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实习总结_第1页
手术室实习总结_第2页
手术室实习总结_第3页
手术室实习总结_第4页
手术室实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Shu)室实习总结

带教老师:熊丹第一页,共六十七页。第一(Yi)课

手术室布局与分区第二页,共六十七页。

手术室室内布(Bu)局

手术室常规设有3条通道

1:工作人员通道

2:手术病人通道

3:污物循环通道

第三页,共六十七页。

手(Shou)术室分区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第四页,共六十七页。

限(Xian)制区

此区位于手术室最内侧,包括手术间、洗手区、无菌间。

第五页,共六十七页。手(Shou)术间

第六页,共六十七页。第七页,共六十七页。

半(Ban)限制区

此区位于手术室中间,主要有监控室、麻醉复苏间。第八页,共六十七页。第九页,共六十七页。非限(Xian)制区

此区位于手术室最外侧,有更衣室、卫生间、值班室、办公室、污物处理间等。第十页,共六十七页。第二(Er)课

手术间分类设备配置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手术间(Jian)分4类百级:特别清洁手术千级:标准手术万级:一般手术三十万:准清洁手术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常用仪器设(She)备高频电刀: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止血的设备。止血仪:绑在肌肉丰富的部位,一般在大腿或上臂上1/3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放松10分钟后才可再次充气C臂X线机(注意防辐射)显微镜吸引器:用于吸除术中出血、渗出物,使手术视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内腔镜(一般用戊二醛消毒灭菌,但要注意个人防护和去除残留,以免造成化学伤害)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负压吸(Xi)引器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第三(San)课常用外科手术器械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手(Shou)术刀手术刀由刀柄和可装卸的刀片两部分组成。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存放和消毒。按其形态可分为圆刀、弯刀和三角刀;按其大小可分为大刀片、中刀片和小刀片。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手(Shou)术刀——刀柄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手术(Shu)刀——刀片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手术(Shu)刀装卸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手术刀传(Chuan)递传递手术刀时,传递者应握住刀柄与刀片衔接处的背部,将刀柄尾端送至手术者手中。禁止将刀刃指向术者传递以免造成损伤!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二(Er)、手术剪手术剪——分为两大类:组织剪和线剪。组织剪用以分离、解剖、剪开组织,锐利而精细。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组织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组织剪。线剪多为直剪,用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执剪姿势为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扣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无名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导向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三、血(Xue)管钳血管钳是主要用于止血的器械,也称止血钳。另外还可用以分离、解剖组织、夹持组织;也可用于牵引缝线,拔出缝线,或代镊使用。代镊使用时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四(Si)、手术镊手术镊用以夹持或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也可用来夹持缝针及敷料1.有齿镊:又名组织镊,前端有齿,用于提起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坚韧组织。但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2.无齿镊:其尖端无钩齿,用于夹持组织,脏器及敷料。浅部操作用短镊,深部操作用长镊,对组织损伤较轻。姿势:拇指对示指与中指,把持二镊脚的中部。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五、持(Chi)针钳持针钳也叫持针器,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使用时将持针器的尖端夹住缝针的中、后1/3处,且将缝线重叠部分放于针嘴内,若夹在齿槽床中部,则容易将针折断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六、巾(Jin)钳

用于固定铺盖手术切口周围的手术巾。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七、缝针与(Yu)缝线

缝针:缝针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由针尖、针体和针尾组成。

1.三角针:针尖前面呈三角形,能穿透坚硬的组织,用于缝合皮肤、韧带、软骨和瘢痕。不宜用于颜面皮肤缝合2.圆针:针尖及针体截面为圆形,用于缝合一般软组织。3.弯针:临床应用最广,适合狭小或深部组织的缝合。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缝线:用于缝合组织和结扎血管。手术所用的线应有一定张力,易打结,组织反应小,无毒,不致敏,不致癌

缝线可分为(Wei)吸收线和不吸收线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八(Ba)、常用牵引物牵引钩均称拉钩,用以牵开组织,显露手术野,便于探查和操作。可分为手持拉钩和自动拉钩。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1.甲状腺拉钩:又称直角拉钩,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牵拉暴露。2.阑尾拉钩:又称钩状牵开器,用于阑尾、疝等手术,也可用于腹壁(Bi)的牵拉。3.腹腔平头拉钩:又称方钩,用于腹腔较大的手术。4.皮肤拉钩:又称爪形拉钩,外形如耙状,用于浅部手术的皮肤牵开。5.S形拉钩:又称弯钩,是一种“S”形腹腔深部拉钩。用于胸腹腔深部手术。6.自动拉钩:为自行固定牵开器,腹腔、胸腔、腰部、颅脑等部位手术均可使用。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第五(Wu)课消毒灭菌法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消毒与(Yu)灭菌清洁—清除物品表面污垢,使细菌数量降低到公共卫生规定的安全水平以下。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包括芽孢。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物理消(Xiao)毒灭菌方法物理灭菌:利用物理因素的作用,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有热力、臭氧、紫外线等方法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为高压蒸汽灭菌法要求压力在103~137.3kpa温度在121~126摄氏度可在20~45分钟内杀灭一切细菌和芽孢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化学消毒灭菌(Jun)法化学消毒法:应用化学药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可分为:1.高效消毒剂2.中效消毒剂3.低效消毒剂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化学消毒剂种(Zhong)类1.高效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2.中效消毒剂:含碘、醇、酚的消毒剂3.低效消毒剂:百毒杀、新洁尔灭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第(Di)六课手术室护士工作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巡回护(Hu)士的工作物品的准备接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安置体位物品清点协助消毒调整仪器位置协助医生穿手术衣物品供应调节灯光术毕前物品清点术毕协助包扎、补充物品、整理手术间、术后登记、送病人出手术间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器械护士(Shi)的工作物品准备协助安置体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开无菌台清点物品配合医生消毒手术区域术中临时添加的物品必须与巡回护士二人核对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关体腔前核对物品数量术毕后按清--洗--消的原则擦洗器械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外科(Ke)洗手法一、刷洗1、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2、用消毒毛刷蘸取消毒液5-10ml,时间为3min二、擦拭用两块消毒毛巾分别擦干手、臂、肘三、消毒取消毒液5ml,搓揉双手至腕部,完毕后再取消毒液进行七步洗手法,待药液挥发干燥,达到消毒目的。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铺无菌巾(Jin)的原则1.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完成2.洗手护士应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医生洗手未穿手术衣,可铺除孔巾以外的无菌单3.铺无菌单时,距切口2~3cm,悬垂床沿30cm,至少四层4.无菌单一旦放下,不可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移动5.铺单顺序:先下后上,先对侧后同侧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无菌台使(Shi)用原则1.选择宽敞的地方开台2.徒手打开外层包布,内测包布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按先对侧后近侧的顺序3.无菌巾下垂桌沿至少30cm,无菌区仅限于桌面,桌缘以下的物品视为污染,不可再用4.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重新包裹,有效期为24小时5.无菌巾打开暴露在无菌环境中6小时,应重新更换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无菌技术(Shu)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清洁、区域宽敞、关门,不可在人员频繁走动和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操作2、操作前戴口罩、帽子、洗手、衣袖要卷至肘关节以上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内或无菌区内,保持干燥,一经潮湿视为污染不可再用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无菌技术操(Cao)作原则4、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5、无菌物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经取出,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6、夹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肩部以下,腋中线以前的胸前区域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第(Di)七课常用手术体位及切口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常用(Yong)手术体位一、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下肢等手术甲状腺体位(垂头仰卧)1、保持病人良好的循环功能2、头不可过仰,固定要牢靠,防止摆动3、颈部需用颈垫支撑4、肩垫不可过高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二(Er)、侧卧位适用于肺、侧胸壁、侧腰部等手术1、身体上部倾斜度不可过低2、注意腰垫3、注意各骨、关节的保护4、身体要成一条直线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第六十页,共六十七页。三、俯卧(Wo)位适用于颅后窝、颈椎后路、脊椎后路等手术1、注意着力点的保护2、软垫注意上下缺口的位置3、男性患者注意保护生殖器,女性患者注意保护胸部不要过度受压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七页。四、截石(Shi)位适用于会阴、直肠等手术双腿不可过高,外展不可太宽臀部贴近床尾边缘,置于腿架的双腿要固定牢靠保护好腓总神经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第六十四页,共六十七页。无论荆棘风霜也要踏歌(Ge)起航!第六十五页,共六十七页。谢(Xie)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