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_第1页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_第2页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_第3页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_第4页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一、概述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乡土建筑风格和传统建筑文化而著称。乡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乡土建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其独特魅力的同时,实现现代化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现代建筑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各种建筑风格和理念层出不穷。在现代建筑的浪潮中,如何保持和发扬地域特色,使现代建筑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也成为了建筑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成为了两个重要的方向。这不仅是对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城市的对话与融合,更是对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方向的内涵与实践,以期为中国的新建筑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1.简述中国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深深植根于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自古以来,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展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这些建筑大多由当地材料和传统工艺建造而成,不仅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粗犷豪放,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乡土建筑风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土建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使得乡土建筑在形式和功能上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乡土建筑也需要进行改造和更新。这种改造和更新,既要保持乡土建筑的传统特色,又要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此同时,现代建筑在中国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从最初的模仿西方建筑,到后来的自主创新,现代建筑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现代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强,现代建筑也开始寻求与乡土建筑的融合,以实现建筑的地区化和本土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成为了重要的议题。这既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现代建筑理念的拓展和深化。通过对乡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可以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2.强调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重要性在探索中国新建筑的道路上,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是对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的深入思考。乡土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它们是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独特景观,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土建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其传统魅力的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建筑则以其高效、便捷、美观的特点,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其对于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的忽视。许多城市建筑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魅力。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使其既具有现代性,又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挖掘乡土建筑中的传统元素和地域特色,将其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这样的建筑不仅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强调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更是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建筑探索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性的新建筑,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提出文章的主题与目的本文的主题集中在探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以及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建筑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乡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建筑作为时代的产物,也需要融入地区元素,以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乡土建筑的特色,并将现代建筑地区化,成为了中国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二、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乡土建筑面临着消失或被同化的风险。如何在保持乡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其现代化转型,成为了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议题。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完全抛弃,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乡土建筑的现代化,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其原始形态和特色,这包括建筑的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通过使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确保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要注重功能的更新和升级。传统乡土建筑往往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保持建筑外观特色的同时,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例如,增加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等,都是实现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乡土建筑的现代化还需要关注与现代建筑技术的结合。通过引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使乡土建筑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使用需求。例如,运用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技术,可以在保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实现更加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而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则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只有才能够实现乡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推动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的不断前进。1.乡土建筑的特点与价值乡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建筑往往深深植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之中,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乡土建筑在选址、布局、材料选择等方面,都力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工艺与技术的运用:乡土建筑常常采用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如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等,这些材料和工艺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丰富的文化内涵:乡土建筑往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价值:乡土建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价值:许多乡土建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是研究地方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生态价值: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通过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和借鉴,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现代建筑技术与乡土建筑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性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建筑,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2.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在中国的建筑发展历程中,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乡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现代建筑则代表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变迁。如何在保持乡土建筑特色的同时,实现其现代化改造,以及如何将现代建筑元素融入地区特色,成为了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议题。现代化改造乡土建筑的必要性源于多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对于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传统的乡土建筑在这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现代化改造来提升其使用价值和生活品质。现代化改造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通过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可以在保持建筑外观特色的同时,提升其内部设施和功能,使其既能够适应现代生活,又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现代化改造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改造乡土建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现代化改造乡土建筑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更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持建筑的原有特色,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既具有历史韵味,又具有现代气息。3.现代化改造的策略与实践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这一探索道路上,中国的新建筑实践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现代化改造的策略与实践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化改造的首要策略是尊重并保留乡土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这包括对传统建筑元素的保留和再利用,以及对乡土建筑空间布局和构造的深入研究。通过这样的策略,新建筑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具备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在改造实践中,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运用创新的技术和材料,对传统乡土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他们利用现代的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现代化的照明和通风设计,改善了建筑的室内环境同时,还引入了现代智能家居系统,提升了建筑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也是中国新建筑探索的重要方向。在这一方面,建筑师们深入研究各地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成为了地区特色的新标志。现代化改造的策略与实践,以及现代建筑的地区化,都是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实践,我们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乡土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也能够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建筑。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也为全球的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三、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建筑风格的普及使得许多地方的建筑风貌日趋同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如何在保持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价值的同时,融入地方特色,成为建筑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进行堆砌,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将其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性又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差异巨大,这为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例如,江南水乡的轻盈灵动、北方四合院的稳重内敛、西南民居的质朴自然等,都可以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同时,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材料和理念,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使现代建筑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是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将其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我们不仅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也可以为中国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地区化建筑的意义与价值在探索中国新建筑的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是两个不可忽视的议题。这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新篇章。地区化建筑的意义与价值显得尤为突出。地区化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环境、气候等因素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建筑形式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乡土建筑的一种现代诠释,更是对现代建筑单一化、国际化趋势的一种反思。地区化建筑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这些元素是构成地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建筑本身更具特色,还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地区化建筑有利于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地区化建筑通过采用适应当地环境的建筑材料、构造方式等,使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地区化建筑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建筑趋同化的背景下,地区化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和功能上,还体现在建筑材料、技术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地区化建筑有望推动建筑行业走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地区化建筑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对传统乡土建筑的一种现代诠释和传承,更是对现代建筑单一化、国际化趋势的一种反思和挑战。通过不断推动地区化建筑的发展和实践,我们有望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2.地区化建筑的实践案例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地区化建筑的实践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传统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融合,也展示了现代建筑如何融入地方特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区化。位于江南水乡的某度假酒店,便是地区化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设计团队深入挖掘了江南水乡的传统建筑元素,如白墙黛瓦、马头墙、挑檐等,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外观采用了大面积的白色墙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实现了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创新再现。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也充分考虑了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例如,通过设置宽敞的庭院和天井,引入自然光和通风,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功能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空间。该项目还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了太阳能、雨水收集等环保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化建筑实践,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地区化建筑的实践案例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和谐共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地区化建筑将继续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3.地区化建筑的发展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护和传承本土的建筑文化。地区化建筑的发展策略在中国的新建筑探索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地区化建筑的发展应基于对本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中国的乡土建筑是历经千年沉淀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我们应该在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创新。这既包括对建筑形式的提炼和再创造,也包括对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更新和升级。地区化建筑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中国的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巨大,这也决定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的不同。我们应该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建筑。这既有利于节能减排,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地区化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建筑师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地区化建筑的发展建筑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地区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公众也应该增强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推动地区化建筑的发展。地区化建筑的发展是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方向。我们应该在尊重和保护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地区化建筑的发展和创新。这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路在中国的建筑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中国的乡土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而现代建筑则代表着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让两者相融合,既能保持乡土建筑的独特魅力,又能体现现代建筑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当前中国建筑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路,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我们要深入研究乡土建筑的特点和精髓,包括其建筑形式、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等,然后尝试将这些元素以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使其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同时,我们也需要借鉴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如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将其融入到乡土建筑中,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还需要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乡土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我们在进行融合时应该充分尊重这些差异,让建筑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乡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融合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中国建筑的发展。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对乡土建筑的尊重和传承,又要积极引入现代建筑的理念和技术,让两者在融合中相互辉映、共同发展。只有我们才能创造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作品,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1.融合的意义与价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各自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展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与适应而现代建筑则以其前卫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技术,展现了人类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将这两者进行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致敬,更是对文化多样性和建筑艺术发展的积极探索。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意味着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使建筑在保持其地域特色的同时,也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这种融合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它使建筑不仅仅是居住或工作的空间,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人们感知历史、体验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则是一种将全球视野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它强调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的创新设计。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还能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它使建筑成为地区文化的代表,成为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推动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它使建筑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融合也是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体系。2.融合的策略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大背景下,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成为了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议题。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与发展。融合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首先需要对乡土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并保留乡土建筑的传统特征,如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等,以体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仅仅保留传统特征是不够的。现代建筑的需求和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融合过程中,注重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包括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等方面,还包括设计理念、审美取向等方面。通过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可以使乡土建筑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城市的环境和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文明的特点。在融合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在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使建筑能够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融合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还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融合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过程。在融合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以推动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融合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中国新建筑探索道路上的重要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注重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道路,既能够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3.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中国的新建筑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两大主题,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创新与启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地的建筑风格、技术、材料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乡土建筑的独特性和活力,同时又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现代建筑如何在追求国际化、标准化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地方文化,实现地区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还需要面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乡土建筑常常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这种共生关系,防止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现代建筑也需要考虑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目标。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传统乡土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空间布局、材料使用等,从而找到更好的现代化转型路径。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现代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寻找更好的地区化策略,使现代建筑更好地融入地方文化。展望未来,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将在中国的新建筑探索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这两种策略也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能够保持地方特色的新建筑发展道路。五、结论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无疑成为了两个不可忽视的议题。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简单模仿或复制,而是要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和理念,对传统建筑进行创新和提升。这样的现代化,既保留了乡土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和实用性。而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则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它要求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文化等因素,使建筑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地区化,不仅增强了建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为现代建筑注入了更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魅力的新建筑作品,为中国建筑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1.总结文章主要观点与结论在探索中国新建筑的道路上,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一双向融合的过程,并总结其背后的主要观点与结论。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并非简单的技术更新或形式模仿,而是要在保持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与设计理念,提升乡土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这种现代化转型不仅有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则强调建筑设计应尊重并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通过挖掘地方特色元素,创新地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建筑景观,还能增强建筑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的建筑设计应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地方与全球的连接,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富有地域韵味的建筑作品,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文化贡献新的力量。2.强调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重要性与意义在探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时,我们必须着重强调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重要性与意义。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历史与未来之间对话的积极寻求,更是对中国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尊重与回应。乡土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地方特色和乡土智慧。它们以独特的建筑形式、材料选择和空间布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环境适应性。而现代建筑,则以其前卫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的功能布局,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功能、舒适度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将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意味着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这种融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避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地方特色和历史记忆。通过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乡土元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种融合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为建筑师提供更多元化的设计思路和灵感来源。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它有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通过在现代建筑中引入乡土元素,我们可以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乡村生活,增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同时,这种融合也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强调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重要性与意义,不仅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更是为了实现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这种融合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3.对未来中国新建筑的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双向融合中,中国新建筑的发展道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与潜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和谐、创新和可持续的建筑风貌,它们既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未来的中国建筑应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循环的建筑理念应成为主流。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应倾向于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未来的中国建筑应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和文脉传承。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设计师应在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建筑作品。未来的中国建筑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创造出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同时,建筑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例如,通过设计公共空间和社区设施,促进社区的发展和交流通过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区化是中国新建筑发展的两大方向。在未来的探索道路上,我们应秉持创新、绿色、人文的理念,不断推动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参考资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需求也日益提升。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重要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引起人们对现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和支持。近年来,中国的高校建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建筑相关专业,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许多建筑职业学院也应运而生。中国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教育经验。现代建筑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建筑教育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能力。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跨学科的知识融合,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需求。加强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立高校建筑教育联盟,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加强实践环节。鼓励职业学院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锻炼设计施工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展望未来,现代建筑教育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建筑教育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趋势:跨学科融合。未来的建筑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如引入环境科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学科,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绿色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教育的重要方向。学生将被要求掌握绿色建筑设计和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数字技术与智能化。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将在建筑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数字化建筑设计、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等将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强化。未来建筑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和职业学院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挑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我们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现代建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促进现代建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和支持现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中国现代建筑指的中国现代建筑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直至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设计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即着手医治战争创伤和从事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力有限,建筑活动的一般特点是规模小,进展快,造型简洁,很少装饰。某些建筑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想的延续。1951年底,知识界的思想改造运动扩大到建筑界,使国内的建筑创作思想逐渐地同西方现代建筑思潮隔绝。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建立了国营的建筑公司和建筑设计单位。在1952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上提出了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设第三,一般修缮第四;并提出建筑设计的总方针,其主要内容是适用、坚固安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这个时期的建筑活动显示出很大的活力。当时全国注册登记的建筑师不到两百人,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创作思想,设计的建筑大多注重功能,建筑标准切合国情,建筑形象具有现代建筑特征,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效益较好。主要建筑活动分述如下:50年代初期,除了修复民房,建造简易住宅以外,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兴建了少量的工人新村,如上海曹杨新村,建筑布局依水就势,住宅经济实用。新村的规划和住宅设计都具有进步意义,是社会制度变革后的第一批新型居住建筑。鞍山工人住宅区、沈阳铁西工人住宅区等也是这类建筑的实例。在一些城市对道路和给水排水管网进行了整治,改善了市容和生活环境。这批办公用房大多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开间、大进深、平屋顶,外墙多为填充墙,有的开带形窗,很少有装饰性构件,可以看出建筑师熟谙现代建筑的原则。如北京西郊的建筑群、兰州某部队的几幢建筑、济南八一大礼堂、武汉洪山礼堂等。武汉洪山礼堂以方柱支持一个坚实的体量,构成正立面的主体;室内设计于简练中求装饰;室外台阶、花坛与建筑一体处理,形成十分简洁的现代建筑形象。重庆市人民大会堂是本时期少见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集仿。会堂外观雄伟壮丽,但视听等功能欠佳。主要实例有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济南山东机械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武汉医学院医院、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北京和平宾馆等。这些建筑大都讲究功能,造型简洁,并有创新精神。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为教学楼,阶梯教室和一般教室灵活组合,立面处理顺应阶梯教室开阶梯形窗户。北京儿童医院功能布局合理,造型朴实。平屋顶角部略有起翘,栏杆上简约点出中国传统纹样,略带中国传统建筑神韵。山墙错落开窗、烟囱水塔合而为一等,这些处理手法显示了设计思想的进步。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1952年建成,徐尚志设计)平面呈扇形,正立面呈弧形,仅有几根强有力的流线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北京和平宾馆以熟练的艺术手法结合保留院内树木作不对称布局,建筑物底层开过街楼以解决交通问题。外表质朴,仅在平墙面上开洞,把建国初期的客观要求和实际可能处理得十分得体。广州文化公园中的一组建筑也很有特色。为了举办华南土特产展览大会,在战争废墟上建起一组12幢半永久性展览馆,形成一个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场所。个体建筑规模不大,形态各异,适应自然环境,运用地方材料,如森林馆、水产馆(1951年建成,夏昌世设计),反映出清新的现代手法,表现出广州地方特色。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完成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五年内建成了房屋面积266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454万平方米,办公、学校、医疗等建筑4687万平方米。为适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建筑工程部所属的设计院均改为工业建筑设计院。在这个时期,工业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队伍基本形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建筑设计完成了向工业体制的转化,民用建筑设计水平大有提高,设计开始注意功能和经济的关系,并在建筑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当时大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在建筑方面开展了学习苏联的运动,排斥西方的经验,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在城市规划、一般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照抄照搬一些口号,出现形式主义倾向。在人民满怀民族自豪的心情大规模建设国家的时候,中国建筑师努力寻求建筑中民族固有的建筑艺术风格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从不同的途径探索了有不同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建筑。归纳起来,大体有下述四种形式。这类建筑采用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上层加设大屋顶。一般建筑为垂直三段作法(基座、墙身、屋顶),大型建筑为水平五段作法(中段为主体,两旁为两个侧翼和两个连接部分)。屋顶为钢结构或木结构,檐口构件有的用混凝土浇成,并在表面施加彩画。这类建筑在某些特定环境中有一定效果,如北京友谊宾馆,中部为重檐歇山顶,铺绿琉璃瓦,用于迎接外宾是适宜的。北京地安门宿舍(图5,陈登鳌设计)位于北京中轴线两侧,采用大屋顶有重要的城市景观意义。但不问具体条件到处建造,以致在全国出现一个被称为“复古主义”的浪潮,就造成一定浪费和不良影响。这类建筑以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典型建筑形象为特征,如蒙族的蒙古包,回族伊斯兰教的尖圆顶等。实例有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成吉思汗陵、新疆乌鲁木齐的人民剧场等。这类建筑利用地方材料,采取民居风格,创造出质朴无华、令人感到亲切的形象。上海虹口公园鲁迅纪念馆(图6,1956年建成,陈植、汪定曾、张志模设计)和鲁迅墓就是以南方民居的白墙、灰瓦、马头山墙等形象,来表达鲁迅质朴的气质。北京的对外贸易部大楼(图7,1954年建成,徐中设计)则采取了北方民居风格,用普通灰砖、灰瓦、卷棚顶、栏杆等简洁形象来处理大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以现代建筑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适当利用了构件形状和装饰纹样以探索民族形式,在本时期内占有很大比重。北京天文馆是中国演示天象的建筑,以天象厅球顶为中心的建筑处理,简练而富有个性。北京建筑工程部大楼高7层,采用砖混结构,古朴雄伟,简繁得宜。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友谊医院、南京曙光电影院、杭州饭店、兰州饭店、广州华侨大厦等均属这一类型。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建筑界的“大跃进”是以“快速设计”、“快速施工”为核心,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手段的建筑活动。这个时期也进行了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的研究并获得一定成果,有的单位还进行了设计工具的革新,如活版设计、图表设计等。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影响,一些建筑设计和施工缺乏科学精神,工作粗滥,质量普遍下降。尽管如此,经过广大建筑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建筑活动,如国庆工程等仍然取得一些重大进展。北京国庆工程1958年9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北京兴建国庆工程。到1959年10月,全部完成了这些工程,通称为“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钓鱼台)、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完成的“十大建筑”与原计划的项目略有变动,见彩图)。人民大会堂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东立面长336米,大会堂会场宽76米,深60米,三层座席,可容1万人。会堂有声、光、电、空调等现代化的设施。大会堂功能之复杂,结构、安全、电信、机电设备、庭园、道路、市政管线等专业工程质量要求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民族文化宫由科研、礼堂、文娱馆和招侍所四部分组成,中央塔楼地上13层,高60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双重方形攒尖顶,整体色彩明快,造型挺拔,是高层建筑运用民族形式的尝试。北京火车站中央大厅和高架候车厅采用钢筋混凝土扁壳结构,大厅预应力边缘构件35×35米的双曲扁壳。立面是两座高37米的钟塔,在新型结构和民族形式相结合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民族饭店12层,高4米,有1200个床位,是中国一座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与此同时,完成了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工程。改建后的广场宽500米,长1090米,两侧建筑物高30~40米。广场中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94米,碑身为浮山花岗石,顶部为庑殿顶,周围有高2米描写近百年革命史的汉白玉浮雕10块,总长68米。纪念碑于1958年5月1日揭幕。国庆工程是一次创作高潮,代表了当时设计和施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人的伟大信念,对全国的建筑创作有重大影响。其他地区佳作全国各地在“大跃进”期间也完成了一些建筑佳作。上海闵行一条街(图8,1959年建成,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建设,运用了“先成街后成坊”的原则,首先落成沿街建筑,形成完整面貌,广场周围建筑物高低错落、色彩鲜明。上海同济大学学生餐厅(图9,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利用外跨54米、大厅净跨40米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联方网架,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室内天花浑然一体,表现了结构的美。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图10,1960年建成,黄忠恕、秦文娥、吴德基设计)观众厅有三个筒形薄壳,立面五个筒形薄壳,构成全新的影院形象,是满足功能条件下利用新结构、新技术创造出新形式的佳例。“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1959年5~6月,建筑工程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联合召开了“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召开座谈会的起因是:中国建筑在十年中走过了曲折的路,感到有必要就如何对待建筑创作中的建筑艺术问题进行研讨,有必要对北京“国庆工程”的创作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求得统一认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许多著名建筑师在内的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状况,并就涉及建筑艺术的众多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建筑工程部长刘秀峰作了题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总结发言。报告包括“研究建筑问题的几个基本观点”,“建筑的特点及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艺术问题”,“传统与革新、内容与形式问题”,“学习与创造问题”,“对建筑师的几点希望”六个方面。虽然报告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受到在建筑创作中“左顾右盼”、“下笔踌躇、莫知所从”的广大建筑师的欢迎。1960年冬,中国政府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由于建筑任务大大缩减,建筑活动相对较少。中国建筑工作者在政策回顾、重建规章制度、住宅的调查研究、新风格的讨论等学术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一些重要工程也在此期间陆续完成。政策回顾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设计工作的条例》(通称《设计工作八十条》),扭转了“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建筑业的混乱状态。重要工程的完成在此期间陆续完成一些未竣工的工程。北京工人体育馆(图11,1961年建成,熊明、郁彦、虞家锡设计)比赛大厅为圆形,直径110米,采用净跨94米的圆形悬索结构(当时国内最大的)屋顶,创造出明快的体育建筑形象。中国美术馆恰当地运用了传统形式,取得丰富的建筑形象。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办公楼、青岛1号俱乐部(图12,1961年建成,林乐义设计)、上海虹桥机场等,均属本时期完成的重要工程。同时,还完成了武汉的计量中心实验楼等一批科学实验建筑。住宅调查研究城市住宅在50年代末就已经呈现出紧张的势头。各建筑设计单位、学术团体为此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提出许多解决方案。1961年12月中国建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专题讨论了住宅问题并举办展览,但由于条件所限,住宅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农村住宅及其他农村建筑也受到重视,1963年10~11月召开了农村建筑设计工作座谈会。在此期间编成了《农业生产性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关于新风格的讨论及其他学术活动在建筑设计任务锐减的情况下,建筑学术活动相当活跃。除了讨论住宅问题外,还讨论了建筑艺术问题,建筑艺术的创作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习惯的要求,以及内容与形式、传统与革新等问题。这个时期编成了大型建筑设计工具书《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集于1964年1月出版,第二集于1966年出版,第三集于1978年出版,深受建筑工作者的欢迎。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中国的国民经济面临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这年,以“四清”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国展开。同年11月开始了“设计革命运动”。中国的设计体制和工作秩序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亟需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体制和设计思想。但是随着“设计革命运动”的开展,把一个技术改革活动变成了一场政治思想运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建筑领域同样也经受了一场浩劫。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设计力量和大量资料蒙受空前的损失。这种状况直到1978年才开始扭转。就建筑活动而言,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中。从某些局部来看,一些建筑活动在特殊的“小气候”下仍取得了一些成绩,反映了建筑工作者在困难条件下对建筑事业的献身精神。中国承担国外建筑工程建设是从1956年开始的。最早的建筑工程项目是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建造的苏赫巴托工厂、乌兰巴托跨线桥、百货大楼、乔巴山国际宾馆(图13,1960年建成,龚德顺设计)等。后来扩大到越南、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国,至1960年,已经发展到几十个项目。1976年,工程项目增至213个,所在国家48个。会堂、办公楼和体育建筑等高级民用建筑日益增多。影响较大的有阿尔及利亚展览馆,几内亚人民宫(图14,1967年建成,陈登鳌、王荣寿设计),毛里塔尼亚的青年之家、文化之家,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大厦,苏丹友谊厅,扎伊尔人民宫和塞拉利昂体育场,索马里体育场等。这些项目均能结合所在国的自然条件、民族特点、文化背景设计,因而受到欢迎。如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大厦(图15,1973年建成,戴念慈、方伯义、高爽、朱山泉设计,为纪念斯里兰卡已故总理班达拉奈克而建),环境气氛严肃,符合功能要求,达到当代较高的设计水平。从1973年起,中国从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引进一批先进的工业设备,其中包括13套化肥设备,4套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3套电站设备以及武汉钢铁公司7米轧机等大型工业项目。中国建筑设计和施工力量的投入,使这些工程在厂区规划、工厂施工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实例有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生活区(图16,1980年建成,张绍良、费城信、赵德志设计)等。中国现代建筑这时期的对外关系扩大,在北京建造了一批外事用建筑,如16层外交公寓(图17,1984年建成,吴观张、张慧祥、温可润设计)、友谊商店、国际俱乐部等。在使馆区兴建了近百个大使馆,如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图18,1979年建成,孙润生设计)。外交公寓是塔式和板式的体型相结合,是北京第一批较高的建筑。使馆则比较轻巧活泼,有一些表现出派遣国的建筑特色。进入70年代以后,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在南方口岸广州兴建了一批宾馆及其他公共建筑。其中有广州宾馆、白云宾馆、友谊剧院、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东方宾馆、流花宾馆,以及矿泉别墅等。这些建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环境优美,平面灵活,选材恰当,在造型上有所突破。中国现代建筑其他各地建筑师在不利的境况下也创作出一批佳作。如观众厅直径110米的圆形三向钢管球节点网架屋顶的上海体育馆(见彩图),平面为长八角形、造型富于力感的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应用马鞍形悬索结构屋顶的杭州浙江体育馆(图19,1969年建成,浙江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设备完善、有多种功能的首都体育馆,上海漕溪北路的高层住宅,仿古建筑扬州鉴真纪念堂(图20,1973年建成,梁思成方案),韶山毛主席纪念馆等。这些建筑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创新精神。中国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从1976年10月到1978年12月,建筑活动基本上仍然延续前一时期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方法,建成的大型建筑有毛主席纪念堂等。从1979年起,建筑工作者思想上解除了禁锢,建筑学术思想日趋活跃,主要表现是:①对外国建筑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经验进行再认识;②出版一批中国建筑学家和建筑师的学术著作;③广泛开展设计竞赛和专题学术讨论;④政府主管部门提倡繁荣建筑创作,开展评选优秀建筑设计的活动。这些活动活跃了禁锢多年的思想,提高了中国的建筑学术水平。在逐步改善的创作环境里,中国建筑活动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建房的高潮是新时期的一个明显特点。1979~1984年,全国乡村新建住房34亿平方米,超过以往近30年的总和。1984年农村住宅混合结构所占的比重已达5%。一些富裕农民建起“别墅式”、“园林式”和“庄园式”住宅。农民描述乡村住宅的发展过程是:50年代住茅房,60年代盖瓦房,70年代加门廊,80年代盖楼房。农村中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如少年宫、文化中心、集镇影院、新型工厂、体育建筑等不断出现。有关部门在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农村建房的方针:“全面规划,正确领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城市住宅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每年建造的城市住宅面积减少到1000万平方米。1978年住宅竣工面积为3752万平方米,1980年增至1亿平方米,1984年又增至123万平方米。1979~1984年,全国城镇共建成住宅67212万平方米,占1950~1984年35年建成住宅总面积为120380万平方米的8%,做到了新帐不再欠,旧帐逐步还。1978年人均住宅面积为6平方米,1984年增加至77平方米。住宅设计水平稳步提高,首先表现在居住环境设计方面:重视道路、绿地、休息园地、小品等建设。住宅的室内设计包括平面布局、设备条件均有改善。住宅形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70年代起,高层住宅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从1979年起,住宅建设量激增,大城市用地更趋紧张,高层住宅在住宅中所占的比例上升。1982~1984年北京、上海每年都有数百栋高层住宅落成。广东深圳新建的多为综合性的高层楼房,下部作为商业、服务业用房,上部作为住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来华访问、旅游、观光的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出现了兴建旅馆的高潮。许多旅馆是外资或中外合资兴办的,因此有全部为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也有中外合作设计的,这就出现了一个中外不同思想和手法进行交流、比较、融合的局面。外国设计的旅馆有北京香山饭店(图21,1982年建成,贝聿铭设计)等。香山饭店的设计者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现代化建筑的融合上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途径。中国建筑师设计的高档旅馆也纷纷建成。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龙柏饭店、上海宾馆等是这类项目的优秀代表。白天鹅宾馆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流行的四季厅,组织了“故乡水”室内水景,把岭南园林手法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充溢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氛。上海龙柏饭店建筑造型有所创新,同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上海宾馆(图22,1983年建成,汪定曾等设计)在提高平面的使用效率方面作出了努力,室内设计表现出高雅的传统文化格调。中国现代建筑旅馆的设计成为新时期建筑的突破口。中国建筑师从实际中看到了国外的设计、技术、设备、材料和科学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对比和冲突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在结合国情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城市用地的紧张,建筑技术的发展,使80年代出现了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个营造高层建筑的热潮。高层办公楼主要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经济特区,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国际大厦、上海联谊大厦(图23,1985年建成,张乾源设计)、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其他地方也兴建了一些多层办公楼,如兰州省级机关统建一号楼等。高层建筑可以节约用地,但设备不完善会带来一系列使用问题。有人担心高层建筑对市政管理和文化名城建筑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1980年起,中国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推行承包责任制,克服了过去着重政治影响不算经济帐的作法。本时期内完成的项目多系高级公共建筑和体育设施以及加工工厂等。塞拉利昂警察总局办公楼(图24,1983年建成,罗仁熊、王天锡设计)具有湿热地区建筑的特征,被命名为“友谊大楼”;喀麦隆文化宫结合山丘,形成不对称自由格局,并利用当地材料做室内装修。贝宁友谊体育场(图25,1982年建成,方鉴泉、倪天增、秦志欣设计)、毛里塔尼亚国家体育场、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体育综合设施等,是本时期的佳作。在1984年全国优秀建筑设计评选中有许多项目因采用先进技术或在某项设计之中达到较高技术水平而得奖。例如,上海电影技术厂录音楼是对声学要求较高的建筑;湖北省计量局二期工程包括大吨位计量精密天平、同位素放射性计量等测试内容,是一项高精度计量工程;巴基斯坦体育馆采用四支点、6×6米大型网架同步顶升;上海色织四厂布机车间采用6层20米双跨预应力结构。1980年开发的深圳经济特区,在5年内,城市开发建设区已达6平方公里,至1985年底,投资总额64亿元,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927万平方米,人口达47万,工商企业由200家发展为7000多家。平地拔起一座现代化城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高5米,地上50层,主楼顶有380个座位的旋转餐厅,屋顶有直径26米的直升飞机停机坪。至1985年底已建成居住区10个,大型旅游度假中心三座,以及大批公共建筑,如南海酒店(图26,1985年建成,陈世民设计)、东湖宾馆、雅园宾馆等。中国现代建筑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市区94%民用建筑被震毁,90%工业建筑被破坏。经过1978年的准备,1979年开始了恢复建设。到1986年,一座崭新的唐山市在废墟上崛起。重建的唐山,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图27,唐山百货大楼,石学海、于家峰、陈贵祥设计)、仓库布局合理,住宅小区环境优美,生活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市区道路路面拓宽、取直,由主次干道50多条组成的道路体系,全长150多公里。到1986年6月,重建唐山共投资51亿元,已完成总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122万平方米。在唐山恢复建设中,对建筑设计的防震技术作了多方面的探讨,给全国的防震工作提供了经验,也为全世界地震区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的古建筑保护和修建在5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维修了北京故宫、西藏罗布林卡、沈阳故宫等,加固了河北赵州桥。“文化大革命”时期,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进入新时期以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文物古迹和古建筑。许多地方结合文化遗迹,恢复建立了一些仿古建筑,或复建一些著名的街巷。如西安青龙寺、四川江油县太白堂、北京古观象台和武汉黄鹤楼等。北京琉璃厂和天津古文化街(图28,1985年建成,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则是成街修复和新建仿古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