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_第1页
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_第2页
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_第3页
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_第4页
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11讲美国巴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11讲美国巴西考点导航学习目标1.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及东西差异。2.北美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3.北美和拉丁美洲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4.美国和巴西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分布及特点。1.了解北美、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并掌握美国、巴西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2.能够依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分布、发展的特点及成因。3.会分析美国传统工业分布、发展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4.掌握巴西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特点,理解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美国太平洋中纬度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中纬度大西洋(3)地形与河湖:①地形:②河流:D_____________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③湖泊:冰川作用形成。E___________湖、休伦湖、伊利湖、G安大略湖为美加共有,F____________完全属于美国。西部高山区主要由海岸山、A_________等山脉组成中部平原区以B_______________为主东部山地区主要是低矮的C_____________山脉落基山中央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密西西比河苏必利尔密歇根湖(4)气候:温带大陆性温带大陆性地中海气候2.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①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___________;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___________发达;工业基础雄厚。②农业生产特点:_________、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土壤肥沃农业科技机械化③农业带:(结合下图填写美国农业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B为小麦区,C为_________,D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E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F为_________,G为混合农业区,H为亚热带作物带,I为小麦和林牧业区。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2)工业(读下图,完成下表)工业区形成条件工业部门主要城市东北部地区煤炭和铁矿丰富、航运便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①_________②华盛顿③_________南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石油、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④_________西部地区科技发达、环境质量好航空、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⑤_________⑥_________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旧金山洛杉矶1.地形对北美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地形区地形单元地形特征成因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落基山等平行山脉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山峰、山间盆地和高原两大板块相撞挤压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地形区地形单元地形特征成因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加)、阿巴拉契亚山脉(美)山势低缓外力侵蚀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区北部多湖泊、南部为密西西比平原、西部为大草原南北纵贯、平坦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暖流上空的气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使气温年较差较大2.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附近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②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邻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2)人文条件: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市场广阔;③五大湖水运便利;④发达的科技。[例1]

(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故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C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D项错误。答案:B美国西部与我国西部的比较比较项目相同点不同点美国西部中国西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相近(均主要位于温带)濒临海洋地处内陆地形均以高原、山地为主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山脉东西走向为主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缺失大陆西岸气候类型资源能源(石油、天然气、煤、水能)、有色金属均很丰富缺少稀土、铁等矿产有稀土、铁等矿产比较项目相同点不同点美国西部中国西部开发条件有利能源、有色金属丰富西濒太平洋,海运便利利用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际联系不利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更为脆弱(2017·潍坊高二检测)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2.马更些河(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同一纬度上,西部降水量多,东部降水量少;同一经度上,南部降水量多,北部降水量少,所以总体上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马更些河上游河源地区有3000米以上的高山,且该流域所处纬度高,年降水量基本在400毫米以下,因此该河流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该河流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结冰期长;该河流流域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该河流总体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且结冰期长,所以有明显的凌汛现象。答案:1.C

2.B(2017·山西4月质检)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下图)。读图,完成3、4题。3.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

)A.华盛顿B.路易斯维尔C.迈阿密D.洛杉矶4.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B.冬季气温低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解析:第3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故A正确。第4题,西雅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较少,不利于源于西雅图的园林植物在此生长。答案:3.A

4.C巴西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②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东部,甲_________的西岸。(2)地形大西洋地形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特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3)河流:___________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4)气候①总体特征: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湿热。②分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地区分布___________气候;巴西高原为____________气候;巴西高原南部为_____________气候。亚马孙河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湿润2.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2)城市:①分布: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化水平高。②主要城市:①________________,②圣保罗,③首都巴西利亚。(3)农业:突出的热带农业。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_________、甘蔗、柑橘。(4)现代工业发展较快①特点: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分布:多分布在_________沿海地区。③形成条件:临近铁矿,资源丰富;海上交通便利;靠近伊泰普水电站。东南沿海里约热内卢咖啡东南部(5)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破坏严重。①原因:商业性伐木,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热带迁移农业。②危害:森林遭受破坏、____________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热带雨林水土流失1.亚马孙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的原因(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2)从大气环流看,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3)从地面状况看,亚马孙河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因抬升作用,形成了丰沛的地形雨,同时东岸又有暖流经过,更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4)亚马孙河流域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宽广的部位,这也是该地区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之一。2.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例2]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耕地面积(万公顷)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年份国家20062008201020122014巴西61006500800078009400中国1217812172135391351613859年份国家20062008201020122014巴西1166013800140001630019300中国4980052870546405895060710(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2)据图Ⅱ、图Ⅲ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考查农业发展。由表中耕地面积数据可知,巴西耕地面积小,读图Ⅰ可知,巴西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后备耕地数量大,开发潜力大。由表中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数据计算可知,巴西粮食单产较低,故技术发展潜力大。第(2)题,考查降水。读图可知,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3)题,考查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注意题目要求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回答。有利影响可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回答,不利影响可从扰乱社会治安、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等角度回答。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5.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A.地形低平,排水困难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土质黏重,下渗容易6.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航运业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解析:第5题,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困难;该地区是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冬季降水较少;该地区纬度较低,冬季低温,没有冻土分布;土质黏重不易下渗。第6题,多石滩沼泽,不利于航运业的发展;圣保罗附近,锰和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落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