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鸾的《梅花书屋诗钞》研究_第1页
周序鸾的《梅花书屋诗钞》研究_第2页
周序鸾的《梅花书屋诗钞》研究_第3页
周序鸾的《梅花书屋诗钞》研究_第4页
周序鸾的《梅花书屋诗钞》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周序鸾(约1785-约1844),字拜嘉,号孟翔,今东莞市常平镇岗梓村人,有诗集《梅花书屋诗钞》。该诗钞记载了周序鸾的一些行迹、交游,也披露了他的内心世界。其诗歌题材广泛,主要内容有:纪游诗、送别诗、感时忧民诗、山水田园诗和题画咏物诗。其诗多作硬语,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的无奈;多以现实的场景、景物入诗,诗画结合;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清。关键词:周序鸾《梅花书屋诗钞》硬语AbstractZhouxuluan(about1785-1844),anativeofGangzivillage,ChangpingTown,DongguanCity,hasacollectionofpoemsandessayscalled"plumblossombookhousepoetrynote".ThepoemrecordssomeofZhouxuluan'sdeedsandfriends,andalsorevealshisinnerworld.Hispoemshaveawiderangeofthemes,including:Travelpoems;farewellpoems;poemsaboutpeoplewhentheyfeelsad;landscapepastoralpoemsandpoemsaboutthingswithpaintings.Mostofhispoemsarehardlanguage,reflectingsocialrealityandhisownhelplessness;mostofhispoemsarebasedonrealisticscenesandscenery,whicharecombinedwithpoemsandpaintings;hepaysattentiontotheconceptionofhismindandhisthoughtsareclear.Keywords:Zhoushuluanplumblossompoetrynoteshardlanguage目录一、引言1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一)纪游诗1(二)送别诗5(三)感时忧民诗7(四)山水田园诗10(五)题画咏物诗12三、周序鸾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多作硬语,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无奈16(二)善于环境描写,诗画结合18(三)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清19四、结语22参考文23致谢24周序鸾《梅花书屋诗钞》研究一、引言周序鸾约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字拜嘉,号孟翔,今东莞市常平镇岗梓村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乡试中式,至道光丙戌(1826)任命知县发陕西大府,委理积牍,以办事明断果决著称。后丁祖母艰归,服丧已毕,母又卒,于是不复出。他自少失怙,家甚贫,然能孜孜自学,为置典籍以长学识,常散其赀而不惜。他嗜古,尤酷爱金石书画,不吝重价以购之。居家,不问家人生产,与龙沙僧不齐等交游,情谊甚笃。他个性洒脱,然应事沉毅,为乡邻所重,约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享年60岁。”[1]周序鸾于岗梓村修建梅花书屋,著有《梅花书屋诗钞》。今传《梅花书屋诗钞》,有清刻本。该诗钞收录古体诗、近体诗共一百三十六题161首,这些并非周序鸾诗的全部,据其序言“遗稿散失不少。”[2]该诗钞记载了诗人的一些行迹与交游,也披露了他的内心世界,细读其诗可体味到他的愁苦与忧愤。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周序鸾的诗歌题材广泛,大致内容可分为五类:纪游诗、送别诗、感时忧民诗、山水田园诗和题画咏物诗。下面按此分类对诗歌进行论述。(一)纪游诗周序鸾数次赴京会试,后以知县发陕西大府,孑然一身,独自踏上未知的路途,沿途所见的景物,触景伤情,他将愁苦寄托于景物之中,写羁旅之苦、别离之殇,从而抒发他内心孤独、凄凉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约有60首。如《度庾岭》:离家已廿日,计程亦千里。晨起催度岭,仓皇戒行李。篮与行宿雾,残梦坠阪坻。新闻人语杂,数家聚成市。百货役千夫,逐逐附膻蚁。寒梅扑鼻来,乱山迎面起。一关踞云巅,南北判尺咫。徘徊雁回峰,历历字谁纪。四字万古愁,一读一流涕。南望心目酸,家乡渺何在。悬知倚门人,寸心随远迩。关河跋涉艰,总人亲心里。真愧远游身,不可以为子。前路尚漫漫,何时归度此。誓归事躬耕,不索长安米。晨夕聚团圆,蔬食亦欢喜。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称梅岭。首句交代出行的时间以及路程的遥远,离开家已经二十多天,路程差不多已达千里,早起被催促着赶路度过庾岭,仓皇收拾了行李继续赶路,背上行囊还看到晨雾,未做完的梦坠落坡岸。继续前行,渐渐听到吵杂的人语声,数户人家聚成一个小集市,场面十分热闹,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攘如蚂蚁。终于要跨越艰险的山坡,高峻的山脉直插云巅,像把南北用尺子分割开一样,可见道路险峻,路程艰辛。其中这一句表达的情感十分强烈“四字万古愁,一读一流涕。南望心目酸,家乡渺何在。悬知倚门人,寸心随远迩。关河跋涉艰,总人亲心里”家中寄来的那简短的文字饱含着万世万代的愁绪,无法消散,每次细读都让人泪流满面。想要回望自己的家乡却无迹可寻,心里愈是愁苦心酸,思念之情萦绕心头,倚靠在门旁的母亲,牵挂的心早已跟随在儿子身旁。前路漫漫何时才能重回故乡,难以接受分离的相思之苦,最后一句“誓归事躬耕,不索长安米。晨夕聚团圆,蔬食亦欢喜”这两句话直接表明诗人志向与决心,发誓要回到家乡宁愿做个躬耕者也不愿意北上京都担任一个小官,可以看出诗人厌倦宦游之途,只求早日能和家人团圆,就算吃蔬菜粥羹也会觉得心满意足。又如《过七盘山》:盘攀峰相连,奇险状各逞。劈疑斧借鬼,锐怪石化笋。攀跻愁榨猿,飞渡倦鸟隼。目难千里穷,路只一线引。肩兴难觉稳,足迹不容并。上苦阶梯绝,下瞰溪润静。百转出石罅,万仞落人影。初行犹贯鱼,转盼若断梗。盘曲蚁穿珠,层踏足摩顶。升忽若登天,降又驾入井。愈转愈出奇,一步一自省。行难免失足,忆着尚缩颈。约行六十里,始获安平境。渐渐有人家,离离见秋景。柿熟满眼圆,枣落当头打。投店刚及炊,入门先索著。驾魂尚未安,诗思已欲骋。振笔且直书,造词无暇整。聊当痛定思,留与后来警。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度过七盘山时所见的情景,高攀的山峰相连,形态各异,仿佛用斧头劈过一样,尖锐的石头像竹笋一样挺拔。猿猴与飞鸟都觉得难以越过这个地方。眼睛看不尽千里的山峰,道路窄的如一条线。为了能顺利通过七盘山,动作只好小心翼翼,肩膀难以平稳放松,两个脚都不能够并在一起行走,往上走阶梯让人叫苦不绝,往下看就是潺潺的溪水。前进道路艰难如蚂蚁穿珠、登天入井。每走一步就反思自己总结经验,遇到失足的时候,惊险的画面历历在目让人心生畏惧,走过六十里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平安的境地。渐渐看到有人家,满山的秋景,柿子熟透、枣子落地,好一个丰收的场景。攀登过七盘山的后怕仍然惊魂未定,但是诗的思绪已经在脑海驰骋。挥笔直书,早已不顾及造词是否工整。姑且用来痛定思痛,告诫以后来此地的人。诗人虽然经历了羁旅之苦,但是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在登山的过程中顿悟出人生的哲理,引发后人的思考。诗人远离家乡,最舍不得的就是他的母亲,浓浓的骨肉亲情,是无论被分隔多远都不会减退,他用深情的笔墨描绘出母子真实的内心情感,让人读起来都为他的拳拳的母子深情而动容。如《游子吟》: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亲心不自道,不道愁更深。忆我初出门,母心尤更惔。翻恐游子伤,故作宽慰谈。自言筋力强,步履克自任。甘旨且无虑,汝妇贤可钦。晨夕足承欢,汝弟和且耽。道远亦无伤,平安有书函。语语强自解,实从儿心探。可知慈母心,时时逐风帆。山河共登涉,朝暮共晴阴。寸心役万里,魂梦安能恬。嗟嗟远游子,此意应共谙。人子有贤愚,慈亲无别忱。显扬休借口,荣名非所贪。但能乐团圆,菽水也至甘。事亲能几时,少小徒娇憨。及壮亲已老,喜惧心常参。纵能及时食,世难报二三。况复远行役,动隔北兴南。以此思亲心,亲心何以堪。生女远适人,生子成商参。有子不长聚,何为重生男。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亲心不可见,请听游子吟。全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游子离家时的情景,反映出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依依不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写到游子路途上的艰辛,由此勾起心中所感,因此触发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开头“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一句总起全文,道出远游会使自己的双亲感到伤心这一道理,回忆起自己刚出远门的时候,母亲十分担忧,但又害怕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说出安慰孩子的话,好让孩子放心出门。路途再遥远,一封家书寄托着深厚的情感,路途艰辛不仅要登过高山,涉过河流,母亲的心像风帆漂泊不定,唯有希望孩子能做一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不贪图荣华富贵,期待团圆之日,苦尽甘来。作为子女,应尽孝道赡养父母安享晚年。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远在他乡的伤感,以此纪念一份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离别的思绪总让人惆怅,诗人在临行之前为了纪念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于是将内心的情感化成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真切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由于诗人常年奔波,他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家人,离家远行的游子最渴望的事情就是收到家书了,那么当他真的收到了家书又是怎么样的心境呢?如《得家书》:《得家书》万里得一书,得书心复懆。未知书云何,开读先草草。大意得平安,心定始细讨。词意幸无他,积怀一朝扫。眠食觉稍安,梦亦少颠倒。这首诗的第一句“万里得一书”,表明诗人对家书热切而强烈的期盼,得到家书以后心情越是忐忑紧张,害怕书中说家中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先匆匆地扫一眼,得知大意是平安以后,心里安定下来才开始仔细探讨具体的内容,幸好没有让人担忧的事情发生,在心中所积的担忧即刻就被扫除。这以后睡觉才睡得安稳,吃饭才觉得易咽,做梦的时候才不会梦见与现实相反的事情。整首诗把诗人的心理活动刻画的真实细腻,反映众多像诗人一样离家千里的游子也有同样的心境,给人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又如《黄鹤楼》:不见当年跨鹤仙,登楼凭眺浩无边。西飞缥缈云连岳,东望苍茫水接天。如此江山迟我到,后来诗句几人传。倚栏欲借梅花笛,吹破春愁化碧烟。诗人登临黄鹤楼,登高远望,眼前所见的磅礴景象浩荡无边,不由得让人触景生情,于是诗意大发,才思泉涌。“西飞缥缈云连岳,东望苍茫水接天”这一句将黄鹤楼的景象描绘地十分传神,让人读了以后都感觉画面呈现在眼前。向西飞去的大雁在云雾缥缈中若隐若现,高耸的山脉仿佛与白云相连,东望引申为思念故乡,苍茫辽阔的水面上映照着天空,好一幅水天相融的景象,让人赞叹不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此壮美的河山,当年也有不少文人志士在此留下千古名篇,于是诗人心中感慨前人的佳作难以超越,存有敬佩之意。凭靠在栏杆上,想要借助梅花笛吹奏一曲,好将春日的愁绪与思想的惆怅化作一缕碧烟随风飘散吧。又如《兖州途次》:万里南归路尚赊,轮蹄尽日逐飞沙。时平古成闲荒草,日落秋原啄老雅。投市人归挑枣栗,筑场农暇话桑麻。劳人易动田园兴,争奈年年又别家。这首诗首先描写了南归的路途尚且有万里之遥,滚滚的车轮、踢踏的马蹄不停歇地把黄沙扬起。时世承平,边疆古老的城堡已经长满了荒草,“雅”通“鸦”,乌鸦,暗喻愁苦之情。落日下的秋原仅有数只在啄食的老鸦,给人的感觉十分悲凉与寂寥,渲染了一种寂寞孤独的氛围。沿途所见悠闲的农事活动,赶着去集市的人在挑选着枣栗,在建筑场地的人们在闲谈着农事,却更加显得诗人的落寞与奔波。尾联一句议论抒情“劳人易动田园兴,争奈年年又别家”,“别”字与首联“归”字相照应,点明诗意。忧伤的人总是容易产生退隐田园的兴致,怎奈每年都要远离自己的家乡。全诗运用记叙与抒情为一体的手法,从描写生活的场景来看,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反衬出羁旅之苦、对离家的惆怅与不舍之情。除了以上所例,诗人还有部分诗歌善于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内心的愁绪,如《清江舟夜》中的:“昨夜风声今夜月,两般天气一般愁”,登上前人游历过的滕王阁,也忍不住缅怀古人,怀古伤今,又如《滕王阁》:“过客岂无词赋手,悲歌徒对落霞红”,路过扬州的廿四桥,玉箫入耳,醇酒入喉,写下《扬州》:“扬州明月珠江水,旧恨新愁较谁多”,再如《扬州夜泊》:“十二曲栏红映水,客魂欲断一只萧”,以及《江口阻风望金沙寺》:“愁风愁雨年来惯,且作倪黄画意存”。从这些诗歌中都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真实细腻,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他的愁苦与哀伤。(二)送别诗诗人孤身一人远赴他乡,辗转奔波,饱受思乡之苦,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再加上他得不到重用,一心求名京都而不得,任职秦中可谓大材小用。因此,诗人留下送别诗对自己的挚友表达深厚的友情,用以互相激励劝勉,同时也不禁感慨世态的无奈与不公、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此类诗约有25首。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十首(蔡槐卿比部)》其一:虚负人间四十春,可怜如梦复如尘。三年枉食神仙学,七尺空成傀儡身。到手功名同腐鼠,回头身世又劳薪。诸君底事催行急,岂有苍生望我频。这首诗写到作者赴京为官前留别所作,耗费四十载的青春去考取功名,结果却不尽人意虚度了四十年光阴,辜负了美好的时节,又像作了一场梦,却变作尘土一般渺小。枉费读了三年的圣贤书,堂堂七尺男儿竟成了傀儡,得不到重用。即使得到了所谓的功名也如同腐鼠,回首人生的经历四处奔波劳碌。诸位为何事催我赶快行动起来,又怎么会有黎民百姓会看见我为他们操心担忧皱眉,想为他们造福,却又改变不了现实而苦闷的样子。又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四首》其二:自笑身如不系舟,无端幽恨杂离愁。满腔热觉从头冷,百炼钢成绕指柔。婚嫁已惊来日迫,神仙只合再生修。尘埃野马人间世,那得道遥自在游。诗人离别的感伤难以排解,自己的才华难以舒展,得不到重用,回望自己像一条不系之舟,感叹人生漂泊不定,满腔热觉被一次次的失望击退,引用《重赠卢谌》中的典故“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是刘琨在牢狱之中,自料必死,悲愤作诗。刘琨感叹自己命运不如前辈先贤,空有一腔抱负不能实现。百炼钢、绕指柔是指古时一柄宝剑的名字,传说此剑极其柔软,可绕于指。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哪里会想到,我堂堂硬汉子,竟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野马尘埃”指的是被风吹拂起来的东西,一般指悠然自得、超脱物外的为人处世方式,表达诗人向往有逍遥自在的生活却难以实现的遗憾与落寞之感。又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四首》其二:惜别伤离各黯然,蹉跎如我更堪怜。臂鷹身手闲今日,倚马才华让少年。十载参禅难作佛,几人为吏可称仙。耳边隐隐梅花笑,笑问何时了俗缘。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挚友离别而感伤,难舍难分的不舍使人脸上黯然失色,是诗中的情感既是哀愁悔恨,又是自嘲纵使有“臂鷹身手”“倚马才华”却参禅难作佛、为吏少称仙,“梅花笑”把梅花拟人化,也是作者想象中最爱的梅花意象,仿佛在嘲笑他何时才能不再为世俗做一个区区小吏而奔波。又如《将出都门留别同乡诸子十首·蔡槐卿比部勋》,其一:骊歌才唱怅分襟,车笠难忘十载心。真性每从疏处见,交情翻向别时深。经多聚散人将老,去后关山我独吟。吟到魂销南浦句,天涯容易树成阴。这首诗写给同乡的蔡槐卿,首联表明两人有共同的志向和抱负,“车笠十载”看出感情之深厚,在疏处可见真性情,在别时可见交情深,但是无论相隔多远,感情依旧难以退却,“怅”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经多聚散人将老,去后关山我独吟。”这一句表明诗人经过多次长时间的分离,岁月的蹉跎总催人容颜变老,远离家乡以后的孤独与憔悴也只有让一人承受。“吟到魂销南浦句,天涯容易树成阴。”而“魂销”二字体会到作者的依依不舍、思念断肠之情,最后仍然以自慰的态度示人,也寄托了诗人去到天涯海角也能够遇到知己相伴的美好愿望。再如《濒行时诸君各有诗见赠》复成其二:风冷庭前落叶伤,雁声凄断怅离群。人多乡思尤难别,诗带秋声不忍闻。断水有刀流复合,伐山无斧望徒殷。相思来日江南北,回首先愁隔暮云。全诗充满离愁别绪,感情基调如秋风般萧瑟,“风冷庭前落叶伤,雁声凄断怅离群。”冷风吹落树叶于前庭,作者把自己比作离群的征雁,凄凉的雁声使人心生寒意,“伤”“怅”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令人神色黯然。“人多乡思尤难别,诗带秋声不忍闻”,离别时与挚友难舍难分,临别赋诗带有秋声般萧瑟却不忍听闻。“断水有刀流复合,伐山无斧望徒殷”,那乡愁就像刀斩不断的滚滚流水,想去伐山却没有斧头,徒有希望却又无可奈何,然而在江南被分隔的相思情,愁思又涌上心头,何时才能冲破重重暮云的隔阻传达到家乡呢。诗人在南归的路上所见所闻也触发他内心的情感,漂泊在外的劳累早已让他疲惫不堪,荒凉的景象让他内心愁绪油然而生。他在诗歌中直吐心中不满与愤慨,从而激起失意者的共鸣,反映了他饱经忧患,悲愤之余又无可奈何。诗人在与刘吉卿话别的时候写下:“世态似云看渐变,离愁如雨歇仍来。自怜傀儡身难住,为有登场戏骨催”由于诗人是封建学子,看透官场世态,可怜他自己像傀儡一样没有灵魂,早已厌倦了担任离家千里的小官职,可见他是封建社会中对于怀才不遇的愤慨,是对摧残人才的封建制度的强烈控诉。(三)感时忧民诗周序鸾是一举人,也曾在清廷担任小官,他的诗词不仅记录他个人的生活,还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在他一生四处奔波的途中,亲眼目睹劳动人民的流离失所、衣食无凭的状况,底层老百姓艰苦劳作一辈子仍难以过上温饱的日子,他给予深厚的同情,并且为人民发出反抗的声音。劳动人民的灾难与困苦、无助与绝望,深深地牵动着诗人的心。这一类诗歌数量并不多,但是篇幅较长,描写的语句简练精悍,将百姓的疾苦展示在我们眼前,让人心生怜悯。面对反常的恶劣天气,数月的磅礴大雨使得名不聊生,百姓不堪其苦,诗人目睹着这场灾难,目睹了劳动人民流离失所、衣食无凭的苦况,于是只能通过创作诗歌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与忧愁。如《愁霖行》:今年三伏雨不敬,五月愁霖到七月。羲娥潜伏失朝昏,电光入屋时飘瞥。沉沉雷鼓湿无声,黑云欲坠天压城。檐溜不断崖悬瀑,女娲石破天河倾。东家倒墙西揭瓦,置身都在岩墙下。小民忧坠甚忧贫,庇人安得千间厦。我居一室虽艰牢,屐泥印地三尺高。牕纸生苔蜗上榻,痴蝇不动蚊画号。天时至此诚灾变,我在长安经两见。芦沟桥上水浮车,正阳门外泥沾面。更闻灾异报淮徐,桑田变海民其鱼。还家有梦亦惊怯,地中半是蛟龙居。羁魂一夜阔无着,窗外狂风缠雨脚。满空搅作波涛声,心耳终宵交作恶。客中已是百不语,况复积雨愁沉霾。连日惊闻米价费,晨炊僮苦潮蒸柴。何时捧出铜钲日,还我长天新卵色。夜呼明月照深杯,狂歌快泼胸中墨。诗中描写了这一年京都数月大雨滂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以及自己身在异乡的愁苦。前四句描写了下暴雨时的情景,电光、雷鼓、黑云、崖悬瀑和天河倾,生动形象地写出下暴雨时的景象。接着写到雨灾导致的墙倒、揭瓦,百姓所依靠的岩墙岌岌可危,担忧其坠落的同时更害怕贫穷的痛苦。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虽然比较牢固,但是鞋子上印的泥土有三尺高,窗户纸上长满了青苔,蜗牛也爬上了床榻,苍蝇定在一个地方就不移动,蚊子飞舞着画着符号。这样的气象以及成为灾害,我经过长安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两次,芦沟桥上的洪水可以把车辆浮起,正阳门外的泥沙尘土可以沾到脸上,在淮徐这个地方更为严重,桑田变作沧海,做梦梦见回家的时候在梦中惊醒,梦境中一半土地变成了蛟龙居住的地方。伴随着窗外狂风与暴雨,不羁的灵魂一夜飞出辽阔的梦境,没有安定的着落点。天空中的雷雨声像波涛般的声音,连续不断的雨天让人们满脸愁容,苦不堪言。受灾害影响,米价涨的飞快,做饭的仆人对着潮湿的木柴也无计可施。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奏响铜钲的一天,还老百姓一个崭新的新天色。明月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只能通过纵情歌咏,挥洒手中的毛笔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诗人以老农的口吻描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反映出他对劳动百姓深切的怜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控诉以及对百姓的怜悯与哀伤。而另一场久旱才之的好雨,却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浇得人们满心欢喜,诗人之喜,是因为甘霖能把庄稼救活,养活百姓。又如《喜雨》:三春望雨雨仍悭,喜雨今晨始破颜。风卷涛声先到树,云移海气欲沉山。半空叶搅飞蜓乱,一路人喧护坝还。新涨未知添几尺,渠流声己听湲潺。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已望雨三春,今晨终于迎来了春雨,颔联写到暴雨来临之前,狂风呼啸,树木飘摇;天上乌云积聚,如山峰一般压制着的架势。颈联写到叶子被卷到半空中,蜻蜓也漫天飞舞个不停,路上的行人一遍喧闹着一遍护坝而归。这一次的雨水充沛,水位也会上升几尺之高,听到那潺潺的水流声满心欢喜,农民终于有水灌溉庄稼,这一场期盼已久的大雨挽救了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最后一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农业的关心以及对久旱始至的好雨降临,庄稼长与耕者乐的愉悦之情。又如《耕田歌》:耕田复耕田,去年不熟望今年。去年不熟雨不足,犹卖新丝换新谷。今年不熟雨转多,春蚕冻死田成河。更无丝卖可奈何?老农望岁如望榜,痴心又作明年想。只恐明年大有收,春来我已耕无牛。卖牛养人情尚可,卖人养人苦杀我,不见邻家昨夜哭别离!卖女取钱聊救饥。今朝得饱少叹息,全家何啻将人食。人可食人亦有尽,几岁望天天不悯,人生安得如蚯蚓。诗中描写的老农,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岁岁期盼老天的怜悯,赐予风调雨顺能有好收成,但是老天不但没有怜悯人,反而连年肆虐,大降灾劫。去年雨水不足,还能够用新丝换新谷,可是今年的雨水变为涝灾,田里的庄稼被淹没成河,春蚕也被冻死,连新丝都没有,家长已经没有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老农无可奈何只好把家里那头耕牛卖掉,祈求明年有丰收。而家中无牛者,只能忍痛卖女救饥,像鲁迅先生说的吃人,连自己的亲人都可以用来交易。他们麻木无情,却“不见邻家昨夜哭别离。”真是可悲也。老百姓生于世上,竟然活得不如一条蚯蚓,这多么令人痛心。当灾难接二连三地降临,贫苦的劳动者无法维持生活,只好选择流亡,选择行乞,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死路一条,诗人用笔为他们诉说着不幸与痛苦,悲叹人间疾苦。如《流民叹》:流民叹,叹且说。春已遭旱干,秋又遭水决。遭旱只无食,遭水并无室。无食尚有屋可栖,无室只堪行且乞。流民叹,叹更苦。亲老啼饥儿索乳,欲死不忍生无怙,腹馁衣穿风复雨。流民叹,叹谁恤。终日哀号口流血,高楼广厦深难达,鸣呼!高楼广厦深难达。富儿何为借涎沫,游民能得几时活,不见门前昨日叫饥人,今日路头堆白骨。诗中描绘了流民经历着凄惨的状况,“春已遭旱干,秋又遭水决。遭旱只无食,遭水并无室”,这两句交代出流民的悲惨生活不仅受恶劣的天气影响,春旱秋涝,旱灾田中颗粒无收,而且还遭遇涝灾,连房子、家室都荡然无存。挨饿受冻的他们只能去行乞。“亲老啼饥儿索乳,欲死不忍生无怙,腹馁衣穿风复雨”,这一句写出成年男性的流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面对年老的双亲挨饿的叹息,幼儿索要母乳的哭啼声,谁都不忍心看着他们死去,苟且地活着不想让家人没有依靠,内心煎熬万分却又无可奈何。顶着饥饿的肚子、穿着破烂的衣服熬过风雨交加的考验。“终日哀号口流血,高楼广厦深难达”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再次反映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他们哀叹却没有人怜悯体恤,哀号乞求口干流血。隔着大门看着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屋内灯火通明,饭菜飘香四溢,门外的行乞者饥寒交迫,求助无门。两个阶级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以及富者冷漠不仁的形象。最后一句“不见门前昨日叫饥人,今日路头堆白骨”跟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呼应,反映诗人对统治者不满、社会分配不公的控诉以及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悲悯。周序鸾目睹了底层百姓所经历的艰苦,将切身的体验融入到作品之中,因此表达的情感真实细腻,扣人心弦。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痛,也表现了诗人心系百姓、感时忧民的高尚品格。(四)山水田园诗周序鸾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在屡次失意里,产生了对官场、对羁旅的厌倦,悔恨之情,从而将个人志向寄托于山水田园之间,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梅花书屋诗钞》中记录的山水田园诗约有15首,主要描写田园的自然风光以及村民的人文环境,诗中描写的意境一般是诗人乘船路过某个村庄的所见所闻从而回想起自己的家乡,清丽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风格恬静淡雅的画面,诗歌多采用白描、动静结合以及视听结合的写作手法。如《晚泊六溪口》:十日行舟九日雨,新晴偏觉爱斜晖。山衔落日翻波赤,帆饱东风逐鸟飞。远望炊烟浮野树,忽闻人语乱江扉。停舟恰有渔船过,买得溪渔入馔肥。这首诗交代是诗人行舟多日都遭受到下雨的天气,等到天空放晴以后,心里又觉得更偏爱夕阳洒下的余晖。颔联写的景物浮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山衔落日翻波赤,帆饱东风逐鸟飞”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衔”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衔接在山上一样的景象,余晖照耀在河面上,被风吹拂过的波浪呈现出橘红色。“帆饱东风”写出了风帆被东风吹得鼓起来的样子,“逐”将风帆拟人化,好像在驱逐鸟儿尽情高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远望炊烟浮野树,忽闻人语乱江扉”采用是视听结合的写作手法,远远望去看到的是用柴火做饭袅袅升起的炊烟,“浮”字写出炊烟在野树中漂浮的形态,忽然间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乱”字形容村民人多热闹,一片喧然的场景。最后,诗人遇到恰巧遇到停泊的渔船,买得一条肥美的鲜鱼可以当作晚餐,心里也得到了满足,侧面反映出他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如《舟过王家庄》:篷窗展眺快晴暄,领略江乡野趣繁。一路梅花多近水,数家茅屋自成村。舟横隔岸渔投市,人语溪桥犬吠门。自笑劳劳为何事,人生真乐在田园。全诗通过作者描写领略乡村田野的风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首联的“篷窗展眺快晴暄,领略江乡野趣繁”直接开门见山地写出作者看到王家庄时心情的愉悦,对于江南乡村的喜爱之情。“篷窗”特指船帆收起篷来所看到的风景展露无疑,爽朗的晴天也让人心旷神怡,在江南的乡村能够欣赏到繁多的田野的乐趣。颔联描绘了一路近水的岸边种满了梅花,数家茅屋自成一村的画面,反映出了梅花生长茂盛,村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给人展示了一幅恬静和谐的画卷。颈联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渔人乘舟隔岸投市,溪桥传来人语声,门扉处传来犬吠声的画面。最后一句“自笑劳劳为何事,人生真乐在田园”,这一句直接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羡慕村民们的自由,释怀地笑着说,其实人生劳碌一生有何所求、又所为何事呢,人生真正的乐趣就在田园之中啊。又如《南康舟中》:最爱江乡风景好,物情随处见天机。迎帆狂犬吠且走,碍桨饥凫懒不飞。市散人声喧晚渡,水流树影动渔矶。角声隐隐孤村外,无数鸟牛浮水归。这首诗歌开篇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江乡风景的喜爱之情,随处可见的景物都反映了大自然的秘密。接着描写了凶猛的狗看到迎风漂来的帆船而发出犬吠声,饥饿的野鸭懒洋洋地游着阻碍着船桨前行。“市散人声喧晚渡,水流树影动渔矶”,颈联这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傍晚时候的渡口,伴随着喧闹的人语声,集市的人潮开始散去,潺潺的流水声,被风吹拂的树影在水边的岩石上移动,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最后号角声在隐隐约约的孤村外响起,白鹭与水牛是好搭档,白鹭不仅可以帮水牛吃掉背上的虫,而且还会充当“警卫”,觉得有危险会提醒水牛,水牛也会保护白鹭,双方和谐相处,展现了大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又如《村居》:倦游真觉恋田园,我已经年不出门。老病死中闻见杂,画诗书内性情存。债多翻忘钱生子,食美还夸芥有孙。父老偶一谈世事,不离粟帛与鸡豚。这首诗歌开头第一句就表达作者厌倦宦游之旅,真切的留恋田园的风光,但已经好久没有离家远行。由于多年的宦游之旅,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见闻早已掺杂在心中,只好通过画梅作诗留存他的思想感情,村居中的乡亲父老多谈论世事都离不开粮食与布帛和平民家的琐碎事情。诗人所处晚清科举制的时代,只能通过读四书五经谋取功名,想要为百姓造福却得不到重用,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尝透了人情冷暖,在《春日书怀》中说道:“何当归作躬耕计,尚博年丰儋石储”,诗人恍然大悟:还不如归家躬耕于田亩,尚且还能盼望丰收之年,还可博得衣食无忧。由此可见,从他的诗歌中做到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写景的同时也饱含深情,由于诗人多才多艺,将绘画的精髓也有融入诗歌,用优美的语言,灵动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百姓生活闲适平淡的画面,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五)题画咏物诗周序鸾一生酷爱梅花,好写梅、画梅、咏梅并以梅花为书屋命名,上20世纪80年代,梅花书屋中的眠琴阁尚存,阁中一副对联仍依稀可见,联云:“月移梅影寒窗瘦,风送兰香入座清。”[3]这句对联还收录于《梅花书屋诗钞》的扉页,反映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与爱慕之情,更是对梅花独特的品格十分欣赏,关于题画诗中描写梅花的诗歌约有15首。如《李潄石茂才嘱作墨梅并系以诗》中的“我生好梅如好色,学写梅花亦成癖”和《谢玉川索题画梅便面》中的“自怜生性过人痴,除却梅花懒作诗”这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喜爱已经到达痴迷的程度,诗人爱梅更爱梅花所代表的一种品格,他在《李潄石茂才嘱作墨梅并系以诗》说道“写梅如作写怀诗,此意未必旁人知”又如《予题不齐上书梅多矣今复来索戏成长句题之》也提到“惟爱梅花品最高,日写百纸犹挥毫”。梅花的品格是不畏风雪,傲然独放,也表达了诗人像梅花一样生性高洁、顽强不息,同时也拥有勇气去面对官场中的不如意以及生活中艰难的环境。如《为陈石樵书梅并题》:身住梅花屋,花开抱花宿。花落不可留,且画花满幅。笔可补化工,不恨春去速。图成远寄君,暂慰看花目。领得此中情,幽赏四时足。这首诗是诗人为清代画家陈怀[4]所作,字石樵,广东人。喜丹青,擅绘事,日久有画名,能作巨幅画,构图繁简有法。诗中描绘作者居住在梅花书屋时,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伴随着梅花的花香入睡,“抱”字突出作者恨不得把梅花拥入怀中的冲动,由此可见他对梅花。待到梅花凋落时,为了留住它的美,将梅花填满了整幅画卷,虽然画笔可以弥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依旧留不住匆匆走过的春天。于是将画好的梅花图寄给远方的朋友,暂且满足其赏花的双眼。倘若朋友也能领悟到寄托在梅花身上那种不畏风寒、顽强不屈、高洁谦虚的品格,一年四季静静地欣赏,心里亦能得到满足。又如《题不齐上人画梅》:种梅为爱梅清白,画梅须得梅标格。老僧风骨称梅花,画梅自欲成一家。风枝雪蕊随手出,大气磅礴生槎牙。一枝南,一枝北,一枝欹斜一枝直。人画梅花只爱工,君画梅花争笔力。其力愈大画愈奇,疏疏密密无不宜。问君何以得此境,笑而不答催题词。一枝诗笔寒如铁,纸上还疑泼睛雪。诗人与友人僧不齐交游,情谊甚笃,这首诗中写的是不齐画梅花时的动作与神态,把梅花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首句表明诗人种梅是喜爱梅花的高洁清白,画梅要突出它的标致性的品格。第二句称赞其友人画梅艺术的高超,第三第四句重点写画梅过程中呈现的画面,不齐随手一挥就把梅花的枝芽花蕊画出,参差不齐的树枝展现出大气磅礴的样子,南北交错,笔直欹斜,形态各异。别人画梅花追求工稳,而不齐画梅执着于用笔的力量,执笔力气越大,他的画就更加出彩,疏密相间的样子没有一处不合适。作者问道怎样才能做到如此境界,不齐笑而不答催促他题词,写诗的笔像铁片一样冰冷,纸上的寒意不禁让人怀疑泼了一层融化的冰雪,侧面反映出不齐作画技艺的出神入化,表达作者对他的赞叹与敬佩之情。再如《又题》:不齐画笔如椽大,画得梅花奇且怪。笔在纸中神在外,纸裁几尺犹嫌隘。倒拖斜刷各有态,枝长于短两无碍。劲气郁勃势不备,笔力直欲透纸背。顷刻花开满纸莽,君手更比春风快。图成请向壁间挂,日夕对之开眼界。君真善画空宗派,吟诗我亦出天籁。我题君画一而再,难了人间诗画债。第二首开头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不齐的画笔像椽木一样大,形容画笔很有重量,画的梅花稀奇古怪,形神具备,画纸几尺大好像还不够,梅花姿态各异,梅花的傲气与气势用其欲穿透纸背的画笔展现地淋漓尽致,顷刻的时间画纸被填满,不齐的手比春风吹拂过来还要快,把画悬挂在墙壁中间,早晚对着眼界大开,不齐善于作画自成一派,诗人吟诗也是超出天籁,两个人的搭配天衣无缝,创作力量无穷,这辈子也难以还清人间的诗画债,表明作者内心深处对不齐创作的画的深深认同感,反映出两个人深厚的情谊,两人追求诗画的境界永不停息、永不止步。又如《题简浮峰画梅》:一卷石峭以壁直,两枝梅花劈空出。健笔高撑透纸背,除却浮峰无此力。我生好梅亦画梅,自见此图难着笔。欲买生绡长十尺,烦君醉漉淋漓墨。只愁能事难相逼。这首诗写的是简浮峰画梅,诗人为其题诗所作,画卷中的石峭直插云霄,像墙壁那样直立,两支梅花使人眼前一亮,突然划破长空。雄健的画笔支撑的力度仿佛要把纸背穿透,除了浮峰之外,再无其他人能达到如此境界,反映了他技艺的高超。诗人喜爱梅花也爱画梅花,自从见到这幅画之后就难以下笔,想要买长达十尺的画卷,还请劳烦友人淋漓尽致地施展笔墨。诗人除了为梅花题诗以外,也有少量的为山水画题诗的诗歌,而诗人由于僧不齐交友甚好,因此多为其画作题诗,例如《题不齐上人旗峰招隐图》《题不齐上人龙山坊旧图》《题不齐上人杖笠浪游图》。诗中意境如画,读起来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同时也表明诗人具有高洁宁静的心灵以及向往闲适恬静的自由生活。如《题不齐上人松下清斋图》:空山寂无人,松下自箕踞。惟有山中云,自来还自去。这首诗歌属于五言绝句,诗句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细细品味仿佛画卷就浮现在眼前,第一句中的“空”“寂”字写出了山的寂静无人,不受尘世间的纷扰,“箕踞”是指不拘礼节的坐姿,形容两膝微曲坐着的形状像箕,表明诗人不受约束,性情直爽,也体现出诗人十分向往天空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云朵。诗中描写的意境跟王维诗人的《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形容的诗歌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景语皆情雨,山水皆心灵。”在如此安谧空灵的山水之中,诗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青山的空灵绝美,也反映出诗人纯洁美好的心灵。诗人还写下关于咏物的诗歌,托物言志,此类诗歌也约有10首,例如《闻蝉》《寒鸦》《鸡鸣》《木棉二首》等。面对凋零的花儿,内心受到触动,于是带着怜惜与感叹,深情写下对落花的吟咏。如《落花二首(其二)》:不见前番蛱蝶来,惜花谁肯复徘徊。吹残风信真如梦,断送春光是此回。扫径莫教轻践踏,绕栏原亦费栽培。如何兰蕙同凡卉,一样凋零弃草莱。首联写到花儿盛开之时,蛱蝶围绕着花儿翩翩起舞,而如今凋零的枝头却难见其踪影,“谁肯复徘徊”可以看出蛱蝶的无情,对落红的不屑一顾。颔联写到花的际遇,它们盛衰如梦一场,美好的春光随着它们的凋零而断送,落花零落成泥,化作肥料重新滋养土地,清扫道路的时候不要轻率地践踏它们,曾经围绕着栏杆生长的花儿也是有园丁悉心栽培的啊,尾联的“兰蕙”指的是香草,也比喻贤者,可如今境遇平凡的花卉一起凋零于草莱之中。诗人写落花是有所托,如同韩愈《马说》:“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5]表明了诗人对于贤人志士的没落感到怜惜,对于势利无情者的鄙弃,更是对不能赏识与重用人才者的愤慨与不满。又如《路旁秋柳》:记来时节近清明,弱柳依依覆短亭。今日西风残照里,向人无复旧时青。这首诗题目中的“秋”字使人联想到秋天萧瑟的气氛,“弱柳依依”写出了杨柳的姿态,柔细的柳条在风中飘逸,“覆”字将杨柳动态美展露无疑,而短亭一般是指送别的地方,“柳”又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惜别的情感。如今夕阳西下,落日的光辉照耀着,秋风徐徐,杨柳也逐渐衰落,难以再向人们展示它旧时的青葱,也反映出诗人对杨柳凋零的感叹以及对自身宦途的叹息。在诗人《江头柳》中也写到:“枯荣何太急,万事怕回头。”其中,“枯荣”是指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与失意,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落寞。综上所述,诗人的题画咏物诗用于寄托其思想情感与志向,所描写的事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以诗画自娱,通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对梅花的形态与品格进行描写,寥寥几笔就将梅花形态与神态刻画地真实细腻,表现了他的对梅花高洁傲岸、坚贞不屈的赞叹与喜爱之情。又将落花的凋零与宦途的感悟结合起来,抒发其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此同时,对于山水画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心灵的折射,从中可体会其将淡然洒脱、高洁傲岸的情怀。三、周序鸾诗歌的艺术特色1902年,洪洞刘德恒为《梅花书屋诗钞》作序:“至乾隆末年,有袁枚者,号简斋,以博学高才负重名,年辈又尊,学者靡然奉之,至嘉道间,其风犹盛,流波所极,概作淫哇,举世昏然,莫有知其非者,先生去其时未久,独能刊落浮艳,每于短篇作硬语其近体诸作,绪密而思清,求其风格,盖在坡谷之间,而兼有王孟之长者,可谓豪杰之士,不随俗为俯仰者矣。”[6]袁枚在诗论方面提出了“性灵说”,提倡抒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开创了性灵派。他的诗文对当时文坛的拟古和形式主义文风有极大的冲击,但到了后期,他的诗作辞章华美而内容贫乏,抒发闲情逸致,流连风花雪月,只是士大夫的情致,缺少社会生活内容,也限制了他的成就。刘德恒认为唯独诗人周序鸾能刊落浮艳,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特点。于是后人评价周序鸾的诗集为“东官诗正”之选,现就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一)多作硬语,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无奈周序鸾的诗歌自成一派,不随波逐流,剔除诗句词章华美而内容贫乏的诗句,短篇诗歌作硬语,多用刚劲的语言、生硬的词句入诗,使得诗歌气势雄浑、矫健有力,颇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吸收了苏东坡豪放旷达的风格与黄庭坚的讲究篇章结构、修辞对偶的特点,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无奈与心塞之语。如《诸葛亮》:高卧南阳岂世求,感深鱼水义难休。亦知天意非存汉,惟有臣心欲报刘。两立岂能容国贼,三分无奈限人谋。出师一表先生志,血泪都从字里流。这首诗是诗人缅怀诸葛亮所作,他的忠诚与勇敢值得后人敬仰,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也说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但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举动深深打动了他,因此愿为刘备奔走效劳。首联交代了诸葛亮的出身,刘备重用贤能,爱惜人才,使得诸葛亮深受感动,“感深鱼水义难休”表明君臣之间的情谊也像鱼与水一样不可分离。后来诸葛亮用他的行动报答刘备的恩情,诠释了“惟有臣心欲报刘”,可见其一颗炽热的忠诚之心。而这一句“两立岂能容国贼,三分无奈限人谋。”诗人担任官职时也曾遭人排挤,被人陷害,所以才能写出如此刚劲之语,表达了诗人对祸害国家的乱臣贼子以及陷害贤才的奸佞小人的痛恨、鄙弃之情。最后一句“出师一表先生志,血泪都从字里流”看出诗人对于诸葛亮以表心志的《出师表》赞叹不已,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全诗刊落浮艳,多用实字,增加了诗歌的强硬度,使人读起来慷慨激昂,以此告诫后人要学习诸葛亮的高尚品格。又如《重阳后一日同黄昱齐明府照张荆石茂才迁球黎黼堂广文、朝钖饮于白莲禅院》:昨日闭门作重九,蜗居一室真如门,豪情收敛吟兴孤,一榻维摩病相守,今晨折简来禅关,招邀喜尽同心友,四人五日两追陪(初六日黼堂招饮于此)兰因絮果知非偶,此时此会休相负,如斯欢聚难常有,眼前人现宰官身,河梁计日伤携手(昱齐将官武昌之)我亦风尘牛马走,已甘万事居人后,黄梁未梦本然醒,功名毕竟同蒭狗,人生百年谁不朽,劝君日尽杯中酒,君不见隔墙几树迎风柳,昔日青青今已否,人间何物堪回首。这首诗写到重阳时节诗人与好友共同畅饮于白莲禅院,诗人心情喜悦,慷慨抒发内心所感,“此时此会休相负,如斯欢聚难常有”,正因为相聚不易,实属难得,因此不要辜负相聚的时刻,友人或担任宰相,或远调为官,但诗人却道:“功名毕竟同蒭狗,人生百年谁不朽”,“蒭狗”指古代祭祀用草扎成的狗,比喻卑微无用之物,诗人将功名与之一谈,可见他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情操。而每个人终会走向死亡,功名利禄是否比生命更重要呢?而这一句“我亦风尘牛马走,已甘万事居人后”这皆是诗人经历过宦海深沉所悟出的道理,处于不得志的时候,奔走于路途,饱受身体与相思之苦,最后一句“昔日青青今已否,人间何物堪回首”昔日的杨柳青青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人世间又有什么事物值得回忆啊。全诗的语言刚健有力,表明诗人感慨时过境迁,年华易逝,从一个饱读圣贤书的封建才子转变为不愿奔波于宦途的人,可见他内心的无奈与惆怅之情。又如《流民叹》:流民叹,叹且说。春已遭旱干,秋又遭水决。遭旱只无食,遭水并无室。无食尚有屋可栖,无室只堪行且乞。流民叹,叹更苦。亲老啼饥儿索乳,欲死不忍生无怙,腹馁衣穿风复雨。流民叹,叹谁恤。终日哀号口流血,高楼广厦深难达,鸣呼!高楼广厦深难达。富儿何为借涎沫,游民能得几时活,不见门前昨日叫饥人,今日路头堆白骨。诗中描绘了流民经历着凄惨的状况,春旱秋涝,旱灾田中颗粒无收,而且还遭遇涝灾,连房子、家室都荡然无存。挨饿受冻的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去行乞。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富人养尊处优、锦衣肉食的情景,衬托出流民更为悲惨的命运,再次反映底层百姓生活的无助与绝望。两个阶级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以及富者冷漠不仁的形象。最后一句“不见门前昨日叫饥人,今日路头堆白骨”跟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绝望的,诗中多次提到“流民叹”,诗句中将流民的惨状描绘得触目惊心,反映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体会到诗人对统治者不满、社会分配不公的控诉以及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悲悯,也表现出诗人心系百姓、感时忧民的高尚品格。又如《哭陈明宇》:别日言犹在,归来哭已迟。聪明原损寿,贫病况难医。我亦生如寄,君应死有知。来生休识字,识字命非宜。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陈明宇所作,诗人回想起两人离别之时的话语还留在心头,即便如今归去为其痛哭也为时已晚。这一句“聪明原损寿,贫病况难医”一语道出原来聪明会使人减寿,会使人贫病难医。诗人也如漂泊之舟无所寄托,为此发出“来生休识字,识字命非宜”的感慨,此话出自毕生孜孜以学的封建才子之口,若非他屡遭劫难,尝透凄凉苦楚,是绝对说不出口的,然而就是这样的真心话,才能激起失意者的共鸣,表达了对于封建社会中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与愤懑之情。又如《都门杂感四首》其二:已觉年来志渐灰,此身真合隐嵩莱。有情人世翻多事,无命文章是弃材。酒不消愁聊纵饮,花难称意亦徒开。无端疑谤腾人口,日检《离骚》读数回。这首诗反映诗人当时身处京都时的心境。诗人北上赴京为官,力求造福百姓,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他一身傲气,却因不合群造人诽谤排挤,尝透官场轻纱似的世道。虽然自己满腹经纶,但是写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等于是弃材,举杯消愁依旧难解心中愤懑,盛开的花朵得不到人们的称意也是徒劳,只好读数回《离骚》排解心中的忧愤,寄托屈原高洁的情操,发出“此身真合隐嵩莱”的感叹。又如《都门杂感四首》其四:当来世道薄于纱,三十无成敢自夸。记事只凭诗作史,怀人空有梦还家。肉生髀里英雄老,裘敝箱中岁月赊。毕竟帮园归去好,闭门聊种邵平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起初进去仕途时体会到人世间的兴衰变迁,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三十岁依旧没有作出一番成就可以夸耀自己,只好凭借作诗咏史来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思念远行的人徒有在梦中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随着岁月流逝,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生活,无所作为的英雄也渐渐老去,破旧的皮衣箱;里也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最后一句表达了“毕竟帮园归去好,闭门聊种邵平瓜”的愿望,到底还是归去田园的生活好一些,减少与外界交往,专心种东陵瓜归隐田园罢了。再如《春日书怀》:梅花居里苦吟身,每到花时醉一春。飞燕啼莺忙底事,主人今比去年贫。诗中描写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居住在梅花书屋反思自己,反复吟咏,苦心推敲写下这篇诗作,春天的花开时期最让人陶醉,悠闲看着飞翔的燕子、啼叫的黄莺的我,心想着它们不知道为何事忙个不停,如今的我跟去年相比显得更加絮叨可厌,无所事事。通过了对比的手法表明作者的悠闲,但他的心中仍想为国家为百姓效劳,最后一句表明自己得不到重用有点自嘲的意味。周序鸾诗歌的感情基调一般比较伤感,但是在他的诗歌里面,诗歌的结构讲究对仗,他表达的情感都是直抒胸臆的,没有多余的修饰,让人感觉很真实,体会到他所处的时代下文人的苦闷与哀愁,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开门见山地道出诗歌的主题,通过将情感寄托于事物之中,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二)善于环境描写,诗画结合周序鸾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多将百姓的生活状态、大自然的景物入诗,刻画真实细腻,有时或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与花鸟书画,简练的诗句亦能把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兼有山水田园派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孟浩然诗歌的清新淡雅、自然脱俗的写作风格,其诗句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又如《长沙舟夜》:睡难成眠生难吟,百感无端入夜侵。吹到西风无静树,飞来鸿雁有哀音。荒荒月照孤心炯,滚滚江流去日深。畏向烟波问渔父,古来此地最伤心。这首诗写到诗人乘舟路过长沙时,由于心里百感交集难以入睡,因此为了排遣内心的愁绪而发出吟咏。“吹到西风无静树,飞来鸿雁有哀音”这一句描写了西风萧瑟无不把树枝吹得摇曳起来,鸿雁从远方飞来发出哀鸣的声音,渲染了一种悲凉哀愁的气氛。“荒荒月照孤心炯,滚滚江流去日深”这一句写出,在荒凉之处,那皎洁的月光也无法将诗人的孤单的心带来一丝慰藉,而随着岁月流逝那滚滚的江流不停向前翻腾。诗人不忍在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询问渔夫往事,古往今来路过此地的人或怀古伤今,或感伤别离都会触景伤情。又如《兰溪夜泊》:停桡初卸一帆风,月色微明夜色空。绕郭山沉螺髻绿,满江星乱酒灯红。愁无可奈呼欢伯,歌有谁怜唱恼公。夜半客心凄欲绝,笛声人语搅孤篷。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是诗人夜泊兰溪所作,轻轻停下船桨,卸下远航的风帆,天空被月色照的微亮,周围环绕的山脉是耸起如发髻般的绿色峰峦,满江挂满了如星星般错杂陈列的红色酒灯。如此美好的景象却无奈没有酒的陪伴,又有谁会怜唱一曲排解诗人的忧愁。半夜来临,客人的心情变得伤心欲绝,竹笛声、人语声打扰着孤蓬的寂寥。诗中渲染一种恬静的气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心境。诗人常年游历在外,见识也颇多,但是由于他孑然一身,尽管有美好的景象他也没有心情欣赏,毕竟身为异客,容易触发思乡之情。他通过描写环境的手法,不仅渲染了诗歌意境,而且还衬托出他哀愁孤寂的心情。又如《泊钱塘江》:旧识钱塘路,今来日欲昏。塔孤铃自语,潮落岸流痕。水绿腻山色,栏红滞客魂。春风吹舵尾,花气袭人温。这首诗写的诗人故地重游所见所闻,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温暖优雅的画卷,在黄昏时分,颔联写到钱塘路渐渐变得昏暗起来,微风吹拂传来使摇曳的铃铛发出响声,原来是远处伫立的古塔,他像一个人一样孤单地自言自语。“孤”字把高塔拟人化,同时也有反应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翻滚的浪潮涌向岸边,潮起潮落,浪花在岸边留下了美好的痕迹,给人一种动态美,暗喻在生命的旅途中,奋力争取、向前拼搏的精神,尽管不一定取得成功,但是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证明自己努力过的痕迹。颈联一句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在碧绿的江水映衬之下给青山增添了一丝光泽,而对于远离家乡的异客来说,在朱红色凭栏处远眺自己家乡也难以阻滞他们内心的愁绪。但是那温柔的春风吹拂着舵尾,传来的花香侵袭到人身上性情也变得温和一些。诗人以他细致入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