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_第1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_第2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_第3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_第4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之窗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并相互论战,社会上产生了儒、法、道、墨、兵、名、阴阳等诸多思想流派,学术上呈现出了大繁荣景象。这一现象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一方面在于当时诸侯国林立纷争,竞相招贤纳士,创造了一个宽松可为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在于周王朝势衰,士阶层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走出宫廷自谋出路,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致使私学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带来了学术上的大繁荣。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基本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文化阐释PART01诸子争鸣:先秦时期的哲学流派及其思想PART02三教合流:秦以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流变PART0312YOURTITLEHERE一、诸子争鸣:先秦时期的哲学流派及其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无疑就是儒家思想,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基本上奠定了儒家学派的价值基础,其崇贤尚德的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对道德教化和个人修养的格外重视。(一)崇贤尚德的儒家学派图1孔子燕居像1.仁爱思想及理想人格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用“爱人”[[[]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82.]]来解释仁,他认为,爱是仁的主要内容,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而这种爱要建立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所以他要求人们从孝悌出发,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仁爱思想及理想人格

以仁为本,孔子提出了君子人格理想。孔子以君子作为做人的标准和目标,体现了儒家的崇贤尚德倾向。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质就是具备仁德。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仁爱的外化,表现为忠恕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就是要求君子必须做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而具体到日常行为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君子必须把周礼作为自己做事的具体标准。孔子倡导仁爱,却未讨论人性善恶。而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孟子却直言人性本善,他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得以保持,就能形成仁义礼智四种品德。基于此,他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人成圣成贤提供了内在的理论根基。与之相反,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实也是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只不过更加强调后天的道德教化对仁爱品质的塑造。

孟子发挥孔子仁爱思想,并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护。孟子提出了具备“浩然之气”的大丈夫理想人格。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在孟子看来养“浩然之气”要做到“集义”,浩然之气是实践锻炼下的一种理性自觉,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旦养成,就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1.仁爱思想及理想人格图2孟子像

2.注重道义的经世观

孔子的思想注重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引导,所以在儒家思想中,有着显著的重道义、轻私欲倾向。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了义与利的对立,他认为“君子义以为质”,当面对道德与功利的冲突时,孔子主张要就道义而弃功利。“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说的就是对仁义之道的追求,在仁义面前,个人生命微不足道,所以孔子赞赏“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对道义的追求,并不停留在内心层面,而是注重躬身实践、经世致用,他一生的经历其实就是最好的注解。区别于道家、道教和佛教思想,从孔子开始,儒家就提倡积极作为的入世观。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内在修为和经世致用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儒家对道德实践的重视。图3孔子周游列国2.注重道义的经世观

孟子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明确地体现了他对道义的重视。针对义利问题原则,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52.]]孟子更是直接将生与义放在对立面,强调道义的至上性,提出舍生取义。荀子的思想更加务实,面对义利问题,他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先义而后利则荣,先利而后义则辱”,但仍然体现的注重道义的经世致用思想。“义者,宜也”。义所强调的正是道德实践,所以无论是孟子的“舍身取义”,还是荀子的“先义后利”,都继承了孔子的入世思想,注重人对社会的融入和贡献。(二)

兼爱功利的墨家思想图4墨子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曾一度与儒家学派并驾齐驱,处于显赫的地位,对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兼爱”思想

墨子出身下层,做过木工等体力工作,自称为“贱人”。他从底层社会的角度看到当时的社会“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出现了“交相恶”的局面,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墨子初学于儒,但是他发现,孔子的“仁”是在维护等级制度基础上提出的,强调亲亲尊尊,爱有差等,老百姓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关爱。所以,墨子针锋相对,提出了“兼爱”思想。针对孔子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非儒下》),墨子提出“兼以易别”(《墨子·兼爱下》)“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下》)“兼即仁矣,义矣”(《墨子·兼爱下》)。兼爱就是要“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兼爱上》),能够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别人。墨子的兼爱是一种博爱的思想,包含了人道原则。墨子及墨家学者在当时社会以义为贵,躬身实践,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历史上他们真实的社会经历和作为正是对这种人道原则的充分诠释。1.“兼爱”思想

与之相配合,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墨子提出“交相利”的原则,即在人人平等互爱的基础上要做到互利,这才是对仁爱的真正践行。所以,墨子主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同时,墨子提出“非攻”主张,反对不义战争,反对发动战争给百姓带来灾祸,并且墨子多次在诸侯国间阻止战争。墨子的兼爱思想反对孔子的等级差别,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要求人人都平等互爱,却陷入了理想主义的空想之中,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兼爱思想,但是功利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他们提出“义、利也”“孝,利亲也”“功,利民也”等等,过于强调利益在社会伦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天志”、“明鬼”与“非命”

墨子虽然具有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是仍然提出了一些形而上的思想主张。墨子提出了“天志”。“天”就是一切的主宰,即上帝,“天志”就是上帝的意志。墨子认为“天”能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在墨子看来,天志是最高的社会道德标准,能够判断衡量王公大臣的政绩和老百姓的言谈举止,能够赏善惩恶。进而,他说:“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有矣;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亦有矣。”其实是劝勉人们做到兼爱,多行仁义。墨子还提出了“明鬼”。墨子从经验主义出发,以民间传说论证鬼神的存在,也就是他认为既然那么多人说看到了鬼,那鬼就应该是存在的。同样,他认为鬼神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惩恶扬善。其依然是服务于墨子的道义原则和兴利除害思想。2.“天志”、“明鬼”与“非命”

墨子一方面肯定天和鬼神的力量及作用,一方面又提出“非命”主张,否定儒家的“天命”论,认为人的社会遭遇不在命,而在于个人的作为和努力。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人的发展要“赖其力”,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听从于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墨子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从认识论上看,“非命”与“天志”“明鬼”又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3.经验主义及逻辑思想

墨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种衡量学说是非标准的方法,即“三表”法。那什么是“三表”法呢?墨子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所说的三个标准,是要以关于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老百姓的亲身体验和政策制度的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墨子所提出的三个标准其实是统一的,都是源自感性经验认识和感性经验,因而墨子的“三表”法是中国古代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3.经验主义及逻辑思想

墨子及墨家在逻辑学领域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墨子第一个提出了“类”、“故”、“理”三个逻辑范畴。“类”指“知类”、“察类”,即明确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故”是指使推理结论成立的全部前提和结构,即事情的原因;“理”指客观事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理论依据或者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或规则。后期墨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形式逻辑体系,其中提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逻辑论证原则。“以名举实”就是强调名词和概念是来指代客观事物的;“以辞抒意”就是指辞是用来表达“意”的,即形成判断;“以说出故”就是说要对判断进行逻辑论证。墨家的经验主义和逻辑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墨学的失传,对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乃至哲学发展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三)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

道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补充了中国哲学的形上内容和传统士人的出世心态,与儒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品质。道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1.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辩证主义

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老子做过周守藏史,是掌管图书的史官。他一生见闻广博,晚年隐居生活,曾著《道德经》,又称《老子》,短短五千字,言简意赅,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道”是《老子》一书的总纲,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家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最高范畴。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宗主,无声无形,不依赖于外力,是一种精神性的主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就是最初的一,二就是道分化的阴阳二气,三是阴阳合和生化万物的过程。在道家看来,道的分化和阴阳合和作用最终产生了万事万物。1.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辩证主义

针对道的特点,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和“反者,道之动”的理论。“道法自然”指道的运行原则就是自然而然,不受人或者外来意志的影响。“反者,道之动”指道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万物也是这样运动。老子进而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思想,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主张人应该崇尚天道,崇尚自然。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自然,自然无为是道的运行原则,也应该是人的做事原则。在他看来,圣人能够效法天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辩证主义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提出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老子认为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他发现了矛盾的对立普遍存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矛盾的对立面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体。老子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其实就是说,有无、难易、长短等矛盾的双方都是对立统一的。其次,老子认识到,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就是这种转化。同时,老子也注意到了矛盾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所以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对万物本源及其运行规律的探究,不仅闪烁着古人的智慧光芒,而且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2.庄子的逍遥思想和相对主义

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他短暂地做过漆园吏,之后便隐退了。庄子思想丰富,文笔卓越,留下了充满哲理的文学著作《庄子》。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他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其实是在强调万物应遵循自然原则,不要人为去破坏自然,不要以人的活动对抗和影响自然,不要以人的意志改变万物自然的天性。在庄子看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无为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万物之一,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顺应万物之理而不为不作。进而,庄子提出了“逍遥”的主张。庄子的“逍遥”,是一种精神化的超脱的自由。《庄子》开篇便是《逍遥游》,便体现了他对这种自由的向往。在庄子看来,无论是大鹏凭风南飞,还是列子御风而行,都是有所依赖,他认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的逍遥思想亦从庄周梦蝶的故事可见一斑。2.庄子的逍遥思想和相对主义

庄子思想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提出了相对主义。他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在庄子看来,虽然万物各有特点,但是如果站到道的高度去看,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他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用相对主义“齐万物”“齐是非”,忽视了了客观标准的存在,体现出了浓重的主观主义色彩,是典型的相对主义诡辩。但是这也正展示出了庄子超人的智慧,他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有助于克服绝对主义独断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内容。(四)尚法重刑的法家思想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以法治思想为核心的重要学派,它是在新兴地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涌现出一批政治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郑国的邓析、子产等人,他们开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改革,成为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到中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韩国的申不害、齐国的慎到、秦国的商鞅都倡导和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变法改革,把法家思想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学派,其中商鞅是法家学派真正的奠基人。战国中后期,韩非进一步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变法的经验,把“法”“术”“势”集合起来,成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更大地提升了法家的社会地位。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看,法家思想弥补了儒家和道家在政治思想上的不足,对中国政治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前期法家及商鞅的法治思想

战国初年,魏国的李悝在研究和总结当时各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部法典,这部法典被后世称为《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典,它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对后世封建立法影响深远。慎到是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权势三个要素中,权势最为重要。所以他说:“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慎子•威德》)意思是,贤人之所以屈服于不肖者,是因为贤人的权力太轻;而不肖者能服从于贤人,是因为贤人的地位尊贵。唐尧作为普通老百姓,不能指使他的邻家;等到他坐北朝南称王的时候,就能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由此看来,贤德并不能使不肖者服从,而权势地位却能使贤人屈服。基于此,慎到认为,君主必须实行独裁统治,国家不能有两个或多个权力中心。战国初年韩国的申不害更注重术治。他认为,权术才是君主专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术不同于法,法的对象是全体臣民,术的对象是官吏臣属;法要公开,术则是暗藏心中,法是明确的规定,术则是存在于心计之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手段。1.前期法家及商鞅的法治思想

在前期法家中,商鞅以重视法律而独成一家,虽然他也论及术与势,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主张国家应该以法为标准。他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实行法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法律之所以重要,在于法能够定纷止争,能够富国强兵。商鞅的法治思想首先表现为明法,就是要制定法律并公布于众,让百姓都知法。其次,商鞅重刑,他认为君主实行法治必须借助刑、赏这两种手段,而刑罚才是最重要的。再次,商鞅主张刑无等级,他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公”,不以私害法是专制国家达于治的根本保证,全体臣民必须共同遵守法。以法律改革为主,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史称“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富裕强大。总体而言,法家学者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都将自己的法治思想融入到自身的政治实践中,此外,他们还鼓励耕织、重视军事、重农抑商,对各国的发展壮大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添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国君之子,著有《韩非子》一书,主张国家变法图强,但是一直未被重用,后在秦国被李斯所害。韩非才华横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作为先秦法家后期代表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发挥,实现了法术势的统一。2.韩非的法治思想图6韩非子2.韩非的法治思想

关于法,前期法家强调变法,韩非虽然也主张变法,但是他更侧重于定法,就是用法律把现有的封建秩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前期法家变法重在富国强兵,而韩非的法治却重在加强君权。此外,韩非主张依法治国,反对贤人政治,他说:“上法而不上贤。”(《韩非子·忠孝》)这充分体现了韩非的法治精神。韩非认为,法和术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君主进行专制统治的手段。关于术,他主要是批判继承了申不害的思想,其中,韩非尤其重视循名责实之术。就是说,人人都应该按照自己名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做得好,就是名实相副,应该奖赏,否则就应该收到惩罚。韩非的术治思想其实就是刑名之术,用来保证君主对一切权利的独擅,即专制。2.韩非的法治思想

韩非还非常重视势,他还专门著《难势》篇来阐述研究慎到关于重势的理论。韩非把势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自然之势是指客观既成条件下掌权和对权利的运用;人为之势是指可能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力。韩非特别重视人为之势,其用意在于强调君主的能动作用,他主张君子将全部权力都紧握在自己手中,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此外,韩非还提倡耕战思想。他认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把不仅把不事耕战的其他职业视为社会的害虫,而且还要取消不事耕战取得爵位的旧贵族特权。他强调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认为农是国本,提出了农本商末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YOURTITLEHERE二、三教合流:秦以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流变

在百家争鸣的诸子学派中,儒学的影响最盛,虽然在秦代遭遇了“焚书坑儒”的浩劫,但是在汉代又重新得到了重视,通过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进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汉时期,儒学以经学的形式流行于世,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所谓经学,就是训解和阐释儒家经典。两汉经学其实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重现和创新。经学主要研究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等。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汉代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东汉末年才基本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家学者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阐述发挥,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一)两汉经学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是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大都没有先秦原本,是在师徒父子口耳相传基础上到汉代用汉代隶书写成的文本。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重在阐发“六经”(“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在汉代时已失传)的微言大义,经常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发挥,主张天人感应说,重视《春秋公羊传》,常常臆解经文以合己意,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注经方式。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西汉的董仲舒是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其哲学主张和政治主张都得以发挥。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他继承先秦儒家的“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至高无上的神,是自然万物的主宰,同时天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春秋繁露》),人与天是相合的,可以相互感应。他认为天意是要大一统的,“天子受命于天”(《春秋繁露·顺命》),君权神圣不可侵犯。此外,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他以神学理论为依据,用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在董仲舒看来,“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都是符合天道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之后,今文经学者以“天人感应论”为依据,将阴阳灾异说大量附会到经学当中,以符谶、图谶预言吉凶,导致了谶纬神学的泛滥。图7董仲舒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古文经是指战国时期用秦以前的东方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研究古文经的学问称为古文经学。古文经学重在考究史实,重视《周礼》《左传》,注重阐述古制,揭示经典本意,是“我注六经”的注经方式。西汉时,古文经学一直处于被贬抑的地位。西汉后期,以刘歆为代表的古文经学者为了谋求古文经学的官方地位,与今文经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论战。王莽改制时,曾以古文经《周礼》作为依据,并设古文经博士,提高了古文经学的地位,王莽新朝虽时间短暂,但是古文经学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东汉后,由于今文经学谶纬化,古文经学者依附于政治较少,学者大多博览群经,又能融会贯通,古文经学逐渐压倒了今文经学。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东汉汉章帝时,召开了白虎观会议,对经学思想进行讨论,将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等进行了统一,做出了各派基本都能接受的规范性结论,并形成《白虎通义》,使得今文古文经学得以融合发展。2.《白虎通义》主要思想

根据白虎观会议得出的结论,班固等人撰写了《白虎通义》一书,《白虎通义》主要继承了董仲舒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的种种现象,形成了一套神学理论,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把自然秩序和封建社会秩序紧密结合起来,对天人关系进行了综合性的解释。《白虎通义》强调了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天是有意志的存在,体现为规律和根据。《天地篇》说:“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镇”就是天理、天命。天“居高理下”,就是天主宰一切,万物应该顺应天理。这其实是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找到了依据。2.《白虎通义》主要思想

关于万物起源,《白虎通义》提出“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世间万物是由太初到太始,再到太素的变化形成的,而这一切都在天的控制之下。《白虎通义》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其实就是进一步发挥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为天行气”,把天的意志作为五行的依据。《白虎通义》没有摆脱谶纬神学的束缚,依然是用阴阳五行解释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白虎通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了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即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是对董仲舒三纲五常的继承和发挥。其中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实际是以阴阳五行来作为纲常伦理的依据。2.《白虎通义》主要思想

对于性情理论,《白虎通义》也进行了论述。它提出了五性六情。五性就是五常,即“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所以扶成五性”。五性是天生的,六情是五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最终表现。虽然对性情的解释还是涉及阴阳五行,但是《白虎通义》已经明确把性伦理化,把情情绪化,对中国哲学的性情理论产出了重要影响。此外,《白虎通义》还记载总结了许多社会制度和风俗,并强调了其重要性。2.《白虎通义》主要思想

《白虎通义》虽然统一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但是仍然谶纬化严重,是一套神学理论,不利于思想的解放,标志着汉代经学的衰落。但是,作为官方文献,它在现实社会又为人们提供了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白虎通义》主要思想

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以援道入儒、以道解儒的方式,围绕名教与自然、有无、言意等论题展开讨论,开启了中国思想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水平。玄学之名源自《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所依据的经典主要有《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为“三玄”。魏晋时期,一方面由于谶纬神学化的经学禁锢了儒家思想,无法继续为儒家的封建纲常伦理即名教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汉朝的覆灭,三国纷争,政治陷于混乱之中,士人不再轻易谈论朝政,转而逃避现实崇尚清谈。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应运而生。(二)魏晋玄学图8竹林七贤

玄学的兴起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挽救名教的危机。所谓名教,是指儒家注重以名为教、正名守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纲常。经历了汉末的混乱,魏晋学者都在试图为挽救名教做出努力。王弼提出名教本于自然。他是第一个从本体论上为名教寻找根据的思想家。他认为“始制有名”,纲常名教是道生化为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以自然之道为本的,道与名教的关系是本末、母子的关系。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对名教进行了公开的批判,认为名教不符合自然,是当权者维护统治的工具,因而人要超越名教,回归自然。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思想。他首先对自然做了重新的界定,他说:“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他认为自然就是自生、独化,否定了创世论。进而提出名教即人性自然的一部分,道德规范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之中,按名教行事就是顺应自然,也就是名教即自然。1.名教、自然之辨

玄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无关系。老子曾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提出“万物出于无有”。老庄提出了有无问题,并认为无比有更为根本。魏晋学者承继老庄,从本体论层面对有无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弼提倡贵无论。他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在他看来,“无”就是“一”,是世界的本源。同时,他还在《论语释疑》中说:“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即道就是无,以道称无,无就是本体。

2.有无问题

魏晋玄学家裴頠提出崇有论的思想。在其著作《崇有论》中,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认为无不能生有,有“自生”,自生就是有,无只是有的遗漏。郭象针对有无之辨提出了独化论,认为万事万物是“自生”而“自有”的。他说:“无则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在他看来,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我与物都是自生而自有。2.有无问题

言语是用来表达意义的,关于言意之间的关系是魏晋时期玄学家门所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时期,玄学家们在重视思辨的基础上,提出了“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王弼主张“言不尽意”,认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时有局限性,不可能完全表达思想的全部意思。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在他看来,得“意”就必须依靠“象”,得“象”必须依靠“言”,“言”和“象”是获得“意”的途径,然而他认为最终要做到“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如果执着于“言”和“象”,就不能真正把握住“意”。王弼的主张有助于反对汉儒繁琐的学风,但是割裂“言”、“象”和“意”的关系,容易走向唯心主义。3.言意之辨

与之相反的就是“言尽意论”,代表人物是欧阳建,曾专门著《言尽意论》,他认为言词的产生就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而且能够完全表达出意思。他说:“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他从客观角度出发,指出言和物之间没有实质关系。但他提出“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就是说,认识事物、获得意义必须依靠名、言。“言尽意论”充分肯定了言词对于人类认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言意之辨

佛教产自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现实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佛法云“贪嗔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恶之所作者业也,以此业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人身之苦源自自身的惑、业的轮回报应。然而摆脱痛苦的途径,就是学习佛法,持守戒律,用功修行,抛弃世俗欲望,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涅槃”境界。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的追求和抗争,追逐彼岸的幸福,对于下层生活无望的百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统治者而言又有助于稳定统治。因而,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被接受。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与中国固有思想向接触、碰撞与融合,最终在隋唐形成了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等宗派,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三)隋唐佛学

东汉以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但是没有准确的记载。一般认为,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1.佛教的传入及中国化图9白马寺添

佛教传入后首先开始的是佛教经典的翻译,在佛教初传的两汉、三国时期,对佛教概念的解释翻译往往以儒家、道家相关概念进行比附,佛教的发展依附于儒道思想,称之为格义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佛教已遍布全国。这一阶段,佛教学者不满佛学对传统文化的过度依赖,而提倡自由发挥之般若思想。般若学和佛性论得到了发展。至此,佛教一改不谈本体的传统,而倡导佛性说,正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发展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中国佛学发展走向了成熟。1.佛教的传入及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隋唐佛教宗派的鼎立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主要是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创立的佛教宗派,立龙叔为初祖,慧文尊为二祖,而三祖慧思才是其真正的奠基人。天台宗的创始人是智顗,因其常在天台山而得名,所依据的经典为《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其主要思想体现为“止观说”、“圆融说”和“性具善恶说”。隋唐时,吉藏创立三论宗。所谓“三论”,是指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它们都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纲领性著作,吉藏对中国早期佛教关于般若中观学说的错误理解进行了批判与澄清。2.佛教宗派及其主要思想

唯识宗的创始人是唐代的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其思想更多源自印度,以万法唯识为基础,提倡“一分无性”,提倡“五种姓说”。唯识宗认为,一切众生先天具有五种种姓,不可更改,各种姓证得的果位各不相同。华严宗为法藏所创,尊杜顺为远祖,以《华严经》为依据,其在教义上,以“一真法界”即真如佛性作为一切现象的本原,构建起以“四法门”、“十玄门”、“六相圆融”为基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辨体系。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教派。相传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后,神秀、慧能分立北宗渐门和南宗顿门,时称“南能北秀”,名重一时。神秀以渐修见长,慧能以倡顿悟而著称,由于慧能南宗更为昌盛,被尊为六祖。后人所谈禅宗,主要指慧能南宗。慧能所奉《坛经》是中国唯一一个被称为“经”的佛学著作,其主要思想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隋唐佛学除了以上宗派外,还有净土宗、密宗、律宗等宗派,均对中国佛教和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佛教宗派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即为两宋至明代的儒学,也称道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系统的儒家本体论、心性论,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赋予了儒学新的生命力。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宋元明清,宋明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理学奠基于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以《太极图说》阐明宇宙万物的生发过程;邵雍主张八卦说,利用象数关系来推演世界的发展及其周期过程;二程提出“天理”思想,并以此推演人性理论;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后期朱熹承继二程,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系统的理一元论。陆九渊和王阳明作为理学大师,提出了心一元论。从宋明理学内部看,可以分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四)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由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在程朱理学中以天理作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和主宰,人性是天理所赋来阐释本体论、性情论,构建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为系统完整的哲学体系。二程首先提出了天理,认为天理是真实存在的唯一本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他们将天理观从天道推演到人性,用理气关系讨论人性,区分了“天禀之性”和气禀之性。程颢提出“性即理”,认为人性出自天理,无有不善,但是“才禀于气”,气有清浊,故人有贤愚、善恶。在二程看来,理为一切,一切即理,由于气禀的差异,人欲所蔽,使得善性蒙蔽,所以学习修养的功夫就是“去人欲,存天理”。1.程朱理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论,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认为,理是产生万物的本体,是物形成的道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产生万物之“具”,即材料,是形而下的器。在朱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理和气的结合,理在先,气在后。在人性理论上,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专指理本身而言,是至善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杂而成,有善有恶。他进而提出,道心出自“天地之性”,人心出自“气质之性”,圣人以道心统人心,而下愚之人则是以人心蒙蔽了道心。只有“格物致知”,“即物穷理”才能唤醒人性,到达天理。图10朱熹1.程朱理学对于性情问题,朱熹提出了“心统性情”主张。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他认为,仁、义、礼、智等是性,即天命之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是情,心涵盖了性情,心之未动为性,已动则为情。朱熹的思想体系包含内容丰富,博大精微,教人的方法也较为平易近人,因此能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朱熹是继孔子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2.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守仁(别号阳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陆王心学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主宰就是人心。要想知道心中的这个理,就需要实践和省察内心,即知行合一,而不是单纯的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2.陆王心学

陆九渊大抵与朱熹为同时期人,不同于朱熹,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在他看来,任何人都有先验的道德理性,这就是本心。这个本心提供道德法则,发动道德情感,是仁义之心,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进而他认为,人心修养,只需要反省自求,就能够到达真理,所以他建议“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2.陆王心学

王守仁以批判程朱理学的姿态出现,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理论。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强调“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就是说,“心”是身体主宰,而心的“灵明”不为物欲所避时,就是本然的“良知”。从修养功夫上来说,他提出“心外无学”,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复归本心。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统一于一体,就能最终达到“致良知”的目的。王守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高度概括他的哲学主张。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得中国传统思想更加哲学化,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图11王守仁文化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一、清代朴学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相对成熟的哲学理论体系,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明清之际,理学越发流于空谈和形式,一批进步思想家开始对中国学术进行反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学者对理学进行批判,试图开启中国思想文化的务实的新风尚。但是清朝建立后,学者又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古代,重走汉儒的道路,着手于经学研究。这一时期,学者重视训诂考据,学风朴实无华,故而称为“朴学”,也称为“考据学”“汉学”“乾嘉学术”。顾炎武是乾嘉学派的创始人,并黄宗羲、顾炎武以务实见称于时。清初学者也多追求经世致用。但随着民族高压政策的实施和文字狱的兴起,学者们又不得不脱离现实,转而形成考据辨章、音韵训诂的“朴学”治学方式。乾隆、嘉庆时期,两朝达到鼎盛,称为“乾嘉学派”。内中又有吴派、皖派竞相争雄,惠栋、戴震,各领风骚。但是,清代朴学总体特征是重名物而轻义理,为学术而忽实用,虽然在古代文献的整理上成绩卓著,但是缺乏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并且对社会现实影响不大,与学者所标榜的经世致用恰恰相反。清代朴学是东汉古文经学的翻版,但却是清代思想学术的主流,亦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道教是承继道家、儒家思想,以黄老学说与神仙方术结合为基础形成的中国本土宗教。东汉时期,张角、张陵等假托黄老道家,分别创立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的初步形成。太平道主要信奉《太平经》,其创立者张角利用教派组织黄巾起义,后被镇压而失败,太平道从此销声匿迹。五斗米道奉《老子道德经》为经,因入教者须交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社会比较安定,得到民众的爱戴,道教得到了发展。后期道教基本是在五斗米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张陵也被奉为道家的创始人,称为张道陵、张天师。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继承并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