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西汉(前202年—9年)1、建立: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材料一: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材料二: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无为》材料三:文帝曾经想作一露台,召工匠计之,置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他常衣绨衣,还令他的夫人穿衣不得拖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淳朴。材料四: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户,小者不过五六百户。”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统治者的政策?一、西汉(前202年—9年)

1.建立:2.文景之治3.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

地方:郡国并行

刘邦:分封异姓王同姓王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直接原因:景帝削藩根本原因:高祖分封同姓王4、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丞相权重,威胁皇权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学家。

政治强化①颁行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设立中朝,削弱外朝(中朝外朝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确立察举、征辟制,选拔官吏——构建官僚体系;④设置十三州刺史,监察百官与豪强——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的不法行为。⑥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4、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设立中朝(内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经济垄断①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生产与销售;③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增加税收;④抑制工商业者,增收财产税。算缗告缗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董仲舒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五经博士、设太学,确立儒学正统思想。开疆拓土①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②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④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⑤加强对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2)积极开拓疆域张骞凿空之旅,开辟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5、西汉的衰落:(汉昭帝——王莽篡汉)

1、衰落的表现:外戚干政,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沦为奴婢,社会动荡2、西汉灭亡: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1、“光武中兴”措施(1)政治上:①设置尚书台,严格控制外戚干政,加强中央集权;②裁并机构及官吏,节省财政支出;③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2)经济上:①轻徭薄赋;②清查垦田、人口;③下诏释放奴隶。(3)思想上:

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二、东汉(25年—220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2)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3)外戚宦官各谋私利,相互争斗,致使东汉后期政治外戚干政贪污腐败(4)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贵族、朝官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党锢之祸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党锢之祸是166年三公向皇帝进谏,遭受到宦官的报复。涉及其中的官员皆被贬黜。第二次党锢之祸是168年宦官对当时党人残余力量的报复,党人遭到大幅度打击,被牵连灭门者不计其数。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1)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3)起义军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4)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3、黄巾起义三、两汉的文化2、文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汉赋: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特点。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1、史学3、科技:《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1)医学《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2)数学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为中西文化传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造纸术(东汉)张衡浑象仪地动仪1、水运浑象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