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测试-1第09章-压强_第1页
章节测试-1第09章-压强_第2页
章节测试-1第09章-压强_第3页
章节测试-1第09章-压强_第4页
章节测试-1第09章-压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V4.0云讲义打造高效课堂 压强压强 PIV4.0云讲义打造高效课堂初中物理专属讲义.学生版第14页,共14页记轨迹/查报告尽在云端初中物理专属讲义.学生版第1页,共15页记轨迹/查报告尽在云端压强压强重点重点1.固体压强公式及其计算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计算3.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综合4.大气压强例题精讲例题精讲压力1、水平地面上有一箱子,某人用力向上提,结果没有提起来,则此人向上提箱子时()A.箱对地面的压力减小B.箱对地面的压力增大C.人对地面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压力减小2、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的高度之比是,密度之比是,底面积之比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__。压强3、(2015初二下期末西城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图4甲乙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4、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重锤、小桌、泡沫塑料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表现出来的;(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大小有关;(3)乙、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大小有关;(4)小明将小桌和重锤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种情况,丙图中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强(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丁图中木板受到的压强.5、(2015中考石景山二模)小明在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当________不变时,压强p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式:p=________。FF/N102030405060S/m20.20.20.20.20.20.2P/Pa50100150200250300固体压强的计算6、小明双脚底面积为6×10-2m2,他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则小明的质量是_____kg.g=10N/kg.7、如图所示是小光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2015初二上期末通州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是:Δp甲________Δ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015初二下期末海淀区)如图4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1、F2,压强p1、p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112图4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10、如图4,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沿虚线以四种方式被切割后,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分别为、、、。若砖未切割前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切割后剩佘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改变的是()A.中间切割并拿走高圆柱体A.中间切割并拿走高圆柱体B.竖直切割并拿走左半部分C.水平切割并拿走上半部分D.斜线切割并拿走右半部分图4A.A图B.B图C.C图D.D图11、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AAB怎样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12、(2015中考密云一模)图7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13、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它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液体压强的特点14、(2015中考西城二模)小亮学习液体压强后(1)他在实验室利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前他将U形管两液面调到相平,当他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水中,发现U形管两液面没有出现高度差,如图16所示。请你判断,器材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图16图17AB(2)放学后,小亮在家利用一根胶皮管给鱼缸换水,如图17所示。他先将管中灌满水,然后将出水口B放低,水从鱼缸内自动由B口流出。小亮思考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出水口B处的压强_______进水口A处的压强,水才会流出。15、(2015初二下期末海淀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若用手按压图22(a)所示探头上的橡皮膜,U型管两边液面将(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实验中,将探头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位置时,实验现象如图22(b)、(c)所示,结果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a)(b)(c)盐水盐水图22液体压强的大小16、(2015中考密云一模)“蛟龙号”潜艇下潜到海面下7000m深时,该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Pa。(海水密度按1.0×103kg/m3,g取10N/kg)。17、如图所示,两只相同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时,两管内液面等高,则________(填“甲”或“乙”)管中液体对管底产生的压强较大。18、(2015西城•一模)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当壶中的水静止时,壶身和壶嘴中的水面.19、(2015初二下期末西城区)如图25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0.5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在水壶内装入重15N的水后,水的深度为0.12m。g取10N/kg,求:图图25(1)水对壶底的压强;(2)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0、(2015平谷•一模)如图所示,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只圆筒形容器A和B,容器的底面积SA﹦2SB.在A、B两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已知液体对两容器底产生的压强相等.则关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和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不计圆筒形容器的质量),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2ρ乙pA=2pBB.ρ甲=2ρ乙pA=pBC.ρ甲=ρ乙pA=pBD.ρ甲=ρ乙pA=2pB21、如图11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__________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ρ酒精=0.8×103kg/m3)大气压强的存在22、(2015中考顺义二模)如图26所示,小英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小英认为这是由于瓶中空气受热后,有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请你用小英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英的观点是错误的。请写出实验过程及结论图图2623、(2015初二下期末西城区)图3所示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图图3硬纸片可以托住玻璃杯中的水不流出C管中的水使管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D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ABA.A图B.B图C.C图D.D图大气压强的应用24、(2015初二下期末西城区)小亮想打开一个铁皮盖的玻璃瓶水果罐头,但怎么也拧不动瓶盖。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缘轻轻撬了两下,然后一拧就把瓶盖打开了。用螺丝刀撬瓶盖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了瓶盖的直径 B.减小了瓶内气体的压力C.增大了瓶内气体的压强D.减小了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25、(2015通州•一模)如表所示是在某区域利用气压计测量得到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将海平面的高度记为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 .h/mh/m0100200300400500p/pa1×1050.99×1050.98×1050.97×1050.96×1050.95×105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26、(2015中考西城二模)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图7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v图7A.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具有惯性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27、(2015中考朝阳二模)海上航行的舰队通常采用如图6所示的“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是由于并排前行时,两舰艇间的水流速大,使其间的压强____________外侧压强,这两舰艇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2015初二下期末海淀区)小云将两瓶相同的矿泉水如图18放置,由此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图18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则()A.B.C.D.3、(2015初二上学期期末密云县)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的底面积为0.5m2,容积为0.4m3。在这个容器内装满了密度为0.8103kg/m3的油,g取10N/kg。求:(1)容器内油的质量;(2)油对容器底的压强。4、(2015西城•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喝酸奶的吸管一端做成尖形A.喝酸奶的吸管一端做成尖形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C.在雪地上滑雪要穿上滑雪板D.图钉的尖做得很尖锐A.A图B.B图C.C图D.D图5、(2015中考东城二模)龙潭湖水面下5m处的鱼所受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Pa。(g取10N/kg)6、(2015中考门头沟二模)如图6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甲乙两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7、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根据________知识,可用图(a)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在图(b)中,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________;在图(c)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________原理。8、(2015初二下期末西城区)高铁站台离边缘1m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旅客应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候车。其原因是列车急速驶入车站时,列车旁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若旅客距列车太近,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9、(2015•北京)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41题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4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2015中考东城二模)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芳做了如图16所示的三个实验。(1)由实验和实验(选填“甲”、“乙”或“丙”)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2)由实验和实验(选填“甲”、“乙”或“丙”)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2、(2015海淀•一模)小夏同学向上提静止在桌面上的金属板,并用传感器测量拉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强,收集到以下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