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1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2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3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4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济南的冬天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积累文中优美语

句。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课文精

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思想政治目标情感目标,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重点)

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

北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

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

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一一分一一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

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

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阳光、山、雪、水。

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

明确: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山;第六自

然段写水。

4.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

点?

明确: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

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

亮。

5.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明确:(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

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

障。

目标导学二:体会写景技巧

1.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天

气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

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

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

地”。

2.第四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

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

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

3.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

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

机。

(3)拟人修辞: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

出来了”,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

目标导学三:体会拟人、比喻修辞的妙处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

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

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

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明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

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

明确:”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

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

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

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

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

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目标导学四:体会情感之美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

怎样表达出来的?

探究一: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

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面还有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

“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探究二: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

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总结,比喻拟人修辞的作用。结课。

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名称《济南的冬天》

难点名称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从知识角度

体味“济南的冬天”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文章,能整体感

分析为什么

知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

难点分难

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

这篇文章中,对于南方的学生很难理解没有雪下的季节,所以

分析为什么

很难理解济南的冬天的景像。

难点教学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方法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能在阅读中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

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领略冬日的景色。(课件屏示济南

导入

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屏示)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学习更有效)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课件屏示)

知识讲解1.学生看课文解释①后师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

(难点突剧《茶馆》等。

破)2.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

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季节。

(补充文学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美好感知一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2-1同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

2-2投影明确:(还有不懂的字词课后查找工具书)

(1)注音:(课件屏示)

济南(ji)镶(xidng)水藻(zdo)贮蓄(zh€i)

发髻(ji)澄清(ch6ng)着落(zhuo)看护(kdn)

(2)释义:

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落实双基,夯实基础)

3.默读课文,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

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和北平、

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通过济南的山与水呈现这一特点。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

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师生互动,展开探究)

随机板书:

无风声

温Lil

无重雾

晴水

无毒日

4.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也就是说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济南的几幅美景,你能用五字短语给每

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

(1)

(2)

(3)

(4)

4-1生独立思考后,二人小组交流、讨论。

4—2生发言展示。

4-3师明确并板书:(课件屏示)

小山摇篮图

薄雪覆盖图

城外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

五、美好研读一一研习精彩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读第四自然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课件屏示)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⑤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

【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

1—1生独立思考后,四一六人小组交流、讨论。

1-2生全班交流展示。

1—3师投影明确:

①最妙是下点雪呀。

②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

其所。

④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⑤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将修辞这

一知识点随课文教学加以强调)

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

“最、呀、就、吧、太”等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课件屏示)

(加强朗读指导)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一一雪霁初晴图。下面

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课件屏示)

(培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这里老师把其它写山景和水色的

段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课件屏示)

(放手自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六、美好作业(课件屏示)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课件屏示)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之美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屏示)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学习更有效)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课件屏示)

1.学生看课文解释①后师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话剧《茶馆》等。

2.解题

课堂练习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

(难点巩

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季节。

固)

(补充文学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美好感知一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2-1同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

2-2投影明确:(还有不懂的字词课后查找工具书)

(1)注音:(课件屏示)

济南(ji)镶(xiang)水藻(zSo)贮蓄(zhu)

发髻(ji)澄清(cheng)着落(zhuo)看护(kan)

(2)释义:

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落实双基,夯实基础)

3.默读课文,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

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和北平、

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通过济南的山与水呈现这一特点。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

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师生互动,展开探究)

随机板书:

无风声

温山

无重雾

晴水

无毒日

4.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

受?也就是说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济南的几幅美景,你能用五字短语给

每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

(1)

(2)

(3)

(4)

4-1生独立思考后,二人小组交流、讨论。

4-2生发言展示。

4-3师明确并板书:(课件屏示)

小山摇篮图

薄雪覆盖图

城外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

五、美好研读一一研习精彩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读第四自然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课件屏示)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⑤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

【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

1—1生独立思考后,四一六人小组交流、讨论。

1-2生全班交流展示。

1—3师投影明确:

①最妙是下点雪呀。

②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

得其所。

④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⑤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将修辞

这一知识点随课文教学加以强调)

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

“最、呀、就、吧、太”等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课件屏示)

(加强朗读指导)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一一雪霁初晴图。下面

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课件屏示)

(培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这里老师把其它写山景和水色的段

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课件屏示)

(放手自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六、美好作业(课件屏示)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课件屏示)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小结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之美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美好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一、美好开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

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领略冬日的景色。

(课件屏示济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屏示)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4.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学习更有效)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课件屏示)

1.学生看课文解释①后师补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

祥子》,话剧《茶馆》等。

2.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

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季节。

(补充文学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美好感知一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2-1同桌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

2-2投影明确:(还有不懂的字词课后查找工具书)

(1)注音:(课件屏示)

济南(ji)镶(xiGng)水藻(zdo)贮蓄(zh£i)

发髻(ji)澄清(chCng)着落(zhuo)看护(kdn)

(2)释义:

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落实双基,夯实基础)

3.默读课文,学生边读边圈点,感受课文:作者所写的济南的

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阅读第一段,找出特点及方法:“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

“和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通过济南的山与水呈

现这一特点。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师生互动,展开探究)

随机板书:

无风声

温山

无重雾

晴水

无毒日

4.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感受?也就是说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济南的几幅美景,你能

用五字短语给每一幅图拟一个名称吗?

(1)

(2)

(3)

(4)

4-1生独立思考后,二人小组交流、讨论。

4-2生发言展示。

4-3师明确并板书:(课件屏示)

小山摇篮图

薄雪覆盖图

城外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

五、美好研读一一研习精彩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读第四自然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

进行答题:(课件屏示)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

景物是:()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⑤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

【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

1—1生独立思考后,四一六人小组交流、讨论。

1-2生全班交流展示。

1—3师投影明确:

①最妙是下点雪呀。

②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

几个字各得其所。

④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⑤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

将修辞这一知识点随课文教学加以强调)

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

句,其中:“最、呀、就、吧、太”等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课

件屏示)

(加强朗读指导)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一一雪霁初晴

图。下面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课件屏示)

(培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

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这里老师把其它

写山景和水色的段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课件

屏示)

(放手自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六、美好作业(课件屏示)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课件屏示)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之美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第二课时

美好目标

1.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2.能在阅读中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3.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2.能在阅读中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3.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美好回顾(课件展示)

1.抽查2-3名学生背诵第四自然段。

2.全班齐背第四自然段。

3.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例:(师点拨、明确)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

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

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

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由于对济南,对娇弱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

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既是

思索,又是猜测,还同时是与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

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巩固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优美语句,提高对

于祖国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美好研读一一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

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状情、传达情韵的。(课件展示)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

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

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

(投影显示)如:

(1)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

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

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

和。

(2)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

色。

(3)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