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_第1页
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_第2页
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_第3页
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_第4页
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阅卷入

-------------------、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得分

1.(2分)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海水蒸发D.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o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分)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今A

【答案】D

【解析】【解答】酒精易燃烧,常温下为液体,属于易燃液体,不具有腐蚀性、毒性,也不易发生爆

炸,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酒精为易燃液体及各图标名称分析。

3.(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B.氢气C.黄铜D.空气

【答案】B

【解析】【解答】A、汽水是由碳酸、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黄铜由铜、锌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4.(2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

A.天然橡胶B.天然纤维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解答】A、聚乙烯纤维是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橡胶,A错,不符合题意;

B、天然纤维指羊毛、棉花等,聚乙烯纤维是合成的,B错,不符合题意;

C、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C对,符合题意;

D、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D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聚乙烯纤维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5.(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2

A.0B.203C.S02D.20

【答案】B

【解析】【解答】A、表示一个氧离子,不符合题意;

B、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数目,表示2个臭氧分子,符合题意;

C、化学式的意义可以表示二氧化硫、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

原子构成、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即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两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6.(2分)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答案】D

【解析】【解答】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不符合题意;

D、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分析。

7.(2分)荔枝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为果树补充营养。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2P04B.CO(NH2)2C.NH4NO3D.KC1

【答案】A

【解析】【解答】A、磷酸二氢钱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N、P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

~»*r.

忌、;

B、尿素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镂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根据复合肥是氮、磷、钾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物质分析。

8.(2分)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钮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帆元

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钢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D.二氧化锐的化学式为VO?

【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钢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钮为金属元素,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根据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3,故说法不符

合题意;

C、根据钢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说法符合题意;

D、根据氧化物的书写原则,氧化物中,氧在后,并在氧元素右下角标出氧原子的个数,则二氧化锐

的化学式为VO2,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

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9.(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且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

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用烟钳夹取,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

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A、根据旋转方法安装橡皮塞分析;

B、根据酒精灯火柴点燃不能对火分析;

C、根据热蒸发皿以烟钳移取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

10.(2分)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品名】xx饼干

【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无机盐

【答案】B

【解析】【解答】A、精炼植物油中含有油脂,故A不符合题意;

B、配料不含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故B符合题意;

C、小麦粉、白砂糖中含有糖类,故C不符合题意;

D、食品添加剂中含有无机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配料中各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及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分析、

11.(2分)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

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含有氮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C、H、N、。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

合题意;

B、千金藤素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D、千金藤素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7):38:(14x2):(16x6)=222:19:14:

48,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12.(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答案】B

【解析】【解答】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不符合题意。

B.石油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符合题意。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合金硬度大于组成纯金属,所以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根据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分析;

C、根据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D、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13.(2分)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t2℃时二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仲茂的滔X度XL

D.卜丝巴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

o温度rc

【答案】c

【解析】【解答】A.tJ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也就是1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物质甲,所以

50g甲中只有40g能完全溶于50g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B.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减小,说明溶解的物质变多,所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升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符合题意。

D.压强增大或者温度降低戊的溶解度在升高,所以加压或降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选项不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对应溶解度对应溶剂100g确定一定量溶剂最多溶解物质质量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对应温度物质溶解度相同分析;

D、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分析。

14.(2分)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项目化学知识

A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B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NaOH可与油脂反应

C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答】A、用燃气灶炒菜,是因为燃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是因为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不符合题

意;

C、用厨余垃圾自制化肥,是因为厨余垃圾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A、根据燃烧放热分析;

B、根据碱能与油污反应分析;

C、根据物质腐烂为缓慢氧化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5.(2分)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答案】C

【解析】【解答】A.对比①②发现变量为水,所以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选项

不符合题意。

B.无法对比②③,因为有多个变量:水和氧气和二氧化碳,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比①④发现变量为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所以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

一,符合题意。

D.无法对比③④,因为有多个变量: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否加热,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燃烧需可燃物与温度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结合对比

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阅卷入

一二、填空题(共3题;共18分)

得分

16.(5分)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Ch)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

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1分)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2分)碳酸锌中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

(3)(1分)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

能是(填字母)。

a.锌分子b.锌元素c.锌单质

(4)(1分)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碳酸锌的抑菌活性低于相同质量的氧化锌,可能

的原因是。

【答案】(1)微量

(2)1;3;65:48

(3)b

(4)等质量的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小于氧化锌中锌元素的质量

【解析】【解答](1)含量小于0.01%属于微量,锌属于微量元素,故填微量。

(2)ZnCO3中锌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3,故填1:3;

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的比值,即1x65:3x16=65:48,故填65;48。

(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相同的成分是元素,即锌元素,

故答案为:b<.

(4)由(3)可知有效成分是锌元素,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故原因填等质量的碳酸锌中锌

元素的质量小于氧化锌中锌元素的质量。

【分析】(1)根据锌元素为微量元素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各物质都含锌元素分析。

17.(6分)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

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2分)该反应涉及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

(2)(1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分)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下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

管(填字母)中产生。

(4)(1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

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zO分离,原因

是o

(5)(1分)主要成分为CH4的燃料是(多选,填字母)。

a.煤b.沼气c.天然气d.乙醇汽油

【答案】(1)2或二或两;不变

催化剂

(2)CH4+H2+O2-CH3OH+H2O

(3)B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与水分子大小不同

(5)be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氢气、水、甲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属于化合物;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2种单质;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为:CH4+H2+O2-CH3OH+H2O;

(3)氧气能供给呼吸,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不同,故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氧分子与水分子分离;

(5)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不正确;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正确;

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不含甲烷,不正确。

故答案为:be。

【分析】(1)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2)根据图示确定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

(3)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气可供给呼吸分析;

(4)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与水分子大小不同分析;

(5)根据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分析。

18.(7分)《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

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1)(1分)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1分)画作的青色用到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CU3(OH)2(CC)3)X,X=。

(3)(2分)画作中所用的矿物颜料也可用于冶炼金属。下图为碳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利用

图中化合物(写化学式)的还原性冶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zOQ,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

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化合价

(4)(2分)若反应a~d均属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该反应类型为,其中属于吸

热反应的是(填字母)。

(5)(1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Ch受热分解(反应e)。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

为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I)不活泼

(2)2

(3)C0;升高

(4)化合反应;d

4

(5)CU2(OH)2CO312CuO4-H20+C02T

【解析】【解答】(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画作用水墨

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画作的青色用到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CU3(OH)2(CO3)X,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则(+2)x3+(-1)x2+(-2)xx=0,故%=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利用图中化合物CO的还原

性冶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zCh),反应前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x,(-2)+x=0,x=+2,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y,(-2)x2+y=0,y=+4,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

化合价升高。

(4)a的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b的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一氧化

碳,属于化合反应,c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d的反应为二

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则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其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d。

(5)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s(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Cu2(OW)2CO3二2CuO+H20+C02T。

【分析】(1)根据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为0分析;

(3)根据CO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及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分析;

(4)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及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分析;

(5)根据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水分析。

阅卷人

三、综合题(共3题;共23分)

得分

19.(8分)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英

分别抽取了I、II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大理石、KCICh、MnO2>稀盐酸、NaOH溶液、

H2O2溶液、酚肽溶液、石蕊溶液等,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I组:0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

(1)(1分)仪器a的名称是。

(2)(3分)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02和C02,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其中,制取02的化学方程式

为o

(3)(2分)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测得pH=l的溶液为。

(4)(2分)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

滴加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

【答案】(1)试管

MnO2

(2)B;C;2H2O2I2H2。+。2Tli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

(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

出pH值;稀盐酸

(4)酚献;红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Ch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

热型,若用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和CCh,则该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应选择B;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该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应选择

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

Mn02

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I2W20+02T;

(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

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测得pH=l的溶液为稀盐酸;

(4)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酸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再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显酸性,无色酚瞅?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则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

无色。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看气体密度和溶解性,二氧化碳和氧

气都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借助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酸变红,加入稀盐酸溶液呈

中性,酚就呈无色分析。

20.(7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

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1)(3分)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有_________产生

样品中有NaCI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Ch溶液有_____________产生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不正确,正确方案应选用(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溶液b.稀硝酸c.BaCb溶液

(2)(1分)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03的质量分数

【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b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Ch的质量

分数。

(3)(2分)【方案2】如1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

燥管增重计算Na2c0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

是,

【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更优。

(4)(1分)【拓展】2图为Na2c03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I的纯碱样品,将

其浓溶液从t-C冷却至t2℃,h-t2的最优范围是(填字母)。

a.40-10b.60-30c.70-40

【答案】(1)有气泡;白色沉淀;b

(2)CaCl2+Na2C03=CaC03I+2NaCl

(3)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一

(4)a

【解析】【解答】纯碱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①填有气泡;

结论是样品中氯化钠,加入硝酸银,二者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故②填白色沉淀;

因为纯碱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氯化钠,故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有氯化钠,因此需用其他物质代替,a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正确;b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不影响,正确;

c、氯化钢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正确;故③选b;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④填CaC%+Na2CO3=CaCO3I+2NaCl;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增重来测二氧化碳的质量,但这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

且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质量偏大,故⑤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

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方案一更优,故⑥填一;

碳酸钠溶解度在10-40。(:随温度升高,适合用降温结晶,氯化钠随温度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

晶,用降温结晶提纯碳酸钠温度控制在10-40。口故⑦选a。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分

析;

(2)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3)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质量偏大及利用沉淀法测质量分

数比气体法更准确分析;

(4)根据碳酸钠溶解度在10-40。(:随温度升高明显适合用降温结晶分析。

21.(8分)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a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

程如图所示。

----J-司"Il-|____________________

&•—3雳蕊

也竺生尸逃液

(1)a分)“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填“强”或“弱”)。

(2)(1分)“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5分)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

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1分)“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

示。若(3)中产品是在5000c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g(产品中只含

三种元素)。

小量分物/%

1.0

0.8

0.6

0.4

0.2________

300400500600700iX/trc

【答案】(1)强

(2)FeSO4

(3)解: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中铜的质量为1000gxl9.2%=192g,设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5664

x192g

56_x

64=192^

x=168g

答: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168g

(4)804

【解析】【解答】(1)“搅拌”时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强,故填:强;

(2)由流程图可知,最终产品是铁铜双金属粉末,说明加入的铁粉过量,则“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

是硫酸亚铁,故填:FeSO4;

(3)见答案;

(4)产品中只含有铁、铜、氧三种元素,若是含铜的氧化物,则铁元素的质量最少,要使铁元素的质

量最大,混合物中只能是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最

多为1000g-192g-1000gx0.4%=804g,故填:804。

【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分析;

(2)根据过滤后的滤液主要成分为硫酸亚铁分析;

(3)根据生成铜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铁的质量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分析。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1分

客观题(占比)30.0(42.3%)

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41.0(57.7%)

客观题(占比)15(71.4%)

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6(28.6%)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填空题3(14.3%)18.0(25.4%)

综合题3(14.3%)23.0(32.4%)

单选题15(71.4%)30.0(42.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难易度占比

1普通(66.7%)

2容易(23.8%)

3困难(9.5%)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

1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8.0(11.3%)19

2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7.0(9.9%)20

3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0(2.8%)7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7.0(9.9%)20

5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2.0(2.8%)2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

65.0(7.0%)16

的重要作用

7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2.0(2.8%)14

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7.0(9.9%)18

9溶液的酸碱度测定8.0(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