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8_第1页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8_第2页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8_第3页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8_第4页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丰富的单纯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这大致上属于一种极其健康生长的情况:一方面,始终保持儿童般的天性,所以单纯;另一方面,天性中蕴含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丰富。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赏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赏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通假字①鳣似蛇②而亡其富之涯乎③衣缁衣而反④囊者使女狗白而往⑤彘臞,人乃弗杀⑥而越人被发答案①“鳣”通“鳝”,黄鳝②“亡”通“忘”,忘记③“反”通“返”,回来④“女”通“汝”,你的⑤“臞”通“癯”,消瘦⑥“被”通“披”,披散.一词多义①亡\\\{\\(\\\\(醉足以亡裘乎,而亡其富之涯乎,焉用亡郑以陪邻,亡赵走燕))②为\\\{\\(\\\\(因为君刺之,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若属皆且为所虏,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不足为外人道也))③患\\\{\\(\\\\(鲁患其不救乎,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④见\\\{\\(\\\\(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吾已见孔子,孟子见梁惠王,诚恐见欺,才美不外见))答案①丢失通“忘”,忘记灭亡逃跑②替,给做为了表被动是向,对③祸害担心④介绍,引见见到拜见表被动通“现”,显现.古今异义①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今义:表原因的介词。古义:②必善事左右今义:方位名词。古义:③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今义:没有尽头。古义:④子胥出走,边侯得之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古义:答案①因,趁着;为,替。②王身边的人。③不困窘。④出逃。.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①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②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③则毋生杨矣()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④其恶者贵,美者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美者自美……恶者自恶答案①穿;住②喝酒③使……生④得人敬重;被人看轻⑤以……为美;以……为恶.文言句式①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②焉往而不美③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④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⑤曾从子,善相剑者也⑥若又奚患答案①判断句②宾语前置句③介宾短语后置句④被动句⑤判断句⑥宾语前置句.文白对照\(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宋国的太宰。孔子出来后,子圉进去,)\(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请问那客人孔子怎么样。太宰说:“我见了孔子,那么再看你就)\(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感觉像跳蚤虱子一样渺小了。我现在要把他引见给君王。”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圉恐怕孔子得到国君的尊贵,于是对太宰说:“国王见过孔子后,)\(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也将把你看作像跳蚤、虱子一样了。”太宰于是就不再荐举孔子。)…………\(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伍子胥从楚国出逃,守卫边境的官吏捉住了他。伍子胥说:)\(“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国君搜捕我,是因为我有一颗美丽的宝珠。现在我已经把宝)\(亡之矣。我且曰子取,珠弄丢了。如果你把我捉去见国王,我就说是你把宝珠抢去,)\(吞之。”候因,吞到你肚子里去了。”守边境的官吏怕楚王剖腹取珠于是就)\(释之。,释放了他。)\(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庆封在齐国作了乱,想要逃到越国去。他同族的人对他说:)\(“晋近,奚不之晋?”庆封曰:“越远,利,“晋国近一些,为什么不逃到晋国去呢?”庆封说:“越国远,有利)\(以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于避难。”同族的人说:“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居住在晋国就可以了;)\(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不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即使居住在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可以安)\(乎?”,宁了吗?”)…………\(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宋君曰:,绍绩昧因喝醉酒睡觉而丢失了他的皮衣。宋国的君王说:)\(“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醉酒竟然能丢掉皮衣吗?”绍绩昧回答说:“夏桀因为酒醉而丢)\(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失了天下,而《康诰》说过‘毋彝酒’的话,彝酒就是常常喝酒;)\(常酒者,天子失天子,匹夫,常常喝酒的人,如果是天子就会失去天下,如果是平民百姓就)\(失其身。”,会丧失自己的性命。”)…………\(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鲁穆公派几位儿子有的到晋国去做官,有的到楚国去做官。)\(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犁锄说:“跟遥远的越国借人来救落水的孩子,越人虽然善于游泳,)\(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但被淹的小孩必然救不活。失火了,到大海里取水灭火,虽然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水很多,但火一定不能扑灭,这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晋与荆虽强,而齐近,,晋国和楚国虽然很强大,但齐国近在眼前,若不跟齐国搞好关系,)\(鲁患其不救乎!”,鲁国的祸害恐怕救不了了!”)…………\(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曾从子,善于鉴别宝剑的优劣。卫国的君王怨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从子对卫君说:“吴王爱好宝剑。我是鉴别宝剑的人。请让我)\(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去给吴王鉴别宝剑,我把剑拔出来给他看,趁机替您刺杀他。”)\(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卫国君王说:“你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大而富有,卫国弱小而贫穷。你一定去的话,我恐怕你为了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王把这一套用在我身上。”于是把他赶走了。)\(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纣王做了象牙筷子,太师箕子就惊惧不安了,箕子认为纣)\(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王使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不会使用陶制食器来装肉菜,那么一)\(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定会用犀牛角和美玉做的杯子来跟它相称;用上玉杯子和象牙)\(箸必不盛菽藿,则必,筷子,食器里就一定不会盛豆叶煮成的菜羹了,那么就一定要)\(旄、象、豹胎;旄、象、豹,装上牦牛、大象、豹胎等美食来跟它们相称;吃牦牛、大象、豹胎)\(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等美食,就一定不会穿粗布短衣,住在茅屋当中了,那么一定要)\(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穿锦绣服装、住在高台上宽敞的房子里;继续追求跟这些东西)\(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相称的,那就是把全天下给他,也不够他享用的。圣人能从细)\(以知萌,见端以知,微的迹象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向,看见事情的开端就知道事情发)\(末,故见象箸而怖,,展的结果,所以箕子看见纣王使用象牙筷子便惊恐不安,因为)\(知天下不足也。,知道天下的东西不够纣王用的。)…………\(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善于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生绢,他)\(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想和妻子迁移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肯定会受)\(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穷的。”这个鲁国人说:“为什么呢?”那个人说:“鞋子是用来穿)\(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在脚上的,可是越国人光着脚板走路;生绢是用来做帽子戴在)\(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头上的,可是越国人都披散着头发。凭你们擅长的技术,迁移)\(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到用不着它的国家去,想要你不受穷困,那怎么可能呢?”)\(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陈轸受到魏惠王的器重。惠施对陈轸说:“您一定要好好)\(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侍奉君王身边的人。一棵杨树,横过来种能活,倒过来种也能活,)\(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折断了种还能活。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来种,而一个人拔,那就没)\(生杨矣。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有种得活的杨树了。至于凭着十人之众,去种容易成活的树,)\(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却抵不住一个人的拔,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种树艰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拔树容易啊。你虽然善于在君王面前自我树立形象,但如)\(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果想要去掉你的人多,你就一定危险了。”)…………\(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杨朱经过宋国东部的一家旅店。店主人有两个小老婆,那)\(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长得丑陋的地位高,长得漂亮的地位低。杨朱问其中的原因。)\(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店主人回答说:“那个漂亮的自己认为漂亮,可是我不觉得她)\(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漂亮;那个丑陋的自己觉得丑陋,可是我不觉得她丑陋。”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朱对学生们说:“有才有德而去掉自认为有才有德的心思,到哪)\(往而不美。”,里去能不美呢。”)(《韩非子·说林上》)\(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鳝鱼像蛇,蚕像毛虫。人们看见了蛇就惊恐害怕,看见了)\(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毛虫就会汗毛竖起。打鱼的人手握黄鳝,养蚕的妇女用手拾蚕,)\(利之所在,皆,这是因为能够得到利益,能够得到利益就使他们都像古代的勇)\(为贲、诸。,士孟贲、专诸一样勇敢。)…………\(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白衣服出去;天忽然下雨了,他脱掉)\(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白衣服,穿黑色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他而对他叫。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发怒,想要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这样!先)\(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前,如果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的,回来时变成黑色,你难道不感)\(怪哉!”,到奇怪吗!”)…………\(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齐桓公问管仲:“富裕有边际吗?”管仲回答说:“水用来做)\(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边际的,就是没有水的地方;富裕用来做边际的,就是富裕到了)\(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让人满足的地步。人如果不能停于知足,而贪财至亡,那么灭)\(亡其富之涯乎!”,亡就是他富裕的边际了!”)…………\(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三只虱子在猪身上吸血,相互争吵起来。另一只虱子经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它们,说:“你们喧嚷不休,怎么说即为什么?”三只虱子说:)\(“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争夺猪身上肉肥的地方。”经过的这只虱子说:“你们不担忧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祭到来时点燃茅草烤猪的燥热,你们还担忧什么!”这些虱子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是停止争吵,聚集在一起吸猪身上的血。猪因此消瘦下来,到)\(人乃弗杀。,腊祭那天,人们也就不杀它了。)(《韩非子·说林下》)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共个寓言故事,从不同的方面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曲折地反映出来。宋太宰最终没有举荐孔子的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伍子胥凭机智,顷刻间使自己摆脱危险的境地,让人们懂得什么叫“急中生智”;庆封的族人寥寥数语,告诉庆封及世人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绍绩昧借醉酒丢皮袄的琐事,传达出对酗酒帝王的响亮警示;犁锄的比喻形象生动,让我们懂得了“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卫出公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能为利益所迷惑,看人要冷静、理智,要以“义”为标准;箕子的“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让我们懂得要防微杜渐;鲁人夫妇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惠子的言论,表明“人和”至关重要,也让我们知道处世的艰难;杨子的感叹道出了有才德而不以其自居多么重要;渔民持鳝、妇人拾蚕的故事,说明了对利益的追逐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杨布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管仲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三虱食彘”的故事,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集体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要以集体利益为重。重点突破一、鲁人迁居越地的行为,遭到别人的否定。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看待鲁人徙越的行为?提示韩非借“鲁人徙越”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世人: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才能显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能耐,这充分体现了“适者生存”的观点。但是,换个角度考虑,鲁人迁居越地,难道不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商业市场吗?正是由于越人不穿鞋、不戴帽,所以越地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关键就看鲁人如何宣传穿鞋戴帽的优点,说服他们穿鞋戴帽。生意在于人如何去做。人不仅要适应社会,有时也要改造社会,这才更能显示出人的精神的伟大。二、“三虱食彘”的故事有何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提示“三虱”的愚蠢之处在于,它们只从个人利益出发,鼠目寸光。为争“肥饶之地”而互相争斗,没有看到它们的个人利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一味进行毫无意义的争执,很可能因“腊之至”而全被烧死。如果想每人都享得美味而且保全自身,必须先保住它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三虱食彘”的寓言,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往往也像这三个愚蠢的虱子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尔虞我诈,不去共同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不存在,哪有个人利益可言!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大自然都是同样的道理。三、《韩非子》中的故事用来说理,其主要手法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提示善于利用比喻说理。如犁锄简洁清晰的救人救火的比喻,把鲁国身处列国间的当务之急说得明明白白。杨布跟狗生气,狗跟杨布生气,其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以比喻来说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一个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读来生动有趣;可以化深奥为浅显,把一个难懂的道理通俗化,让人一看就清楚明白。文本审美见微知著真性情寓言的魅力在于对人性良知的呼唤。寓言是人类心灵净化的地平线。韩非的寓言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或者历史传说,在冷峻的外表下透出人类智慧的光芒,或讴歌,或鞭策,或讽刺。纣王用上了象牙筷子,箕子知道象牙筷子与犀玉之杯才般配,象牙筷子挑的必定是奇珍异宝,玉杯装的必定是牦牛、大象、豹子的胚胎,吃的是山珍,穿的是锦衣,住的是高台。正是这种匹配意识,让箕子能准确预测未来。讲究匹配意识,讲究身份意识,就会在社会上大搞特权行为,韩非借箕子批判了社会上流行的门阀之风。韩非讲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经验。他认为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但如果固守经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不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教条主义者,他都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与嘲弄。同时对那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事务的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子胥的机智,守关者的愚蠢,在韩非眼中好恶是非泾渭分明。子胥被守关者捕获,一般人只能承认自己命途多舛,乖乖伏法,而子胥能临危不乱,编造一个谎言竟骗过了愚钝的守关者。守关者竟相信子胥的话,害怕被剖腹取珠就乖乖放走他。这故事既有荒诞的地方,也有合乎情理的地方。荒诞之处在于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诚信只是书写在纸上的符号而已,而在守关者的心中,诚信是最高的信仰。在世人眼中,守关者只配做一个俗人,一个愚不可及的人,一个偏听偏信的人。殊不知,诚实和狡诈永远是一对矛盾体。韩非在赞赏子胥的急中生智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忠厚是无用的别名。在这里韩非给我们出了一个道德难题。韩非性本木讷,文才却在口齿伶俐的李斯之上,声名远播,致使秦始皇专为一个韩非发动了一场争夺韩非的战争。韩非心如明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