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1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2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3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4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的鉴定拉丁名:RheiRadixetRhizoma别名:将军、川军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古代认为产于四川北部和甘肃的质量较好,历代本草所指的大黄主要是掌叶大黄。大黄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大黄的鉴定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种: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

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

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药用部位:根及根茎。北大黄南大黄大黄的鉴定大黄的鉴定1

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主为栽培品,产量占大黄的大部分。2

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省,野生或栽培,产量较少。商品中少见。3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野生或栽培。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大黄的鉴定大黄的鉴定1

形状:类圆柱形或块片状。2颜色:

黄棕色至红棕色。3表面:去栓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形成,习称“锦纹”),残留栓皮棕褐色。4

质地:质坚实。5

气味:气清香,味苦微涩,咀嚼粘牙并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6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横切面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形成层环明显,有放射状纹理,无星点。大黄的鉴定黄棕色;去栓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气清香,咀嚼粘牙并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大黄的鉴定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横切面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形成层环明显,有放射状纹理,无星点。大黄的鉴定星点(异常维管束)大黄的鉴定根茎横切面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形成层环明显。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大黄的鉴定大黄的鉴定

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质,筛管明显,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导管径向排列,稀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根横切面大黄的鉴定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异常维管束为外木内韧型,韧皮部中有大型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射线呈星状射出。根茎横切面大黄的鉴定1大型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2淀粉粒大多单粒,脐点大多呈星状。3导管多为网纹。粉末特征粉末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大黄的鉴定请辨认图中显微特征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大黄的鉴定大黄的鉴定1

荧光检查:本品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加稀乙醇扩散后呈淡棕色环,置紫外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2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针状结晶,高温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液,结晶溶解并显红色(蒽醌)。3

薄层鉴别:对照品为大黄酸。4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大黄的鉴定大黄的鉴定知识拓展大黄含蒽醌衍生物和鞣质两类成分,蒽醌衍生物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游离型由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结合型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双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鞣质类物质为收敛成分。

R R1大黄酸

-COOH -H大黄素

-CH3 -OH大黄酚

-CH3 -H芦荟大黄酸-CH2OH -H大黄素甲醚

-CH3 -OCH3

大黄素型蒽醌母核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有效药,但非理想药!蒽醌类:药效快、持续时间短。。。鞣质类:作用缓慢,但持续时间长!继发性便秘!大黄的鉴定知识拓展本品性寒,味苦。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破积消瘀。用于实热便秘,结症,疮黄疖毒,目赤肿痛,烧伤烫伤,跌打损伤。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大黄的鉴定相关链接蓼科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茎通常具膨大的节。叶为单叶,互生,有托叶鞘。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由若干小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有时单生;花被片3~6,常排列成两轮;雄蕊3~9,极少为16,有花盘;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瘦果三棱形或双凸镜状,全部或部分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胚弯生或直立,胚乳丰富。重要种属有大黄属Rheum,酸模属Rumex,蓼属polygonum,荞麦属Fagopyrum,来源于蓼科植物的常用中药有大黄、何首乌、虎杖、萹蓄、火炭母、辣蓼等。大黄的鉴定相关链接1

同属藏边大黄的根及根茎:藏医用以治疗胃肠炎症,几乎无泻下作用。2同属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泻下作用差,仅作兽药。3

同属华山大黄的根及根茎:主销国外,作工业染料的原料,国内作兽药。4

同属天山大黄的根及根茎:产于新疆。当地作大黄药用,泻下作用差。

以上几种大黄在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其根茎的横断面除藏边大黄外均无星点。一般均含土大黄苷,新折断面在紫外灯下显亮蓝紫色荧光。易混品种大黄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

大黄药材、大黄对照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大黄药材及饮片的性状。大黄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

观察并描述大黄根横切面、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大黄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草酸钙晶体及网纹导管的特征。大黄粉末特征图:1.草酸钙簇晶2.导管3.淀粉粒大黄的鉴定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

进行土大黄苷的检查、大黄粉末微量升华实验、蒽醌衍生物检查,记录实验结果。大黄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大黄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难点:大黄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鉴别与绘图;

大黄易混品种的鉴别。何首乌的鉴定拉丁名:PolygoniMultifloriRadix别名:交藤、夜合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本草图经》:“何首乌,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植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何首乌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何首乌的鉴定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种: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药用部位:干燥块根。何首乌的鉴定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广西、广东等省区。秋、冬两季叶枯萎时采挖,洗净,切去两端,大形的块可对半剖开,晒干或切片晒干。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何首乌的鉴定何首乌的鉴定1

形状: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团块状。2颜色:红棕色或红褐色。3表面:表面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或纵沟,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4

质地: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5

气味:气微,味微苦而甘涩。6断面:浅红棕色,有粉性,皮部有4-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的鉴定制首乌: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气微,味微甘而苦涩。皮部有4-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何首乌的鉴定何首乌的鉴定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含红棕色物质。韧皮部较宽,散有类圆形异型维管束4~11个,为外韧型维管束,导管稀少。中央维管束形成层成环状,导管稀少。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块根横切面草酸钙簇晶多。淀粉粒单粒类球形,脐点人字形、星状,复粒由2~9分粒构成,层纹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棕色细胞类圆形,腔内充满棕色或黄棕色物质及淀粉粒。粉末特征何首乌的鉴定1.木栓细胞2.淀粉粒3.草酸钙簇晶4.导管5.木纤维何首乌的鉴定请辨认图中显微特征?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何首乌的鉴定何首乌的鉴定

取本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一甲醇(7:3)为展开剂,展至约3.5cm,取出,晾干,再以三氯甲烷一甲醇(20:1)为展开剂,展至约7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何首乌的鉴定知识拓展何首乌主含二苯乙烯苷化合物、卵磷脂、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二苯乙烯苷化合物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动脉硬化及保肝作用;蒽醌类衍生物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及其苷。此外,尚含鞣质;铁和锌含量也较高。

R R1大黄素

-CH3 -OH大黄酚

-CH3 -H大黄素甲醚

-CH3 -OCH3

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何首乌的鉴定知识拓展本品性温,味苦、甘、涩。生用

润肠通便,解毒疗疮。用于疮黄疔毒,肠燥便秘。制用

补肝肾,益精血,壮精骨。用于肝肾阴虚,血虚,久病体虚。何首乌的鉴定相关链接1.伪品(1)红药子

同科植物翼蓼PteroxygonumgiraldiiDammeretDiels的块根,药材呈不规则的团块状,紫褐色至深红色,质轻脆,易折断,味苦、涩,断面皮部无“云锦状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红药子

何首乌的鉴定相关链接1.伪品(2)朱砂七

同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ciLlinerveOhwi的块根,药材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棕黄色至土黄色,断面皮部无“云锦状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味微苦。朱砂七

何首乌的鉴定相关链接2.鉴定

取红药子、朱砂七、何首乌粉末各0.5克,加乙醇适量,回流,提取2h,分别取提取液点样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红药子显紫红色荧光,朱砂七显淡红色荧光,何首乌显亮蓝色荧光。何首乌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何首乌药材、何首乌对照药材、蒸馏水、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何首乌药材及饮片的性状。何首乌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观察并描述何首乌块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何首乌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草酸钙晶体及具缘纹导管的特征。何首乌粉末特征图:1.木栓细胞

2.淀粉粒

3.草酸钙簇晶

4.导管

5.木纤维何首乌的鉴定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进行何首乌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何首乌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何首乌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何首乌薄层色谱鉴别试验。

板蓝根的鉴定拉丁名:

IsatidisRadix别名:大青根、靛根、蓝靛根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常用于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主治温热发烧、发斑、发疹、风热感冒、头痛、喉痛、痈肿疮毒、丹毒等症。板蓝根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科:十字花科植物。种: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药用部位:干燥根。板蓝根的鉴定板蓝根的鉴定主产于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霜降后采挖,除去茎、叶(作大青叶用)、泥土,晒干。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板蓝根的鉴定板蓝根的鉴定1

形状:根呈圆柱形,稍扭曲。2颜色:灰黄色。3表面:表面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4

质地:质略软而实,易折断。5

气味:气微,味微甜而苦涩。6断面: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呈菊花心样。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板蓝根的鉴定板蓝根的鉴定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根横切面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板蓝根的鉴定板蓝根的鉴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板蓝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于,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板蓝根的鉴定知识拓展板蓝根含有靛蓝、靛玉红、氨基酸、多糖、苷类、β-谷甾醇等。《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R,S)-告依春(C5H7NOS)不得少于0.020%。本品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黄肿毒。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板蓝根药材、板蓝根对照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板蓝根药材及饮片的性状。板蓝根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观察并描述板蓝根根横切面显微特征。板蓝根的鉴定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进行板蓝根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板蓝根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板蓝根的来源鉴别和性状鉴别。难点:板蓝根薄层色谱鉴别试验。

板蓝根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学习目标1.学会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一般鉴定方法。2.掌握大黄、何首乌、黄连、甘草、黄芪、人参、三七、丹参、黄芩、桔梗、党参、苍术、半夏、百部、川贝母、天麻、龙胆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性状及其显微特征。3.熟悉板蓝根、赤芍、柴胡、当归、川芎、防风、山药、干姜、射干等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要点。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基础知识根类中药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指药用部位是根或以根为主并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残茎的药材。根没有节、节间和叶,无芽或极少数有不定芽。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折断面气味根类中药性状鉴别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一般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根膨大,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称为“块根”;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形状根的质地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质地通过断面的纹理特征可以区别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断面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双子叶植物根单子叶植物根表面常有栓皮常有表皮环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发达,木质部范围大中柱一般较皮部小中央无髓部有髓部纹理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无放射状纹理断面特征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显微鉴别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单子叶植物根具初生构造具次生构造周皮维管束表皮维管束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无限外韧型形成层成环辐射型无形成层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单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形成层所进行的异常次生生长,如牛膝、商陆等。何首乌(皮层有异型维管束)。由于正常形成层活动不规则,在次生木质部中产生有次生韧皮部,如华山参等。包埋在次生木质部中的韧皮部,称为内函韧皮部。双子叶植物根异常构造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木栓细胞石细胞纤维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淀粉粒菊糖等粉末显微鉴别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药材。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和鳞茎,其中以根状茎的药材为多见。根茎一般有节、节间、鳞叶或鳞毛,有芽或芽痕,有的生有不定根。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折断面气味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性状鉴别形状表面断面根茎的形状与其种类有关,常呈圆柱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扁球形、圆锥形等。有节和节间。可以区分单、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显微鉴别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具初生构造具次生构造皮层维管束表皮维管束皮层木栓层无限外韧型有限外韧型髓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髓部产生异型复合维管束,异型维管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位置常与正常维管束相反,即韧皮部在内侧,木质部在外侧,如大黄。木质部内侧产生的韧皮部,称为内生韧皮部。有的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有的构成双韧型维管束,如葫芦科的药用植物等。双子叶植物根茎异常构造黄连的鉴定拉丁名:

CoptidisRhizoma别名:王连、支连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黄连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连的鉴定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种: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味连”

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雅连”

云连CoptisteetaWall.“云连”药用部位:干燥根茎。黄连的鉴定黄连的鉴定1

味连:主产于四川石柱县。主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2

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3

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连的鉴定黄连的鉴定1形状: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2颜色:

灰黄色或黄褐色。3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味连4质地:质硬。5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木部金黄色,呈放射状排列。6气味:气微,味极苦。黄连的鉴定1形状: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2表面:栽培品少有“过桥”,“过桥”短;野生品极细小,无过桥。1形状: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2表面:“过桥”较长。雅连云连黄连的鉴定形状表面味连多集聚成簇,弯曲,形如鸡爪有“过桥”雅连多为单枝,呈圆柱形,略弯曲“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形如蝎尾栽培少有,野无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连的鉴定黄连的鉴定味连1木栓层为数层细胞。2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3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

4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5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黄连的鉴定横切面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与味连相似,但横切面髓部有多数石细胞。雅连云连黄连的鉴定皮层中柱鞘髓部味连有石细胞有石细胞无石细胞雅连有石细胞有石细胞有石细胞云连无石细胞无石细胞无石细胞黄连的鉴定粉末特征1

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呈类圆形、类方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层纹明显,纹孔小,孔沟细。2

韧皮纤维鲜黄色,多成束,长梭形,壁厚。3

木纤维鲜黄色,成束,木化,纹孔稀疏。4

木薄壁细胞,鳞叶表皮细胞5

孔纹导管。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连的鉴定黄连的鉴定1荧光检查:取本品根茎折断面置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2化学定性:取本品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黄连的鉴定知识拓展

黄连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呈盐酸盐存在,其次是黄连碱、甲基黄连碱(云连无)巴马亭、药根碱等。亦含酸性成分阿魏酸、绿原酸等。据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以栽培六年的最高,一年中以六至七月份最高。

本品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心火亢盛,胃火炽盛,肝湿热,目赤肿痛,火毒疮痈。黄连的鉴定相关链接毛茛科植物特征:多为草本,少数为小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很少对生;无托叶。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萼片5~多数,分离,有时呈花瓣状;花瓣5~多数,或无花瓣有时特化成蜜腺叶;雄蕊螺旋状排列,多数,稀少数;花丝多为狭条形,有一条纵脉,稀为长圆形片状,花药有时生于花丝两侧近边缘处;花粉多具3沟。毛茛科唐松草属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黄连药材、黄连对照药材、黄连饮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黄连药材及饮片的性状。黄连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观察并描述黄连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黄连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纤维、石细胞、鳞叶表皮细胞及网纹导管的特征。黄连的鉴定1.鳞叶表皮细胞

2.石细胞

3.中柱鞘纤维

4.木纤维

5.木薄壁细胞

6.导管

7.淀粉粒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进行黄连粉末微量升华实验、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黄连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黄连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黄连粉末显微鉴别试验。

黄连的鉴定赤芍的鉴定拉丁名:

PaeoniaeRubraRadix别名:赤芍药、川赤芍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赤芍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理化鉴别赤芍的鉴定科:毛茛科植物种: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药用部位:干燥根赤芍的鉴定采收加工:芍药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等地,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亦产。川赤芍主产于四川省,甘肃、陕西、青海、云南等省亦产。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根头、须根及泥土,晒干。多野生。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理化鉴别赤芍的鉴定赤芍的鉴定形状:呈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特征: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粗糙,外皮易脱落,或皮部与木部脱离。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断面: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木部射线明显。气味:气微香,味微苦涩。

以根粗壮,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者为佳。药材赤芍的鉴定形状:本品为类圆形切片,外表皮榇褐色。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味:气微香,味微苦涩。饮片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理化鉴别赤芍的鉴定赤芍的鉴定

(1)取赤芍粉末0.5g,加水3mL振摇,过滤。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l0mL,振摇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赤芍的鉴定知识拓展

含苷类成分芍药苷及少量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此外,尚含苯甲酸、鞣质等。

《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本品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病发斑,肠热下血,目赤肿痛,疮疡痈肿,跌打损伤。赤芍的鉴定相关链接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光滑,可见横长皮孔和纵皱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微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而酸。有平肝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用于肝阴不足,虚热,泻痢腹痛,四肢拘挛。白芍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赤芍药材、赤芍对照药材、赤芍饮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赤芍药材及饮片的性状。赤芍的鉴定实际操作(2)理化鉴别

进行赤芍薄层色谱鉴别试验等检查,记录实验结果。赤芍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赤芍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难点:赤芍理化鉴别试验。

赤芍的鉴定甘草的鉴定拉丁名:

GlycyrrhizaeRadix别名:蜜甘、蜜草、露草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味甘甜,故名。甘草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甘草的鉴定科:豆科(Leguminosae)植物。种: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内蒙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新疆甘草”

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欧甘草”。

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甘草的鉴定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趁显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也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甘草的鉴定1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者,习称“西草”。主产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者(包括新疆部分产品),习称“东草”。甘草又通称为“内蒙甘草”。2

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陕西、甘肃河西走廊,习称“新疆甘草”或“西北甘草”。3

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欧洲亦产,习称“欧甘草”或“洋甘草”。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甘草的鉴定甘草的鉴定1

形状:呈圆柱形,不分枝。2

颜色:红棕色。3

表面:外皮松紧不等,具显著的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4

质地:质坚实而重。5

断面: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6

气味: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内蒙甘草甘草的鉴定木质粗壮,外皮粗糙,多灰棕色;质坚硬,纤维多,粉性小。有裂隙。

一般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目前商品主要以品质区分等级,而不受地区限制。新疆甘草质地较坚实,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断面裂隙较少。欧甘草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甘草的鉴定甘草的鉴定1

木栓层由多层细胞组成,红棕色。2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存在,纤维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常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3韧皮部射线稍弯曲,常成裂隙。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形大。根横切面甘草的鉴定

晶鞘纤维,韧皮部有裂隙。甘草的鉴定1

晶纤维易察见,方晶大至30μm。纤维碎片众多,胞腔狭窄,无孔沟。2

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少有网纹导管。3

木栓细胞呈多角形,红棕色。有棕色块状物。4

淀粉粒大多单粒,脐点点状。粉末特征甘草的鉴定有晶纤维,方晶大;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木栓细胞多角形。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甘草的鉴定甘草的鉴定

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h,滤过,弃去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以乙酸乙酯一甲酸一冰醋酸一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甘草的鉴定知识拓展甘草含三萜类化合物,如甘草的主要甜味成分—甘草甜素;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甘草苷、甘草苷元、异甘草苷等。此外,尚含香豆素、氨基酸、生物碱、多糖等。本品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祛痰止咳,和中缓急,解毒,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咳喘,咽喉肿痛,中毒,疮疡。甘草的鉴定相关链接炙甘草: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可。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甘草药材、甘草对照药材、甘草饮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甘草药材及饮片的性状。甘草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观察并描述甘草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甘草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晶纤维、木栓细胞及具缘纹导管的特征。甘草的鉴定1.晶鞘纤维及纤维2.导管3.草酸钙方晶4.淀粉粒5.木栓细胞

6.色素块7.射线薄壁细胞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进行甘草的薄层色谱试验,记录实验结果。甘草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甘草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甘草理化鉴别试验。

甘草的鉴定黄芩的鉴定拉丁名:

ScutellariaeRadix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黄芩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芩的鉴定科:唇形科植物种: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药用部位: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芩的鉴定黄芩的鉴定形状:呈圆锥形,扭曲。表面特征: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间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为“枯芩”。新根称“子芩”或“条芩”。气味:气弱,味苦。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药材黄芩的鉴定形状: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颜色: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断面: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饮片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芩的鉴定黄芩的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多除去,偶有石细胞散在。皮层窄,韧皮部宽广,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分布。形成层环状。导管成束,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黄芩的鉴定粉末特征粉末:黄色。①韧皮纤维呈梭形,壁较厚,孔沟明显。②石细胞类圆形、方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有时分叉。③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④网纹导管多见。⑤木纤维较细长,多碎断,有斜纹孔。⑥淀粉粒单粒类球形,直径4~10μm,复粒少见,有2~3分粒组成。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芩的鉴定黄芩的鉴定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黄芩的鉴定知识拓展

黄芩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如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本品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胃肠湿热,泻痢,黄疸,高热贪饮,便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的鉴定相关链接滇黄芩同属植物滇黄芩S.amoenaC.H.Wright、川黄芩S.hypericifoliaLevl、丽江黄芩S.likiangensisDiels、粘毛黄芩S.viscidulaBunge、韧黄芩S.tenaxW.W.Smith以及甘肃黄芩S.rehderianaDiels的根亦入药,功效与黄芩类同。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黄芩药材、黄芩对照药材、黄芩饮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黄芩药材及饮片的性状。黄芩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

观察并描述黄芩根横切面显微特征。

制作并观察黄芩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甘油乙酸试液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纤维、石细胞及网纹导管的特征。黄芩的鉴定黄芩根粉末特征图1.石细胞2.韧皮纤维3.导管4.木纤维5.淀粉粒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

进行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黄芩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黄芩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黄芩的理化鉴别。

黄芩的鉴定黄芪的鉴定拉丁名:AstragaliRadix别名:绵黄芪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黄芪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芪的鉴定科:豆科植物种: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药用部位: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此外,吉林、甘肃、河北、陕西、辽宁等省也产。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春秋两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须根、泥土,晒至六七成干,分别大小,捆把,晒干。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芪的鉴定黄芪的鉴定形状: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大小:长10~90cm,直径1~3.5cm表面: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质地:质硬略韧。断面: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味:气微,味微甜。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芪的鉴定黄芪的鉴定木栓层细胞数列。韧皮部有纤维束,韧皮射线外侧弯曲,常有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根横切面黄芪的鉴定①纤维多成束,细长,直径8~30µm,壁厚,非木化,表面有较多不规则纵皱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孔沟不明显,断端常纵裂成帚状;②导管多为具缘纹孔,直径24~160µm。③淀粉粒单粒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3µm,复粒由2~4分粒组成。粉

末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黄芪的鉴定黄芪的鉴定

(1)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一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r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黄芪的鉴定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3%氢氧化钠溶液l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3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黄芪的鉴定知识拓展

黄芪主含皂苷类,如黄芪甲苷、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多糖类,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活性作用。尚含黄酮类成分、多种氨基酸、香豆素和甜菜碱等。本品测定出21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量高者为铁、锰、锌、铷等。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40%;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20%。

本品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疮痈难溃,久溃不敛。黄芪的鉴定相关链接红芪

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南部,主销甘肃、广东、福建并出口。根呈圆柱形,长10~15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具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并有横长皮孔,栓皮剥落处淡黄色。质坚硬致密,断面纤维性,富粉质。粉末中晶纤维极多。功效与黄芪类同。红芪黄芪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黄芪药材、黄芪对照药材、黄芪饮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黄芪药材及饮片的性状。黄芪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

观察并描述黄芪根横切面显微特征。

制作并观察黄芪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纤维及具缘纹导管的特征。1.石细胞2.导管3.淀粉粒

4.纤维5.木栓细胞6.棕色快黄芪的鉴定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

进行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黄芪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黄芪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黄芪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鉴别与绘图。

人参的鉴定拉丁名:GinsengRadixetRhizoma别名:玉精黄参、神草、血参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人参因根如人形而得名。”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之功。不宜与茶同服。反藜芦。人参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人参的鉴定科: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种:人参PanaxginsengC.A.Mey.药用部位:根及根茎。野生者为“山参”,栽培者为“园参”。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根茎(芦头),野生者长,栽培者短,具明显的茎痕。主根由上部开始二分歧者通称横体(灵体),几乎不分歧或仅在下部梢分歧者为顺体(笨体)。

掌状复叶1~6枚轮生于茎顶,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

1年生的(播种第二年)具1枚三出复叶(三花子)。

2年生的生一片掌状五出复叶(巴掌或五叶子)。

3年生的2枚掌状复叶(二甲子),以后每年递增1叶

4年生3枚掌状复叶(灯台子)

5年生4枚掌状复叶(四批叶、四品叶)

6年生5枚掌状复叶(五批叶、五品叶)直至6枚掌状复叶(六批叶、六品叶);叶片不再增加。1

“园参水子”:园参栽种5~6年后。2

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

全须生晒参:鲜参不除去支根晒干。3

红参:鲜参,除去不定根和支根,蒸3h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鲜参的支根及须根用此法加工,即得红直须。4

白参: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min,用特制的竹针沿参体平行与垂直方向刺小孔,再浸入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12h,取出晒干或烘干;主要产品有白参、白糖参、糖参须。园参人参的鉴定山参

采收时应注意拨开泥土挖取,避免支根或须根受损伤。山参只加工成生晒参。人参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1主根(参体)短粗,与根茎(芦头)等长或较短,多具2个支根(参腿),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螺旋纹。2根茎细长,上部茎痕(芦碗)密生,具不定根,下部较光滑。3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疙瘩)。4全体淡黄白色,皮细,光润。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山参一般以芦、艼、纹、体、须五形俱全和武形体者为最佳。山参人参的鉴定野山参鲜品野山参珍珠须生晒山参野山参铁线纹野山参雁脖芦芦头(顶端根茎)芦碗(茎痕)艼(不定根)支根主根珍珠疙瘩人参的鉴定1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2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横纹,下部有侧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疙瘩少)。3根茎长1~4cm,多弯曲,具不定根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4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

园参园参野山参芦碗芦碗芦头芦头枣核艼雁脖芦铁线纹(主根)圆肩膀腿(支根)珍珠疙瘩(须根)主根支根须根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俗称“黄马褂”。质硬脆,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显菊花纹。红参表面淡黄白色,全体可见加工时针刺的点状针痕,断面白色,味较甜。白参人参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生晒参主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金黄色树脂团块,周围有数个分泌细胞环绕。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径向断续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多数细小淀粉粒。木栓层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韧皮部木质部树脂道草酸钙簇晶人参的鉴定1

树脂道易见,碎片呈管状,含块状黄色分泌物。2

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3

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4

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直径10~56μm。5

淀粉粒甚多,单粒或复粒。粉末特征人参的鉴定粉末特征树脂道树脂道草酸钙簇晶草酸钙簇晶导管

树脂道易见,呈管状,含黄色分泌物;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

1.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加热回流,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min,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2.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3.再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人参的鉴定人参的鉴定知识拓展1

人参皂苷:各种人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通常2%~12%,支根和须根中总皂苷的含量高于主根;其中主要为达马烷型四环三萜皂苷,如人参皂苷Ra1、Ra2等2挥发成分:有β-榄香烯、γ-榄香烯、人参炔醇等。3糖类成分:有多糖、葡萄糖、果糖等。4其它成分:尚有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等成分。人参的鉴定知识拓展本品性平,味甘、微苦。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虚损劳伤,脾胃虚弱,肺虚喘咳,口干自汗,惊悸不安。人参的鉴定相关链接常见人参伪品有:(1)商陆根

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或美州商陆P.americana的根。根横切面有同心园型三生维管束。其主根圆柱形,根体上有细纵纹、无环纹。无香气,味淡,久嚼有麻舌感,有毒。商陆根人参的鉴定相关链接(2)华山参根

为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infundibularis的根。无树脂道与草酸钙簇晶,具生物碱反应,有毒。无纹理、须根、顶端有根茎而无“芦头”,常冒充“红参”华山参根

人参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人参药材、人参对照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人参药材及饮片的性状。人参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观察并描述人参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人参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先以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测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树脂道、导管及不栓细胞的特征。1.草酸钙簇晶2.导管3.树脂道4.木栓细胞5.淀粉粒人参的鉴定实际操作(3)理化鉴别进行人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检查,记录实验结果。人参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人参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难点:人参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鉴别与绘图;

人参伪品的鉴别。三七的鉴定拉丁名:NotoginsengRadixetRhizoma别名:田七参、金不换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柴胡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三七的鉴定科:五加科植物种: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花前期采挖,称“春七”,果熟后采挖,称“冬七”,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

“筋条”“绒根”。三七的鉴定

多年生草本,主根倒圆锥形或短纺锤形,常有瘤状突起的分枝。茎直立,单一。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多数两性。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三七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三七的鉴定

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有蜡样光泽。体重,质坚实,横断面黄绿色。气微,味苦而后微甜。主根习称“三七头子”整个的芦头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根”。三七头子剪口筋条绒根三七的鉴定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三七的鉴定三七的鉴定

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形成层环常略弯曲。木射线宽广,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射线细胞中尤多;草酸钙簇晶稀少。三七根横切面简图三七的鉴定粉末灰黄色。①草酸钙簇晶少,直径50-80µm,棱角较钝。②树脂道内含棕黄色物质。③淀粉粒多见,多为单粒,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10分粒组成。④导管多为梯纹、网纹。三七粉末显微鉴别1.木栓细胞2.网纹导管3.树脂道4.草酸钙簇晶5.淀粉粒1来源鉴别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理化鉴别三七的鉴定三七的鉴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10min,放置2h,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i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三七的鉴定知识拓展

三七含多种皂苷,主要为达玛脂烷系皂苷和三七皂苷等。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三七素。此外,尚含黄酮类、三七多糖、挥发油等。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l(C42H72O14)、人参皂苷Rbl(C54H92O23)及三七皂苷R1(C47H80O18)的总量不得少于5.0%。

本品性温,味甘、微苦。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便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三七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层析缸等。(2)试药三七药材、三七对照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三七药材及饮片的性状。三七的鉴定实际操作(2)理化鉴别进行三七的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三七的鉴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三七的来源鉴别和性状鉴别。难点:三七的理化鉴别。

柴胡的鉴定拉丁名:Bupleu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