感失控、无法自持,甚至有失“一姐”风度,“死皮赖脸”地倾倒在燕青身上。可见燕青纹身对女性充满了杀伤力。其实,其对男性的“毁灭性”也不容小觑。回首当年燕青在泰安的挑战,花绣全身一露,立刻引来“寺内守望者如海翻江倒海”众人皆看呆,似处于昏迷状态。燕青花见花开,人见人爱。有着如此美丽的花绣“背景”,燕青的魅力是如此地势不可挡。因此,燕青花绣是《水浒传》中最美的花绣,体现了男性也有如女子般清新美丽的一面,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化、独特化。(二)好汉“纹身”与人物性格分析阮氏三雄是《水浒传》中热血沸腾的三位英雄。打渔谋生的老二阮小五烂赌成性,为了赌博甚至可以拿出他老娘的发钗作为赌注。但从整本书来看,他仍然是光明磊落的,是真正的英雄。其实,常年与风浪搏斗的渔民和水手们,他们更相信神秘图腾,纹身在这些人身上中最为常见。但在《水浒传》中,除了阮小五明显有纹身外,其他人似乎都没有纹身,这可能与他们在内陆较安全的湖中生活有关。阮小五刺了一只豹子,这个图案可谓是与“水”、“龙”等风马牛不相及。阮小五青涩阴郁的豹纹,很符合他“短命二郎”不怕天不怕地的个性,为他的形象加分不少,可以说是结合人物形象和纹身特点的最佳经典之作。花和尚鲁智深最大的特点是背上刺着花绣。《水浒传》中多次出现:鲁智深喝醉酒大闹五台山时,就是“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的。他自己也说:“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其绰号带“花”,其实也是最爱“花”。为金翠莲这朵遍历苦难、随风飘零的“霜花”,用三拳打死了关西镇;为了刘小姐这朵来日方长、含苞待放的“娇花”,裸身骑揍了小霸王;为了玉娇枝这朵惨遭摧残、深陷魔窟的“落花”,独自刺杀了贺太守。鲁智深的绰号,虽然是因纹身而取的,但更像是一个懂得护花的“花和尚”。作者暗喻他是一个坚强而温柔的人。美丽的花朵绽放在鲁智深钢铁般的皮肤上,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使人物性格更有趣,可谓是铁汉柔情!(三)“纹身”文化内涵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1.推动情节发展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的艺术独创性都会巧妙地体现在对燕青“花绣在身”的描写上。比如,“在《水浒传》第81回中,燕青为了打通招安的‘关节’亲自上门看望拜访宋徽宗最喜欢的妓女李师师时,就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描述:喝了几杯酒后,李师师笑着对燕青说:“早就听闻燕哥哥有一身好文绣,想要见识一番,可以吗?”燕青笑道:“我的小人贱体,虽然有一些花绣纹身,但也不敢在娘子面前脱去衣裳露出身体啊!”李师师说道:“锦体社家的子弟,那里去问抢衣裸体?”三番五次强行要求,一定要讨看。燕青无奈地脱下了衣物露出其绣有纹身的手臂。李师师看后非常高兴,[17]用她的纤纤玉手抚摸着他。燕青随后赶忙穿上衣服。李师师便用言语调戏燕青。“燕青生怕李师师得寸进尺,便相出了一个办法,问她道:‘娘子今年贵庚多少?’李回答说:‘师师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说:‘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却小两年,娘子既然错爱,愿拜为姐姐。’随后燕青站起来,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那八拜是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17]这是故事发展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将燕青“一朵好花绣”的描写与人物塑造相结合了起来,想法非常巧妙。燕青聪明过人,立马“谋划”拜李师师为大姐的方法,使他没有被李师师的贪心所打动,也深刻突显了他不为女色所动的英雄形象,即“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2.埋下伏笔史进是《水浒传》开篇出现的第一个英雄少年,他任性不羁、豪情满怀。特别是在梁山好汉武装斗争的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他的“九条龙”纹身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为,“九”和“龙”在当时是天子的象征,史进如此纹身,暗喻了他以及整个武装斗争是反对封建社会和荒诞迷信的,体现了一定的反抗精神。“因此,作者为了显示其精妙,有意在故事情节的回目中嵌进了‘九纹龙’纹身描写:第2回‘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第69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17]3.情节过渡在《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中,燕青救了卢俊义之后遇到了杨雄和石秀。双方厮打了很久,燕青随即把杨雄打倒,石秀又把燕青撂倒,并掏出腰刀扬言要杀了燕青。只见杨雄一把拖住燕青的手,一下子燕青手腕上的花绣露了出来。杨雄见了急忙问“你难道是卢员外家的浪子燕青?”是花绣起到了峰回路转的作用,使燕青避免了一场致命的灾难。三、“纹身”文化的传承世人“纹身”风俗由来已久,如前文所述,我国世人“纹身”之风初诞于新石器时代,至唐中后期日渐发展、成熟,到了宋代更是盛极一时。宋代社会“纹身”盛态可谓达到了纹身风俗发展的顶峰,也对后世的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朝历代的史书典籍都有我国各纹身民族情况的记载。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民族迁徙的融合,纹身在我国大部分民族中逐渐消失。到了现代,只有在少数民族中发现有相关的传承现象。如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和土族,南部地区的黎族、高山族、壮族、独龙族、傣族、彝族等民族还保留着此民间习俗。可见纹身风俗流传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其中,独龙族、高山族和傣族的纹身习俗传承最为突出,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原始纹身、古代纹身和现代纹身。独龙族的纹身保留了原始形态,反映和体现了原始社会的封建迷信和野蛮。他们遵循古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当地的人民普遍相信鬼魂的存在和作用。因此,他们认为祭拜和侍奉鬼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会将相关图腾画在脸上以示信仰。另外,面部绘画“纹面”是族里的老规矩,凡年满十二三岁的少女,就要完成有此环节的成人礼。此少女纹面风俗传承也有一定的历史因素:近百年来,独龙族受附近势力族派的残酷压榨和无情剥削,如强行要求逐年增加上交多种类的贡品,甚至连女子的眼耳口鼻都要缴税,为了躲避外族人的蹂躏,女子只好用纹面来让其变得令人害怕以达到保护自己的效果。作为高山族纹身则在保留部分原始的基础上,明显带有封建阶级社会的等级观念,具有强烈的尊严感、尊卑有别以及特权概念。他们的纹饰种类丰富,大多数以自然界生物和现象图案为主,尤其喜欢纹蛇、虫等引人注目的图形。男子在胸前刺“短栅形”,象征猎头,说明其征战战绩辉煌。女子脸上刺斜纹且颜色老,表示高贵、贤良。傣族现存的纹身大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装饰需要,明显进入了现代纹身阶段。纹身刺在身上,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傣族男子用纹身来展现身材壮美,男子纹身与否,会直接影响众人对他英武勇敢与否的评价,正如傣族少女会以有无纹身来作为择偶选择。所以,傣族男子人人纹身,一般多在12岁至30岁之间进行。这些相对完整的纹身习俗和纹身观念的传承,体现了历朝历代纹身习俗发展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也体现了纹身文化的多样性和内涵丰富性。为研究和探索这一复杂的人类学现象提供了客观细致的依据。四、结语总的来说,“纹身”是宋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这一社会民俗现象能在宋代得到顶峰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朝廷正刑到外族、少数民族异域习俗再到“以为美饰”的民间风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政治影响,也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在北宋的创作背景下,《水浒传》中许多好汉人物的“纹身”不仅是那个时代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更是体现了作者创作的独具匠心。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