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_第1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_第2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_第3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_第4页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一、背景与意义1.历史背景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在各种尝试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伟大的历史斗争。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这一事件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亚洲和非洲正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二、新中国成立的过程1.党的领导和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经过长期的斗争,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核心。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2.解放战争解放战争(1946-1949)是新中国成立的关键环节。在这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最终实现了全国的解放。3.筹备建政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明确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政策。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1.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农村合作化、国有企业的建立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取得了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等重大科技成就。同时,我国还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3.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四、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政治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经济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文化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国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化。五、结论新中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例题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解题方法: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掌握新中国成立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如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等。例题2: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解题方法: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如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等。注意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初期。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例题3: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解题方法: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掌握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题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注意政治制度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分析政治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例题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策,如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等。注意经济政策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分析经济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例题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政策,如文艺复兴、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多样性等。注意文化政策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分析文化政策变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例题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如“一边倒”方针、改革开放后的对外开放等。注意外交政策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分析外交政策变化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例题8: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等。注意科技成就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分析科技成就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例题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族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等。注意民族政策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分析民族政策变化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例题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方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政策,如普及教育、高等教育扩招等。注意教育政策变化的时间节点,如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分析教育政策变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上面所述例题和解题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还需结合教材、资料和课堂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由于高考历史题目范围广泛,涉及诸多经典习题和练习,在这里我仅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请注意,这些题目可能并非实际高考题目,而是模拟题或练习题。例题1:选择题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B.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C.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正确答案为ABC。A选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B选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农村合作化、国有企业的建立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C选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并未立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例题2:简答题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和耕者有其田。工商业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工商业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农村合作化: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农村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国有企业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有企业,实现了国家对重要产业的控制。例题3:论述题论述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意义如下: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成功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7年,中国又成功进行了氢弹爆炸试验。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一成就使中国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