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_第1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_第2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_第3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_第4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语文预测卷PAGE1江苏省2018年高考冲刺预测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_______,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_______;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_________,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A.惟妙惟肖别有风味口传心授B.有声有色别有洞天口口相传C.有声有色别有风味口口相传D.惟妙惟肖别有洞天口传心授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3分)A.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阔步挺进。B.“钢铁企业职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随着供求关系改善,今年钢铁行业价格恢复上涨,吃了多年苦头的钢铁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C.曾经,一个电饭煲居然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而今,通过创新补齐质量短板,国货当自强,正努力成为世界精品的代名词。D.从“扫一扫”支付到“刷刷脸”买单,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让外国人羡慕的新业态在大城小镇风起云涌,延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3.下列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组是(3分)A.一生愁绪锁念国念乡念亲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B.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C.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D.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满是国恨离愁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文艺评论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立的视角、深厚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解读文艺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现在起,文艺评论应进一步加强与网络文化融合,进一步加强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为创造健康的文化生态助力。并以其评价机制和引导力量建构社会价值观进而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启迪艺术家,引导受众当前,我国的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挖掘作品中适宜传播的重要元素潜移默化地提升社会公众的审美品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不明显A.B.C.D.5.下列公益广告词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纸上得来终觉浅,就业尤需多实践。B.愿得此身长报国,不挤高考独木桥。C.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偏爱做工匠。D.肩扛扳手开口笑,平凡人生亦自豪。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冯大夫传【明】焦竑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休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情窳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品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今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仪仅六十而卒,惜哉!(选自《澹园集》,有删改)【注】胶庠:这里指学校。窳(y);懒。惰窳:懒情。墩台:这里指报警台。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雅知自重雅:高尚B.束休问馈却不纳纳:接受C.大夫力也力:功劳D.逋赋日完逋:拖欠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做“弱冠”。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礼闱还可指尚书省。C.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D.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4分)(2)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4分)助。”因此,对于创新的集中计划与指导,恰恰违背了创新活动的本质。创新的最有效方法,是把更多的自由留给个人,由“自生自发秩序”去决定谁的成果能推动社会进步。国家操控创新活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规定的目标过于确定化。近年来,种种所谓“创新计划”,都有极为具体的目标,并有对成果的明确要求和完成期限。在这种指挥棒的带动下,研究人员所从事的活动,也失去了创新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而是全力集中于发表论文这一极为明确的目标了。往往是被冠以“创新”美名的低水平的“成果”自然遍地开花,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其造成的损失也更不易被觉察。中国历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这使我们办成了不少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无法办到的事。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可能是以丧失更有创新性的成果为代价的。科研人员只能根据国家的需要来从事研究,而国家集中控制下的研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只能着眼于那些目标明确的、已知的项目,模仿和赶超,而离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有很大距离。在现在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超越而不仅仅是模仿,这就需要一种更加灵活、更能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了。当然,崇尚个人自主并不是排斥合作,反对组织。其实真正有效的组织,是建立在人类自愿结合基础之上的。而国家由于具有强大的权力,在干预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对个人的强制,从而扼杀创新的机会。以创新之名压制创新,创新的悖论并不是血雨腥风的,但造成的损失也许更为严重,而且这种损失是隐蔽的,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了。近来,有些学者把创新能力视为一种软实力,这是很贴切的。因为这个“软”字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创新的关键:创新能力的进步,依靠的不是“硬”性的措施和命令,而是要有赖于有利创新的“软”环境的建立。无疑,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选自《读书》,有删改)17.概括“创新”悖论的具体表现。(6分)18.从本文看,应该如何创新?(6分)19.有学者视创新为一种“软实力”,你如何理解“软实力”的含义?(6分)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羁绊。摆脱羁绊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成功摆脱羁绊,心灵会得纯净,思想会变得成熟。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卷一(江苏卷)语文(附加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选自清刘大櫆《论文偶记》,有删改)2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4处)。(4分)22.曹子桓是_________。他关于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2分)23.根据本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大櫆的创作观点。(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上方谷造了木牛流马运送粮草,而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司马懿被烧伤。B.《家》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高老太爷专横冷酷;觉新逆来顺受,委曲求;觉明温和稳健;觉慧幼稚叛逆;梅芬悒郁,瑞珏贤慧,鸣风善良却柔中有刚。C.《茶馆》通过反映北京的裕泰茶馆在掌柜王利发的谨慎经营下,依然无法摆脱被查封的命运,揭露了清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统时期的黑暗现实。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当然,他也有人性复苏的一面,比如对妻子的感情也有真挚的一面。E.《老人与海》中,老人所用的钓索有大铅笔那么粗,一端给缠在一根青皮钓竿上,每根钓索有两个四十英寻长的卷儿,正是靠这样的钓索才能捕到大马林鱼。25.简答题(10分)(1)在世人眼中,贾宝玉是个“废物”,请说说这一看法在《红楼梦》中有何根据。(5分)(2)《故乡》中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文中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用作简要分析。(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鉴赏是鉴赏者对作品的一种欣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个体往往会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来弥补作品的空白,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鉴赏总是要求对象中有可以赏玩、可以引发某种人生感想而带来一定愉悦的东西,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有些东西恐怕是难以鉴赏的,譬如“文化大革命”中住牛棚的人们经常须写的检讨或思想汇报之类。相反,有些文章虽然年代相隔久远,却能够被理解和鉴赏,譬如《孟子》中描写的齐人,在外乞讨,回到家谎称与富贵者同餐,且做出一副了不起的派头傲视自己的妻安。读者从对其卑琐可笑的行止的讥刺中可体会到对人的尊严的赞美,倘若联想到现实环境中某个整日夸耀自己曾同阔人吃过一顿饭或同大人物握过一次手的角色,不免会心一笑。古人的文字展开了一个空间,阅读与鉴贯,既是对这一空间中所蕴涵的精神内容的体会,也是人作为自由的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的验证。而且,由于历史不可重复,某些具有特定时代特征的审美形式、审美经验只能从前代遗籍中获得。在排列于时间流程上的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篇中,我们又看到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及具体个人遭遇下的生活情景与人生向往,以及由此所生发出来的喜怒哀乐、恩仇好恶。26.结合文意理解画线句中“自我享受”的内涵。(3分)27.为什么要阅读与鉴赏古文?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6分)28.第二段中举“检讨或思想汇报”和“齐人有一妻一妾”两例有什么作用?(6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卷(江苏卷)语文I参考答案(一~六)(共12页)(一)1.A(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2.D(“风起云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3.DC“儿页”与“满是”对仗不工整)4.B(语段先阐述文艺评论的特点和作用,然后阐述现在的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文艺评论提出要求。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填写前面四空,考生需理清前面四空内容的逻辑关系,涉及作品,填入第一空恰当;涉及审美品位,应排在的前面,且紧承,填入第二空恰当;涉及社会价值观,应填入第三空;紧承谈社会教育功能,应填入第四空。根据时间词的提示,应排在前面,填入第五空。故答案选B项)5.C(漫画的寓意是技工缺口大,建议年轻人就业选择技工。A.漫画没有强调“实践”。B.漫画中没有与“高考”相关的语境。D.“平凡人生”与漫画语境不符。若由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人生并不平凡)6.A(雅:向来)7.C(“七品”改为“九品”)8.(1)从此,电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非以前能比,(“自是”“项背相望”“曩时”各1分,句意1分)(2)只是因为办事冒犯了元宰,御史迎合元宰的心意,进言中伤他。(“忤”“希”“中”各1分,句意1分)9.待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每点2分)10.羁旅愁思,飘泊无定(辗转流徙、沦落天)怀才不遇、孤寂寥落:忧国忧民、沉郁悲愤。(5分)11.第二联运用拟人、情景交融手法,(2分)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渲染一种十分悲凉冷清的气飘。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若岸花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4分)12.(1)枯松倒挂倚绝壁(2)来吾道夫先路(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雕玉砌应犹在(5)会当凌绝顶(6)一尊还酹江月(7)古道西风瘦马(8)偏信则暗13.“父亲”耳聋后,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不再和“母亲”争吵,性格也温和了许多,“母亲”在“父亲”耳聋后“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对“父亲”言听计从,关心礼让,“我们”在“父亲”耳聋后对“父亲”关照和体贴。(每点2分)14.小说第二段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耳聋程度之产重,(1分)丰富了人物的形象,(1分)营造了浓重的悲凉感,(1分)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张本。(1分)15.“父亲”耳聋,“我”说什么都是徒劳,所以“我”什么都不用说。“父亲”不想让“我们”挂念,无论“我”回答什么他都是那句话,所以“我”什么都不用说,对父母的理解与歉疚,什么都说不出。(答对两点即可)16.结构方面:“父亲的电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父亲的电话”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完整,(2分)人物形象方面:三次电话“父亲”几乎在重复着同一句话:“你娘好者理,我也好着哩,放心吧,”质朴的话里既写出“父亲”的坚强乐观,更突出他对儿女的挚爱、宽慰和体谅,(2分)主旨方面:以“父亲的电话”为题,既是对父爱的讴歌礼赞,同时也告诉离家在外的儿女应回馈父母,多关注父母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使他们老有所依。(2分)17.神提倡创新,越扼杀创新:政府的集中控制压制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2分)以创新之名压制创新:国家强制干预创新,扼杀创新的机会圆丧失更有创新性的成果:(2分)创新的异化:创新目标过于确定化导致创新活动简单功利化。(2分)18.尊重创新的规律,个人自由地开展创新活动,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组织、团队合作创新。不仅模仿还要超越,国家要提供灵活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每点2分)19.创新能力是一种“软实力”,体现在创新者通过有创意的思想、方法、技能等创新成果来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进步,显示一种独特的实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依靠“硬”性措施,而要依靠利于创新的“软”环境。20.【写作提示】材料指出了摆脱羁绊需要哪些条件和成功摆脱羁绊的积极影响。人生路上的羁绊有很多,如名利、过去、他人的看法等。考生可以选择一种羁绊,围绕这种羁绊写作,阐明怎样摆脱这种羁绊和摆脱这种羁绊的积极影响。考生也可以结合具体事例,笼统地谈摆脱羁绊需要哪些条件和成功摆脱羁纬的积极影响。参照201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冯大夫名友,字益卿,是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二十岁时进入学校学习,每次考试总能超过同辈人,嘉靖甲午年,通过了乡试。后来多次参加会试,考不中,他叹息说:“母亲老了,与其等母亲去世后杀牛祭奠,不如趁她尚健在杀鸡孝敬她,怎么能说委层我自己呢!”于是担任屯留学谕。屯留远在山中,人们不知道学习,大夫每天为学生讲授经义和写文幸的方法,对馈赠的礼物拒不接受。一时间,学生们俯首听命,没有敢喧哗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